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戰友去石家莊接兵,意外接來一個媳婦,一時傳為美談

2025年02月22日19:43:05 歷史 1922

「哎,小鄭,你媳婦到底是怎麼來的?該不會真是接兵接來的吧?」老楊夾着煙,眯着眼盯着小鄭,那表情帶着點戲謔。

「你們猜唄。」小鄭咧着嘴笑,嘴裏含糊着,故意不說清楚。

「少廢話!」老楊拍着桌子,一幫人圍在炊事班的爐子旁,一時間連鍋里的熱氣都帶了幾分熱鬧勁兒。

「真是接兵認識的!」小鄭一邊笑一邊擺手,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

「接兵還能接媳婦?」大家全都瞪大了眼,滿臉不信,「說說,怎麼回事?到底咋回事兒?」

小鄭的眼睛眯了起來,像是陷進了回憶里。

這事兒得從1998年秋天說起。

那年9月,營里給小鄭派了個任務——去山西長治接兵。

說實話,這活兒不算輕鬆,得跑村串戶地家訪,見新兵的家長,了解家庭情況,順便做思想工作。

小鄭接到任務時樂呵呵地拍拍胸脯:「放心,這事兒交給我,準保完成任務!」

他這人嘴皮子利索,最擅長跟人打交道,大家也都放心。

1998年,戰友去石家莊接兵,意外接來一個媳婦,一時傳為美談 - 天天要聞

於是,他帶着接兵幹部的隊伍,坐了一天的綠皮火車,又轉了半天的長途車,終於到了長治

長治是個山城,剛到那兒,小鄭就覺得空氣裡帶着涼意,滿眼的山坡和梯田,一片片玉米地黃得耀眼,路邊還有小孩子穿着開襠褲追着牛跑。

「這地方不錯啊。」小鄭心裏嘀咕着,跟着村幹部往村子裏走。

村子叫趙家嶺,村子不大,土路兩邊是低矮的窯洞,家家戶戶門口都晾着玉米杆子,空氣里還飄着一股泥土和草垛混雜的味道。

小鄭要家訪的是一個叫趙建強的新兵。

趙建強家條件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種着幾畝薄田,家裡還有一個姐姐。

小鄭一進趙家,趙建強的父母就熱情地迎上來,把他讓進屋裡。

屋子不大,土炕上鋪着花布,炕桌上擺着一盤剛摘的紅棗,還有一壺熱水冒着白氣。

「幹部來了,快坐快坐!」趙媽媽一邊招呼着,一邊拿起搪瓷杯倒水。

小鄭笑着擺擺手:「嬸兒,您太客氣了,咱就是來看看建強的情況,順便跟家裡聊聊,您不用拘着。」

1998年,戰友去石家莊接兵,意外接來一個媳婦,一時傳為美談 - 天天要聞

正聊着呢,門外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

小鄭抬頭看去,一個姑娘端着一盆洗好的蘋果走了進來。

姑娘穿着一件藍格子襯衫,梳着整齊的馬尾辮,眉清目秀,臉上帶着一抹羞澀的笑。

趙建強趕緊站起來介紹:「這是我姐,趙曉梅。」

小鄭一愣,隨即笑着站起來:「哎呀,原來是建強的姐姐,您好您好!」

趙曉梅也笑着點點頭:「聽說部隊幹部要來,我就回來幫着招待。咱這山裡條件不好,您別見怪。」

那聲音柔柔的,像山裡的泉水流進了小鄭的耳朵里。

接下來的時間,趙曉梅一直在旁邊忙活,切水果、倒水,時不時搭句話,氣氛輕鬆得不得了。

等家訪結束,小鄭剛要走,趙曉梅忽然開口了:「鄭排長,咱們留個聯繫方式吧!以後我弟弟在部隊有什麼情況,也好隨時問問您。」

小鄭愣了一下,隨即笑着掏出紙筆:「好啊,建強的事兒您隨時問,我一定知無不言!」

1998年,戰友去石家莊接兵,意外接來一個媳婦,一時傳為美談 - 天天要聞

說完,他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一張小紙條上遞給了趙曉梅。

那一刻,小鄭心裏有點兒異樣的感覺,但他沒多想,轉身就跟着隊伍離開了。

誰知道,這姑娘真的給他打電話了。

幾天後,小鄭正忙着整理新兵檔案,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了。

他拿起聽筒,對面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鄭排長嗎?我是趙曉梅,想問問建強最近怎麼樣。」

小鄭趕緊應道:「哎呀,大姐啊!建強表現特別好,訓練很刻苦,您放心,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兩人聊着聊着,話題就從建強的訓練轉到了趙曉梅的生活。

小鄭這才知道,趙曉梅原本在縣城的一家食品廠上班,後來廠子效益不好,她就回老家幫父母干農活。

「日子雖然苦點兒,但一家人在一塊兒,也挺好。」趙曉梅說得輕描淡寫,可小鄭聽着,心裏卻有點不是滋味。

從那以後,趙曉梅隔三差五就打電話過來,一次比一次聊得久。

1998年,戰友去石家莊接兵,意外接來一個媳婦,一時傳為美談 - 天天要聞

有時候,她還會寄點家裡的臘肉和紅棗過來,說是讓小鄭幫忙轉交給建強。

可小鄭打開包裹時,總能發現裏面夾着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鄭排長,天氣涼了,您也別忘了多穿衣服。」

小鄭心裏一陣發熱,但他沒多說什麼,只是默默把紙條收了起來。

時間一晃到了1999年夏天,趙曉梅說她要來部隊看望弟弟。

小鄭一聽,心裏竟然有點莫名的期待。

他提前幾天把宿舍收拾得乾乾淨淨,還特意去縣城買了幾包山楂片

等到趙曉梅來的那天,天剛蒙蒙亮,小鄭就跑到部隊門口去接人。

趙曉梅穿着一件素雅的長裙,提着一籃自家做的點心,笑容明媚得像山裡的陽光。

她在部隊待了一整天,陪弟弟聊了會兒天,後來還幫炊事班的戰士們包了頓餃子。

小鄭在旁邊看着,心裏直冒酸泡泡。

他發現,自己已經徹底喜歡上這個姑娘了。

可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1998年,戰友去石家莊接兵,意外接來一個媳婦,一時傳為美談 - 天天要聞

年底,小鄭鼓起勇氣給趙曉梅寫了一封信,說他想和她結婚。

信寄出去沒幾天,趙建強就跑來找他,臉色不太好:「鄭排長,我媽不同意。她說咱家離得太遠,怕我姐嫁過去吃苦。」

小鄭聽了,心裏像被潑了一盆冷水。

他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親自去趙家嶺說清楚。

那天,他提着一袋水果,冒着大雪走了十幾里山路,進了趙家門。

趙媽媽見他來了,臉上帶着幾分冷淡。

可小鄭一點兒沒退縮,他一五一十地說了自己的心意。

「嬸兒,我知道您心疼曉梅,我也捨不得她受一點兒委屈。只要她願意嫁,我一定會對她好,一輩子不讓她受苦!」

趙媽媽沉默了很久,最後嘆了口氣:「孩子,我信你。」

她這才點了頭。

2000年初,小鄭和趙曉梅終於在部隊辦了婚禮。

那天,我們全排的人都去了,大家搶着鬧洞房,笑得前仰後合。

婚禮結束後,小鄭看着曉梅,眼裡滿是深情:「這輩子,有你就夠了。」

1998年,戰友去石家莊接兵,意外接來一個媳婦,一時傳為美談 - 天天要聞

後來,每次有人提起這事兒,小鄭總是一臉得意地說:「誰能想到,接兵還能接來個媳婦?這緣分啊,擋都擋不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佈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 天天要聞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國內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國外,中國男人卻是搶手貨。邊境地帶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男人有什麼優勢,竟能讓外國女人不顧一切嫁到中國呢?為什麼中國男人在國內不吃香呢?一、社會地位太低說是外國女人瘋搶中國漢子。但實際上,這裡的「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 天天要聞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近日發佈執行懸賞公告: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之規定,特發佈懸賞公告如下: 1、被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