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莫過帝王家,在權力面前,親情就如一個泡沫,一戳就破。而同治帝就是權力遊戲下的一個悲劇。
他雖是至高無上的帝王,但因為和母親慈禧太后不可調和的權力矛盾,最終導致了自己短暫而悲劇的一生。他是皇帝,卻似乎不是皇帝,他似乎更像是自己親生母親遙控的一個「權力玩具」。
甚至後來同治帝的死,也被後人議論不止,各種陰謀論可謂是滿天飛,一會是死於天花,一會是死於花柳病,一會又說是被慈禧太后嚇死的,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權力的棋子
同治帝生在一個多事之秋的晚清時代,太平天國鋒利的刀槍將整個清朝戳的血流不止,西方列強也趁機在清朝這頭虛弱的大象身上吸血,清朝內部的官僚集團,也同樣在拚命吸取各種「養分」。
公元1861年,年僅6歲的同治帝成為大清王朝第一人。此時的太平軍雖然已經處於滅亡邊緣,但是捻軍等各種農民起義仍舊彼此起伏。
最讓同治帝苦笑的是,他有一個視權力如命的母親。在太后眼中,他只是自己的一個「權力的棋子」。
在同治帝登基之初,慈禧太后並沒有完全控制朝廷大權,當時的朝廷權力呈現「三方制衡」之勢,一邊是八大輔政大臣勢力。
一方是圍繞皇帝身邊的帝派勢力,最後一個是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為核心的帝後勢力。在這等特殊政治環境下,帝派集團傾向於哪一方,哪一方就能成為最終贏家。
帝後勢力之所以能夠取得「辛酉政變」的最終勝利,除了西方列強是站在帝後勢力這一邊的,更在於同治帝的帝派勢力始終跟着帝後勢力走。顧命八大臣被消滅,終於讓帝後勢力掌握了朝廷大權。
叛逆的皇帝
然而,同治帝卻始終活在慈禧太后的權利陰影之下,她多次以各種理由,推遲同治帝的親政時間,很顯然,在這位母親看來,權力可比自己親生兒子重要的多。
從現代心理學和家庭教育這個角度來看,正是從小到大得不到母親的母愛,正是母親這種長期以來的權利壓制,讓同治帝的童年,一直都是在一種陰鬱缺愛的環境中長大。
這或許也是傳言中同治帝不愛學習,不想當皇帝,頑劣不堪的最大原因。
試想一下,有一個這樣專橫權力欲極強的母親,同治帝怎麼能不起逆反心理呢?他的種種叛逆何嘗不是對母親的一種報復呢?
同治帝死於花柳病這種說法之所以有市場,就是因為同治帝更像是一個叛逆少年,他經常出宮玩樂就是這一說法的有力支持。
在同治帝的短暫一生中,他的死亡之謎一直是同治帝最大的「熱點」。有天花死亡說法,有花柳病死亡說法,也有被慈禧太后嚇死這一說法。
天花死亡之說法
首先我們來說說天花這一說法。
在清朝,天花絕對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當年同治帝的先祖康熙皇帝就差點得天花死掉,順治皇帝傳言實際上也是得天花去世的。
因此,在清朝,哪怕是身邊有着一群天下醫術最高明的太醫團隊,一旦被天花給纏上,哪怕你是皇帝,你的生死也得看老天爺心情了。
對於同治帝得天花這種說法,根據一位太醫的筆記顯示,同治帝的確得了天花,不過在太醫們的全力救治下,皇帝的病情是好了的,傷口也是結疤了的。
正常情況下,天花好了,是不會複發的。因此,同治帝得天花而死,這種說法大概率是可以排除的。
花柳病死亡之說法
接下來我們再來淺談一下花柳病這一說法。
哪怕皇帝真的「叛逆」到經常出宮的地步,以他皇帝的身份,身邊不可能沒有隨從跟隨,而且以皇帝一國之尊的身份,他流連勾欄之地的概率是很小的。
畢竟他再是叛逆,祖宗家法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清朝皇室規矩之多簡直是歷代王朝都少見的,以當年乾隆皇帝的風流,他風流的也是良家女子。
退一萬步說,哪怕同治帝真的和青樓女子有了肌膚之親,那麼同治帝的隨從也不會掉以輕心到,讓太過不幹凈的女子服侍他。
而且,按照清朝皇室的規定,每一個被皇帝臨幸的女子,都會對她的身體進行詳細的檢查,如果這個女子真的身體有問題,那麼皇宮的太醫們肯定是會進行預警的。
那麼同治帝哪怕真的得了這種病,也大概率不至於死。因此,這種說法成立的正確率同樣不高。
慈禧驚嚇之說法
最後,我們來聊聊慈禧驚嚇論。
可以肯定的是,從6歲登基開始,同治帝的確一直活在一種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同治帝對母親的畏懼和心理壓力肯定是非常大的。
傳聞,慈禧太后一直對同治帝選擇阿魯特皇后非常不滿,對於這個兒媳婦,她也是經常找茬。甚至打罵也是常有的事。
在同治帝天花疾病剛剛大有好轉的時候,剛剛受了委屈的皇后又一次抱着自己的丈夫哭着,同治帝無奈的苦笑說了一句話:再忍忍吧,等朕拿回所有的權力,一切都會變好的。
這句話剛好讓慈禧太后聽見了,視權力為自己生命的太后怎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她認為,這一切都是皇后在挑撥自己母子感情。
於是,她直接進來,抓起皇后就要命令太監宮女對皇后用刑,同治帝怎能忍心自己心愛女人遭受如此侮辱呢?
一個激動傷心之下,一口氣上不來就昏了過去,身上的天花傷口再次破裂,當天夜裡,同治帝就死了。
雖然說「虎毒不食子」,但這句話對於最是無情的帝王家來說,這句話就是一個笑話,從慈禧太后四十年對權力的貪戀來看,從她臨死之前也要先殺了光緒皇帝來看,同治帝死於慈禧驚嚇下還是可能性很大的。
同治帝之死,似乎已經成為清朝一大歷史謎團之一,但從人性、權力、醫療、皇室各種規定等角度來看,同治帝死於慈禧驚嚇的可能性顯然會更高一些。
畢竟,以一國之尊,集合了整個帝國最頂尖的醫療資源,再加上當時還有西方列強西醫團隊的支持,同治帝「病死」的概率的確是不高的。
從權力這個角度上說,同治帝雖然是慈禧的兒子,但是對於她來說,權力才是她的「親兒子」。這樣也不怪史官不敢隨意記載,模糊真正的歷史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