2025年3月9日,前國王賈南德拉返回尼泊爾,受到了大量支持者的熱烈歡迎。
加德滿都的街頭,數萬民眾湧上街頭,高舉尼泊爾國旗,高喊「國王回來,拯救國家」的口號。
這場示威不僅僅是一場對個人的支持,而是對現行共和制度、政府腐敗、經濟困境的憤怒宣洩。
自2008年尼泊爾廢除君主制以來,該國經歷了13屆政府更替,政治動蕩,經濟停滯,貧困率依然高企。
許多民眾開始懷念過去的君主統治時期,認為君主制能夠帶來國家的穩定與繁榮。
另一方面,政府高層對這場運動高度警惕,尼泊爾總理奧利及多位政界人士指責賈南德拉試圖煽動動亂,試圖推翻共和制度。
尼泊爾的政局走向再次充滿變數。
這不僅是國內的政治紛爭,還涉及印度和中國的地緣政治角力。
如果君主制回歸,尼泊爾在兩大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可能會發生重大調整,甚至影響南亞的整體格局。
尼泊爾為何爆發君主制復辟運動?
賈南德拉並不是尼泊爾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國王,他在位期間(2001-2008)面臨著政治動蕩和民眾的不滿。
然而,時隔多年後,大批尼泊爾人卻自發走上街頭,要求他歸位。這背後的原因,離不開尼泊爾民主制度在過去16年的失敗。
尼泊爾自1768年沙阿王朝建立以來,一直實行君主制。
然而,在2001年的王室槍擊案中,時任國王比蘭德拉及王室成員多人遇刺,賈南德拉成為新國王。
但他的統治並不順利,隨着尼共(毛主義)領導的反政府武裝不斷擴大,賈南德拉在2006年被迫交出權力,尼泊爾過渡至民主政府,最終在2008年正式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為聯邦民主共和國。
然而,許多民眾期待的穩定和繁榮並未到來。自2008年以來,尼泊爾的政治充滿了不穩定性,13屆政府輪番上台,沒有一屆能夠長期執政。
政府更替頻繁導致政策無法延續,社會治理效率低下,貪腐問題嚴重,使得許多民眾開始懷疑民主制度的有效性。
與此同時,經濟困境成為民眾不滿的另一大根源。尼泊爾的經濟增長緩慢,貧困率居高不下,失業問題長期存在。
許多年輕人不得不前往中東或印度打工,國內的投資環境惡化,通貨膨脹讓普通百姓生活更加困難。
政府不僅未能改善經濟,反而在貪腐問題上屢屢被曝光,這讓民眾對共和制度徹底失去信心。
面對持續的經濟和政治危機,一部分尼泊爾人開始懷念君主制。他們認為,雖然君主制時期也存在問題,但至少社會相對穩定,政府的決策更加一致。
因此,當賈南德拉回國時,成千上萬的民眾自發迎接他,並高喊「讓王宮為國王騰出空間」,希望通過君主制復辟帶來國家的新秩序。
君主制復辟的可能性與阻力
儘管民間的支持聲浪越來越高,但恢復君主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政治角度來看,尼泊爾的政府機構已經完全建立在共和體制之上,許多政客和政黨根本不會接受君主制的回歸。
尼泊爾總理奧利迅速對這場示威作出回應,指責賈南德拉試圖煽動社會動亂,破壞民主制度的穩定。
他警告民眾不要被「歷史的倒車」所迷惑,並表示政府絕不會允許尼泊爾回到封建制度。
與此同時,尼泊爾議會內部的多數黨派也公開表示,君主制的回歸不符合民主進程的方向,甚至有人呼籲針對賈南德拉採取法律行動。
軍方的態度則相對模糊。
尼泊爾軍方在2006年之後已經去政治化,不再效忠於王室,而是成為國家軍隊。
但另一方面,軍隊在近幾年對現政府也有不滿情緒,尤其是在政府削減軍費、削弱軍隊權力的問題上,部分軍方人士對民主政府持懷疑態度。
如果未來示威進一步升級,軍方的立場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
此外,國際社會的態度也將影響君主制復辟的可能性。
印度長期支持尼泊爾的民主化進程,但近年來,尼泊爾政壇出現了一些反印情緒,印度的影響力有所下降。
如果賈南德拉復辟,尼泊爾可能會重新向印度靠攏,而這可能影響中國在該國的投資和戰略布局。
因此,中國政府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但目前未公開表態。
綜合來看,儘管民眾示威聲勢浩大,但尼泊爾政府、政黨、軍方以及國際社會的多重阻力,使得君主制的回歸仍然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恢復君主制對尼泊爾及國際社會的影響
如果尼泊爾真的恢復君主制,其國內政治格局將發生重大改變。
賈南德拉的回歸可能意味着尼泊爾需要重新調整國家治理模式,涉及憲法修改、政府架構調整等一系列問題,勢必引發更大的政治鬥爭。
共和派不會輕易讓出權力,而支持君主制的群體也不會輕易放棄,兩派的衝突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動蕩。
在國際層面,尼泊爾的外交政策可能會發生重大調整。
君主制復辟可能使該國在中印之間的平衡被打破,特別是印度可能會藉機擴大在尼泊爾的影響力,而中國則可能調整對尼泊爾的投資戰略,避免因政局動蕩帶來的經濟風險。
此外,尼泊爾的經濟復蘇問題依舊存在。
即便君主制回歸,也未必能立即解決經濟困境。
如果政治鬥爭持續,投資環境進一步惡化,國際社會的經濟援助減少,尼泊爾可能會陷入更深層次的危機。
結語
尼泊爾的大規模示威,表面上是對賈南德拉的支持,但本質上是民眾對現行共和制的不滿。
民主化16年來,尼泊爾政府未能有效治理國家,經濟停滯、腐敗嚴重,社會矛盾加劇。
在這樣的背景下,恢復君主製成為一部分民眾眼中「拯救國家」的希望。
然而,現實情況遠比想像複雜。
君主制的回歸需要面對政府、政黨、軍方、國際社會等多重挑戰,其可行性並不樂觀。
無論最終尼泊爾是否恢復君主制,這場示威已經揭示了一個事實——現行民主政府必須進行改革,否則國家的動蕩將持續,尼泊爾的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參考文獻
亞太日報《國王回來了!尼泊爾要恢復君主制?》
民主與法制網《尼泊爾廢除君主制宣布共和,潘基文發表聲明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