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哲學史掃盲(36)——居勒尼學派(2)

2023年12月01日08:26:17 歷史 1638

居勒尼學派因其創始人阿里斯提波出生於位於北非的希臘殖民地居勒尼而得名。當昔尼克學派將善規定為節制、禁慾時,居勒尼學派將善規定為個體的快樂,主張尋求愉快的感受是人的本性和最高的善。

古代西方哲學史掃盲(36)——居勒尼學派(2) - 天天要聞

安尼凱里

安尼凱里(Anniceris)生活於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他有着樂觀祥和的精神,曾經救援過被掠為奴隸的柏拉圖

他主張快樂是最大的善,但認為快樂來自於善行。人應該根據善的原則追求快樂,而善表現為種種現實的美德。他認為人不應只關注自己,也應當關注別人。可以說他拋棄了居勒尼派的享樂主義,又不同於昔尼克派的漠不動心。

狄奧多羅

狄奧多羅(Diodorus)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末期。他不信神,所以被驅逐回希臘。他說:「多謝居勒尼人將我從利比亞趕到了希臘。」後來還是由於他不信神,他又被希臘的雅典放逐。他曾經為托勒密王朝服務,寫過一本《關於諸神》的書,伊壁鳩魯從中吸取了許多內容。

赫格西亞

赫格西亞(Hegesias)生活於公元前3世紀。他將快樂和痛苦都歸為感覺,但他們認為感覺是不可靠的,從而認為快樂與痛苦也沒有區別,抹煞了一切倫理價值的區別。認為一切美德都是沒有價值的,它們都只是個人利益支配的結果。他們宣揚一種帶有悲觀色彩的對一切漠不關心的人生觀。他們認為:「幸福是不可能實現的」。

古代西方哲學史掃盲(36)——居勒尼學派(2)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佈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