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服尼姑庵,女住持親自侍奉,第二日大怒:將她們統統處死

2024年01月06日14:55:50 歷史 1771

要說古代哪個皇帝上演過奇蹟,那一定非朱元璋莫屬,因為朱元璋從一個乞丐最終統一天下,的確堪稱奇蹟。要說古代哪個皇帝手段最狠,那朱元璋也是名列前茅,因為他一直信奉一句話:「要麼不做,要做就徹底做絕!」

朱元璋微服尼姑庵,女住持親自侍奉,第二日大怒:將她們統統處死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對待開國功臣的行為,相信有很多人都有所耳聞,當然這裏面除了有自己的私心之外,有些功臣也是居功自傲,有恃無恐,做出很多傷害百姓的事情,確實該罰。今天講這個故事,就充分說明朱元璋的這種性格。

話說明朝初年,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因此朱元璋特別注重百姓的耕種情況。這一年的初春,朱元璋帶着幾個侍衛來到民間微服私訪。這一日朱元璋興緻盎然,由於走得太遠,當天已經無法趕回宮裡,而且附近也沒有客棧。

朱元璋微服尼姑庵,女住持親自侍奉,第二日大怒:將她們統統處死 - 天天要聞

忽然,不遠處有一座山,山上傳出陣陣的鼓聲,正所謂晨鐘暮鼓,想來山上定是有寺廟。朱元璋年輕時曾經做過和尚,因此對寺廟也有一份特殊感情,見佛拜一拜也是應該的。於是便領着眾人,趁着暮色向山上走去。

到了地方,只見寺廟大門上寫着三個鎦金大字:「歸鳳庵」。原來這是一座尼姑庵,只是這庵名有些過分,令朱元璋有些不悅,不過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一個侍衛上前說道:「陛下,夜晚留宿尼姑庵,男女有別,只怕有些不妥吧?」

朱元璋微服尼姑庵,女住持親自侍奉,第二日大怒:將她們統統處死 - 天天要聞

朱元璋道:「她們心中有佛,朕心中也有佛!哪有那麼多規矩,你去敲門便是。」侍衛上前敲門,只見一個年輕漂亮的尼姑打開了門。剛開始她不願意留宿男人,只不過侍衛拿出百兩銀子,小尼姑只好回去稟報住持。

片刻之後,一位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尼帶着幾個人走出門外,將朱元璋迎了進去。朱元璋見這住持姿色甚美,用國色天香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而且他還發現一個問題,這裡的尼姑全都是美女,沒有一個難看的。朱元璋問道:「住持年紀輕輕,又生得如此美貌,為何要出家為尼呢?」

朱元璋微服尼姑庵,女住持親自侍奉,第二日大怒:將她們統統處死 - 天天要聞

住持道:「一切都是緣,佛門之中最講究緣分。貧尼自幼就在這裡長大,大概這就是佛緣吧!」朱元璋微微一笑不再言語。朱元璋一行人被安排到了客房,到了深夜,只見一個女子輕衣薄衫,披散着頭髮走了進來。朱元璋倏然坐起,見來人是那位女住持,問道:「住持深夜到訪,不知所為何事?」

女住持嫵媚一笑,道:「客官有所不知,我這歸鳳庵白天是尼姑庵,晚上卻是銷金窟!」說罷,便將酒菜放在了桌上。朱元璋端起酒杯正要喝,忽然又停了下來,道:「這杯酒我要是喝下去,只怕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女住持大驚失色,倏然站起,正要離開,卻被幾名侍衛攔住了去路。

朱元璋微服尼姑庵,女住持親自侍奉,第二日大怒:將她們統統處死 - 天天要聞

朱元璋道:「幸好我這幾名手下都是高手,一看見你便知有武藝自身。而且這庵中的女尼無論走路還是舉止,都不似出家人。這酒中想來必然有毒吧?你是想毒死我們,然後搶劫我們的錢財,是也不是?」女住持也不搭理朱元璋,大聲喊道:「爾等還不救我?」

朱元璋笑道:「不要枉費心機了,適才我已經吩咐手下到附近的衛所調兵,這裡的人已經統統被我拿下!」女住持身體一軟,跌坐在地上。官兵經過一夜搜查,在密室中搜出許多男人屍骨,都是被這些女子謀財害命所殺。而且她們還與當地官府的一些人有勾結。

朱元璋微服尼姑庵,女住持親自侍奉,第二日大怒:將她們統統處死 - 天天要聞

第二天朱元璋勃然大怒,道:「這些賊人圖財害命,罪大惡極,死有餘辜!立即將她們統統處死!另外,與她們勾結的官府中人罪加一等,查實之後凌遲處死!」事情結束之後,當地百姓得知當今皇帝親自剿殺賊人,人人稱讚他其為明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學者發現侵華戰爭新史料:日政府刻意隱瞞真相 鎮壓反戰聲音 - 天天要聞

日本學者發現侵華戰爭新史料:日政府刻意隱瞞真相 鎮壓反戰聲音

88年前的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為了鞏固其侵略戰爭的基礎,系統性鎮壓國內反戰聲音。近期,日本歷史研究者松野誠也發掘出一些新的歷史資料,證明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在「七七事變」之後的全面侵華戰爭期間,刻意隱瞞歷史真相,鎮壓反對侵略戰爭的聲音。 「七七事變」...
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 - 天天要聞

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

「路易·艾黎中國情」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王文元行紀之二:西遷甘肅:路易·艾黎的西行漫記1943年,路易·艾黎的西行。在山丹,他發現了一片世外桃源。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 天天要聞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來源:史入人心黃河積石峽附近,考古人員的手鏟下,一件形制古樸的石制工具重見天日。經檢測,這件被淤泥包裹了四千年的工具,正是上古治水所用的「耒耜」。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河南禹州瓦店遺址,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與祭祀區正靜靜訴說著王權初立的威嚴。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蔣志格齊王榑 按《明外史本傳》:齊王榑,太祖第七子。母達定妃。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十五年(公元1382年)就藩青州。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命王率護衛及山東徐、邳諸軍從燕王北征。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復率護衛騎士出開平。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田秀琴老人16歲時繼承父親遺志,走上抗日道路。本報記者 孫穎攝「父親說,『我去引開敵人』,就再也沒回來!」96歲的田秀琴老人,回憶起83年前父親引開「掃蕩」隊伍犧牲的壯舉,依舊難掩激動。出生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的她,16歲時選擇繼承父親遺志,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 天天要聞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目前,歐洲多地被「熱穹頂」籠罩,高溫從地中海蔓延至英國、德國等國。截至6月30日,法國96個行政區中84個發佈橙色高溫預警,16個進入紅色警戒。酷熱使埃菲爾鐵塔鋼結構受熱膨脹,塔體短暫向受光側偏斜,夏季熱脹可位移約20公分,冬季冷縮縮回10公分,晝夜溫差下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