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汪東興在井岡山碰到老熟人,向毛主席彙報,毛主席:立即為他調崗
1965年5月,毛主席時隔38年重回井岡山,故地重遊,毛主席心中自是感慨萬千。
一天,汪東興外出時,偶然碰見一老熟人,立即向毛主席進行了彙報,毛主席簡單詢問情況後,當即下令:「立即為他調崗!」
汪東興碰見的老熟人究竟是誰?毛主席又為何下令為其調崗呢?
被汪東興碰到的老熟人名叫陳興發。
陳興發出生於江西省貴溪市古港鎮裴源村一戶貧苦家庭,因家裡窮,陳興發沒有錢讀書,便跟隨父親一道以種田打獵為生,長年的奔波練就了陳興發過人的體魄和腳力,後來,陳興發還曾拜師學習拳腳功夫。
1929年底,方誌敏的隊伍開進了陳興發的故鄉裴源,土地革命掀起了高潮,陳興發便瞞着父母悄悄報了名,在師傅得知其要參軍後,對此表示鼓勵:「你要記住,紅軍是咱窮人的隊伍,它是掃除天下不平,創建窮人的太平,干這樣的事,值!」
然而,就在陳興發跟隨紅軍走後,反動勢力還鄉團捲土重來,瘋狂地鎮壓革命,不久後,他的幾位親人先後被敵人殺害。
1933年初,紅十軍調中央蘇區,後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團的一部分,陳興發在尋淮州、蕭勁光、粟裕等首長的直接領導下,擔任紅7軍團19師56團特務連連長,1933年6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後來,在一次激烈戰鬥中,陳興發被敵軍子彈打進左眼,穿過大腦,頭負重傷,當時,粟裕以為陳興發光榮犧牲了,十分難過,但慶幸的是,陳興發扛了過去。
因傷勢過重,陳興發未能重回戰場,而是在黨中央的命令下,開始執行秘密任務,在那時大多數人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也正因為他工作出色,才成功保護了一批高級幹部。
1936年,陳興發的傷勢痊癒後,又跟隨陳毅在贛南粵邊游擊隊與敵人英勇鬥爭,雖然之前受過傷,但在戰場上,他依舊如過去一樣勇猛無畏。
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自此之後,陳興發便在陳毅身邊當起了貼身警衛員。
陳興發機智勇敢,陳毅便把情報傳遞的工作交給他來做,所以,平時很少有人能見到陳興發,因為他常常出入敵人封鎖線,一會兒偽裝成商人,一會兒偽裝成農民,行蹤更是變化莫測,當時了解陳興發蹤跡的只有少數幾位新四軍的領導。
當然,護送情報的過程中有許多驚心動魄的事,每一次都被陳興發的聰明機智給化解了。
1949年,上海解放後,陳興發主動向上海市長陳毅提出想要回江西老家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對此,陳毅等領導曾多次勸說,但陳興發態度堅決,最終在他的堅持下,陳毅鬆了口。
1950年,陳興發擔任貴溪縣人民武裝部副部長,1952年底,陳興發在江西省軍區幹部團學習一年後,組織上徵求他的意見,安排他到革命老區寧岡縣工作。
1965年,毛主席重回井岡山時,陳興發奉命擔任外圍警衛副總組長,當時跟隨毛主席來到井岡山的汪東興在見到陳興發後,驚訝不已,立即向毛主席進行了彙報。
當毛主席得知陳毅元帥的老警衛在這後,當即下令道:「立即為他調崗,代我慰問他,看他可有困難。」
很快,汪東興找到了陳興發,在向陳興發問好的同時,他也轉達了毛主席的指示,但陳興發卻婉言謝絕道:「很多同志性命都丟了,連屍體都找不到了,我能有現在已經很滿意、很知足了,我沒有任何困難。」
1966年,陳興發光榮離休,享受行政11級待遇,1980年初,陳興發因頭部槍傷複發去世,享年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