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選擇誰掌兵,毛主席向鄧小平和王洪文出一道題,答案高下立判

2022年12月03日23:50:02 歷史 1372

為了選擇誰掌兵,毛主席向鄧小平和王洪文出一道題,答案高下立判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病重期間,他特意把小平同志和王洪文叫到了身邊,淡然地問他們說:「我死後中國的前途吉凶如何?」

王洪文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全國人民一定會繼承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團結一致,將革命進行到底。」

鄧公則說出了毛主席的擔憂,簡短概括起來就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毛主席微笑着說道:「英雄所見略同!」此後鄧公受到毛主席的重用。

聯合國大會上的傲然表現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4年,應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為研究原料和發展問題,聯合國決定召開第六屆特別會議。得到會議召開信息的毛主席陷入了沉思,本來周總理是最好的人選,可是因為身體原因不宜遠行,王洪文明顯不堪大任,此次毛主席指派復出不久的鄧小平前往出席會議。

1974年4月6日,鄧小平率中國代表團前往美國紐約。在大會發言中,鄧小平全面闡述了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的理論以及中國的對外政策,嶄新的形象、犀利的言辭引起了各國代表的強烈反響和熱烈歡迎。

鄧小平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屬於並將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即使中國強大了,也永不稱霸。前聯合國副秘書長陳健:小平同志的講話很有氣魄,沒有哪個國家的領導人有這樣的氣魄和在大會上做這樣的宣布,所以他的講話受到了全場長時間的熱烈鼓掌,所有聽會的代表都站起來熱烈鼓掌。

為了選擇誰掌兵,毛主席向鄧小平和王洪文出一道題,答案高下立判 - 天天要聞

有媒體評論說,這個站在聯合國講台上的小個子中國人,不僅代表着新中國的形象,還是周恩來總理的一個「最好的代理人」。

臨危受命

1974年 10月 18日 ,四屆人大召開前夕,在武漢修養的毛主席命秘書回京後向周總理轉達了自己的意見,一是總理還是總理,四屆人大的籌備工作和人事安排問題要總理和王洪文一起管;二是建議鄧小平任黨的副主席、第一副總理、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

1975年1月8日至10日,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周恩來主持了這次會議,毛澤東因在長沙養病,沒有出席。全會根據毛澤東的提議,追認鄧小平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鄧小平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為了選擇誰掌兵,毛主席向鄧小平和王洪文出一道題,答案高下立判 - 天天要聞

爾後,通過1975年1月的中共中央1號文件、中共十屆二中全會、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迅速完成了組織手續和法律程序,使鄧小平擔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毛澤東選擇了鄧小平,又一次把鄧小平推到了黨、政、軍主要領導工作的第一線。

幸不辱命

1975年初毛澤東起用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對各個方面進行整頓。鄧小平從整頓鐵路入手,1975年3月5日,由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加強鐵路工作的決定》,調整各鐵路局領導,逮捕了一批破壞運輸的派性分子,整頓鐵路運輸秩序,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確保運輸安全正點,鐵路運輸狀況好轉。鐵路問題的解決,促進了工業生產的回升。

接着,鄧小平整頓鋼鐵工業,冶金部更換了一批企業領導,反對派性,落實政策,健全制度,提高了鋼鐵產量。1975年下半年,鄧小平又開始整頓軍隊、軍工、科技、教育、農業等領域。重點整頓軍隊的腫、散、驕、奢、惰,整頓軍工的產品質量,落實農村經濟政策,強調區分家庭副業與資本主義的界限,允許社員從事養豬等副業,並落實農業幹部政策。經過全面整頓,經濟狀況趨於好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着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