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2022年10月08日00:59:44 歷史 1494

1947年8月14和15兩日,英屬印度解體,印度半島也分裂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長期做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國民已經被壓迫了100多年。二戰後的英國也是百廢待興,無暇顧及處在大洋對岸十分遙遠的印度,印度最終因為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不和分裂成為兩個國家,在這之後也經常發生衝突流血事件,時至今日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權在國際上仍然是一個頗具爭端的話題。那麼這一切到底是誰的責任呢?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克什米爾地區示意圖

「日不落帝國」的插手

二戰前的英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海運經濟還是軍事都是世界前列。英國極其發達的航海業和造船業讓英國的貿易十分發達,並且在這些龐大財富的支撐下開始了自己的殖民之路,巔峰時期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因為全世界各大洲都有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國土上的太陽會一直懸掛。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日不落帝國」巔峰時期的版圖

在二戰中英國並沒有討到任何好處,只能加強海防盯緊對岸的希特拉。希特拉制定海獅計劃後英國更是和德國陷入了焦灼的持久戰,這種對耗的戰爭模式中兩邊的國力都在快速消耗,德國最終也因為東西線同時持久戰,補給難以跟上被斯大林的蘇聯紅軍一路反擊到柏林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蘇軍佔領柏林,法西斯德國覆滅

二戰過後的英國急需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正是在這個時候印度各地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反英運動。之後在1946年2月18日更是爆發了2萬海軍的大起義,這次起義雖然很快就被鎮壓,但也動搖了英國政府在印度的統治。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印度反英起義

1947年2月21日,英國的蒙巴頓子爵來到印度,最初他的構想是讓印度進行獨立。但要在英聯邦的旗幟下獨立,然而印度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讓這種想法幾乎不可能實現。印度的穆斯林教徒極其想要獨立,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也經常發生衝突。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國旗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獨立,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而印度則在1950年宣布獨立為印度共和國,至此印巴徹底分治,但他們依舊同屬於英聯邦成員。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印度共和國」國旗

宗教信仰的分歧

印度和巴基斯坦最大的分歧就是宗教分歧,這也是兩國不斷發生流血衝突的根本原因。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蘭教。而印度大多是印度教和佛教的信徒。這就導致雙方都視對方為異教徒,穆斯林的權利在英屬印度統治下也得不到保障。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伊斯蘭教的「穆斯林」

也可以說印巴分治最終的受益者只有英國一個,他制衡了南亞地區的權利。讓印度這樣一個地緣優秀的國家不能安心發展。製造了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兩個印度周圍的「定時炸彈」。而印度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更是因為這次分治事件死傷無數。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印度教信徒的寺廟

在兩國宣布分治後兩邊的教徒自然要回到自己屬地,穆斯林們要回到西邊而印度教的教徒要回到東面,這樣就導致國內人口短時間內流通非常快。也導致雙方教徒的大規模流血衝突。巴基斯坦東部的旁遮普省就發生過極其嚴重的衝突,許多人分無數只小股隊伍進行互毆,這次衝突也導致50萬生命永遠留在旁遮普,同時更加深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雙方的仇恨。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克什米爾」地區印巴對峙

印度的「聖雄」甘地非常想化解國內這種矛盾,但兩方都不乏有狂熱的宗教信徒和民族主義者,最終甘地因為「外交政策太過軟弱」和「親近穆斯林」被本國的狂熱印度教分子殺害。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致力於統一印度的「聖雄」甘地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這次大規模流血衝突是近代印巴最大的一次衝突,這也為雙方人民都埋下了仇恨的種子。英國的「兩個民族」理論和分治印度的陰謀得逞,但隨着英國國際影響力不斷下降,這次對南亞的手段也並沒有為自己謀取到任何利益。

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

除了宗教衝突外,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權同樣是印巴衝突的主要原因,而這個地區也是印巴衝突的主要交火地。1947年10月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大打出手,史稱第一次印巴戰爭,此時的克什米爾地區本來有百分之70的人都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們的領導人卻是印度教的信徒,在克什米爾地區民眾的不斷施壓下這位領導人直接向印度求援。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第一次印巴戰爭雙方對峙的場景

印度聽到這種情況自然會出兵幫助,之後印度以40000軍隊對上巴基斯坦的50000軍隊,最終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60%的人口和70%的土地。

聯合國的調停下兩方停火,但雙方依舊都想將整個克什米爾地區納入自己的版圖中。之後雙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對峙狀態,印巴也各自布置重兵在克什米爾地區。緊接着印度又經過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戰爭,在這之後雙方決定談判解決,並且最終簽署了《西姆拉協議》。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西姆拉協議》雙方劃界而治

2003年巴基斯坦總統賈邁利宣布巴基斯坦軍在穆斯林的開齋節開始實現單方面的全面停火,印度對這一建議非常贊同,並且緊接着也實現了全面停火。至此雙方開始正式的坐下來談克什米爾的問題。

2005年4月7日克什米爾地區通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公交車都從這裡入境對方的領土。克什米爾地區終於開放,但在這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是沒有將和平維持下去,雙方在後來的日子裏仍然陸續有小規模衝突展開,時常有雙方的士兵因為激烈的交火戰死。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克什米爾地區實拍

但與其說是印度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不愛和平,不如說這是一個嚴重的歷史遺留問題。如果沒有「克什米爾問題」,讓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衝突或許會少很多。如果當時在分治的時候就能又英政府帶頭,雙方劃定明確的邊界線,之後就不可能再出有關於領土爭端的問題。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殺背後,究竟是誰的錯呢? - 天天要聞

克什米爾地區雙方控制圖

總而言之,印巴多次衝突的流血事件歸根結底,還是早期英國殖民者的責任,他們先是強迫兩個宗教完全不同的地區都歸屬於英聯邦的統治之下,又在自己無力統治印度半島後放任雙方的教徒自己「劃定」領土。這才導致了之後極其嚴重的歷史遺留問題。

縱觀世界近代史,只要有戰爭幾乎就有美國。在戰爭期間美國多次援助巴基斯坦方面先進的武器,後來又棄他們而不顧。美國的參與也讓印巴衝突帶上了世界陣營博弈的意味。

至今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權依舊不明,這也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克什米爾地區雖然大環境是穩定的,但小衝突小摩擦依然不斷。希望雙方最後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