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名燒鍋爐,十年動蕩一路躍遷為中央委員,在監獄度過餘生

2022年10月12日19:43:40 歷史 1677

任何巨大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兩個人就能做出的,能夠做成大事的往往是一個團隊在協作。這個道理放在一些邪惡組織上面仍舊有效,比如曾經在中國「興風作浪」的四人幫組織。

即便我們熟知的頭目是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四人,他們也在全國各地遍布爪牙,否則又如何能輕鬆制衡當時中央決策十年之久呢?

01

唐岐山便是他們萬千爪牙中的一個,他的後半生幾乎是在全身心為「四人幫」服務,鬧得河南人心惶惶。而他從一名燒鍋爐的普通工人成為中央委員,到1977年被停職,再到1979年被判處無期,或許只有到塵埃落定那一天,唐岐山才能明白自己的後半生是多麼的可笑。

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1988年原中央委員唐岐山身患重病醫治無效去世,終年57歲。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曾經名聲大噪的中央委員,在他生前有9年時光都是在牢里度過的。

他只是一名燒鍋爐,十年動蕩一路躍遷為中央委員,在監獄度過餘生 - 天天要聞

要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正是中國改革開放時期,人民生活水平正在逐一提升,可是唐岐山因為自己的貪婪無恥再也無法見證祖國騰飛的那一刻了。

1931年唐岐山出生於河南開封,少時接受過高小教育,所以新中國成立後,他就到鄭州鐵路局找了一份燒鍋爐的工作。

原本他的人生應該平淡普通度過,誰也沒想到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了。此時的他覺悟很高主動請纓上了戰場,主要做一些運輸物資的工作,也算是為抗美援朝戰爭做出了一定貢獻。

他只是一名燒鍋爐,十年動蕩一路躍遷為中央委員,在監獄度過餘生 - 天天要聞

因此1953年戰爭結束後,他在鄭州鐵路局被提拔成了火車司機也是有跡可循。而他也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升遷」之路,從1959年的一個基層小領導做起,到了到1969年「九大」時期,他已經以河南代表身份當選了中央委員。僅僅十年時間,普通工人到中央委員身份的「蛻變」,不可不謂令人瞠目結舌,而這一切都跟他「服務」的四人幫密不可分。

02

事實上從1966年動蕩開始前夕,唐岐山已經蠢蠢欲動,那時候他身邊聚集着一批擁躉,而他也是四人幫的爪牙,四處興風作浪。

1967年是他預謀惡意製造一起影響了華中運輸的停車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大恐慌。

1968年是他自行成立所謂的革委會,主要服務於四人幫在地方上的決策與把控。

他只是一名燒鍋爐,十年動蕩一路躍遷為中央委員,在監獄度過餘生 - 天天要聞

1969年是他捏造了一大批老革命同志莫須有的罪名,沒有經過上級同意,自作主張地將他們下放到基層進行所謂的「勞動改造」。

很快唐岐山的「大名」傳播到了北京四人幫頭目耳里,他們對這個自發一派的爪牙非常看重,直接內部操作讓其進入了鄭州市委任職,才有了後來其普通燒鍋爐工人一躍成為中央委員的「傳奇」。

成為中央委員的唐岐山,內心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他的行為也更加猖狂,1974年喪心病狂的他更是利用手中職權,控制住了當時鐵路局300多位幹部,成為了土霸王。

他只是一名燒鍋爐,十年動蕩一路躍遷為中央委員,在監獄度過餘生 - 天天要聞

唐岐山的行為卻沒有遭到相應的懲罰,反而有些別有用心的人還向他暗中輸送利益,他也照單全收。更過分的是,他還利用武裝部的3000名民兵,獨立於軍政系統之外,可見其狼子野心。後來在1976年毛主席逝世那一年,他還受命於四人幫,組織了一支500人左右的武裝伺機而動。

03

好在當時中央已經採取了雷霆行動,快速又利落地將四人幫妄圖奪取政權的想法扼殺在了搖籃里。王、姚、張、江四人也都得到了該有的懲罰,唐岐山這個爪牙自然也不例外。事實上唐岐山的行為早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不滿,四人幫倒台之後,他也瞬間失勢。

很快他就被隔離審查,1977年,被暫停一切職務,次年被開除黨籍。緊接着1979年,他被判處無期徒刑,開始了自己後半生的牢獄生涯。1988年唐岐山身患重病醫治無效去世,就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般,在那個中國即將騰飛的年代,結束了自己罪惡又悲劇的一生。

不可否認唐岐山的前半生還是對中國革命有着積極向上意義的,他在工作崗位上艱苦奮鬥,也在前線上為國奉獻,就連新中國成立那段時間也為祖國安定和諧付出過努力。

但是在利益的誘捕下,他沒有守住底線,堅持本心,成為了一個被利益所支配的「行屍走肉」。他的人生充滿悲劇,也富有教育意義,所謂的以儆效尤就是說的這類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你知道盜墓的祖師爺是三國中的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盜墓的祖師爺是三國中的誰嗎?

《三國志·魏書》明確記載,曹操為籌措軍餉「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曹操並不是第一個盜墓的,但是他是第一個將盜墓軍事化的。曹操曾組建軍隊專門盜墓,以補充軍餉,因此說曹操是盜墓者的祖師爺。後期的盜墓者都會先拜曹操。
「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在煙台舉辦 - 天天要聞

「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在煙台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7日訊 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迎接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16日,在煙台市萊山區圖書館,煙台市科協聯合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共同舉辦「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記者了解到,「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中國原子城歷史圖片展通過百餘張珍貴歷史圖片,輔以翔實...
海上絲路爭霸:托勒密埃及的開拓壯舉 - 天天要聞

海上絲路爭霸:托勒密埃及的開拓壯舉

相比於除傳內陸貿易,今人對海上絲綢之路始終知之甚少。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歷史記載脈絡,往往採用遠離大洋的華北視角。以至於很少有人注意到,紅海-阿拉伯半島-印度西部的眾多港灣,孕育過絲毫不輸農本帝國的天量財富。
時隔3年 持續近2小時 俄烏在土耳其談成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時隔3年 持續近2小時 俄烏在土耳其談成了什麼?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關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會談,當天的雙方直接談判持續近2個小時。此次會談是2022年3月以來,時隔三年,俄烏雙方首次直接會談。 當天,首先舉行了土美烏三方會談,然後在土耳其的主持下舉行了俄烏直接談判。談判以閉門形式展開,地點都在土耳其總統府伊斯坦布爾辦公區,即...
為「小人物」寫史,普通鄉民從歷史塵煙中走來 - 天天要聞

為「小人物」寫史,普通鄉民從歷史塵煙中走來

19年前,如果不是意外邂逅一組「排日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永華不會想到,之後的近20年,他會一點點勾勒出19世紀徽州一戶農家三代人長達60年的生活,並為這樣的「小人物」寫史。日前出版的《程允亨的十九世紀:一個徽州鄉民的生活世界及其變遷》一書,講述了發生於19世紀徽州一個普通鄉民生活世界的故事。通過鄉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