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2024年06月12日21:42:04 歷史 1817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

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衝著對面的人舉杯。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桌子另一端的人,則是一名日本軍官

樊金堂一副憨厚的農民派頭,吃飯的時候一直陪着笑,連聲說:「今日相見,萬分榮幸,請喝酒,請用菜……」

這一幕被路過的農戶盡收眼中。他對着裡屋啐了一口,眼中充滿了鄙夷和痛恨。

很快,「樊金堂私會日本軍官,當賣國漢奸」的消息就傳遍了軍區。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得知此事,下令徹查。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聶榮臻

然而,了解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聶榮臻卻長舒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那麼,樊金堂和日本人吃飯的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聶帥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

「離經叛道」的抗日英雄

1942年的一天,聶榮臻收到一份報告,氣得臉都黑了。

報告上說,一個游擊大隊的大隊長在沒有請示組織的情況下,居然擅自和日本人吃飯,並且,這個隊長還是聶榮臻很喜歡,很看好的戰士——樊金堂。

樊金堂是山西定襄縣人,為人豪爽仗義,頗有江湖氣息,說他是一名軍人,倒不如說他是一個俠客。

本來,樊金堂這種人是不適合部隊的,但奈何他武力值高,膽子大,殺起鬼子來毫不手軟,所以聶榮臻很喜歡他,曾親自接見他,給了他很大的面子。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聶榮臻元帥

樊金堂小試牛刀是在1938年。彼時,日軍佔領了定襄縣,到處奸淫擄掠,走到哪兒殺到哪兒,所過之處哀鴻遍野,屍堆成山。

當時的樊金堂在基幹自衛大隊當中隊長。目睹日軍的惡行,他恨得咬牙切齒,迫不及待地想給這群鬼子一個教訓。很快,機會來了。

3月24日,樊金堂打聽到,25日凌晨,會有一個日軍車隊來河邊村。這個車隊是運輸軍用物資的,肥得很,要是把它端了,日本人不得氣死?

想到這裡,樊金堂感覺搞事的精神頭更足了。

於是,樊金堂迅速集結部隊,趁着夜色埋伏在日軍車隊的必經之路——牧馬河附近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說是埋伏,其實就是躲在後面看熱鬧,因為樊金堂根本不打算和日軍正面剛,他的戰鬥方式簡單粗暴——用炸藥炸。

樊金堂和手下的兵在牧馬河橋的木墩上裝了三百顆手榴彈,打算等日軍車隊一到,就炸他丫的。

第二天凌晨,車隊剛駛上橋,夜幕中就傳來了「轟隆」一聲巨響。

可憐的牧馬河橋被炸成好幾截,日軍的物資車也翻了個底朝天。緊接着,接二連三的爆炸聲響起,車上的彈藥全部爆炸,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將後面的汽車炸了個乾乾淨淨。

押車的鬼子們還沒反應過來,就去見了閻王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免費欣賞了一場「煙花秀」之後,樊金堂的心情非常不錯。他帶着部隊乘勝追擊,朝定襄火車站跑去。

藉著夜色的掩護,樊金堂燒日軍的糧草,扒日軍的鐵路,割日軍的電線,還時不時去騷擾一下日軍的崗哨。

日軍被樊金堂的行動折磨得心力交瘁,根本睡不好覺。

後來,他們實在扛不住這種無孔不入的偷襲,只好重新調整進攻部署,還抽出了一部分士兵保護交通線。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樊金堂打鬼子是不走尋常路的,想打哪兒就打哪,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非常任性,大家可以理解為他「藝高人膽大」。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除了作戰風格大膽之外,樊金堂本人也非常彪悍,兼具坦度與攻擊力。

有一次,軍區抗敵劇社在某地演出,日本鬼子得到消息後火速趕到現場,實施包圍。

聶榮臻急得上火,連忙讓樊金堂去救人。可是,樊金堂到的時候,日本鬼子已經完成了包圍,演員們被挾持着堵在中間,進退兩難。

這時候,常規做法應該是商量計策,徐徐圖之,避免日本人狗急跳牆,但樊金堂偏不這樣做。他一聲令下,冒着射過來的子彈,帶頭往包圍圈裡沖。

日軍沒想到樊金堂這麼猛,無視火力網硬闖,嚇得懵了一瞬。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也就是這一瞬的功夫,日軍的包圍圈被打散,大好的局勢急轉直下,日軍被打了個七零八落,戰士們連背帶拉地,把演員一個不落地救了回來。

經此一戰,樊金堂名聲大噪,聶榮臻也更加欣賞他了。接下來的日子裏,樊金堂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立下無數戰功。

據不完全統計,死在樊金堂手下的日軍近百人,他繳獲的槍支也有一百多把。

擊退日軍偷襲、炸毀日軍的軍用列車、襲擊定襄縣的日偽警備隊……樊金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手下的兵「神出鬼沒」,經常趁着夜色急行軍,主打一個出其不意。

無論三十里還是五十里,他們都是眨眼就到,說拿下哪個據點就拿下哪個據點,從不按套路出牌。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這種「隨機打法」把鬼子折磨得夠嗆。日軍一個中隊長在給上司的報告中,坦言樊金堂和他的游擊隊非常厲害,不好對付。一些日軍還喊出了「活捉樊金堂」的口號。

由此可見,樊金堂和日軍之間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雙方都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樊金堂為什麼會和日本人吃飯呢?他真的叛變了嗎?


和日本人吃飯事件始末

1942年7月,河邊村的維持會給樊金堂送了一封信

維持會是個什麼組織呢?簡而言之就是日軍的爪牙,專門給日本人辦事兒的。所以,樊金堂收到信後好奇夾雜着警惕:鬼子不會又要搞什麼事兒吧?

然而,出乎樊金堂意料的是,這封信並不是所謂的「戰書」之類的,而是一封請求和他見面的信。

「非常敬佩樊大隊長,想同樊大隊長見面一敘,不知能否垂允?」樊金堂逐字逐句地看完,目光落在信的末尾,那裡寫着一個眼熟的名字:黑田

黑田是駐紮在河邊村的日軍聯隊隊長,負責後勤補給。樊金堂聽過黑田的大名,但兩人尚未交手。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從這封信的措辭來看,黑田的態度還不錯,客客氣氣的,看起來是真心想和他交朋友。

而且,黑田是負責搞物資的,這一趟說不定還能從日軍手裡摳點好處呢!於是,樊金堂當即就給黑田回信:「願奉教,在下恭候。」

接下來,樊金堂和黑田又確定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定下了「君子之約。」

出發那天,樊金堂就帶了一個警衛員,黑田也信守承諾,沒帶武器,身邊就跟着一個翻譯,兩人在一戶農舍里見面了。

抗日戰爭時期,中日軍官的私下會面沒有想像中的劍拔弩張。為表友好,樊金堂和黑田互致敬禮,握手言歡,然後坐在火炕上,一邊夾菜吃,一邊喝着老白乾,談天說地。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交談中,樊金堂發現,黑田對中國文化非常了解,各種古代典籍信手拈來,而且態度謙遜,有一股子文質彬彬的書生氣。無論樊金堂說什麼,他都能流暢地接過話題。

兩人從各自的生活聊到中日兩國歷史文化,談話內容無所不包,卻都很默契地繞過了「戰爭」這個話題。

期間,黑田還問樊金堂娶媳婦兒了沒有,把樊金堂鬧了個大紅臉。

一頓飯下來,樊金堂對黑田好感倍增。分別時,這兩個立場不同的軍官已經以「兄弟」相稱了。

「樊大隊長,有什麼需要就來找我,兄弟一定幫忙,一定儘力。」黑田說。

樊金堂聽完也不客氣,直接就說自己要一挺歪把子機槍和兩箱子彈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說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樊金堂其實是不抱希望的。

給敵軍送槍彈打自己人,黑田又不是傻子,就算是朋友,也不是這麼個幫法吧!但是,樊金堂沒想到,黑田居然答應了:「一定辦到。」

這可把樊金堂給整不會了。他愣了一會,很快反應過來,以為黑田在和他開玩笑。然而,幾天之後,樊金堂的前沿哨所就迎來了兩個日本兵。

這兩個日本兵輪流扛着一挺日本造的歪把子機槍,手裡還揮着白旗。他們身後跟着四個民夫,民夫兩人一組,抬着兩個箱子,不知道是什麼。

前沿哨所的士兵見到這奇怪的一幕,馬上上報給樊金堂,問樊金堂要不要幹掉這兩個鬼子。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這時候的樊金堂還沒把這兩個日本兵和黑田聯繫起來。他謹慎地說:「既然打了白旗,就先不要打,看看他們是幹什麼的。」

等日本兵和民夫進山之後,樊金堂才知道他們是來給自己送彈藥的。

白得一挺機槍和兩箱子彈,樊金堂高興壞了。黑田也太靠譜了吧,這人不錯,能處!想到這裡,樊金堂不停地說:「夠朋友,夠朋友。」

樊金堂收下槍和子彈,又請日本兵吃了飯,然後給黑田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已經收到了東西,讓日本兵把信交給黑田。

兩個日本兵面面相覷,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費勁兒地嘰里呱啦說了一通,樊金堂才聽明白。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原來,在來之前,黑田就和這兩人說了,讓他們把東西送給樊隊長後就趕緊跑,不要回部隊,如果回去,是要被槍斃的。所以,他們不能給樊金堂送信。

這可給樊金堂出了個難題。日本兵不能回去,去哪兒呢?人家冒着掉腦袋的危險給他送彈藥,他總不能把人家斃了吧,這有點喪良心了。

思索了一會後,樊金堂一拍腦袋:可以把日本兵送到軍區啊,怎麼處置,讓聶司令員來想,嘿嘿。

不得不說,樊金堂真是坑上司的一把好手。

和黑田吃飯時,他沒想到上報軍區,黑田給他送武器,他也沒想着和上級彙報情況,現在兜不住了,倒想到組織了,這可把聶司令員氣得夠嗆。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很快,樊金堂「通敵叛國」的報告就送到了聶榮臻的桌子上。要不是看到那兩個日本兵,又知道樊金堂是個好的,聶榮臻說不定就把人就地正法了。

聶司令員捏着報告看了好一會,然後默默地與這件事和解了。

雖然樊金堂沒請示上級就私自和日本人會面,但他也白得了兩箱子彈和一挺機槍,左右沒出大事兒,輕輕放下即可。而且,樊金堂是難得的神勇無雙的戰士,處置了太可惜了。

當然,批評還是要的,要不然樊金堂真的要上天了。

於是,懷着複雜的心情,聶榮臻給樊金堂打電話,沒好氣地說了他一頓,批評他不請示,不報告,就擅作主張和日本人吃飯的行為。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樊金堂聽了一句話也不反駁,嘿嘿地笑着。

樊金堂是真的認為,一個日本人要見他並不是大事兒,還沒到請示報告的地步,這也是他沒有聯繫聶榮臻的原因。不拘小節,心大,這大概也是他豪俠氣概中的一部分。

最後,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就是,聶榮臻對樊金堂批評教育一番,然後把他打包送到了延安抗大去學習。

聶帥的意思很明顯了:樊金堂打鬼子厲害,但思想建設有待加強

從延安抗大畢業後,樊金堂積極投身於邊區大生產運動。他表現好,勞動積極性高,一把鋤頭被他舞得虎虎生風。

後來,樊金堂因打槍打得准,又被組織派去跑運銷。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兩把槍,幾十頭騾子,樊金堂北走包頭,西闖蘭州,人人都談之色變的土匪窩,他進進出出多次,眉毛都不抖一下。似乎窮凶極惡的土匪,在他眼中連一粒灰塵都算不上。

新中國成立後,樊金堂在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兢兢業業地工作了39年。1988年,樊金堂「金盆洗手」,回到老家,過上了深藏功與名的退休生活。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他從不和別人提起當年的戰功,低調得像個普通的老頭兒,閑時喝點兒小酒,抽幾根煙,時不時就蹲在馬路牙子邊,和別人下棋。

離開了戰場,樊金堂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家鄉的人民都知道,他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傳奇英雄。

2002年1月,樊金堂去世。他下葬那天,近千人來送行,其中不乏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跟在靈車後面,淚濕滿襟。

誠然,樊金堂這個人是有叛逆在身上的,但這點叛逆在他的能力面前不值一提。畢竟,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而且,像樊金堂這樣的離經叛道者大有人在。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許世友將軍就曾揍過毛主席,還嚷着要槍斃他,最後不也沒受到處分嗎?不求全責備是毛主席的用人準則,聶帥對樊金堂的處理便體現了這一點。

領導人有胸襟,有氣度,待人寬容,這大概就是共產黨隊伍里人才濟濟,群英薈萃的原因之一吧。


信息參考:

1. 山西省檔案館-「山西的李向陽」——記抗日英雄樊金堂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2. 林鵬-不能宣傳的抗日英雄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3. 華北民兵-李向陽式的英雄樊金堂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 天天要聞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可以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中,英雄們升到四級以後才能學習大招,大招作為英雄們的最後一個技能,往往都是最厲害的技能,所以我們在放大招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可千萬不能把大招放空了,本期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王者里空大最丟人的3個英雄,呂布空大還能勉強原諒...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 天天要聞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新華社洛杉磯6月18日電(記者高山)人們在街頭扭打,在建築內對射,用血與火對付同胞……這不是發生在戰火頻仍的中東或是非洲,而是好萊塢新片《美國內戰》所描繪的美國「不遠的將來」。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
有地理無天理 - 天天要聞

有地理無天理

宋代時,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後來有一次,黃岩縣張、李兩姓爭一塊墳地,朱熹接到張、李爭地狀詞,各爭為己產,是張是李,一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說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 天天要聞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在美國校園文化中,瑪麗珍鞋常常被稱為娃娃鞋或返校鞋,曾於 1902 年的美國漫畫《布朗小子》中出現,漫畫中的女主角瑪莉珍(Mary Jane)和男主角布朗一起穿上圓楦頭、腳背有系帶的低筒皮鞋。20 世紀 30 年代,這款鞋履成為搭配校服的經典鞋款。從常青藤風格中走出後,20 世紀 90 年代,瑪麗珍鞋經由搖滾主唱樂隊 Courtney ...
蘇州人養魚 - 天天要聞

蘇州人養魚

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飯稻羹魚」來概括江南古人的美好生活,這魚是絕對不能少的。白米飯雖說是百味之本,但少了「魚」,沒了鮮氣,生活也就稱不上美好了。江南,水資源豐富,除了雄居全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母親湖——太湖之外,河湖港汊密佈於轄區之內,為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 天天要聞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公元188年,益州刺史郤儉,因為橫徵暴斂,在當地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朝廷這邊還沒等處理他,他就被黃巾軍給辦了。益州是大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東漢朝廷很快就派了新的管理者去益州,這個新管理者的名字叫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