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江湖人稱「范哈兒」的范紹增。
重慶一座洋樓之中傳來了眾多女子的哭喊聲,年輕的女子不過二十韶華,年長些的已過四十不惑,個個環肥燕瘦,風姿不同。
她們一共有三十多人,聚集在客廳之中要求見老爺一面。
范紹增躲在自己的房子左右踱步,面色為難,口中不停地嘆氣。
「夫妻一場,好聚好散,你不如出去和她們好好告個別」,范紹增的結髮妻子在一旁勸慰道。
范紹增苦了個臉:「我現在出去不得被她們吃了啊,不去不去」。
原來外面的這些女人都是范紹增的妻妾,幾十年間,他的夫人們從最初的一位到現在的四十位,范紹增也算是盡享齊人之福。
可新中國成立如今國家實行一夫一妻制,這可讓范紹增頭疼壞了,最後他決定將自己的第一任夫人留在身邊,其餘的小妾們都遣散回家,為此他為每一個小妾都準備了豐厚的錢財。
按理來說在那個亂世之中,妻妾成群者多半或買或搶,日子過得都慘淡不已,如今能回歸自由身那還不歡喜慶幸,但范紹增這些小妾們個個梨花帶雨,滿臉的不情不願。
范紹增身材不高,體型肥胖,別說英俊瀟洒,他甚至可以稱得上有些丑,他也沒有滿腔才華,反而在很多人眼裡有些土,就這樣一個人居然能讓這麼多女人為他傾心,在人們看來實在是一樁奇事。
這就要從「范哈兒」 的傳奇一生說起了。
1894年范紹增出生在四川,因為從小就是個矮胖子,顯得獃頭獃腦,所以人們都稱他「范哈兒」。
范紹增家境殷實,祖父是鎮里主事,父親也是有名的鄉紳,家裡從小就希望他能考取功名,為國家盡忠。
可范紹增聽話只聽了一半,為國盡忠可以,好好學習那是不可能的。
家人將他送到全鎮最好的學堂,他就開始三天兩頭的逃課,范紹增最愛的一件事就是跑到茶館聽人說書,他尤愛那些英雄事迹,岳飛傳是他最喜歡聽的故事。
十幾歲那年,范紹增的爺爺父親實在管不住他,就將他送到了哥老會,哥老會是四川的一個民間幫會,地位就如同上海的青幫,廣東的洪門一般。
來到哥老會的范紹增可算是「鳥上青天,龍入大海」,在那裡他規矩沒學到,卻把吃喝嫖賭學的樣樣精通。
爺爺本來希望哥老會能好好管教一下這個混小子,沒想到他居然變本加厲,爺爺一怒之下就要按家法活埋范紹增。
范紹增的母親素來疼愛這個兒子,在得到消息後連忙找到兒子,給他塞了一大筆錢讓他出去躲躲,在揮別的時候,范母雙眼含淚語重心長地對范紹增說:「你出去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就是這句話讓范紹增銘記了一生。
他離開家後,無所事事的四處漂泊,恰逢四川為了抵制清政府收回鐵路權,爆發了「保路運動」,范紹增和曾經幫派的一眾兄弟毅然決然地加入了打擊清政府的隊伍中去。
范紹增的半生戎馬從這時候拉開序幕。
因為膽子大,做事頭腦清楚,范紹增很快被任命為總管事,1916年袁凱世欲復辟帝制引來全國討伐,范紹增也跟着隊伍參加了反袁鬥爭,可還沒打幾仗,袁世凱就去世了。
范紹增這時已經是個小頭領,手下有近一千人,在當地小有名氣,於是他被靖國聯軍第二路總司令顏德基收編,一個紈絝子弟變成了靖國軍營長。
經過幾年軍閥混戰,范紹增逐漸看透的這些軍閥的心思,他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對於局勢看得非常清楚。
1932年二劉爭川,劉湘劉文輝叔侄兩為了鞏固力量,開始四處收買人心,范紹增自然也成了收買的對象,劉文輝拿着五十萬來到了范紹增的家中,希望他能支持自己,可范紹增權衡之下他選擇向劉湘告發,劉湘高興之餘就將這筆錢送給了范紹增,但是有一個要求將范紹增的部隊併入劉湘手下。
范紹增正好無心軍閥鬥爭,此時也樂得清閑,為了避免二劉開戰將自己捲入,范紹增拿着錢來到上海當起了一個生意人。
在上海范紹增展現出了不俗的經商才能,還與當時的「上海皇帝」杜月笙成為了至交好友。
經過幾年打拚,范紹增覺得經商也沒意思,況且自己的財富不說富可敵國,也稱得上富甲一方,還那麼拚命幹什麼,不如回家好好享受享受。
於是范紹增回到重慶,修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洋樓,並且瘋狂納妾,一時間「范哈兒」的名氣響動重慶。
范紹增雖說看起來有些「荒淫無度」,但他有兩個優點,第一點,從不「強賣強買」,對於不願意為妾的女子他從來不強迫,有一個小妾後來愛上了別人,范紹增反而大度的成人之美,自己還親自主持了他們的婚禮。
第二點,他對於所有女人一碗水端平,從來不偏袒任何人,所以這些小妾跟着他心甘情願並無怨言。
過了兩年奢靡的日子,范紹增也漸感空虛,他覺得自己在虛度人生,就在這時候,抗日戰爭爆發,川軍出川保家衛國,一場關於民族存亡的戰鬥開始。
范紹增這時想起了母親那句叮囑,於是他變賣了家產,組建了一支抗日的隊伍,他還特地回到了家鄉,宴請全鎮的老百姓並發表了一個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講。
浪子回頭的故事總是容易打動人,鎮上的青年人紛紛加入了范紹增的隊伍,一個月時間不到,范紹增手下已經有了近萬人。
蔣介石一看便任命他為第八十八軍軍長,在出征前范紹增特地到母親的墓前磕了三個頭,並發誓不驅逐日寇不回家。
范紹增帶着部隊一路從西到東,為了國家浴血千里。
1942年5月28日,范紹增在蘭溪狙擊日軍,這一戰他率部大破日軍,並擊斃中軍中將酒井直次,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擊殺日軍師團長,消息一經傳出,范紹增威名大震。
在戰場上范紹增雖然是軍長,但總是沖在最前面,他說:「哪有讓戰士拚命自己躲在後面的道理,這一場關乎國家的戰鬥我們輸了就沒有臉去見家鄉父老」。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范紹增完成了自己對母親的誓言,也完成了自己兒時行俠仗義救危扶貧的夢想。
這時范紹增本以為自己會得到重用,可換來的是蔣介石的不信任與疏遠,范紹增一怒之下便辭官回到四川。
在離任前,范紹增氣憤地說:「老蔣就會排除異己,自己人打自己人」。
1949年,蔣介石眼看自己節節敗退,這時他想起了范紹增,他任命范紹增為重慶挺進軍總司令,讓他在四川地區抗擊共產黨。
范紹增這時早已對國民黨失望透頂,他主動聯繫劉伯承,鄧小平等人,選擇率部起義,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突出貢獻。
在他去河南省任職體位副主席前要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將自己這些姨太太處理好。
最終范紹增還是出去對她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看着姨太太們哭着離開的背影,范紹增心裏不免五味雜陳。
范紹增最終在自己髮妻的陪伴下走過了餘生,1977年范紹增在鄭州去世,享年83歲。
范紹增沒想到的是,在他去世後還要還曾經的風流債,因為自己兒女眾多,關於在那裡安葬成了一個問題。
而這一爭就是整整44年,直到2021年范紹增將軍的骨灰才在重慶福果山安葬。
范紹增的一生傳奇且充滿爭議,人們認為他毀譽參半,也有人認為他瑕不掩瑜,雖然他的前半生有些荒唐,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他曾經為國家為民族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