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馬英九27日抵陸,將在大陸祭祖並參訪上海、長沙等多個大陸城市,與馬英九隨行的島內青年學生將同大陸青年展開交流活動。馬英九登機前就此次赴陸指出,37歲時他便接觸兩岸事務,當下73歲時隔36年才能赴陸參訪,時間長了一些,但很高興能前往大陸。
馬英九啟動訪陸之旅,也成為洪秀柱、夏立言後今年第三位訪陸的國民黨主要人士。隨着兩岸形勢的轉變,尤其是去年八月解放軍封島戰備演練及「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大勝的接連發生,島內國民黨的態度正發生轉變。
洪秀柱公開亮明促進和平統一立場,在多個場合為統一發聲,呼籲島內青年建立「一中」的正確身份認同,為島內台企赴陸發展充當溝通者。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赴陸時,則與大陸共同基於「九二共識」推動兩岸人文商貿往來。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此前也前往台北,同台北市長蔣萬安、台灣副市長等人會見,上海市、台北市就繼續舉辦雙城論壇達成共識。除此之外,國民黨人士陳福海提出促進金廈融合發展及金門非軍事區化倡議,並向蔡英文提交倡議書。島內國民黨人士的這些做法,在為兩岸關係冰河消解提供有利條件,對大陸反「台獨」、反「外部干涉」、促統一的行動,形成了呼應。
馬英九此次因「祭祖」名義赴陸,體現着其對兩岸關係的助推,台灣地區是遊子,這一遊子終將歸家,清明時期祭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部分,歡迎馬英九等島內人士歸家祭祖,以兩岸血脈文化牽連,凝成促進統一事業的繩結。馬英九主導島內事務期間,行事風格以「柔性」為主,當下台海局勢處於轉折點的時期,馬英九自稱「36年所願得償」,得赴大陸祭祖,其中有着馬英九特色的政治智慧。島內相關人士慣於打「太極手」、長於說「兩面話」,也因為如此,其做出的一些典型動作,更能顯示出台海形勢趨向統一的實質變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此前也罕見發聲,聲稱「一切『台獨』於台灣地區皆有害」,近日同樣發聲反駁媒體散布的「國民黨架空『九二共識』」言論,顯示着國民黨對兩岸整體形勢的判斷或正發生轉變,歡迎國民黨人士今後做出更多推動兩岸融合交流的行動。
應該明確,自去年8月以來,台海形勢已經實質轉變,解放軍以亮劍姿態掌控台海實控權,此後不斷增加對台海的實控,這一事實,奠定了當下台海局勢的基本線。美國則不斷採取各類輿論動作,試圖掩蓋其已無力軍事介入台海的事實。兩岸統一相關的軍事鬥爭中,解放軍已基本完成核心區域的軍事布局,接下來的工作,集中於外緣菲律賓海、西太、南海等前沿海域,這是遼寧、山東、福建艦航母,海南、廣西、安徽兩棲攻擊艦繼續「亮劍」的舞台。
逐步解決核心軍事問題的基礎上,兩岸統一條件正愈發成熟,首個赴陸交流的島內商業團體日前結束赴陸拜訪行程,「收穫滿滿」而歸。而26日,中國-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台獨」海外影響被進一步削弱。統一是大勢所趨,而為實現統一應團結一切愛國力量。期待島內國民黨人士在促進統一上,進一步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