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的才子們總是感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總將希望寄於他人,卻不知轉換思路,當自己的伯樂。且看這則歷史故事,古人是如何在日常中如何巧妙的推銷展現自己的。
北宋朝的魯宗道擔任諭德(主管對太子品德教育、諷諫規勸的官)的時候,宋真宗一回有事召見他。使者上門時,魯宗道不在家,過了一個時辰,才見他從仁和市場喝完酒回來。 使者對他說:「皇上會怪你遲到,你想個借口來回話吧。」
魯宗道說:「照實告訴皇上就可以了。」 使者說:「這樣可能會得罪皇上。」 魯宗道說:「喝酒是人之常情,欺君卻是臣子的大罪。」 使者就依魯宗道的話稟告皇帝,宋真宗問魯宗道為什麼私下去酒家喝酒。 魯宗道謝罪道:「臣家境貧窮,沒有飲食的器皿。酒家設備比較齊全,有鄉親遠來拜訪,就邀請他去喝酒。臣換穿便服,所以市人都認不出我來。」
宋真宗笑着說:「你是宮裡的官員,恐怕會被御史彈劾。」
從此之後,宋真宗認為魯宗道與常人不同,覺得他行事真實不欺,可堪大用。
個人分析:
魯宗道利用一件平常無奇的小事,為自己創造出了一次充分展現自己長處的機會。
轉危為安,轉危為機,隨機應變能力之強,讓人嘆為觀止!
魯宗道誠實回稟遲到的原因,即展現了自己遇事處變不驚,沉着應對,也表達了自己對皇上的忠誠。
雖然回答得輕描淡寫,但所傳達出來的內容卻十分豐富。
「家境貧窮」一詞表達出了自己不曾收受賄賂,為官廉潔。一句「臣換穿便服」表現出了自己處事考慮周全,沒有因為自己的私生活給朝廷的不良影響。
經魯宗道如此應對,成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便迎來了他仕途的春天。
文中使者的行為動機也很有意思,值得大家好好琢磨、思考。
那使者也許是真心在幫魯宗道,不然誰會提醒你需要應對皇上可能的質問。那使者也可能是個十足的真小人,是故意給你挖個坑,如果你想用謊言來美化自己的過失,那麼他就肯定會私下告發你欺君之罪。
以史為鑒、學以致用:
1、雖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是積極主動展示自己的光芒,才能早日被人發現,展現其價值。
2、大忠似奸,大偽似真,真假小人難以從言語上來分辨,不僅要考察對方的言行,而且還有考察其做事的動機。
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人處世一定要誠實守信,心懷坦蕩,光明磊落,才能不被奸人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