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小故事:御廚的秘方

2022年11月03日21:34:04 歷史 1673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當權,她平日里驕奢淫逸,非常難伺候,給她做飯真是難上加難!
  


民間小故事:御廚的秘方 - 天天要聞


  大總管李蓮英為了討主子歡心,讓御膳房專門為慈禧太后準備了一間小灶。小灶里設大廚和二廚,還有各種勤雜人員五十多個。平日里都是大廚負責各種菜肴的烹飪,二廚站在一旁打下手。時間長了,二廚就有想法了:同樣是廚子,為什麼他能掌勺烹飪,我只能在一旁遞個調料炊具什麼的?有了這想法,二廚就不願伺候大廚了,他也要親自掌勺,也要當大廚!


民間小故事:御廚的秘方 - 天天要聞


  當年這位大廚不僅廚藝精湛,而且為人非常聰明,他把慈禧太后的胃口研究透了,做的菜令她讚不絕口。太后吃高興了,賞銀當然也少不了,這更加堅定了二廚想取代大廚的決心。二廚深知,要想替代大廚,背後必須要做足功課。大廚之所以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歡,最主要是靠一道名菜——鯉魚開口。
  
  鯉魚開口,其實就是一道能夠逗慈禧太后開心的菜肴。它看上去普通,卻有着獨特的技巧,那就是一條做熟的糖醋鯉魚,端上餐桌後還能張幾下嘴。負責上菜的小太監在鯉魚張嘴的同時,不失時機地說上一句:「老佛爺,鯉魚開口祝老佛爺萬壽無疆!」慈禧太后最喜歡聽這句話,於是鯉魚開口就成了她每天用餐的必備菜肴。  
  儘管二廚多方打聽,可鯉魚開口這道菜的秘方他始終都沒得到。大廚每次燒制鯉魚開口時,都把旁人全趕走,說是家傳秘方不能讓外人知道。不會做鯉魚開口這道菜,就不能博得慈禧太后的歡心,當然也就不能趕走大廚取而代之。二廚想不通,被宰殺後的鯉魚,在油鍋里炸了個外焦里嫩,再加上各種調料烹制一番,端上餐桌後怎麼還能張開嘴巴「說話」呢?  
  這天,二廚走到一個衚衕,突然,一個骨瘦如柴的年輕男子走到他面前,兩眼一翻,倒在地上抽搐起來。若在平時,遇到這種事二廚都是繞着走的,可這次他眼睛猛然一亮,立刻熱情地把年輕人扶起來,問:「少爺,您這是怎麼了?」
  這個年輕人是大廚的獨生子!
  


民間小故事:御廚的秘方 - 天天要聞


  二廚早就聽說,大廚的兒子是個大煙鬼,他這是煙癮犯了。二廚立刻把他扶進附近的一家煙館,一個煙泡兒抽上,大廚的兒子就來了精神。他說自己剛才想到這家煙館抽個泡兒,怎奈囊中羞澀,被趕了出來……二廚立刻掏出五十兩銀子,說:「我出門在外身上沒帶多少銀子,這點錢請少爺笑納!」
  
  大廚兒子不認識二廚,他被這個「好心人」感動了,站起來深施一禮,說:「你我萍水相逢,請恩人留下姓名,來日定當報答!」
  
  二廚隨口編了個假名,說自己是個外地廚子,久聞京城有人會做鯉魚開口,他是專程來拜師學藝的,誰料來到京城人生地不熟,不知去哪裡找那位廚師。大廚兒子一聽這話,頓時笑道:「太巧了,我就是那個廚師的兒子啊!」接着,他附在二廚的耳邊,說了家中的祖傳秘方:「家父每次就是把一條活泥鰍放進烹制好的鯉魚喉嚨里,泥鰍受熱後不停蠕動,魚嘴自然就一張一合,好像要說話的樣子!」
  
  二廚做夢也沒想到,大廚竟然用這種雕蟲小技瞞天過海!他追問道:「萬一慈禧太后發現了這條泥鰍,豈不露餡了?」
  
  大廚兒子說:「慈禧太后每頓飯幾十道菜,難道每道菜都吃得乾乾淨淨?她也就是象徵性地挑幾個愛吃的嘗一嘗,那條藏在鯉魚喉嚨里的活泥鰍,永遠也不會露餡!」
  
  二廚點了點頭,他沒想到,鯉魚開口的秘方就這樣得到了。
  
  很快,二廚給李蓮英送了不少銀子,又信誓旦旦地說,他烹制的菜,尤其是鯉魚開口,絕不在大廚之下,保證能讓老佛爺滿意。
  
  第二天,二廚就如願以償地替代大廚,成了掌勺御廚。
  
  等菜品先後擺上餐桌,一個小太監端來了鯉魚開口,李蓮英連忙說:「老佛爺,您最喜歡的鯉魚開口來了!」他一邊說,一邊給上菜的小太監遞眼色,意思是讓他趕快說出那句吉祥話。小太監心領神會,立刻恭敬地說:「老佛爺,鯉魚開口祝老佛爺萬壽無疆!」
  
  可就在這時,那條藏在鯉魚喉嚨里的活泥鰍,竟然從鯉魚嘴裏鑽出來了!小太監嚇得說不出話,李蓮英一時也嚇傻了,好在他反應快,立刻用身體擋住慈禧太后的視線,然後又親手夾了一塊魚肉放在慈禧太后的碗里,說:「老佛爺,您嘗嘗御膳房二廚的手藝。」
  
  大總管親自夾菜,慈禧太后心裏也高興,她象徵性地吃了一口,說:「今天的鯉魚味道還不錯!」
  
  李蓮英趁機暗示小太監把那條泥鰍藏在袖子里,退了出去……
  
  二廚捅出這麼大的婁子,不但不能取代大廚,反而被李蓮英狠狠地臭罵了一頓,又被敲詐了不少銀子,這才沒被趕出御膳房。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二廚越想越窩火。他始終沒弄明白:同樣是用活泥鰍讓烹制好的鯉魚開口,大廚是用什麼方法不讓泥鰍從鯉魚嘴裏鑽出來的呢?
  
  若干年後,大清國滅亡,大廚和二廚也都不再是御廚了,兩人分別在前門樓子一帶開了一家酒樓,繼續靠廚藝養活一家老小。
  

民間小故事:御廚的秘方 - 天天要聞


  誰知平地起風波,有一天,大元帥張作霖

的一名副官,耀武揚威地來到二廚家的酒樓,說大帥要吃當年慈禧太后吃過的鯉魚開口。二廚一聽,當即嚇了個半死:萬一當年御膳房那齣戲重演,就張作霖那脾氣,還不得把自己給殺了!無奈之下,二廚只得厚着臉皮去求大廚。大廚聽了來由,笑道:「老弟不必如此,雕蟲小技,我把秘方告訴你就是了!」
  
  原來,大廚的秘方就是:用一根牙籤把活泥鰍固定在鯉魚的喉嚨處,它就鑽不出來啦!

  二廚這才恍然大悟,說:「大哥,在您面前小弟永遠是二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