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代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社會的等級制度都同樣森嚴,畢竟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權利,總是會採取各種嚴酷的手段。
法律的誕生,原本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制度與準則,並且規範人們的行為,從而讓社會更加穩定。
然而古代統治階級,總是會制定一些嚴苛的酷刑,這些刑罰不僅僅是對犯人肉體上的折磨,更是精神和意志的嚴酷摧殘。
古代有一種刑罰,被稱為「最溫柔」的死刑,這種刑罰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會用到一種動物,最終讓人在「歡樂」中死去。
究竟是怎樣的刑罰會有這樣的效果?這種刑罰又是怎樣誕生的呢?
絕對權力下的酷刑
在古代,酷刑似乎是不分國界的普遍存在,那時候的統治者對於生命沒有絲毫尊重,等級森嚴的尊卑制度,讓統治者視人命如草芥。
也正是因為統治者們擁有絕對的權利,而人也有暴力的本能,所以才會有各種各樣的酷刑出現。
最早有記載的刑罰似乎是從夏朝開始的,當時的五大刑罰,分別是「墨、劓、刖、宮、大辟」。
這些刑罰中,雖然有些不至於傷人性命,但這樣的肉刑對於犯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摧殘。
直到商湯推翻了夏朝,原本百姓以為這樣殘酷的刑罰會被推翻,沒想到,他們面對的是更加喪心病狂的統治者和更加嚴苛的刑罰。
商朝最有名的酷刑就是炮烙之刑,這種刑罰會用銅製作成炮烙,將銅柱燒紅之後,再將犯人綁在銅柱上,輕則燙傷留下一輩子難以消除的疤痕,重則痛苦致死。
相關記載當中,這是殷紂王和妲己最喜歡用的刑罰,他們還喜歡在地上挖一個大坑,將人扔進去之後再放進劇毒的動物,看着活人被折磨致死。
古代的很多刑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不僅會對身體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並且經常會以慘無人道的方式進行。
周朝時期有一個刑罰名為車裂,這個刑罰在很多的影視劇也出現過,因為這種刑罰,還造就了一個成語五馬分屍。
車裂是將犯人的頭顱和四肢分別綁在馬上或者車上,當五匹馬分別向五個方向奔跑的時候,犯人就會被分屍而亡。
與車裂比較相似的刑罰是腰斬,而這種刑罰與車裂相比,雖然只是將人分成了兩部分,但事實上卻比車裂更加殘酷。
因為腰斬的人不會立刻死亡,受刑者在被腰斬之後,上本身的器官仍有知覺,這就意味着,他們要在極大的痛苦中等待自己的死亡。
明朝有個篡位者名為方孝孺,他篡位失敗之後被判了滅十族,自己則被判了腰斬之刑。
然而在行刑之後,方孝孺不僅沒有立刻死去,甚至沒有失去意識,而是不斷的痛苦掙扎,最終失血過多而死。
到了清朝,一個官員的小妾販賣科考試題,而這個官員則被判了腰斬之刑,行刑之後,官員同樣沒有立刻死去,而是用手蘸着自己的鮮血寫了七個「慘」字,在寫到第八個的時候才咽氣。
當時的皇帝雍正在得知這件事之後,可能也覺得這個刑罰太過殘忍,於是就將其廢除了。
古代歷史上還有無數侵犯人權的野蠻酷刑,千刀萬剮指的就是古代的凌遲處死。
這個刑罰的具體執行,甚至細分到了刀數,有八刀、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等等。
歷史上對於凌遲之刑的記載,最高記錄是明朝的太監劉瑾,用了兩天時間,足足被割了四千二百刀才死。
鄧之誠《骨董續記》記載:「世俗言明代寸磔之刑,劉瑾四千二百刀,鄭鄤三千六百刀。」
這樣的刑罰光是看着記載都讓人不寒而慄,而肉體上的折磨只是殘酷刑罰的一種。
有一種刑罰,被稱為「最溫柔」的死刑,這種刑罰執行的時候,犯人會在「歡樂」中死去,但事實上,這種刑罰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
「溫柔」的死刑
一般我們所知道的酷刑都是讓人痛苦嚎叫,但卻有一種刑罰,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會讓犯人哈哈大笑。
小情侶之間都會用撓痒痒的方式讓對方求饒,而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也有張無忌通過撓趙敏腳心之後拿到了解藥的情節。
電視劇中的橋段,會讓人認為這只是藝術加工,但事實上,中國古代真的有這樣的刑罰,名字就叫「笑刑」。
中國的笑刑最早起源於漢朝,受刑者一般都是王公貴族,笑刑在執行的時候,只是通過用羽毛或者其他物件撓痒痒的方式讓犯人招供。
因為古代人尤其是王公貴族,非常在乎自己的面子,即使是下了大牢,只要罪名沒有被釘死,他們是不會允許那些能留下痕迹的刑罰施加在自己身上的。
畢竟王公貴族身份不一般,萬一將來出獄了,再回過頭找那些獄卒的麻煩,他們可是招架不住的。
因此獄卒就想到了用撓癢的方式,來對這些有身份的人進行審訊,畢竟這種刑罰既溫柔又不會留下什麼痕迹。
中國古代的笑刑最大的作用其實就在於刑訊,但歐洲卻不一樣,他們的笑刑就跟中國的殺頭一樣,是一種死刑。
在歐洲,一般的刑罰也只針對平民百姓,王公貴族即使犯下了死罪,在執行的時候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也是面子。
因此統治者就發明了一種專門為貴族量身定製的刑罰,讓他們在一直動物的陪伴下歡樂的死去。
歐洲戰爭期間,宗教和王室甚至社會的矛盾不斷激化,這也導致很多國家之間產生了明爭暗鬥。
就這樣,信奉天主教的和信奉新教的兩撥人,開啟了一場長達30年殘酷戰爭。
曾經的教會在歐洲各國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貴族在他們的庇護之下能夠為所欲為。
但這場戰爭之後,宗教在歐洲的地位一落千丈,教會當然沒有之前那麼大的權利再去包庇這些貴族了。
儘管他們的身份還在,但是已經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貴族犯法與庶民同罪。
不過畢竟是貴族,在行刑的手段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尤其是對貴族女子來說,即使罪惡滔天,也會採取相對溫和的一些手段進行制裁。
笑刑就是這個時候誕生的,是為了給這些所謂的貴族留下最後的體面,不至於死後是血肉模糊的樣子。
但樣子雖然不嚇人,但笑刑本身就是一種死刑,甚至因為過程的「溫柔」,會導致這個行刑時間非常漫長,通常都是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受刑者會被緊緊的綁在椅子上,雙腳更是被牢牢固定住動彈不得,而他們的腳上會被塗上蜂蜜或者調料水。
真正的行刑者並不是官員也不是獄卒,而是一隻羊,因為羊通常都是吃草,所以對於蜂蜜或者調料水這樣有味道的東西非常興奮。
飢餓的羊聞到味道之後就會不停舔舐受刑者的腳底,羊的舌頭很粗糙,因此在舔舐的過程中,受刑者會產生極度的瘙癢感。
但因為被牢牢綁住,這種感覺無法緩解,受刑者會控制不住的大笑,這個過程非常漫長。
有些年老體弱的受刑者,在刑罰開始不久之後就會因為心動過速或者血壓升高而死。
即便那些年輕的貴族,並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十幾個小時甚至更久的刑罰,也會讓他們大笑而死。
即便這樣的刑罰能夠保存他們所謂的貴族尊嚴,但這一種對肉體和心靈的雙重摺磨,比直接致死的刑罰更加殘忍。
人會笑死?
這種刑罰在歐洲廣為流傳,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需要這樣一種既不會留下傷痕,也能夠懲治犯人的刑罰方式。
而笑死這樣的死法,聽上去似乎有些天方夜譚,但事實上,大笑不止在嚴重的情況下真的會導致死亡。
在15世紀的時候,意大利在著名作家彼得羅·阿雷蒂諾就是因為大笑不止窒息死亡的。
直到現在,還有一幅記錄這件事情的名畫,當時作家的朋友在吃飯的時候講了一個笑話,彼得羅被逗得大笑不止,很快就倒下了,這幅畫就叫《詩人彼得羅·阿雷蒂諾之死》。
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個例,1920年的時候,澳大利亞一個訓狗師,和妻子在一起的時候看到了一則可笑的新聞,也是在大笑不止之後倒地身亡了。
其實笑死並不是一件多麼離奇的事情,因為突然之間的大笑行為,會導致肺部過度呼氣。
這樣的現象也會伴隨着非常急促的呼吸轉換,很有可能會因為急促的呼吸刺激到咽喉氣管,導致喉痙攣的發生。
喉痙攣現象,原本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為防止了防止誤吸的一種保護性氣道反射。
但這種現象會導致聲門持續關閉,從而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現象,笑死這件事,看似滑稽,其實非常可怕。
結尾
從現代角度來看,笑刑是一種既變態又殘忍的刑罰,是對於受刑者肉體和意志的雙重摺磨。
對於古代而言,任何刑罰都只不過是統治者施壓和展現權威的手段罷了,現代社會的法律和刑罰,則更加註重人權、尊嚴和法治原則。
如果你喜歡我的寫的文章,麻煩請點個「關注」,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探討,願世界和平。
END
參考資料
上游新聞——揭秘:古代奇特的一種酷刑——笑刑
鄧之誠《骨董續記》
央視網——明代劉瑾:一個被千刀萬剮的專權太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