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寧夏這位顯老的村支書「很漂亮」!

2024年05月06日15:51:13 歷史 5678

「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寧夏這位顯老的村支書「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她剛上任村支書,就被村民指着鼻子罵,「啥時候輪到外地人當書記了?」她剛開始拍短視頻記錄基層日常,就因「顯老」被網民質疑謊報年齡。

隨後,無論在現實生活還是網絡世界,寧夏固原市彭陽縣29歲的大學生村支書張瑋,靠真誠讓線下村民和線上網民「路轉粉」,帶領着她的青春團隊在田間地頭、牛棚雞舍颳起了一場「青春風暴」。

「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寧夏這位顯老的村支書「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城陽鄉楊坪村黨支部書記張瑋看望村裡的失能老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馬麗娟 攝

「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

春季的寧夏西海固天氣多變。不久前的一個夜晚,一場霜凍突然來襲。接到預警的張瑋緊急召集全體村幹部,到田間地頭幫村民做防凍措施。村裡種了1300畝紅梅杏,枝頭剛結幼果,對村民來說,「一棵果樹頂一畝玉米」,一旦遭凍將損失慘重。

「來,我給你挖一個。」張瑋抄起鐵鍬,麻利地挖出直徑一米的坑,鋪草埋土,再將乾草點燃塞進去,濃煙漫出,幾分鐘就挖好一個煙熏穴。這是不久前寧夏農科院專家來村上培訓的防霜凍技術,張瑋現場學會了。

「好了,就照這個挖。」顧不上拍褲子上的土,張瑋匆匆趕往下一家,邊走邊在村民微信群里發語音:「父老鄉親們,需要幫忙的在群里喊,我們村幹部都在村上,隨叫隨到。」黑漆漆的夜裡,手電筒晃動的光束直到凌晨2點才熄滅。

這樣的工作,對當了4年村支書的張瑋來說很平常,而對關注她自媒體賬號的粉絲來說很稀奇。鋪地膜、圍雞舍、紅梅杏防凍技術培訓……今年3月起,她把鄉村日常拍成短視頻發在網上,短短一個半月吸引了6萬多粉絲。

「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寧夏這位顯老的村支書「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張瑋(右三)和團隊成員在拍攝短視頻中。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馬麗娟 攝

初次亮相短視頻,她介紹自己是名「94年出生的村支書」,網民的關注焦點卻在她因風吹日晒、有些「顯老」的容貌上。有人質疑她的真實年齡,「看着像49年的」。有人質疑她的真實動機,「就那麼想紅嗎?」那條視頻播放量200多萬次,評論7000多條。

張瑋所在的彭陽縣城陽鄉楊坪村是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她做短視頻的初衷是吸引更多人來村裡旅遊。面對網友的質疑,張瑋不知所措。「為老百姓服務,和長相有啥關係?」她氣得想放棄拍攝。

團隊小夥伴勸她:「只要村子能火,受點委屈算啥?」冷靜下來,她學着積極回應質疑:「每天在外面干工作,顯得滄桑了,不過外貌不影響我為村民服務的決心。歡迎你來楊坪村做客!」

堅持發了20多期視頻後風評扭轉,網民開始把她的視頻當成「鄉村電視劇」來追。防霜凍視頻發佈後,有人在評論區追問:「紅梅杏還好着沒?」村集體養雞,網民熱心建言:「雞舍鋪點秸稈,能保持乾燥整潔。」張瑋馬上採納並發佈後續視頻回應,「聽勸」的態度吸引了一批「網上村民」。

「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寧夏這位顯老的村支書「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張瑋查看大棚種植情況。(受訪者供圖)

「楊坪村沒人了嗎?輪到外地人當書記!」

無論在視頻里還是現實中,村民見到張瑋總是笑呵呵地打招呼,而4年前剛來楊坪村時,她並不受待見。

張瑋是彭陽縣紅河鎮寬坪村人,2017年她從銀川能源學院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畢業後,應聘到彭陽縣一家企業工作。兩年後父親病危,張瑋辭職回家全心照顧父親。幸運的是經過治療,父親脫離生命危險,張瑋又站在了擇業的十字路口。

彭陽縣地處寧夏西海固山區,出去的年輕人很少再回來,留下的幾乎都是老弱病殘。張瑋的父親在鄉鎮工作20多年,迫切感受到鄉村振興需要年輕人,建議她回到鄉村。恰逢2020年彭陽縣創新基層幹部招聘機制,面向全區公開招聘,張瑋順利通過考試,成為楊坪村黨支部書記。

面對這個外鄉來的女娃,有些村民接受不了,指着她的鼻子說:「楊坪村沒人了嗎?輪到外地人當書記!」「你個女娃能幹啥?肯定干不長久。」

面對村民的不理解,張瑋挨家挨戶上門,主動去認識陌生的村民。她幫大爺喂牲口,幫大娘穿針線,幫失能老人洗衣服。「他們不理我,我就攆着找他們。」漸漸的,村民遇見她也有了笑臉。

「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寧夏這位顯老的村支書「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張瑋(中)查看村民玉米生長情況。(受訪者供圖)

關係緩和後,張瑋開始研究如何給村民辦實事。她申報修建2.2公里的硬化路,解決了22戶村民雨天出行難題。懷孕8個月時,她仍為爭取5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奔波往返。

村裡的茹河瀑布景色秀美,但遊客大多轉一圈就走。為把消費留在村上,她牽頭成立楊坪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引進企業,精品民宿、紅梅杏採摘園、開心農場、親子遊樂場等從無到有。

去年10月,楊坪村迎來首次分紅。村集體拿出20萬元,為全村村民每人分紅100元。分紅大會的那天,村民們領到紅彤彤的百元鈔票笑得合不攏嘴,張瑋成就感滿滿。

如今,村民已把她當成一家人。村裡七旬老人韓粉蘭兒子去世多年,兒媳改嫁,老兩口撫養着兩個年幼的孫子。一個大雨夜,韓粉蘭突然給張瑋打來電話,說自己感冒很嚴重,家裡卻沒藥。張瑋冒雨驅車往返60公里,到縣城買葯送去。沒過幾天,韓粉蘭給張瑋送來一雙鞋墊,尺碼剛合腳。

張瑋納悶:「奶奶你咋知道我的尺碼?」細問才知,她走後第二天,韓粉蘭量了張瑋雨夜在院子泥地上留下的腳印。張瑋摸着鞋墊,密密的針腳上綉着古樸的紅花綠葉,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94年的?看着像49年的!」寧夏這位顯老的村支書「很漂亮」! - 天天要聞

張瑋在村部為群眾辦事。(受訪者供圖)

青春團隊:「一群人干一件事」

楊坪村不只有「90後」村支書,整個村兩委班子成員幾乎都是「90後」,平均年齡32歲,其中還有一名「00後」成員。他們建了一個微信工作群,叫「一群人干一件事」。「年輕人之間好溝通,也敢大膽嘗試,說干就干。」張瑋說。

當初提出請專業人士幫忙拍視頻推介村子,群成員爽快回復:「弄。」如今他們每天早上來到村部,先把當天工作捋一遍,適合拍視頻的真實跟拍,把工作幹完,再利用下班和周末時間專門策劃其他內容。

短視頻的引流效應很明顯,今年4月寧夏固原六盤山山花節期間,彭陽縣層層梯田被一樹樹山桃山杏染上爛漫粉色,楊坪村的遊客量翻了一倍,民宿爆滿。「節假日我家的手工涼皮天天脫銷!一天就能賣六七百元。」在茹河瀑布景區擺小吃攤的村民周考琴說,許多人是看了張瑋的視頻慕名而來。

「下一步我們打算開始直播帶貨,賣農產品。」張瑋說。

從最開始面對鏡頭緊張,一段話要反覆拍一個小時,到現在從容應對「一遍過」,張瑋越來越適應新角色。晚上七八點鐘回到家,她依然會抱着手機搗鼓,一條條翻評論、刷數據,和團隊復盤。母親不理解:「你紅了又能咋?」張瑋直言「做得太遲了!」

張瑋的榜樣是「全國脫貧攻堅楷模」黃文秀。2022年,由黃文秀事迹改編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播出,看到黃文秀大學畢業回鄉當駐村第一書記,30歲犧牲在扶貧路上,張瑋感動得數次落淚。不久前,一名粉絲給她留言:「有黃文秀的影子,加油。」她心頭一顫,「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但我會以黃文秀的精神鼓舞自己,帶領我們團隊繼續為鄉村奮鬥。」

張瑋的自媒體賬號頭像是一張她身穿志願者紅馬甲的工作照,背景圖是她與村民滿面笑容的大合影。「在我看來,村支書就是服務好每一位村民的服務生。」她很欣慰,許多外地的村幹部給她加油,有些正在上大學的粉絲髮私信請教她,到農村工作有哪些報考途徑。

短視頻里,張瑋依舊素麵朝天,皮膚曬得更黑了,但越來越多人評論:「張支書,你很漂亮。」

來源:寧夏日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2006年,毛主席四個女兒的珍貴合影,你知道她們都是誰嗎? - 天天要聞

2006年,毛主席四個女兒的珍貴合影,你知道她們都是誰嗎?

2006年,毛主席四個女兒,祝賀毛岸青83歲壽辰時的合影照,朋友們,你知道她們都是誰嗎?左邊第一位是李訥,她是主席與江青的女兒,1940年生於延安,當時主席根據《論語》中的「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為女兒取名為「訥」,兄弟姐妹中,李訥是最幸福的一個,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從小在父親身邊長大的主席兒女。
《慶余年2》:二皇子為何不願娶葉靈兒? - 天天要聞

《慶余年2》:二皇子為何不願娶葉靈兒?

大皇子回京,范閑出使歸來,慶帝舉行家宴讓范閑也參加(范閑是慶帝和葉輕眉的私生子),席間范閑再次舉報二皇子和長公主私通北齊,結果被慶帝以無證據駁回,二皇子不甘示弱提議讓范若若嫁給靖王世子李弘成,慶帝同....
國際博物館日,來浦美享受多種打開方式 - 天天要聞

國際博物館日,來浦美享受多種打開方式

新民晚報訊(記者 宋寧華)「我已經來參觀過正在展出的普拉多博物館展品,這次聽說有專家的講座,又趕緊報名參加,可以深入理解展品的背景的特色。」昨天,白領黃青蘭在聽完復旦大學教授馬凌的講座後,感覺受益匪淺。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浦東美術館特別推出一系列限定活動,不僅有專業的講座,限量光柵票根、印章限時返場...
我學過!閉環了!帶你看14處課本上的祖國寶藏風光 - 天天要聞

我學過!閉環了!帶你看14處課本上的祖國寶藏風光

旅遊中,最為奇妙的體驗之一就是身臨一處絕勝風光突然發現它曾是上學時讓人頭疼的「知識點」當你驚呼「我在課本上學過」的那一刻教育完成了閉環「小時候的文字穿越光陰,變成形象的畫面擊中了我」今天(5月19日),第十四個中國旅遊日帶你看14處課本上學過的祖國寶藏風光若你難以體會「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闊,不...
山西工業記憶——「榆次四廠」:山西錦綸廠 - 天天要聞

山西工業記憶——「榆次四廠」:山西錦綸廠

上個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國的「吃、穿、用」問題始終是黨中央的頭等大事,百姓平時的衣、被、鞋等均需要棉布。早在建國初期,我國就開始重點發展紡織工業,然而我國的人口基礎大,棉布等紡織品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網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新聞早班車 - 天天要聞

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網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新聞早班車

她用身體充當臨時「靠背」!被這位女警暖到了(人民網)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網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目前, 淮南武王墩墓槨室考古發掘有序推進,已經提取各類文物3000多件(組),其中青銅器150多件(組)。墓主人可能是他!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最新成果發佈5月18日下午,武王墩墓備受關注的隨葬重器——...
辣湯早新聞 | 最新繳費提醒;淮海戰役紀念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 天天要聞

辣湯早新聞 | 最新繳費提醒;淮海戰役紀念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 農曆四月十二 星期日下面小編帶大家走進今天的《辣湯早新聞》今日天氣今天晴到多雲南到東南風4到5級氣溫20℃到34℃徐州要聞2024年淮海經濟區青少年U系列籃球聯賽在徐州盛大開幕5月18日,2024年淮海經濟區青少年U系列籃球聯賽在徐州工程學院體育館盛大開幕。吸引了無錫市、臨沂市、淮北市、崑山...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隨着博物館事業持續發展,博物館教育、研究職能進一步發揮,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銅川博物館作為綜合性博物館,充分利用資源和空間,推動文物資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