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

2023年11月04日15:58:07 歷史 1186

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不料金陵未破,咸豐皇帝便在咸豐十一年駕崩,慈禧垂簾聽政,最終食言,只封了曾國藩一等侯。

十四年後,慈禧蕭規曹隨,封收復新疆的左宗棠為侯。

當時,朝堂上曾有一個說法:慈禧的用意,曾國藩與左宗棠兩個漢人侯,加起來可等於一個王了。

關於曾國藩未能封王,這段歷史的親歷者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曾披露過一段隱情——

太平天國盤踞金陵之時,咸豐皇帝憾恨異常,曾在皇宮小圈子中宣布,率先克複金陵者可封郡王。但待到曾國藩攻滅太平天國,克複金陵時,咸豐皇帝已經駕崩三年,慈禧太后召集廷議。朝中大佬一致認為,封漢人為王,這事太突然,本朝沒有此規矩。

慈禧太后本就有打壓曾國藩之心,便以此為據將咸豐許諾的郡王分作侯、伯、子、男,逐一封賞。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荃封一等威毅伯,李臣典封一等子,蕭孚泗封一等男。

後來,對於左宗棠最終封二等侯的曲折原委,薛福成同樣有一段真實的記述和評議——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慈禧太后召集廷議,這次朝中大佬的態度與封賞曾國藩時不同,許多人建議朝廷參考本朝長齡封公的先例,封左宗棠為一等恪靖公。

但慈禧太后斟酌後,認為不可。

慈禧太后的理由是,曾國藩當年打下金陵,才獲得一等毅勇侯的封賞,左宗棠創辦楚軍,是由曾國藩舉薦,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先鋒主力部隊老湘營和將領劉松山,由曾國藩贈送和舉薦。如果左宗棠封賞公爵,則曾國藩一等侯爵就太低了。

因此,慈禧太后最終決定將左宗棠封為二等侯,以表示比曾國藩稍微低一點。

這是檯面之上的說法,還有檯面之下的。

慈禧太后不放開封賞左宗棠,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清廷有一個繞不過的邏輯:左宗棠收復新疆,作用再大,也是民族性、歷史性的;曾國藩節制湘軍攻克金陵,則具有政權意義。對於執政的愛新覺羅皇族而言,曾國藩挽救的是整個大清王朝,左宗棠只是保全了大清六分之一的疆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此外,還有「君臣恩怨」。

歷年來,左宗棠為集中辦事權,幾次三番不惜冒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一個凌厲、強悍的女人,對拂逆過自己的人,不但記在心裏,打壓起來也毫無心慈手軟。她最終決定以二等侯封賞左宗棠,不排除以適當打壓,作為對左宗棠歷次衝撞的回應。

左宗棠本人,對收復新疆,曾自評其功業為「自漢唐以來所創見」,對於朝廷即將賜予的封賞,事先曾有過猜測,期許頗高。

在左宗棠看來,論功業,曾國藩有奴才之嫌,他才是真正的國家功臣,如若封王,當仁不讓,亦能顯出當今太后、皇上胸懷天下之心。

以小格局論,他確實不應超過曾國藩。

以大胸懷看,則另當別論。

曾國藩未能封王,心中一度是失落,甚至有些不滿的。

但左宗棠不同,當真正收到二等侯的封賞時,他仍然樂於接受。

蓋其原因,在於自知。

左宗棠大半輩子,功名一直停留在舉人,加之入張亮基幕府時已年滿四十歲,起步太晚,故對一生結局預期不高,晚年無論得到朝廷任何封賞,事實上均屬過望。

有人因此發議論,何為真豪傑?

左宗棠是也!

自豪,亦自知。

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髯公是誰的綽號 - 天天要聞

美髯公是誰的綽號

在小說中擁有美髯公綽號的人有兩位——《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水滸傳》中朱仝!關羽的美髯公稱號,是漢獻帝劉協賦予他的!劉備佔據徐州一帶,讓曹操一直感到芒刺在背。便率兵征討。劉備不敵逃走,前往冀州去投奔袁紹。關羽為了保全劉備的家眷。只能投降曹操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區委常委 - 天天要聞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區委常委

據「綠色青浦」微信公眾號消息,5月15日上午,上海市青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舉行,邀請相關專家作專題輔導報告。青浦區委副書記、區長金曉明主持會議並講話。青浦區政協主席曹衛東、區委副書記劉琪,青浦區委常委張得志、苗光輝、顧駿、葉靖、李峰出席會議。這一消息顯示,青浦區副區長李峰已任青浦區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