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美國放一邊,蒙古國總理隔空喊話中俄,希望共建天然氣管道

2024年01月26日15:51:12 歷史 4904

前思後想,想來想去,蒙古還是繞不開中國和俄羅斯。

近日,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能儘快安排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峰會,他將與中方討論「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蒙經濟走廊,以及中俄大型天然氣管道項目,但具體日期暫時還沒有確定。不過奧雲額爾登表示,蒙中關係「處於最高水平」,雙方正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先把美國放一邊,蒙古國總理隔空喊話中俄,希望共建天然氣管道 - 天天要聞

這裡奧雲額爾登所說的大型天然氣管道項目,指的就是「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資料顯示,這條管道途經中俄蒙三國,長達2600公里,預計2024年動工,2030年投入使用,設計年輸氣量高達500億立方米。

這條管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對中國來說,不僅降低了對單一能源輸入路線的依賴,它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大大提升中國在全球能源安全框架中的話語權,也符合中國多元化、安全化能源供應策略的長遠考量。

俄羅斯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在面對西方尤其是歐洲市場波動和政治壓力時,急需尋找新的出路。隨着「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建設和投用,俄羅斯將能夠將其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更直接、更穩定地輸送到中國這一巨大市場。

對於蒙古國而言,「西伯利亞力量2號」更是重大發展機遇。一旦項目建成,俄羅斯一年輸送給中國的天然氣就高達500億立方米,蒙古國可以拿到約10億美元的過路費。這對於一年國民生產總值只有140億美元的蒙古國來說,是一筆天大的巨款。

先把美國放一邊,蒙古國總理隔空喊話中俄,希望共建天然氣管道 - 天天要聞

此外,通過參與這一跨國天然氣管道項目,蒙古國還可能吸引更多國際投資和技術合作,從而推動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對於長久以來經濟相對脆弱,依賴礦產出口的蒙古來說,這樣的合作是實現經濟多元化、融入區域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奧雲額爾登才迫不及待喊話中俄請求見面談一談。

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蒙古國秉持「彈性策略」,推行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以平衡中國和俄羅斯兩大鄰國的影響力,並試圖保持自身的「戰略自主」。在這個多邊外交的戲碼中,美國被賦予了「第三鄰國」的角色。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旦蒙古國轉舵,那麼「西伯利亞力量2號」這條能源動脈就成了蒙古甚至美國手中的一把利器,對於中俄是巨大的威脅。正因如此,中方對蒙古國加入持猶豫和謹慎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目前來看,奧雲額爾登也很清楚中方的顧慮,所以通過利用外交渠道喊話中方,希望召開峰會來消除中俄的疑慮。但至今為止並未收到實質性回應。對於中方而言,奧雲額爾登的話很中聽,但無論嘴上說得多麼好聽,最終還是行動見真章。

先把美國放一邊,蒙古國總理隔空喊話中俄,希望共建天然氣管道 - 天天要聞

最後,希望奧雲額爾登能好好想一下,或許有必要重新思考蒙古國的地緣政策選擇。作為一個被中俄包圍的內陸國,外交上的左右逢源策略是否真的符合國家利益?捨近求遠地尋求美國的支持,是否能夠帶來期望中的安全感和發展機遇?

相比之下,與鄰為善,深化與中俄的合作可能是更加現實和穩妥的選擇。如果能夠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關切的基礎上,將口頭上的承諾轉變為具體的合作項目和行動,蒙古也許會在中俄的共同發展願景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一起打造互利共贏的未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其破壞性與複雜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價背後,它對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深遠影響。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自6月21日以來,位於日本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動頻繁,截至7月3日已累計監測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島惡石島的部分島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島外避難。 據日本廣播協會4....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佈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佈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