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5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羅瑞卿被解除黨政軍領導職務。之後,在文革中,羅瑞卿下肢殘疾,一家人吃了很多苦。
在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關照下,羅瑞卿才出了牢房。張愛萍將軍建議羅瑞卿到福建治療腿疾,福建民間骨科水平很高,劉伯承就是在福建治好的腿疾。
經過鄧小平批准,羅瑞卿決定到福州找一位姓林的老中醫治腿。這時是1974年年底,雖然有鄧小平的批准,但羅瑞卿外出治療還是被百般刁難。
羅瑞卿的身體狀況,必須有人照料,但卻不準羅瑞卿帶工作人員照顧,只能讓帶病的妻子郝治平陪同。羅瑞卿和郝治平提出想帶兩個孩子,最終也只許帶了一個。
爭取到去福建治病的機會不容易,一行三人就收拾收拾上路。雖說羅瑞卿暫時恢復了自由,但羅瑞卿待遇並沒有恢復,不準會客,不準公開身份,處境還是很尷尬。
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的照拂
不過,抵達福州之後,情況就好了很多。福州軍區的司令員皮定均和政委李志民,以及福建省委書記廖志高,非常歡迎羅瑞卿到福建治病,還提供了妥當的療養條件。
皮定均和羅瑞卿相熟,有空就常來陪羅瑞卿吃飯,老戰友一起聊天。他們還請了福建有名的幾位專家來為羅瑞卿治病,還給羅瑞卿配備了汽車和警衛員。
在生活方面,羅瑞卿也得到了精心的照顧,郝治平說:「由於福建同志們的關心和照顧,我們精神上得到了治療。也許是坐牢久了太久沒有得到同志們的關懷和溫暖。」
離開了北京,羅瑞卿和郝治平就像換了個天地。他們在北京家都不能回,只能住在招待所,而且連個報紙、雜誌都不能看,一切行動都有人監視。
到了福建,皮定均將兩人當成信任的同志,有什麼事都不迴避,還能看報看文件。羅瑞卿對此非常感動,和妻子感慨:「皮定均這樣關照我們,是要擔風險的。我還是有些擔心,皮定均政治上也不好過,他自己何嘗不知道這個風險呢?但他還是願意常來常往。」
皮定均為了羅瑞卿的安全,將人接來軍區居住。湯井巷一號院,是一個很大的院落,院子周邊和內部植被茂盛,有很多高大的木棉樹和漂亮的白玉蘭樹。
這裡的環境,羅瑞卿和郝治平都很喜歡,羅瑞卿兒時居住的房子周邊植被就很茂盛,他喜歡花木。皮定均來看望了羅瑞卿幾次,就細心的發現郝治平屋子中養了一些鮮花。
此後,皮定均每次來,都會帶上幾枝鮮花,羅瑞卿的窗台上總能看到新鮮的花木。
有了好的環境和心情,羅瑞卿對自己的腿疾也有了希望,他每天按時服藥,按時鍛煉,服從醫生醫囑。每天晨起,羅瑞卿就拄着雙拐在院子中練習走路,時間長了,院子里長滿小草的小路都被走成了土路。
羅瑞卿
本來一家人還有些擔心,如果醫治不理想,對羅瑞卿是一種沉重的打擊。幸好,羅瑞卿的腿一天一天又緩慢的好轉。某天雨後,郝治平和女兒羅點點在院子中陪着羅瑞卿練習走路。
走了一會兒,羅瑞卿停下來說:「今天我要自己試一試。」說著就將手中的兩隻拐杖分別交給妻子和女兒,自己竟然真的短暫的站了起來。羅點點高興極了,飛快的跑到樓上,取來老牌聯邦德國的相機,拍下了父親站立的一幕。
羅瑞卿愛上了寫詩
在福建治腿的這段日子,羅瑞卿一下子變成了時間富翁,想着辦法找些事做打發時間。實際上,在此之前,羅瑞卿從未寫過詩。
羅瑞卿
寫詩是一個偶然的機緣。羅瑞卿有天給總參政治部副主任李文一寫了一封信,信中全是對黨和國家的命運。李文一常常將信傳給魏傳統看,幾個人都是老相熟,互通信件是常有的。
魏傳統理解羅瑞卿的擔心,但怕羅瑞卿憂思過重,影響羅瑞卿的治療。
於是,魏傳統通過李文一給羅瑞卿寄去一首詩:
療疾先療心,樂天看風雲。
鼓山春意濃,不負東南行。
正是這一首小詩,竟然引起羅瑞卿的興趣,一口氣嘗試着寫了兩首詩,給魏傳統回信。
羅瑞卿的回信是:
文一同志,你這次的來信,我得到附在你信中寄來的老魏的詩,這是一個意外的收穫,令人很高興......
信的最後,就是羅瑞卿做的那兩首詩,其一是:
願君知我信,何畏遮天雲。
太陽終歸出,一樣照人行。
此後,羅瑞卿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寫詩。不過,羅瑞卿不是專業的詩人,他是半路出家。但羅瑞卿寫詩就像工作一樣,非常認真,先打草稿,然後翻字典,力求用詞準確。
那時候字典不好找,市面上不讓買賣,還是新分配的警衛員小孫找來一本他們連隊學文化用的新華字典。羅瑞卿如獲至寶,一寫詩就翻看。
以後,羅瑞卿從福建回到北京,李文一已經去世。1975年8月,羅瑞卿被中央從福州接回北京,參加八一建軍節活動。八一招待會之後,羅瑞卿被任命為中央軍委顧問。
羅瑞卿和郝治平
回到北京,羅瑞卿多次與魏傳統見面,每次談起寫詩都很高興。但因為逐漸恢復工作,羅瑞卿工作忙,再也沒有寫詩。
但羅瑞卿對詩歌的愛好卻絲毫沒有減少,羅瑞卿再次住院,魏傳統到醫院探望。羅瑞卿對老魏說:「怎麼不把除四害的詩給我看看?」
老魏:「你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啊。」
羅瑞卿:「當然要看,怎麼能不看呢?」
老魏:「那我下次拿給你看。」
只可惜,1977年,羅瑞卿去西德治療腿疾,手術後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兩位老朋友再也沒有機會聊天談詩了。
參考資料:《大將羅瑞卿》
歡迎您更多與作者互動留言,點個「關注」,成為作者的鐵粉,成為鐵粉後,您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