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2022年10月15日23:49:19 歷史 1615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戰敗國。這兩次戰敗使德國損失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領土。可如今的德國與鄰國卻並不存在領土爭端。德國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始於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誕生。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從來都不是指統一的民族國家。德意志民族是古代日耳曼人中一些部族經過長期融合形成的。日耳曼人最早是古羅馬人對生活在萊茵河、易北河一帶所有民族的統稱。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古代的日耳曼人是一個龐大的族群概念——正如斯拉夫人這一概念之下囊括了今天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羅斯人、波蘭人等不同民族一樣:日耳曼人這一概念之下囊括了法蘭克人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公元3世紀以後日耳曼各部落如潮水般湧入到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起一系列國家。這些日耳曼人國家中最強大的當屬法蘭克王國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公元843年8月查理曼大帝的3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條約正式瓜分了查理曼帝國的疆土。根據該條約所劃分的疆界形成了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這三個國家。日後的德意志正是由東法蘭克王國演化而來:東法蘭克王國在發展過程中其內部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公國。公元919年薩克森公國的亨利一世公爵被各公國推舉為「德意志國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於公元962年2月2日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奧托一世開創的帝國被稱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有時又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如今的奧地利、瑞士、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洛林、意大利北部地區、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德意志第一帝國雖名為帝國,可實際上卻是諸侯割據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這個概念不過是對這一地區文化相近的族群一種統稱而已,但這塊名為德意志的地區始終沒能形成統一的國家政權。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德意志境內一度出現過390個公國、侯國、貴族領地、騎士領地割據一方的現象。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和奧地利從德意志眾多邦國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有希望統一德意志的兩個邦國。從1864年到1870年普魯士先後在與丹麥、奧地利、法國的戰爭中勝出。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以普魯士為核心的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由此形成。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統一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領土面積約為540857.54平方公里(不含殖民地)、人口約為6500萬。當時的德國在不計算殖民地面積和人口的前提下是僅次於俄國奧匈帝國、法國的歐洲第四領土大國,也是僅次於俄國的歐洲第二人口大國。德國作為一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與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爭奪殖民地和國際市場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德國在一戰中的失敗導致自己損失了10%的人口和將近1/7的土地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21年後德國再次挑起了一場世界大戰。二戰後期同盟國方面在雅爾塔波茨坦兩次會議上做出決議:所有奧得河-尼斯河一線以東的地區都將不再為德國所有。這使德國東部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劃入波蘭。與此同時蘇聯通過《波蘇疆界條約》以法律形式獲得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領土,從而使蘇聯、波蘭、德國三國的領土來了一個整體西移。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在確定蘇波邊境的過程中蘇聯從波蘭獲得的東普魯士地區中要來了北部的柯尼斯堡並將其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柯尼斯堡曾是普魯士的龍興之地,也曾是德國文化中心之一:此地曾長期作為東普魯士首府。德國歷史上的康德、霍夫曼等名人都曾在此居住過。經過1945年這次領土調整後作為近代德國統一國家發源地的普魯士幾乎已完全不再屬於德國。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領土變動使如今的德國比起一戰前減少了大約34%左右的領土。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1949年5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西德),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此後西德和東德分別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道路。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歲月中分裂的德國成了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對峙前沿。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這一時期德國最大的奮鬥目標是實現民族統一。兩德統一表面上應當是由兩邊的人民自行做出抉擇,然而兩德問題的產生本身就是在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主導下形成的。兩德統一勢必改變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這會對美、蘇、英、法四大國的利益直接造成影響,所以兩德統一也就不單純只是兩邊的人民所能決定的。直到1989年德國才在蘇東劇變的大背景下迎來了民族統一的歷史契機。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1990年2月在渥太華舉行的北約組織華約組織23國外長會議上西德外長根舍提出了旨在促進德國統一進程的「2+4」方案。所謂「2+4」方案是指由東德、西德以及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外長組成的會議進行關於兩德統一問題的磋商。英國在磋商過程中提出:德國統一後不應再對以前的領土提出要求。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割讓了大量領土給波蘭、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法國、丹麥等國。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這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和英國沒什麼關係,可英國長期以來的外交政策就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平衡。德國的統一勢必會改變歐洲既有的地緣政治格局,而英國並不希望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事實上美國、蘇聯、法國也擔心一個強大的德國會破壞歐洲的地緣勢力均衡,更何況當初德國割讓的土地中有一部分就是給了蘇聯、法國。波蘭、丹麥、比利時這些曾得到過德國割地的國家也擔心德國會索要昔日的領土。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如果德國非要索取昔日領土勢必激化與四大戰勝國以及波蘭、丹麥、比利時等國之間的衝突。德國為了不讓統一受到這些國家的干預就明確承諾不再恢復二戰前的領土。如今德國憲法明確寫道:「德國的每一寸領土已在德國版圖裡了」。這表明德國在主觀意志上已不再爭取恢復二戰前的領土了。德國對二戰的反思與另一個戰敗國日本可謂形成了鮮明對比:勃蘭特總理甚至以下跪的方式向全世界表達德國對二戰罪行的懺悔之意。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兩次世界大戰失敗的慘痛教訓使德國在戰後走上了一條與戰前截然不同的道路:曾經窮兵黷武的德國開始利用和平的政治、經濟、文化手段致力於歐洲一體化。如今德國已成為歐盟內部舉足輕重的主導國家。當年希特拉用武力沒能實現的統一歐洲的理想如今正被新時代的德國人用另一種手段所實現,而歐洲國家之所以重新接納德國正源於德國對戰爭罪行的深刻懺悔。德國放棄索要戰前領土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戰爭行為贖罪。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如果德國要強行恢復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領土將直接衝擊到自二戰以來形成的歐洲地緣政治格局。這不僅會引起波蘭、捷克、丹麥等周邊鄰國的反對,也勢必會引起美、俄、英、法等國的警惕。如果當時德國不承諾放棄恢復戰前領土,那麼德國的統一進程就會受到大國的干涉,而統一後的德國也勢必成為歐洲各國戒備的對象。如果德國當初不放棄索要戰前領土,那麼今天的德國就不可能成為歐盟的主導者。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損失了領土,為何如今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 - 天天要聞

德國通過對歷史問題的深刻反思使自己重新被歐洲各國接受,然而日本卻因為歷史原因與亞洲鄰國格格不入。戰後德國和日本在政治軍事領域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德國為彌補自身政治影響力的缺陷往往在歐盟的集體框架之下參與國際政治事務,所以德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往往可以依託於歐盟這一平台得到大幅提升。如果戰後的德國也像日本一樣行事是不可能得到歐洲各國認可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話青城:大南街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話青城:大南街的前世今生

今天咱們繼續接着講呼和浩特(歸化城)的故事。今天講的是咱們呼和浩特民國時期到解放後1985年這段時間最有名的商業街大南街。
生於1990年的張宸琿,升正處級4年後,再有正處級新職 - 天天要聞

生於1990年的張宸琿,升正處級4年後,再有正處級新職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發佈任免通知。其中,張宸琿任漳州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張宸琿(資料圖)公開信息顯示,張宸琿,男,1990年出生,甘肅省正寧縣人,中共黨員,2016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2016年,他作為福建省黨政類引進生,到福建工作,任詔安縣科技副縣長,後任詔安縣委常委、副縣長,2021...
美國一市議員拒絕無腦挺邪 「法輪功」所獲「褒獎」原來如此 - 天天要聞

美國一市議員拒絕無腦挺邪 「法輪功」所獲「褒獎」原來如此

2025年4月9日,據美國波士頓地區新聞網站Universalhub報道,波士頓市議會周三例會期間突生波瀾,一項針對「法輪功」旗下「神韻藝術團」的「褒獎」動議被一議員叫停後不了了之。「法輪功」經常通過「大紀元」「新唐人」「希望之聲」三大邪教媒體叫囂,稱自己在境
世界預防中風日丨關注青年卒中,不再「卒」不及防! - 天天要聞

世界預防中風日丨關注青年卒中,不再「卒」不及防!

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旨在提高公眾對中風(腦卒中)的認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減少中風的發生風險。近年來,腦卒中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而早預防、早識別是治療的關鍵。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腦病科)謝樂主任介紹,腦卒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以高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