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2023年09月11日19:22:04 歷史 1587

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文人最佳的出路,是可以幫助他們走上階層躍遷重要的渠道。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成為「人上人」,成為「光宗耀祖」、能夠為國家奉獻終身的「官員」。


可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官員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一想科舉考試的內容大多數人都是來自於四書五經這樣的儒學經典,與治理國家、處理政務完全沒有關係。那麼在這樣基礎上培養起來的官員,又怎樣能夠晉身為一個合格的官員呢?


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 天天要聞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很少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甚至有些人會認為「學而優則仕」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但這種想法往往事與願違,當官也是必須要學習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很多官員並不能夠成為「合格」的原因所在,他們在治理地方、處理政務的過程中,會有着各種各樣的短板。


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 天天要聞

在歷史上,這樣的問題必然有很多人都有所認識,也必然需要想辦法為新晉官員們彌補這一短板,所以也就有了官箴書這樣一種為官員提供執政參考的書籍。


那麼在歷史上,這些官箴書具體有哪些呢?它們給官員們提供着哪方面的指導呢?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其中是否又有着相應的短板?這都是歷史研究重要的一部分。


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 天天要聞

山本英史,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南開大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清史、中國近代社會史。山本英史就在他的這本專著《新官上任:清代地方官及政治生態》之中,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 天天要聞

作者首先幫我們明確了作為清朝最基層官員知縣的基本任務,那就是錢穀和邢名兩項。而這對於新晉官員們來說是陌生的領域。中國明清時期官員更是有着職務迴避的政策,也就是說他們當官的地方往往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區域,這就讓這些官員面臨著一個極為複雜的局面需要處理。


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 天天要聞

因此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官箴書,助力官員們熟悉官場上的一切,包括赴任前的注意事項,包括怎樣和當地士紳建立關係,包括與上級、下級溝通,構建人際關係,等等內容。


而這些官箴書反過來也讓我們看到清朝官場的現狀,讓我們能夠從中了解清朝官員構建關係的全部認識。


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探索清朝那些新晉官員們「當官」之路 - 天天要聞

在這本《新官上任》之中,作者就根據這些相關書籍的記載,論述着的清朝新晉官員最真實的狀況,並通過具體的實例,通過對於歷史細節的挖掘,讓我們看到中國清代基層官員所面對的局面。#清史##社會史##新官上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從「紅色堡壘」到「幸福山鄉」——晉察冀根據地首府阜平振興觀察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從「紅色堡壘」到「幸福山鄉」——晉察冀根據地首府阜平振興觀察

地處太行山東麓的河北省阜平縣,是我黨我軍歷史上創建的第一塊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的首府,是晉察冀邊區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晉察冀邊區對堅持華北敵後抗戰和全國持久抗戰起了「堅強堡壘」的作用。阜平傳承發揚太行精神,汲取前行動力,為振興注入動能。如今,土坯房升級為生態民宿群,荒山變身現代化果園,紅...
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今起面向公眾開放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今起面向公眾開放

今天(8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珍貴展品首次展出增設多種形式展陳區域主題展覽全景式展現了中國人民14年艱苦抗戰的光輝歷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館內新增了哪些展覽區域?來跟隨記者一起探訪。總台...
古代的宮女出宮後,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 天天要聞

古代的宮女出宮後,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你知道嗎?古代宮女進宮時,大多是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可等她們走出宮門,十個里有九個都生不了孩子。這宮牆裡到底藏着什麼,毀了她們當媽的可能?先說說宮女想出宮,有多難。明朝以前,全看運氣。
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的目的是什麼?加了銜以後又有哪些好處? - 天天要聞

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的目的是什麼?加了銜以後又有哪些好處?

清代的官制中,加銜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且有很多都屬於例行性加銜,比如內閣學士例加禮部侍郎,總督例加兵部尚書、巡撫例加兵部侍郎,等等。那麼,加銜的目地是什麼?官員有了加銜會帶來哪些好處。御史就以認知度最高的總督為例,具體來講一講有關方面的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 天天要聞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你要求人辦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拍馬屁往往特別管用。 江湖上有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特別喜歡別人拍馬屁,因為他屬於威權型人格,特別享受那種君臨天....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曹雪嬌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8日,該展覽面向公眾對外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趙一曼犧牲前給兒子的遺書(圖源:記者拍攝)據了解,本次展覽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展出照...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