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月21日,謝子長因傷逝世。8個月後,毛主席與中央紅軍成功長征抵達陝北。而來到陝北後,毛主席便為謝子長題詞,緊接着,又再次為謝子長題詞,還為他寫了將近300字的紀念碑文。
隨後,在1946年,毛主席再次為謝子長題詞。在我黨的歷史上,毛主席為烈士題詞的情況很常見,但在從沒見過烈士本人的前提下,為這名烈士連續題詞三次,並且還親自為其撰寫碑文的情況着實少見。
這謝子長究竟是個怎樣的人,讓毛主席又為他題詞、又為他寫碑?
謝子長原名世元,1897年的早春,出生在陝西省安定縣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謝子長在14歲的時候,才開始入學讀書,經過幾年的學習,在1919年考入了西安省立第一中學,不久又轉入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就讀。
在讀書期間,謝子長「教育救國」思潮的影響,所以1922年,他回到家鄉創辦小學,希望傳授知識,以知識武裝下一代。
但是,在親眼目睹了軍閥劣紳,橫行霸道、魚肉百姓的殘酷現實後,謝子長意識到僅憑「教育」無法救國,更無法救民,於是他決定投筆從戎,轉而去學習軍事知識,並在1922年秋,成功考進了由閻錫山創辦的太原學兵團。
謝子長雖然在太原學兵團學,學到了不少軍事知識,但是卻十分不喜這種舊軍閥式的講武學堂。於是,1924年,謝子長離開了太原兵學團,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始辦起縣民團,立志「以武裝打垮舊世界」。
他將槍杆子首先對準了那些地主惡霸、軍閥劣紳,誰欺辱老百姓,他就整治誰。有一次謝子長外出時,在街上聽見幾個老漢說:「縣西區有個周老漢,趕自己的毛驢去趕集,結果遇上井岳秀部兩個兵,硬是把周老漢的毛驢拉去支差,周老漢不願意,還挨了一頓打。」
謝子長
謝子長一聽,心裏頓時燃起了一團火,憤怒不已,他找到周老漢,老漢一見到他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委屈地喊着「謝團總,我冤枉呀……」,謝子長一邊安慰老漢,一邊命人趕緊去把那兩個拉走老漢毛驢的兵給抓了回來。
一開始,那兩個兵還不承認,在謝子長的嚴查審問下,這兩人才不得不認錯,並給周老漢賠禮道歉。很快,這消息就在安定城傳開了,人們奔走相告,這位周老漢還當眾給謝子長磕了頭,並大喊:「謝團總,你可真是青天大老爺啊!」
久而久之,「謝青天」的稱號就在陝北民眾中傳開了,大家都十分敬仰謝子長,還說有啥事不用怕,有「謝青天」會幫咱們哩!
不過,謝子長也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武裝力量還不夠,還需要理論武裝,為了探尋革命真理,謝子長經常到北京、天津等地。
老北京
而在這個過程中,謝子長認識了我黨在北京地區的負責人劉伯庄。通過劉伯庄,他第一次接觸到了共產主義。
在那一刻,謝子長深深地感覺到,共產主義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革命理想!於是很快,他就請求加入我黨。終於在1925年,謝子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年底,謝子長在組織的安排下,重回老家安定繼續辦縣民團,依然擔任民團團總一職,並在安定一帶進行革命活動。
隨後,謝子長又在黨的指示下,深入到陝北軍閥井岳秀所部石謙團,還把自己領導的縣民團也帶進了石謙團中的一個連,並自認連長。
謝子長對待士兵們就像自己的家人,對他們關懷備至,甚至不惜變賣自己的家產,用以改善戰士們的生活,這使得石謙團里的其他兵,都想要來到謝子長所在連,可以說,他深得大家的擁護和愛戴。
而謝子長也利用一切機會,對士兵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他經常講解馬列主義,甚至還在連隊成立了士兵自治會,讓大家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態度與見解,極大地調動了士兵的積極性。
在謝子長的努力下,石謙部下的大部分官兵,心裏都傾向、同情革命,石謙的幾個營、連都建立了黨支部,還有100多名官兵加入了我黨。
除了在軍隊里進行改革宣傳,謝子長也不忘深入人民群眾。1927年初,謝子長協助黨組織,在安定縣開辦了安定縣農民運動講習所。
謝子長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親自給學員上課,在學員中積極發展黨員。他還抽出時間,專門到田地間進行調查研究,並以此來制定利民政策。
與此同時,謝子長還帶領群眾,和土豪劣紳作鬥爭。在謝子長的領導下,安定縣的農民運動空前高漲,黨組織也蓬勃發展。
見此情景,謝子長心裏激動不已,然而就在他鉚足了準備繼續革命時,我黨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就在同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而大屠殺的血雨腥風也刮到了陝北。
在這嚴峻的情形下,謝子長絲毫沒有動搖革命的信念,他立即和其他黨員一起召集了弄協大會,決定武裝農民,開展鬥爭。
於是,西北地區的第一次武裝起義——清澗起義爆發了,同時,這也是繼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後的第三次起義。
1927年10月14日晚,清澗起義正式打響。經過幾天的激戰後,清澗、延川、宜川的3支起義部隊在宜川會師,附近很多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也紛紛前來參軍,至此,起義部隊發展到1700多人,形成了一支相當可觀的武裝力量。
在進入宜川時,謝子長還特別告訴士兵們,不要打擾父老鄉親,他這樣教育戰士,「要時刻把老百姓放在心裏,不論走到哪裡,都要愛護他們」,「我們是老百姓的兒子,如果不愛護老百姓,就是敗家子、喪家犬!」
但當他們來宜川後,卻發現他們不打擾群眾,群眾卻自發前來,起義部隊的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群眾們甚至主動幫紅軍站崗、放哨、煮飯。此情此景令包括謝子長在內的每一位紅軍心裏都暖乎乎的。
11月上旬,軍閥井岳秀調集6個營圍攻起義部隊,由於火力不足,紅軍只能進行撤退,卻不料又遭到敵人堵祭擊,部隊損失很大,到最後主題語300多人突圍衝出,轉移到韓城西庄鎮。
隨即,部隊被改編西北工農革命軍游擊支隊,謝子長被任命為副總指揮。在稍作整頓後,部隊繼續北上,但卻又遭到敵人襲擊。
雖然我軍不管從裝備上來說,還是從兵力上來說,都比不過敵軍,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謝子長衝鋒在前,率領部隊英勇戰鬥,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部隊突圍到甘肅合水縣豹子川。
謝子長雕像
此時,部隊只剩下十10幾個人了。想着敵人的殘忍,以及為革命英勇犧牲的同志,謝子長更加堅定了要繼續革命下去,只有這樣才不會讓更多的人犧牲。
謝子長領導起義之後,毫無疑問他被國民黨列入了通緝名單,在躲避國民黨反動派追殺的時候,他也在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做。
1929年,我黨陝北特委召開了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謝子長被推舉為中央陝北特委軍委書記。根據黨組織的指示,謝子長開始在西北國民黨地方部隊,進行兵運工作。
所謂「兵運工作」,指的就是策動敵軍士兵起義。謝子長兵運工作做得很好,比如在寧夏駐軍蘇雨生部,秘密成立了黨組織,然而兵運工作到最後一個階段——領兵起義時,就突然失敗。
在經歷了許多失敗後,謝子長終於明白了,想要搞革命武裝,不能依靠在就軍隊的「招兵買馬」,而是要發動群眾搞土地革命,建立工農政權,逐漸壯大我黨領導的紅軍,只有這樣和人民群眾血脈相連的部隊,才永遠不會被敵人給打垮。
於是,謝子長開始探索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方法。要有根據地,首先是得先有人,恰好這時,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因為處境非常困難,他們找到了陝北特委的幫助,謝子長便以這支部隊為基礎,進行積極探索。
1932年,游擊隊正式改變為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同時還成立了陝甘游擊隊隊委會。從此,陝甘邊地區第一次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幟,這為後來陝甘紅軍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陝北根據地
為了鞏固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謝子長率領部隊所到支持,都會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而他的做法也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在群眾的支持下,陝甘游擊隊取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
1934年,謝子長被任命為陝北紅軍游擊隊總指揮部總指揮。當時,陝北黨組織和游擊隊受到了敵人的血腥鎮壓,處在十分困難的時期,部隊情緒低落,但謝子長卻依然樂觀堅持。
他常常開解戰士們:「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不成再來一次,最後勝利總會是我們的。」正因為有了謝子長及時地開導,部隊才沒深陷消極的情感中。
1934年3月,在歷經無數困難後,謝子長恢復了陝北紅一支隊。同年,在組織的指示下,謝子長率陝北一、二、五支隊南下,與紅26軍42師會合,隨即派紅42師第3團到陝北配合陝北軍民,粉碎敵人對陝北蘇區的第一次「圍剿」。
而他則率領部隊,繼續北上,在此過程中,他先後取得了安定景武塌、清澗縣張家圪台、清澗河口鎮戰鬥的勝利。然而,在戰鬥中,謝子長不幸被子彈擊中,可他卻不休息,堅持帶傷工作。
1934年9月,謝子長給中央北方代表寫信,彙報了回西北後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而當謝子長得知敵人預進行第二次圍剿時,他焦急如焚。
以至於北方局巡視員黃瀚,來陝北探望他時,他首先詢問的就是反圍剿之事,並給黃瀚提供了建議:推薦劉志丹指揮紅軍作戰。而最後中央也採取了謝子長的建議,第二次反圍剿取得了成功。
得知消息,謝子長高興不已。而此時謝子長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因為沒有好好休息,他的傷勢不斷惡化。
1935年2月21日,這註定是悲傷的一天,因為就在這一天,謝子長病情惡化,不幸永遠離開了人世,死前年僅38歲。
而謝子長在死前,心裏想的還是黨和人民群眾,他無不遺憾地對其他人說:「就這樣死了,我對不起老百姓,我給他們做的事情太少了。」但他已經在世時沒有一刻不在奉獻。
謝子長去世後,人民群眾紛紛前來送行,大家都哭紅了雙眼,一刻也不願意離開。謝子長離世後,我黨西北工作委員,將謝子長家鄉的名字改成了「子長縣」,以此來紀念謝子長同志。
1935年10月,毛主席經過萬里長征,終於抵達了陝北。在陝北,他經常能夠聽到人民在討論一個叫「謝青天」的人,說他把他們放在心裏,對他們如何好。慢慢地,毛主席便了解到「謝青天」就是謝子長,也了解到謝子長的功績。
毛主席打心裏佩服謝子長,還想要見一見他,但卻被人告知謝子長已經去世了,那一瞬間,他感覺十分可惜,沒見過這麼優秀的同志,真是一輩子的遺憾。
1939年,中央決定將謝子長的遺骨移葬到他的家性格,並為他修建了一座烈士墓。毛主席當即為他題詞:民族英雄,並親筆為他寫了277字的碑文。
同年7月,毛主席再次為其題詞:雖死猶生。到1946年,謝子長逝世10年後,毛主席再次為他題詞:謝子長同志千古,前仆後繼,打倒人民公敵蔣介石!
其實不難理解,毛主席為何三次為謝子長題詞。
因為謝子長為黨、為人民群眾奉獻了一切,他是一個偉大的人,擁有共產黨人高尚的品質,與堅強樂觀、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謝子長是一個榜樣,為他題詞,不僅僅是毛主席對他的尊重與懷念,更是希望黨內同志都向他學習。
今天,謝子長同志已經離開我們87年了,今天人們對他似乎十分陌生,但我們不能忘記他,而要記住烈士與繼承他們的精神。只有銘記烈士,英雄才不會變成孤魂野鬼;只有了解歷史,我們這個民族才能長存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