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2022年10月14日08:52:02 歷史 1067

唐朝作為當時世界上,最為鼎盛的國家之一,其疆域遼闊,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吸引了眾多國家前來學習、交流文化,便形成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據傳,日本也曾向唐高宗李治進獻了兩位公主,但在高宗寵幸之後,卻因過度受到驚嚇,將這兩名公主關進了籠子,為何高宗會被公主們嚇到呢?

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 天天要聞

日本公主與唐高宗的一場鬧劇

日本為表其誠意,便向唐高宗進獻了兩名公主,唐高宗自然收下了這份好意。平日唐高宗後宮佳麗三千,但未曾體會過這外籍女子的滋味。

心急如焚的唐高宗,當晚便召幸了這來自扶桑之國的公主,一夜尋歡後。

第二日唐高宗迷迷糊糊睡醒後,眼見身邊沒有人,便四處尋找公主,正仔細找着,一回頭,把唐高宗嚇得失魂落魄,心都快跳出來了。

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 天天要聞

只見日本公主早已梳洗打扮好,正等待着侍奉唐高宗,但兩位公主的妝容卻是驚悚萬分。

她們都將臉塗抹的煞白,嘴唇塗的卻如血一般的紅,一微笑,還能看見她們嘴裏的牙齒都是黑色的,整個人都顯得十分怪誕詭異,讓人不禁毛骨悚然

唐高宗頓時暴怒,覺得天子顏面盡失,便下令將這日本公主關進籠子當中。

待他詢問過日本使者後,再進行發落。李治喚來宦官,讓他去請留在宮中學習中國文化的日本使者,前來為他答疑解惑。

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 天天要聞

日本使者來到後,唐高宗憤怒指責道,為何要如此戲弄我,進獻的公主都是什麼鬼怪模樣,你們日本到底是怎麼回事?

日本使者來到長安後,也發現了長安女子的妝容,與日本女子的妝容相差甚遠,便很快就明白唐高宗所說之意。

日本使者連忙跪下謝罪,並向唐高宗解釋道,長安流行的妝面與日本的不同,所以才造成了這場誤會。

公主們前來長安,見女子流行的妝容都是將臉都塗抹上白色的粉末,誤以為整張臉越白越好。

然後眉毛也是修整成短粗的形狀,而嘴巴只塗抹一點殷紅,點綴成兩片小小的花瓣形狀。

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 天天要聞

兩位公主如此做法,只是誤認為這是唐高宗會喜歡的妝面,想討得李治的歡心。

又因為日本貴族是以一口黑牙為美,所以她們在梳妝時,將碳粉均勻地塗抹在牙齒表面,將牙齒抹成黑色為止。

正是公主們的無心之舉,讓唐高宗受到了驚嚇,在聽完日本使者的解釋之後,唐高宗便令人將日本公主從籠子當中放出來,並且加以安撫後,歸入了唐高宗的後宮。

但唐高宗,由於對這日本公主有了「陰影」,於是自此,再也沒有寵幸過二人。

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 天天要聞

唐朝女子與日本藝伎妝容之間的差異

在很多關於唐朝有關的影視劇當中,都有人提到說為什麼要模仿日本的藝伎化妝,這不是在胡亂篡改歷史嗎?

其實不然,唐朝的妝容雖然與日本藝伎雷同,但唐朝妝容出現在公元7世紀左右,而日本藝伎妝容是在公元17世紀時才出現。

所以唐朝女子的妝容才是先河,日本使者多次訪問唐朝,進行文化交流學習,也將唐朝的妝容帶回到了日本。

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 天天要聞

盛唐是個極為開放的時代,給予了大唐女子熱情奔放的性格,和自由追求美麗的社會現象。

那時的女子的妝容都是具有特色的:蛾眉、鉛華、眉間的花鈿,都是精美而富有詩意。

並且唐代以白為美,便會使用鉛粉在臉上均勻的塗抹,將臉部撲白,嘴唇也用胭脂塗成殷紅。

而且眉間也要畫上當時最為流行的花鈿樣式,再在嘴角兩邊點上兩紅點為笑靨。

日本進獻兩名公主,唐高宗寵幸後卻將其關進籠子,高宗:太嚇人了 - 天天要聞

這是大唐女子的華麗熱情在妝容上的表現,而日本雖然也是以大白底,作為面部的表現。

但卻是因為在日本過去沒有電燈,只能依靠蠟燭、油燈來照明。若不是將臉部塗抹成白色,在昏暗的燈光下容易看不清楚樣子。

仔細觀察也可以發現,唐朝女子妝容在紅色上使用頗多,可以表現出唐朝女子性格中的熱情奔放。

而日本的妝容,相較於唐朝女子的妝容,會略顯含蓄一些,但也同樣體現了日本女性的柔美之處,兩者都是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產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聞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一)亂世孤女,遇一生摯愛時間: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點:濠州(今安徽鳳陽) 人物:馬秀英、朱元璋、郭子興 宿州富商之女馬秀英,自幼喪母,父親因仇殺逃亡,臨行前將她託付給紅巾軍領袖郭子興。郭子興視她如己出,教她讀書明理,但她拒絕纏足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 天天要聞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今天咱來嘮嘮湛江這名字的來歷。別看現在湛江是個濱海大都市,無敵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沒啥直接關係!是不是覺得離譜?別急,聽我慢慢給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來先說個冷知識,湛江這個地方,在古代並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 天天要聞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1971年,陝西乾縣兩位普通村民在田間勞作時無意間挖出一個奇異石像頭像。而這不起眼的一鋤,竟成為破解千年未解之謎的關鍵線索——武則天陵墓前六十一尊無頭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皇陵,歷經千年風雨與盜墓者輪番「進攻」,卻始終無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 天天要聞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國民黨政權徹底失去了大陸的控制權,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跟隨蔣介石撤往台灣。那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個島嶼會成為他們後半生的舞台,更沒想到,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將領,到了晚年卻過得那麼艱難。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 天天要聞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根據《大橋徐氏族譜》記載,景孺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橋徐氏徐達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親是雍正元年恩科舉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進士景考祥,表兄則是乾隆年間進士、候選知縣景鴻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