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魔的百年歷史: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什麼會試圖驅逐「惡魔」?

2022年10月31日21:26:25 歷史 1447

從聖經中對基督驅逐惡魔的描述,到60年代的靈恩派基督徒,再到1973年那部電影背後的故事,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試圖驅逐惡魔。

驅魔人》改編自威廉·彼得·布拉蒂197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自1973年在影院上映以來,它一直是一種神秘宗教儀式的文化觸點。事實上,這只是修行漫長歷史上最新章節的一部分,而且修行的內容遠不止旋轉的腦袋和那些綠色的拋射物。

「驅魔是一種祈禱或儀式,旨在消除惡魔和邪惡力量對一個人的影響,」佛羅里達州聖里奧大學的神學家、哲學、神學和宗教助理教授,斯蒂芬·奧基說。

許多宗教傳統都認為,邪惡的力量可以對一個人的生活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報告顯示,自世紀之交以來,驅魔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根據奧基的說法,「驅魔」一詞最常與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聯繫在一起,部分原因是福音書中多次明確提到耶穌驅鬼。2017年,教皇方濟各告訴神父們,如果他們需要驅魔人,「應該毫不猶豫地」請一位在梵蒂岡接受過培訓的驅魔人。

而下面的內容,將為大家分享驅魔歷史上的那些著名事件。

公元70年:耶穌在馬可福音中趕出了邪靈

驅魔的百年歷史: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什麼會試圖驅逐「惡魔」? - 天天要聞

上圖:基督驅逐邪惡的靈魂,正如格奧爾格·彭卡(約1500-1550)所描繪的。

新約聖經的前四卷,即福音書,講述了拿撒勒人耶穌的故事。耶穌是一位猶太先知,他的生平和教義成為基督教的基礎。第一次提到耶穌驅除邪靈便出現在馬可福音中,被認為是寫於公元70年左右,也就是大約在他死後40年。

「在新約中,耶穌的驅魔儀式是他對魔鬼權威的證據,」專門研究新約的神學家、前牧師羅布·哈斯克爾說。「它們表明他有精神力量。」他補充說,除了描述人類的驅魔,《聖經》還包括至少一處,關於動物被惡魔附身的描述。

這些聖經上提及的內容,都是對這種做法的介紹。羅布·哈斯克爾還解釋說:「由於我們對現代世界中驅魔的理解,來自基督教的世界觀,所有新約為之後的一切奠定了基礎。」

1526年:馬丁·路德在洗禮儀式中加入驅魔儀式

驅魔的百年歷史: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什麼會試圖驅逐「惡魔」? - 天天要聞

上圖:馬丁·路德(左二)與其他德國改革家梅蘭松、波美拉努斯和克魯西格。

一位名叫馬丁·路德的德國神學家,對天主教出售贖罪券的做法感到憤怒和失望,當時,贖罪券會被推銷給信徒,讓他們為自己的罪過懺悔。後來,他寫下了一份對天主教的不滿清單,並於1517年將其釘在了他所在大學的教堂的門上。很快,他的反抗行為引發了基督教的分裂,也就是所謂的新教改革,並在1521年被教皇本人逐出天主教會。

雖然路德並不是那個時代唯一的改革者,但他是最多產的,充分利用印刷機和文字傳播他關於基督教,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想法。他在1523年頒佈了洗禮令,隨後又在1526年修訂,在新教洗禮儀式中加入了驅魔儀式。在這種情況下,嬰兒驅魔成為了幫助嬰兒在一生中遠離魔鬼,罪惡和邪惡的方式,而不是驅逐惡魔。

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專攻魔法史的英語助理教授凱瑟琳·沃克說,並不是所有的新教教派都會採用驅魔儀式,但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一段時間裏,驅魔儀式應該如何進行的問題,足以成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當時,驅魔是天主教徒的慣用手法,他們有著述、教義和儀式來指導他們進行儀式。另一方面,新教徒的驅魔儀式大多是通過祈禱和禁食來進行的,而且往往涉及整個社區,導致這些公共事件可能接近表演。

「在現代早期的英格蘭,我們有許多由牧師或職業驅魔人進行驅魔的記錄,」沃克解釋說。「其中一些已經被揭露為欺詐行為。」

隨着這些戲劇事件的發生,當像威廉·莎士比亞這樣的作家,開始在他們的作品中引用驅魔儀式時(比如《李爾王》和《第十二夜》),驅魔儀式變得更加引人注目。

但在所有這些關注中,懷疑也開始出現。「新教徒越來越多地以敵視的態度,看待整個驅魔儀式,」沃克說。雖然這一轉變導致驅魔在17世紀早期的新教徒中逐漸消失,但驅魔在該時期文學中的存在,幫助形成了其持久的文化遺產。

20世紀初:福音派推動驅魔復興

驅魔的百年歷史: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什麼會試圖驅逐「惡魔」? - 天天要聞

新教繼續在歐洲部分地區傳播,最終在17世紀通過英國殖民者傳到了北美。清教主義在17世紀和18世紀早期,是美國佔主導地位的新教教派,但在18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90年代以及19世紀50年代末到20世紀初的一系列被稱為「大覺醒」的復興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浸禮會和衛理公會教派由於這些復興而大幅度發展,特別是在新定居的西部地區和南部。與此同時,19世紀也見證了福音主義的興起:福音主義是一個比較涵蓋性的術語,用於指代那些信奉嚴格遵守《聖經》、「重生」、需要改變他人信仰,以及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將導致人類的救贖。

20世紀初,五旬節派運動在美國福音派中興起。五旬節派專註於聖靈,包括超自然的成分,如glossolalia,使用不存在語言的胡言亂語、信仰治癒、奇蹟和驅魔。

雖然驅魔一直在天主教會中繼續,但在整個17、18和19世紀,它們在新教教派中並不那麼流行。但五旬節派的崇拜服務和從聖靈獲得超自然禮物的可能性的誘惑,使該運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成員,並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繼續發展。

20世紀60——70年代:靈恩派基督徒復興驅魔

驅魔的百年歷史: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什麼會試圖驅逐「惡魔」? - 天天要聞

上圖:1957年,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總統,在白宮會見宗教領袖比利·格雷厄姆。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福音派新教開始了一個快速成長的時期。像Billy Graham牧師這樣的福音傳道者,通過廣播和電視進入美國家庭。在當他擔任艾森豪威爾總統的精神顧問時,變得更有影響力。

在接下來的十年里,越來越多的主流新教徒(主要是長老會教徒和聖公會教徒)和一些天主教徒,開始採用五旬節派的崇拜方式,並重新關注聖靈——一種被稱為靈恩派基督教的運動。和五旬節派教徒一樣,靈恩派基督徒也會進行驅魔儀式,這在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在美國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重新激起了人們對這種儀式的興趣。

沒過多久,驅魔儀式就像文藝復興時期一樣,再次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威廉·彼得·布拉蒂1971年的小說《驅魔人》,改編自一個14歲男孩的真實故事,他於1949年在馬里蘭州密蘇里州接受了天主教的驅魔儀式,開創了這一潮流。該書還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並在那裡保持了17周。

布拉蒂的書的電影版本,於1973年發行,斯蒂芬·奧基說,那是電影和天主教的過渡時期。他還解釋說:「《驅魔人》對恐怖題材的電影興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之前幾十年的電影相比,20世紀70年代的電影通常更加粗糙。」「與此同時,天主教會正在努力克服梵蒂岡二世的早期影響,以及它對儀式、與其他宗教的關係,以及與現代世界的關係的影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文章新銳創作者認證#​隋唐年間,秦嶺深處常現一位背着葯簍的身影,那便是孫思邈。他踏遍山川挖葯,一雙慧眼識百草,三根手指斷病源,無論疑難雜症,經他診治總能藥到病除,百姓們都尊稱他為孫真人。孫真人這日,孫思邈正往泰山採藥。山間霧氣繚繞,忽有位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 天天要聞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突傳噩耗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 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 文科資深榮譽教授陳征 於2025年7月2日20時05分 在福州逝世 享年98歲 今天,福建師範大學官方網站發佈一則訃告,全國「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獲得者,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陳征逝世,享年98歲。 陳征,1927年出生,祖籍江蘇省泰縣...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 天天要聞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7月3日,新建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紫荊瑤山隧道順利貫通,為柳梧鐵路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柳梧鐵路是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全長238千米,設計速度目標值160km/h,途經柳州、來賓、貴港、梧州四市,共設10個車站。沿線的桂平北站,即設在廣西桂平市金田鎮境內。金田鎮金田村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領...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 天天要聞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全文共1993字 | 閱讀需5分鐘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漢中王劉備回到成都,留鎮遠將軍(軍職三品)魏延領漢中太守(官職三品),督漢中。劉備沒有令張飛督漢中,舉軍皆驚。世人皆知,劉備關羽張飛結拜兄弟,劉備稱漢中王,關羽督荊州,張飛督漢中,這樣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預期。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是...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 天天要聞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救援人員已展開搜救工作 當地時間7月3日,據總台記者消息,印尼沉船事故聯合搜救隊公布的最新名單顯示,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當地時間....
李鉞鋒,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李鉞鋒,無期徒刑!

今天(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 天天要聞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耿鬼」作為《寶可夢》系列中極具人氣的角色,受到不少人的喜愛。7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吉尼斯世界紀錄獲悉,32歲的香港青年曾卓醍收藏了1200件各式各樣的耿鬼周邊紀念品,成功創造了「最大規模的耿鬼紀念品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曾卓醍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到耿鬼,是在媽媽買回來的一批寶可夢公...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7月1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韓小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遵義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了解:韓小松,男,中共黨員,畢業於遵義醫學院。他曾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自2021年4月起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至此番任上主動投...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著名高分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里有個名場面,嘉靖帝拍案咆哮:"都是朕的錢!他們拿兩百萬,朕分一百萬,還要朕感謝他們嗎?"此時,熒幕前的觀眾都忍不住笑出了聲,這位聰明絕頂的皇帝,把大臣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卻因為「錢」的問題,徹底綳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