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芳啊,你的名字聽起來還蠻特別的,像個女人,要不你還是改個名字吧,改成方方正正的方。」
「羅總說得有道理,我看可以。」王芳說道。
「那可不行,聽我的,絕對不能改,好不容易山東有點草,你們怎麼能給拔了呢!」主席說完就忍不住笑出聲。
這件事情發生在毛主席前往杭州考察期間,而主席全程考察的保衛者竟然是一位叫做王芳的山東大漢。
一、從小學老師到省公安廳長
圖|王芳照片
1920年,王芳出生於山東新泰的一個小村莊中,他的父母勤勞儉樸,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雖然沒有潑天富貴,但是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還是能夠得到保障,也正是因為家境優渥,王芳成為當地為數不多能夠上學的孩子。
王芳從小就在學堂念書,當然,他也知道自家的家庭條件壓根就比不上那些真正有錢的人家,所以他在學堂中努力學習,想要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隨着王芳一點一點長大,他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也即將結束,就在他17歲中學畢業後,順利在當地的小學教書,成為一名老師。
剛剛17歲就已經有了正式工作,甚至是教師這樣體面的職業,這讓王芳的父母在村裡也能抬得起頭來,但是王芳卻不滿足。
王芳從小就接受新式教育,學習新思想、新文化,愛國主義思想已經深入腦海。
當他聽到東北三省淪陷、看到山東半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時候,他已經不願意再做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師,他想要投軍,想要上戰場,想要為祖國盡一份力。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全面侵華,那時候的王芳剛剛在學校工作不滿一個月,甚至他還沒有將學生認全。
面對國讎家恨,王芳毅然放棄教師工作,與十多名夥伴一起參加當地的八路軍,自此,他踏上了革命之路。
由於戰亂影響,入伍的新兵很少讀過書,因此,初中畢業的王芳成為上級的主要培養對象。
在幾次戰鬥中,王芳腦子靈活,對於作戰謀略很有一套,於是他被上級推薦進行培訓。
在三個月後,進行重點培訓的王芳順利歸隊,而且也被破格任命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鋤奸科科長,負責在敵後作戰中最重要的鋤奸工作。
圖|王芳與好友
當時,許多日軍特務以及國民黨特務紛紛秘密潛入八路軍隊伍之中,竊取機密,伺機挑起部隊動亂。
為了及早規避風險,就需要鋤奸隊將他們剷除,當然,除了各方的特務之外,一些漢奸走狗也是鋤奸隊要剷除的對象。
由於王芳有勇有謀,在成為鋤奸隊科長後,積極帶領隊員進行戰術培訓,清查轄區內的特務和漢奸,一經查實,立刻帶領隊員進行鋤奸活動。
在王芳的帶領下,鋤奸科收穫滿滿,許多漢奸走狗喪命在鋤奸隊員的槍下,一時間王芳之名成為山東地區的傳奇。
與此同時,王芳的鋤奸行動也引起了日本軍方的注意,為了拔掉王芳這枚釘子,日本軍方甚至發佈了懸賞令,只不過王芳在山東百姓的掩護下,完美地躲藏起來。
隨着解放戰爭的到來,王芳在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王芳在保衛工作中經驗豐富,所以被派往杭州擔任公安局局長、浙江省公安廳長等職。
在地方任職的王芳兢兢業業,只不過那時候的王芳肯定想不到自己居然可以護衛主席38次。
二、改名風波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景色宜人有目共睹,毛主席也格外喜歡杭州,因此,在建國之後,毛主席曾到訪杭州40餘次。
時任浙江省公安廳長的王芳自然也就負責起主席在杭州期間的警衛工作,甚至一度被人稱之為毛主席的「大警衛員」。
1954年元旦前夕,那是毛主席第一次來杭州,主要是為了集中精力起草中國第一部憲法。
圖|毛主席到訪杭州
隨着毛主席的專列緩緩駛進杭州火車站,身為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的王芳肩上的責任就更重了,他需要保證主席在杭州期間的人身安全,為此,他特意將主席的居住地安排在西子湖畔的汪庄。
汪庄緊鄰西子湖畔,景色宜人,遠離市區,便於布防,十分適合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居住。
主席一行人安頓下來後,時間很快就到了1953年12月26日,這一天是毛主席六十周歲生日。
毛主席向來節儉,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都反對身邊的人為他祝壽。
平時在中南海的時候,每到他的生日,廚房只能為他添上一碗長壽麵,其餘增加菜品之類的統統被主席拒絕,他始終保持着艱苦樸素的本色。
可即便如此,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還是沒有忘記主席的生日,到了杭州後,工作人員以浙江省委為主席接風洗塵的名義,簡單地在汪庄的小餐廳內布置了兩桌生日宴。
可是生日宴上的菜色不過是主席平常吃的湘菜而已,尤其辣椒炒肉是主席的最愛,除此之外,為了照顧浙江省委眾人的口味,又額外添了幾個杭州本地的小菜。
在毛主席的特意安排下,負責主席安保工作的王芳幸運地與主席同坐一桌。
在王芳的印象中,毛主席的形象一直是嚴肅認真、不苟言笑的,沒想到在同坐一桌後,王芳深深被主席的個人魅力所吸引,可親可敬、富有魅力的主席更加平易近人。
圖|毛主席坐像
既然是宴席,那麼肯定離不開酒,在酒水的幫助下,宴會上的眾人也就沒有那麼緊張,都開始放鬆下來。
這時候在主桌的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突然對王芳說:「王芳啊,我建議你把名字改一改,把芬芳的芳去掉草字頭,變成方方正正的方,要不然你的名字多像一個女同志啊,誰能想到叫這個名字的是一個人高馬大的山東大漢。」
面對羅瑞卿的建議,王芳一愣,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偶像竟然關心自己的名字。
他思索半刻後回答:「改名字也可以,只不過需要中央的同意,畢竟我的任命書上籤署的是王芳。」
還沒等羅瑞卿接話,毛主席直接說:「不行,絕對不行!」
隨後,主席放下手中的筷子,說:「王芳,你是山東新泰人吧?」
「沒錯,主席。」
「你有多久沒回老家了?」
「主席,還是在新中國建立前回去過一次。」
「那你家裡人有沒有人寫信告訴你山東的綠化?」
「家裡人來信的時候也曾提到過。」
「好,提起過就好」,主席笑了笑,接著說:「山東半島連年戰亂,再加上當地百姓靠山吃山,就導致現在的山東自然植被覆蓋率僅僅5%,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啊,現在的山東許多山頭還都是光禿禿的,你王芳身為山東人,頭上剛剛有點草,你就要把這點草除掉,這可不行,等什麼時候山東綠化越來越好,你什麼時候去掉草!」
主席的一句話將嚴肅的眾人徹底逗笑,就連主席自己也忍不住了,於是,這個「芳」字再也沒有改變。
圖|王芳視察公安隊伍
改名插曲過後,毛主席等又開始談古論今,就在菜已光盤即將散席的時候,毛主席看一桌人杯中的酒還都是滿的,一向節儉的毛主席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於是主席看着羅瑞卿問:「菜光了,肚子飽了,可是酒還是滿的,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長子(羅瑞卿的綽號),你說怎麼辦?」
「主席,這件事好辦,包在我身上就是了。」
說完這句話後,羅瑞卿開始掃了一眼桌上的人,除了主席外就是鄧小平以及主席的幾位秘書,臉上的紅暈昭示着他們不勝酒力的事實,突然,羅瑞卿看到一個人,臉色如同平常,這就是主桌上的王芳。
羅瑞卿說:「王芳,桌上這些人里屬你年輕,這項艱巨的任務就由你來完成吧!」
在聽到羅瑞卿的話後,王芳再次一愣,珍貴的茅台酒王芳確實沒有喝夠,在與主席同桌的情況下,王芳只能淺嘗輒止,不敢放開肚量。
毛主席看見王芳不知道怎麼辦,於是說道:「王芳,你肚子要是還能裝得進去,那就放開肚量喝嘛,把這幾杯酒消滅掉。」
聽到主席的話,一向豪爽的王芳開始痛痛快快喝酒,一口一杯,轉眼間,十杯酒就下肚了。
隨着王芳十杯酒進肚,毛主席起身握住王芳的手說:「真不愧是山東大漢,好樣的!好樣的!」
或許是王芳的豪邁的飲酒方式給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毛主席對王芳也格外注意,主席對待王芳就像是身邊工作人員一樣,無話不說,無事不談,王芳也通過這件事在主席面前不再拘謹,更加放鬆。
三、被主席批評
圖|毛主席登山
宴會結束的第二天,毛主席準備出去走一走,並且特意請王芳作陪,就這樣,王芳陪着主席前往雲棲,從入口開始,一直走向深處。
雲棲環境清幽,非常適合散步、休息,而且雲棲也沒有進行商業開發,一般都是當地百姓才會去的地方,王芳推薦的雲棲主席果然喜歡。
毛主席只管跟着王芳走,主席不時停下來抬頭看看山勢,看看山中翠竹,當時的道路高低不平,極易摔倒,況且主席也已經六十歲了,年紀也不小了,所以,王芳格外關注行走中的主席。
就在王芳帶着主席朝前走的時候,路中間的一堆糞便引起了王芳的注意,王芳回頭看主席還在抬頭走路,怕主席踩到糞便,於是開口提醒道:「主席,當心前面的糞便。」
毛主席看到王芳面對糞便這樣小心翼翼就知道他肯定沒有做過農活,或者沒有下過田,於是就對着他說:「那看來你沒有種過地吧!在農村,糞便可是好東西,農民看到糞便恨不得都會爭搶,最好是用作地裏面的肥料,有了糞便,莊稼就不愁長,我們當初種地的時候有時候還得用手灑在地里,在路上看到有什麼害怕踩到的。」
為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面世,毛主席經常披星戴月地對憲法相關草案進行審批、修改,因此,為了主席的身體健康,工作人員經常建議主席外出散心,而在主席外出的時候,也都由王芳陪同。
那時候新中國雖然已經建立,但是國內情況並不安穩,許多國民黨特務潛入大陸,意圖進行刺殺等活動,攪亂社會正常秩序,為了保障主席的安全,王芳特意對主席可能經過的地方進行布控,甚至對周邊的村民進行調查和提醒,保證不出差錯。
圖|毛主席登北高峰
這次的杭州之行,毛主席曾三次登上北高峰。
毛主席在第一次登北高峰的時候還帶着侄子毛遠新和女兒李敏,那時候兩個孩子還小,看到北高峰上天竺廟感到十分新奇,而且據說廟內解卦特別靈驗,於是爭着吵着想要到廟裏面看看。
主席對於侄子、女兒的小孩子想法無奈地笑了笑,說:「你們想去就去吧,等再過幾年,社會主義建設更深入一些,你們就看不到這些了,現在體驗體驗也是好的。」
由於北高峰景色深得主席之心,所以,在幾天後,主席再次登上北高峰,只不過這次登山的時間有些晚,等到下山的時候家家戶戶炊煙裊裊,主席想要到農戶家聊聊天,訪問一下民情,可是每一家都柴扉緊閉,無奈之下,主席一行人只好在山腳村口的大樹下暫時休息。
這時候突然從附近的人家裡竄出一隻大公雞,這隻雞估計也是農戶散養的,經常在村中閑逛,壓根就不怕人,面對突然出現的公雞,毛主席對王芳說:「王廳長,你管得住人,可管不住雞,你看,大公雞都在迎接咱們呢!」
毛主席的委婉批評雖然引起王芳的重視,但他只能竭盡全力保護主席的安危,對於是否阻礙主席訪問民情,王芳已經顧不上了。
毛主席在第三次登北高峰的時候是三月份,那時候的杭州景色正好,許多行人都在北高峰上散步、遊玩,當王芳得知主席要再登北高峰後,立刻對北高峰上的遊客、行人進行布控。
主席為了避免登山途中悶熱,特意帶了一把蒲扇扇風,這次的登山之旅主席沒見到一位群眾,這讓他很不高興,一路上主席沒說一句話,下山後,主席揮筆寫下《五律看山》。
這首詩明面上是稱讚北高峰景色優美,但是其中有一句就是在批評警衛工作中脫離群眾的行為。
杭州山峰眾多,除了北高峰,毛主席對於玉皇山也頗感興趣。
圖|王芳視察竹編工藝
玉皇山山高且陡,王芳看見主席在攀登北高峰的時候沒有乘坐滑桿,就怕主席在登玉皇山時勞累,為了讓主席累了的時候能夠暫歇,王芳悄悄從部隊中調來兩匹馬,希望主席能夠乘馬上山。
等到主席登玉皇山的那一天,主席看見一行人後竟然還有兩匹馬,在了解詳情後,立刻命令王芳將馬匹歸還,並且說:「登山累了就休息一會兒,慢慢爬山,騎什麼馬,坐什麼轎,這讓百姓看見影響多差,我們是人民的公僕,不是地主老財。」
玉皇山上有一座玉皇宮,主席在大殿之中看着那些形態逼真的雕像問王芳道:「王芳,你知道這些雕像雕的都是誰嗎?」
面對主席的詢問,王芳不假思索地說出大殿之上供奉的各尊雕像的名稱,引得主席連連稱讚。
除了登山之外,主席還喜歡在杭州郊區走一走。
有一回,毛主席前往郊區參觀後,他看到江南小路曲徑通幽,格外喜歡,於是就下車散步,沿着小路走,可惜天降大雨,主席還在路上慢悠悠地走着,這可急壞了王芳,無奈之下,王芳和主席的衛士一左一右架着主席走到路邊的一個農戶家中避雨。
當他們進屋後,發現家中只有一位老大爺編竹籃,而老大爺坐的椅子是全屋中唯一一把,王芳心疼主席勞累,對老人家說:「老人家,請借你的椅子......」
還沒等王芳說完,主席立刻制止了他,就這樣,毛主席和王芳等人就站在門旁和老人家聊天。
沒過多久,雨就停了,雨天路滑,王芳在一旁緊緊地攙着主席,主席批評道:「你怎麼這麼不講紀律,那話能說嗎?」
面對主席的批評,王芳虛心接受,並且認真改正。
隨着主席再一次來訪杭州,沒想到在專列上竟然出現意外。
1955年秋,主席專列在即將到達杭州時,專列的玻璃突然爆裂,警衛員當即進行偵察,發現是有人將類似於子彈、石子等尖銳物品拋擊到極速行駛的火車上造成的。
面對這種情況,就證明主席的安全沒有得到絕對保證,而且浙江是蔣介石的「老巢」,許多特務在浙江潛伏,為了保證主席安全,這次的專列遇襲事件受到了中央公安部的極大關注,為了查清事實真相,作為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的王芳責無旁貸。
在王芳的支持下,案件很快告破,並且以此為戒,保證主席專列的安全。
圖|王芳陪同鄧小平會談
主席在杭州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自此之後,王芳只要到北京都會去看望毛主席。
毛主席也如同親人般看重王芳,每次王芳前往中南海,毛主席都會和他聊很久,看着王芳一點一點改變,一點一點進步,主席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就在王芳準備離開的時候,毛主席特意將他叫住說:「你要走,我也不留你了,你平時工作忙,我沒有別的東西送你的,知道你喜歡喝酒,我這裡有幾瓶茅台,送給你了。」
面對主席的饋贈,王芳非常感激,他也不客套,直接用兜子將主席送的十瓶茅台帶回北京飯店的住所。
1974年,已經年過八旬的毛主席還牽掛着生病的王芳,特意和李銀橋說:「你去轉告王芳,身體不好,少喝點酒,酒大傷身,酒少養生......」
1987年,王芳被任命為公安部部長,後由於身體原因,向中央提出辭去公安部部長職位的要求,在第二年得到中央批准,1993年,正式退休。
結語
因為酒量受到主席關注,因為能力受到主席賞識,主席曾說「什麼時候山東的森林覆蓋率提高了,什麼時候再將頭上的草摘下去」,可是,主席並沒有看到山東森林密布,王芳頭上的草也一直沒有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