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2022年10月15日00:00:03 歷史 1532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美人是每個朝代不可缺少的「隱形財富」,她們國色天香硃唇皓齒,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名號更是享譽全國,貂蟬的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菡萏,西施的美是名貴嬌弱的蘭花王昭君的美是堅韌不拔的梅花,而楊貴妃的美是雍容華貴的牡丹。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相較於這些依附與帝王而活的美人來說,部分美人更願意將權勢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甚至還有部分美人的美麗還擁有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強大效應,商朝紂王的愛妻蘇妲己便是如此。

說起蘇妲己,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詞都是「狐狸精」,其實有這樣的一種認知,都源於影視劇《封神演義》中的角色塑造與演員引人入勝的演技。

歷史上的蘇妲己雖然是個美得人神共憤的美女,但卻是個真真切切的人類,那些關於「蘇妲己是狐狸精」的謠言,僅僅是影視劇對於大部分人潛移默化的影響罷了。

與此同時,蘇妲己對於商朝歷史的影響卻是實打實的,甚至在她死後周武王還要將她的屍體挖出來辱屍泄憤。那麼,妲己生前到底做了什麼?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為何讓周武王如此不顧及皇家氣度,做出如此有損道德名聲的事來?一次考古行動解開了周武王此舉背後的秘密,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狐狸轉世,妖言惑眾

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被影視化之前,很多人對於蘇妲己這個歷史人物並不了解,《封神演義》影視化之後,人們才開始對蘇妲己恨的牙痒痒,只因為她是大多數人都討厭的狐狸精。

俗話說得好「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部小說並非完全虛構,故事的開頭蘇妲己還不是狐狸精,她本是商朝冀州侯蘇護之女、蘇全忠之妹,算得上是一位大家閨秀。

可她的容貌實在是不俗,吸引了無數男人的目光,其中就有身為九五至尊的商紂王。在美貌的加持下,蘇妲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王的女人。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前往都城朝歌的途中,蘇妲己遇到了九尾狐狸精,甚至被狐狸精噬魂而死,從此以後世間再無蘇家小姐蘇妲己,只有披着蘇妲己肉體的狐狸精而已。

入宮後的蘇妲己憑藉著自己的美貌,很快就獲得了商紂王的寵愛,甚至商紂王還將其納為妻子,可以說此時的她一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後宮之主。

只是再美的外貌都無法抵擋狐狸精蘇妲己那顆醜陋的心,她發明了炮烙、蠆盆、屠殺等一眾酷刑,後宮中不少宮女、太監、妃嬪都死於這些痛苦的酷刑之下,因此朝臣們對蘇妲己也十分不滿。

誰曾想,身為君王的商紂王並沒有因為蘇妲己的殘暴而厭棄她,相反還被她迷得神魂顛倒,連朝中的政務都允許蘇妲己插手,就這樣蘇妲己以一人之力帶領商朝走向了滅亡的道路,也背上了紅顏禍水的罵名。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蘇妲己雖然沒有《封神演義》中那般風情萬種攝人心魄,但其所作所為也不遑多讓,現實中的蘇妲己並非商朝官家小姐,而是商朝的死對頭之一蘇氏部落之女。

當年,有蘇氏部落與商朝斗得如火如荼,可最終還是敗給了商朝。為了獲得一絲喘息,蘇氏部落只好奉上金銀財寶、牛羊馬匹,還有最重要的美女妲己。

妲己本非姓「蘇」,只因為妲己來自於蘇氏部落,所以後人就給她冠上了「蘇」這個姓氏。與《封神演義》中一樣,蘇妲己初入王宮便憑藉自己的美貌贏得了商紂王的芳心,史書《帝王世紀》曾記載過這樣一句話:

「從黃帝至紂三十六世。紂二年納妲己,二十年囚文王,三十年武王觀兵於孟津」,短短一年時間蘇妲己就鬥倒了王皇后成為了新任後宮之主,可見其手段之高明。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除了陰狠毒辣的後宮手段之外,蘇妲己更是馭夫有道,在她的調價下商紂王更是言聽計從,從此沉溺於酒池肉林之中。《列女傳》中的一段話完美詮釋了妲己對商朝和商紂王的影響:

「妲己者,殷紂之妃也。紂伐有蘇,有蘇女以妲己。美而辯,用心邪僻,誇比於體,戚施於貌。紂好酒淫樂,不離妲己,所譽者貴之,所憎者誅之。」

荒廢祭奠,政治對立

昏庸好色的帝王一步步敗壞了自己在臣民心中的信譽,更是一步步帶領商朝走向了滅亡的道路,商紂王最終也被周武王砍了頭,至於蘇妲己更是被周武王挖出來鞭屍,可見周武王對於蘇妲己的怨恨至深。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相較於死後被砍頭的商紂王來說,周武王對待蘇妲己的態度很不友好,《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武王殺之,斬以玄戈,懸之小白旗」。

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周武王后來不僅殺了蘇妲己,還對蘇妲己的屍體連射了三箭,甚至將蘇妲己的腦袋砍下來掛在城門上示眾。

昔日高高在上神采飛揚的後宮寵後,最終成了一顆破敗不堪的頭顱,那麼這周武王到底和蘇妲己有多大仇、多大怨?為何要這樣對一個女人,這一切還需要從蘇妲己在世時說起。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禮儀之邦」,萬事萬物禮不可廢,蘇妲己身為蘇氏部落之女對於這些繁文縟節甚是厭惡,所以總是在商紂王枕邊吹「枕旁風」。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一來二去之間商紂王就被蘇妲己給說動了,逐漸開始怠慢對老祖宗的祭祀典禮,就連商朝商紂王期間出土的文物都證實了這一點。

商紂王時期出土的甲骨文、青銅器等文物中,對於祭祀等禮法制度的記載明顯少於商朝其他時期。

由此可見蘇妲己這「枕邊風」的威力之大,竟然能動搖一直傳承的祭祀禮法,相較於厭棄繁文縟節的蘇妲己來說,周武王恰恰是禮法堅決的擁躉。

他創立了禮樂制,禮這部分更是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的制定,其中對於祭祀等制度更是着重強調,所以說對於荒廢禮法的始作俑者周武王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除了禮法之間的分歧以外,周武王和蘇妲己之間還有着明顯的政治對立,第一重對立乃是商朝與西周的政治對立。俗話說:「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其一為商」,商周兩朝的淵源由來已久。

兩朝之間摩擦不斷,都妄圖吞噬對方成為統一天下的霸主,蘇妲己以商朝王后這一身份自然會遭到周武王的討厭。在正直的周武王心中,蘇妲己不僅是個紅顏禍水,還是敵人的女人。

兩人之間的第二重對立便是西周與蘇氏部落之間的對立,蘇妲己以蘇氏部落敬獻這一途徑成為了商紂王的女人,再加上他手段了得成功的坐上了商朝王后。

曾經是仇敵的兩朝,因為蘇妲己這一女人開始加深了聯繫,就連考古學家在挖掘商朝墓群時,都發現商朝地區曾出土過了蘇國特有的蘇貉豆、蘇子叔鼎等文物。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可見當時商蘇兩朝之間友好的外交關係,身為入侵者的周武王自然見不得商蘇兩朝關係如此親密,畢竟他們之間關係過於密切,自己就愈發難以入侵。

根據考古人員的研究,有蘇氏部落剛好就處於周朝與商朝之間,周武王討伐商朝時不難想像有蘇部落必然出人又出力,因此周武王連帶着商蘇之間的紐帶蘇妲己都厭惡起來。

引以為戒,表示決心

從以上兩點不能猜出周武王為什麼要射箭鞭屍,第一箭是對於蘇妲己罔顧禮法、藐視祖宗、不知禮義廉恥的懲罰,第二箭是對蘇妲己身份的怨念與憎惡。

周武王憎惡她加強了商蘇兩朝之間的聯繫,憎惡她給自己攻克商朝領土帶來了困難與阻礙,所以第二箭是帶着仇恨的泄憤之箭。當然,在射出第二箭後周武王又迫不及待地射出了第三箭。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第三箭對於周武王來說更多的是享受勝利者的快感,享受射殺這個曾經阻礙自己滅商的女人的快感,享受成功奪得商朝城池的快感,更是享受將商朝最尊貴的人踩在腳下的快感。

周武王對着蘇妲己連射三箭後並沒有罷休,他還命人將蘇妲己的頭顱砍下來,掛在城牆上三天三夜。

周武王的這一行為是狠狠地震懾了商朝那些百姓們,尤其是那些蠢蠢欲動試圖推翻西周重振商朝之人。

除了震懾商朝百姓的意味以外,周武王也想藉著蘇妲己的頭顱來表示自己引以為戒,遠離美色的決心,畢竟商朝百姓因為商紂王偏聽偏信蘇妲己而遭受了太多苦楚。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新上任的周武王若是也如商紂王一般沉溺美色,耽誤朝政可能會引起人民群眾的強烈反抗。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周武王一上任便將妲己給殺了,既樹立了威信也給大家留下了一個不沉溺美色的好印象。

《列女傳·卷之七·孽普傳》中曾有這樣一句話:「妲己配紂,惑亂是修,紂既無道,又重相謬,指笑炮炙,諫士柘囚,遂敗牧野,反商為周。」一句反商為周,牢牢地將蘇妲己釘在了恥辱柱上。

雖然人們常說:「不能將一個國家的衰敗全都歸結於一個女人身上」,但蘇妲己對於商朝的影響確實是深而遠的,她的存在一定意義上加速了商朝的滅亡。

妲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滅商後周武王要辱屍泄憤?考古揭開真相 - 天天要聞

就像《荀子·解蔽篇》中說得那樣:「紂蔽於妲己、飛廉,而不知微子啟,以惑其心,而亂其行」。因此,周武王如此對待蘇妲己事出有因,並不像演義中所說的那樣玄之又玄。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沙和尚原來是什麼身份 - 天天要聞

沙和尚原來是什麼身份

根據小說《西遊記》的記載,沙和尚原來是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被玉帝貶下凡間,在流沙河為妖,甚至還要派遣飛劍去刺他!根據當代文學家對小說《西遊記》的研究,沙悟凈的捲簾大將是屬於玉皇大帝的貼身保鏢,執掌玉皇大帝的貼身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 天天要聞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在《紅樓夢》構建的那個繁華與衰落交織的世界裏,薛家,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經以皇商身份坐擁巨富,其財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商業家族卻逐漸走向了衰敗,從富可敵國的皇商淪為了破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聞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劇:從家園到流離失所在中東那片飽經風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欖樹搖曳的家園。然而,20世紀初,歷史的車輪碾碎了這裡的寧靜。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承諾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戰後,英國接管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