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曾經的「囚徒」劉詢坐上皇位後,他不顧權臣霍光的威脅,毅然立「罪犯之女」為皇后。當心愛的女人被毒殺後,劉詢衝冠一怒,讓霍氏全族給九泉下的妻子陪葬……
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劉詢登上皇位,書寫一段「從囚徒到皇帝」的傳奇故事。
作為廢太子的孫子,劉詢全族都死於「巫蠱之禍」,他人生的頭四年都是在獄中度過的,如果不是有貴人相助,他早就死於獄中了。
任誰也想不到,一條鹹魚居然還能翻身。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霍光,正是他的首肯,歷史上才有了一代明君漢宣帝劉詢。
所以,當霍光說出那句「皇后之位不能空懸,俺有個閨女正值妙齡」時,大臣們都認為漢宣帝一定會開開心心地宣布:朕的皇后就是霍成君。
豈料,漢宣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朕在貧微的時候曾經喜歡一把寶劍,如今卻找不到它了。朕很想念它,諸位愛卿能不能幫我找回來?」
大臣們都懵了:咱立的這個皇帝該不會智商有問題吧?什麼亂七八糟的?驢唇不對馬嘴嘛。
朝中還是有聰明人:大將軍暗示要立霍成君皇后,皇帝卻說「故劍情深」,他該不會是想立許平君為皇后吧?
眾人一拍大腿:肯定是這個意思啦,皇帝不好駁大將軍的面子,只能用這種方式暗示咱們唄。奇了怪了,陛下為何放着大腿不抱,卻對一個「罪犯之女」念念不忘呢?
咱這位皇帝吃了豹子膽啦?得罪大將軍可不得了,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吶?
霍光是個能讓所有皇帝都哆嗦的大臣,他與伊尹一起,成為「權臣」的代名詞。不過,跟伊尹的正面評價不同,霍光代表了那些凌駕於皇權至上,甚至可以廢立皇帝的「高端獵食者」。
當年漢昭帝在世時,幾乎等同於傀儡。漢昭帝駕崩後,霍光擁立了昌邑王劉賀。豈料,劉賀城府淺,剛剛穿上龍袍就要跟霍光扳手腕,結果才27天就被霍光一腳踢下了龍椅。
劉賀好賴不計還有一些人脈關係,劉詢起於民間,無根無基,只要願意,霍光一根小拇指就能戳死他。
那麼,漢宣帝究竟為何放在霍光的大腿不抱,為一個女人值得嗎?這個許平君到底是什麼來頭?
當年,劉詢被赦免走出監獄後,由掖廷承擔了撫養他的責任,在那裡,他結識了兩個「假男人」,一個是掖廷令張賀,一個是暴室嗇夫許廣漢。
張賀名氣不大,但身上的兩個標籤很耀眼,一個是他的父親,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酷吏,漢武帝寵臣張湯。另一個標籤就是廢太子劉據,張賀曾經是太子賓客,劉據的心腹好友。
巫蠱之禍爆發後,張賀受到牽連,被處以宮刑,成了「公公」。陰差陽錯,劉據的孫子竟然被交到他的手上撫養。
張賀是念舊情的人,他對劉詢照顧非常盡心,並親自擔任了劉詢的啟蒙老師。劉詢年輕時好玩,花銷不夠,都是張賀傾囊相助。
張賀還讓兒子張彭祖給劉詢當伴讀,小哥倆入同住,出同車,形影不離,宛若親兄弟。
隨着劉詢的長大,張賀又開始為他操辦婚事。張賀打心眼裡喜歡劉詢,於是便想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他。豈料,張賀的弟弟張安世卻給了他當頭一棒:像劉詢這種罪犯的後代,能讓他活着就算萬幸了,還想跟咱家攀親,你腦子進水啦?
張賀人微言輕,一肚子的火沒地方發,就跑到好友許廣漢的家裡喝悶酒。結果這頓酒沒白喝,張賀一眼相中了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老許呀,皇曾孫雖然現在很低賤,但他畢竟是宗室子弟,早晚會封個關內侯。你閨女還單着,為何不抓緊擇個佳婿呢?
估計許廣漢就是個酒蒙子,不假思索地就應下了這門親事。
許光漢的這一生就是個開倒車的一生,當年他曾經是昌邑王劉髆(劉賀之父)的侍從官,卻在跟隨劉髆朝見漢武帝的時候出了差錯,被處以宮刑,「太監」了。
後來,他負責查抄上官桀時,又因為辦案不力被降職為暴室嗇夫,跟劉詢混到了一個「辦公室」。
許廣漢一路走背字,他老婆只好將希望寄托在了女兒身上。幾年前,許平君被許婚給歐陽家族,眼看就要戴上紅蓋頭時,歐陽小子掛了。
許夫人心裏犯膈應,就帶着女兒去算命。豈料,算命的說,這個女娃娃是大貴之人,不能輕易許人。
許夫人正在用放大鏡仔細尋找「貴人」,許老頭竟然輕率地將女兒嫁給了「罪犯家屬」,你說氣人不?
許廣漢瞪着醉醺醺的眼睛:哪個「貴人」能看中咱家?皇曾孫是罪犯家屬,咱閨女也是罪犯家屬,門當戶對,別做你的美夢了。
就這樣,在張賀撮合下,劉詢迎娶了年齡相仿的許平君。一年後,二人生下一子劉奭。
就在喜當爹的當年,劉詢出人意料地「富貴」了,而且遠不止張賀意料中的「關內侯」。唯一遺憾的是張賀去世了,沒能看到劉詢登上龍椅的一幕。
「巫蠱之禍」讓劉詢遭遇了太多的磨難,但他也因此得到了最純真的愛,牢獄中救護他的邴吉、兩位女囚,出獄後奶奶的娘家史氏的撫養,以及張賀、許廣漢親人般的關懷。
只有經歷了磨難的人才會珍惜人間的真情,許平君給劉詢的不光是一個妻子的愛,她代表了那些所有給予他親情的人們。皇宮森森,劉詢沒辦法因為地位的改變隔斷這份情感,所以他不顧霍光的暗示,毅然決然地要立許平君。
霍光雖然一言九鼎,但在漢宣帝的「故劍情深」面前也只好讓步,於是許平君被冊立為皇后,而霍成君只能屈居「婕妤」。
塵埃落定,就當人們以為霍家人已經認命時,霍光的妻子霍顯卻悄悄地對許平君伸出了毒手。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許平君再次懷孕,分娩前夕,霍顯悄悄地招來女醫淳于衍:你不是求我幫忙提拔你老公嗎?現在我也有事相求於你。皇后臨盆,產婦因為難產而死的情況比比皆是,你可以在她的葯里加點料。許皇后沒了,霍成君肯定就是下一任皇后……
淳于衍抵擋不住霍顯的威逼利誘,一咬牙毒殺了許平君。
漢宣帝得知愛妻難產而死,下令追查。恰好有人狀告淳于衍失責,漢宣帝大怒,下令將淳于衍下獄審查。這下霍顯嚇壞了,趕緊向霍光吐露了毒殺許平君的實情。
霍光大驚失色,但也不敢舉報妻子,於是只好親自出馬,勸漢宣帝對淳于衍網開一面。
漢宣帝明知妻子死得不明不白,但彼時的他還不是霍光的對手。於是他只好含恨隱忍,將這件事壓了下來,還如霍光所願,立霍成君為皇后。
三年後,霍光病逝,漢宣帝頭上懸着的那把劍終於被拿掉了,他立刻大展拳腳,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將霍氏一黨紛紛貶黜。
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漢宣帝突施冷箭,以謀反罪將霍氏滅族,其中霍顯被腰斬,霍成君被廢。
隱忍六年,漢宣帝終於為九泉下的愛妻報仇雪恨了。
這段帝王復仇記相當精彩,漢宣帝也因此留下了兩個讓後人動容的成語——故劍情深、南園遺愛(南園即許平君的陵園)。
不過,歷史也不能全信,越是精彩的東西往往存在過度包裝的嫌疑。比如關於漢宣帝的私生活,有人說,漢宣帝其實也是個好色之徒,身邊佳麗無數,還有個男寵張彭祖,所謂的「故劍情深」言過其實了。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以我個人對這段歷史的理解,或許「許平君被毒殺」可能是漢宣帝為了除掉霍氏而強加給霍顯的罪名,但「故劍情深」確實不摻水。
首先,所謂「張彭祖是漢宣帝的男寵」這個說法只是臆測,沒有任何真憑實據。
前面我們介紹過張彭祖,此人才德平庸,沒有什麼大作為,他的崛起純屬因為漢宣帝的個人喜好。
漢宣帝即位後,就認命張彭祖為中郎將,負責皇宮的安保工作。後來,漢宣帝又封他為陽都侯,食邑一千六百戶。那段時間,漢宣帝出入經常拉着張彭祖同車,親密得有點過分。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草率地將二人的關係污化,事實上,他們早年就親如兄弟,漢宣帝又是個戀舊的人,同車意外嗎?
我們還可以從漢宣帝另外一個「過分」的事來側面驗證,早年漢宣帝在民間時有一個「玩伴」叫王奉光,他有個女兒比許平君還嚇人,嫁誰誰死,愣是變成了無人敢娶的「凶女」。漢宣帝為了照顧老友,讓他將女兒送進宮中,算是給她一個歸宿。
你總不能因為這件事,說漢宣帝的愛好有點變態吧?
其實漢宣帝重用張彭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他其實是張安世的兒子,後來被過繼給了張賀。
張安世是僅次於霍光的朝廷二號人物,抓住了張彭祖,就相當於籠絡住了張安世,這對分化霍光陣營太重要了。
由此可見,漢宣帝與張彭祖的關係絕不是外界想像的那麼簡單,更不能用輕浮的眼神去臆斷。
至於漢宣帝後宮佳麗眾多,這也不奇怪,古代男子都能娶妾,何況皇帝?在古人眼裡,妾就是生育機器,男人的娛樂工具,跟愛情無關。所以,無論漢宣帝有多少佳麗,都不妨礙他與許平君的愛情。
更重要的是,許平君去世時,漢宣帝只有22歲。這個年紀,哪怕是普通百姓,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再也不愛其他女人?
事實上,後來漢宣帝為了許平君還做了兩個犧牲。
霍成君被廢后,漢宣帝原本想冊立最鍾愛的張婕妤為皇后,但又擔心此舉會傷害到許平君的兒子劉奭。於是他便立了無寵無子的王氏(王奉光的女兒)為皇后,並將劉奭交給王氏撫養。
後來,漢宣帝發現劉奭不堪為接班人,動了易儲的念頭,甚至說出了「亂我漢家天下者太子也」這樣的話。
但一想到許平君,漢宣帝的內心有隱隱作痛,覺得愧對亡妻,於是只好打消了念頭。
如此鍾情的男人,我們有什麼資格說他的「故劍情深」有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