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2022年11月01日00:25:06 歷史 1519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提起江南四大才子,大家就會想起周星馳電影中那個能文能武,瀟洒不羈,提着毛筆烤雞翅的風流才子。

電影中的情節,雖然有戲劇化誇張的地方,但是電影中提到的唐伯虎裝病躲避寧王的招攬,在歷史上確有其事。

還有電影里唐伯虎大戰「對穿腸」一句句信手拈來的「下句」,把原本想在對聯上為難唐伯虎的「對穿腸」逼得吐血數升。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唐伯虎,確實寫得一手好對聯,他有不少對聯都流傳百世,其中更有一副對聯,被後人稱為「千古名對」。

而且這副對聯,還是他為了掙「東家」的10兩銀子,給人家茅廁寫的。

給茅廁寫出「千古名對」

唐伯虎本命唐寅,「伯虎」是他的字,從他的「名」和「字」就能看出來,他生肖屬虎。

其實大家耳熟能詳的「江南四大才子」,確切的叫法是「吳中四才子」,因為這四位才子都是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唐伯虎雖然有才名,但是卻受科舉舞弊案牽連,出獄之後無心功名,在市井間遊盪,靠寫詩賣畫為生。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那副給茅廁寫「千古名對」的事情,就發生在他流連市井的時候。

據說當時有個縣太爺蓋了一個新院子,新房入住之前,為了彰顯自己是讀書人家,就找人給每一個房子都題上對聯,連茅房也給安排上了。

按說縣太爺手下也有師爺,雖未必是才高八斗的博學大儒,但是寫兩幅對聯應該不在話下。

其他主屋、客院之類的寫對聯簡單,但是給茅房的對聯,卻讓人犯了難。

這地方雖然是人人必須的,但到底是難等大雅之堂,古代的紳士淑女連「如廁」兩個字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以「更衣」代替。

所以即使縣太爺請來的人能寫,人家也不願意給茅廁寫對聯,怕傳出來被人恥笑。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這個縣太爺大字識不了一籮筐,自然不知道斯文不斯文的事情,他還以為沒人寫得了,所以貼出告示,懸賞了10兩銀子為他家的茅廁寫對聯。

告示貼了3天也沒有揭榜,對聯沒貼齊,縣太爺也搬不進去,眼看相好的吉日良時就要過去了,縣太爺急得團團轉。

這時,縣太爺家裡的管家突然想起來,之前聽說有一個叫唐伯虎的很會寫對聯,就趕緊準備了禮物,讓下人去請唐伯虎。

唐伯虎原本就為人不羈,這會又正為吃喝發愁,聽了縣太爺家下人的來意後,二話沒說就應了下來。

來到縣太爺家之後,唐伯虎先吃飽喝足了,才徑直來到書案邊,揮毫提筆寫下一副對聯:

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

莫道此物無情,化作春泥更護花。

上下聯寥寥26個字,對仗工整,不僅點出了「茅廁」,還引申出「化作春泥」的深層涵義。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件大家說出來都有點不好意思開口的事情,在唐伯虎的筆下卻情趣高雅,絲毫沒有一點粗俗的意思。

這兩句對聯傳開之後,被後人譽為「千古名對」,後來清代詩人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也有相似的句子,可見這句深得人心。

縣太爺看了唐伯虎寫的對聯後,原本還有點不滿意,經師爺解釋之後非常高興,不僅把承諾的銀子奉上,還邀請唐伯虎來他府上做事。

然而唐伯虎再看見這樣的人還能做縣令後,原本對官場就灰心的他更是絕了那份心思,婉言謝絕了縣太爺之後就回去了。

會試風波絕緣官場

唐伯虎的對聯被後世大家尊崇為「千古名對」,他本人當時並不知道,只是拿着換來的10兩銀子走在路上,感嘆自己的人生。

唐伯虎從小就有才名,那時讀書,他也是奔着做官去的。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他12歲就結識了「吳中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14歲那年,又認識了另一位才子文徵明。

文徵明的父親文林在朝廷任職,他也非常賞識唐伯虎,在好友的影響下,唐伯虎也刻苦攻讀準備考試。

他雖然聰明有悟性,文章做得花團錦簇,書、畫也都小有名氣,為人卻不拘小節,加上父親早逝,無人管束就有點放浪形骸了。

27歲那年,唐伯虎參加錄科考試(錄科之後才能參加科舉)的時候,居然約上另一位好友張靈,在外面喝酒狎妓。

主管錄科的提學御史方誌非常討厭這種行徑,所以那次錄科考試,唐伯虎就被黜落了,這下他才傻眼了。

還好當時的蘇州知府愛惜人才,再加上唐伯虎人緣好,有文林和蘇州其他名士一起為他求情,方誌才勉強同意讓唐伯虎通過「補遺」參加鄉試。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古代科考考中童生成為秀才之後,有三道關,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就是各省舉行的人才選拔考試。

鄉試考中之後,秀才就成了舉人,這時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所以「范進中舉」之後才會那麼激動。

鄉試中的第一名被稱為「解元」。

唐伯虎在鄉試中也確實沒有辜負大家,一考就考了個「解元」回來。

大家對這個新出爐的「解元公」都是讚譽有加,但是他的好友文徵明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文徵明的父親文林雖然非常欣賞唐伯虎,還為他說過話,但是文林也深知唐伯虎為人有點輕浮,所以文徵明特意在唐伯虎春風得意的時候告誡他:不要太高調了。

這本是朋友的肺腑之言,但唐伯虎非但不領情,還寫了一封回信給文徵明,揚言要和文徵明斷絕關係。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如果唐伯虎當時把文徵明的勸告聽進心裏,赴京趕考的時候低調一點,也許就沒有後來的禍事了。

考中鄉試解元的第二年,唐伯虎和一位叫徐經的朋友一起坐船去京城趕考。

兩人到了京城之後以文會友,唐伯虎的文章本來就寫得漂亮,所以一到京城立刻被眾人追捧,每天和徐經忙着在京城裡會友、拜師。

會試三場考過之後,唐伯虎和徐經兩人榜上高中。

但是因為他們兩人在京城的高調活動,所以他們高中之後立即傳出流言,說徐經賄賂考官,兩人在考試之前就拿到了試題。

科舉考試是國家大事,有這樣的流言傳出,朝廷勢必要徹查。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錦衣衛查了很久,只查到徐經進京之後,曾見過考官程敏政,還送過禮物,而唐伯虎也用錢買過程敏政的文章,說是要送自己的座師梁儲。

(註:科舉考試時,考中的人把鄉試、會試的主考官都尊稱為座師)

雖然錦衣衛沒有查出兩人向考官買賣試題的證據,但是也因為和程敏政的接觸,被革除功名,發到縣衙充當小吏。

按照正常發展,兩人會試考中後,最不濟也是從縣令做起的正職,此時當了小吏不僅升遷無望,還從此背上了「舞弊」的污名。

徐經此後一病不起,唐伯虎也因為面子上過不去,沒有領小吏的官職,而是回了自己家閑居。

因為這件事,唐伯虎夫妻反目,和妻子合離之後頹廢不已,後來才造了「桃花庵」,賣書鬻畫,縱情飲酒。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進京會試沒當成官,反而讓唐伯虎從此與官場無緣。

六如居士

唐伯虎官場失意的時候,才30歲,之後又與妻子和離,再豁達的人,也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所以回到蘇州之後,他就四處遊歷試圖排解煩難。

結果遊歷兩年之後,唐伯虎大病一場,病剛好,弟弟又和他分了家,原本過得下去的生活,就有點拮据了。

唐伯虎除了因為文采出眾,與文徵明、祝枝山和徐禎卿並稱「吳中四大才子」之外,還因為繪畫,和文徵明、沈周、仇英並稱為「明四家」。

除了繪畫,唐伯虎的書法也很出眾,所以他生活拮据的時候,就靠着出售書、畫換錢。

只是那時他的書畫還沒有受到追捧,所得的錢財也有限,加上他又有嗜酒這樣的「燒錢」愛好,日子自然也沒有好到那裡去。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他的「桃花庵」地處偏僻,原主人廢棄了很久,價格自然也很低,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價格,他一時也拿不出來。

最後他一咬牙,用自己的藏書作抵押,才拿到了房子的地契,後來又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還清欠款。

唐伯虎性格本來就有點放浪不羈,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之後,就更肆意了,所以才能接下給縣太爺家茅廁寫對聯這樣「有損文人名節」的事情。

吃過苦頭之後,唐伯虎也看到了文徵明當年對他的勸諫,實在是金玉良言,於是又主動給文徵明寫信,兩人也和好如初。

30歲時因為意氣,拒絕朝廷分派給他的小吏一職,40多歲的唐伯虎卻答應了寧王朱宸濠的招攬,去寧王府做了小吏。

此時朱宸濠已經有了叛亂的跡象,唐伯虎去了寧王府沒多久,就發現了寧王的意圖。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他雖然不能當官,但也不願意成一個「亂臣賊子」,為了從寧王府脫身,他假裝瘋癲,脫了衣服撒潑,這才讓寧王放過了他。

此後寧王起兵造反,沒多久就讓王陽明滅了,唐伯虎也因為這次裝瘋賣傻,逃脫了一次殺身之禍。

受此影響,此後唐伯虎再也不去想官場的事情了,一直寫詩作畫直到54歲壽終正寢,也給文壇和畫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伯虎自號「六如居士」,後人根據這個號,給他安了6位「如夫人」,後世的演義又給他虛構了很多豪奢的故事。

但是歷史上的唐伯虎,後期生活一直非常貧困,甚至一度到了需要朋友接濟的地步,根本就不像影視劇演繹的那樣家財萬貫、美女環繞。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那個為了10兩銀子,就給縣太爺家茅廁寫對聯的唐伯虎,才是真實的唐伯虎。

「六如」還有另一層解釋,就是佛教的夢、幻、泡、影、露、電「六喻」,佛教用這些來比喻人世無常。

這個心境,才更符合唐伯虎的人生經歷。

他的那兩句「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看似豁達,實則是歷盡了滄桑之後得心灰意冷吧。

結語:

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許多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人,在生活上都比較落魄。

也許只有困苦的生活,才能激發出一個人的創作熱情,才會讓人有傾訴的慾望。

如果唐伯虎一生仕途得意,就不一定有鑽研書法、繪畫的時間,也許就只會是一位普通的大明官員了。

唐伯虎為賺10兩銀子,給縣太爺家的廁所寫對聯,不料竟成千古名對 - 天天要聞

而那位當年和他一起被取消功名的徐經,雖然抑鬱早亡,但是他有一位後人,走遍河山,寫出了中國地理學上的知名著作《徐霞客遊記》。

這對徐經來說,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 天天要聞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請吃飯這件事,在網上渲染了兩天,仍然熱度不減。吃飯的地方是個正經餐館。高洪波請了兩桌人,一共20人左右。最後把菜單一曬,有青椒魚,有豬腳,有芋兒雞,有蔥香腰花。合計一桌554,兩桌1108。抹了零頭,1100元整。視頻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中超聯賽已經是進入到了一段短暫間歇期,對於泰山隊來說,這段間歇期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球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非常多的,其中首要任務無疑就是解決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本賽季球迷要求下課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就在最近,崔康熙則是返回了韓國,而在球迷看來,崔康熙可能是不會回來了。就在近日,資深足球記者陳永爆...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細雨中低垂,蔣介石凝視窗外,突然將手杖砸向地圖:「沒有這三個人,我豈會至此!」地圖上大陸山河猶在眼前,而敗退台灣的痛楚灼燒着他——李宗仁的逼宮、馬歇爾的背棄、斯大林的欺騙,如同三把利刃刺入他晚年的沉思。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 天天要聞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2016年冬,青海西寧的馬步芳公館前,一塊「國家4A級景區」的牌匾被悄然卸下。這座耗資3000萬大洋建造的「馨廬」,曾以精美玉石壘砌的宅院和精心美化的歷史解說詞吸引遊客,將它的主人——民國「青海王」馬步芳塑造成「興辦教育、綠化西北」的聖人。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 天天要聞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西域的風沙裹着駝鈴聲,悄然掠過龜茲古城那殘破的城牆。狂風捲起砂礫,如同細針般打在郭元禮的臉上,卻比不上心底泛起的寒意。營寨的角落裡,郭元禮蹲在地上,用他那被兵器磨出層層老繭、布滿傷痕的粗糲手指,反覆摩挲着剛剛領到的軍餉 —— 一枚泛着青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