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4日,位於湖南省苗族自治州的維新鄉。這天下午,農田裡勞作了一天了的村民們紛紛收拾着農具,準備返回各自的家中。突然,在他們頭頂的天空中,傳來了一陣刺耳的轟鳴。聽到這聲音後,不少村民的臉上頓時露出了驚恐的表情,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大型飛機上螺旋槳的聲音。
當年,日本人就是開着這玩意,在他們的家鄉狂轟濫炸,搞得村民家破人亡。現如今,這「喪門神」再一次降臨在他們頭頂,讓他們本已經淡忘了的恐怖記憶再一次浮現在了眼前。
恐懼驅使着村民們慌亂地跑向山溝避難,而當村民們還在疑惑,這「喪門神」怎麼不扔炸彈的時候,這架不請自來的飛機,竟拖着濃濃的黑煙向不遠處的山澗處墜落。不一會兒,巨大的爆炸聲從西邊傳來!人們朝着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才發現,這個大傢伙竟然墜毀了!
這架飛機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會出現在維新鄉這個被群山環繞的偏僻村落呢?
一、天降橫財
飛機墜毀後產生的巨大聲響,驚動了整個維新鄉,村民們紛紛來到了飛機墜毀的地點,相互議論着這架突然出現的「喪門神」。
待到機身上的大火慢慢熄滅,一些從來沒有見過飛機的村民們才敢貼近一些,觀察一下這個會飛的大傢伙,確切地說,是「大傢伙」的殘骸。而當人們走進它時,在它周圍的地上散落的白花花的物體,吸引了人群的注意。有些膽子大的人,將裹着擦汗布的手伸入這塊被火焰燒得灼熱的土中,把一枚閃着銀光的圓形物體拿了出來。
眾人見狀,紛紛簇擁了上去,只見這人用手擦了擦圓形物體上面的泥土,「中央銀行」四個大字便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好傢夥,原來這些閃着銀光的東西,都是貨真價實的大銀圓!
經過短暫的愣神之後,幾乎在場的所有村民都像發了瘋一般,撲向那一堆閃着銀光的銀圓,他們將銀圓大把大把地裝入自己的口袋、背簍、竹籃之中,在家帶娃的婦女們也紛紛拿出了家中的麻袋,幫助自家男人往家裡扛銀圓。
在村民們的不懈努力下,這散落在地上的大片銀圓很快就被他們一搶而空。
此時,搶到不少銀圓的村民們,紛紛將這筆從天而降的橫財藏在了自家最隱蔽的地方,有些人把錢藏進了自家的地窖;有些人則藏在了卧室的房樑上;更有甚者直接將銀圓藏在了家中的旱廁里。
這些把錢藏好的人,都開始規划起了自己「暴富」後的生活,只是,此時他們還不知道,一場前所未有的劫難正在向他們逼近!
原來,就在這些村民瘋狂撈錢的時候,「維新鄉天降銀圓」消息也傳進了一個名叫歐文章的土匪頭子耳中。此人是當地有名的惡霸,同時也是維新鄉的鄉長。最近幾年,國民黨因戰事吃緊,便給當地一帶的土匪們加官晉爵,希望以此收買他們,並藉助他們的力量抵抗解放軍,也正因如此,幹了一輩子土匪的歐文章才能穿上官袍,混上了一個鄉長的職位。
在歐文章的眼裡,作為鄉長,維新鄉一草一木、男男女女、老小小皆是他這個鄉長的管轄對象,這從天而降的大銀圓既然落在了維新鄉的土地上,那麼這錢自然而然也就得由他這個鄉長「暫時保管」。
所以,事發後不久,歐文章就帶着自己的人馬,扛着步槍,以「維護治安、保護現場」為由強行接管了飛機失事的地點。
此後,歐文章的人馬在飛機失事地點的周圍搜集到了一萬多元大洋,如果按照今天的購買力來估算,這一萬多塊大洋怎麼說也得值三四百萬元人民幣。可是,正當歐文章思量着該如何將這一萬多大洋消費出去的時候,鄰鄉鄉長吳有鳳竟突然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顯然,他也想在這裡撈點銀圓。
都是土匪出身,歐文章很清楚吳有鳳的心思,但是,大洋掉在了維新鄉,而維新鄉正好是他的地盤,所以,歐文章說什麼也不肯將銀圓分給吳有風一行人。
吳有風自知,在歐文章的地盤自己惹不起他,可他又咽不下這口窩囊氣,思前想後之下,他立刻撥通了電話,將飛機失事、掉落銀圓以及歐文章私吞銀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鳳凰縣「防剿委員會」主任——陳渠珍。
陳渠珍此人,是一位曾經在湘西一帶叱吒風雲的大人物。清朝時期,他以清王朝軍官的身份入藏抗擊英國侵略、平定達賴,而後跋涉萬里、九死一生地回到內地,利用自己的鐵腕手段,統治了湘西二十餘年,所以,世人都稱他為「湘西王」。
得到消息之後的陳渠珍,立刻帶了一百多號荷槍實彈的城防隊員,來到了維新鄉。見到陳渠珍後,歐文章囂張跋扈的嘴臉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此時的他就像一隻狗一樣,在主人面前搖着尾巴乞求主人給它一根骨頭。
看着搖尾乞憐的歐文章,陳渠珍並沒有過分呵斥他,只是命令他,上交所有撿到的銀圓。
很快,歐文章將自己辛辛苦苦撈到的一萬多大洋搬到了陳渠珍的面前。看到只有區區一萬多大洋,陳渠珍的臉上立刻露出了怒色。歐文章見狀嚇得雙腿發軟,竟不由自主地跪在了地上。
害怕陳渠珍遷怒自己,歐文章將老百姓瘋搶大洋的事情也告訴給了陳渠珍。陳渠珍思索片刻後,嚴肅地向歐文章下了一道死命令:給我去老百姓的家裡搜!挨家挨戶地搜!
二、大禍臨頭
5月24日夜,一陣刺耳的犬吠打破了黑夜的寧靜。歐文章帶着一百多號荷槍實彈的城防隊員,強行踹開了維新鄉鄉民的家門,將還在做美夢的「暴發戶」們拉回到了現實世界。
這些人拿着手裡的步槍,頂着「暴發戶」們的腦袋,逼着他們將上午撿到的銀圓統統上交出來。一些膽子小的鄉民,看見這陣仗,立刻便從地窖里或者是房樑上找出了銀圓,交給了他們。而有些膽子大且嘴還硬的「硬骨頭」,死活都不承認自己參與了上午的「淘金」活動。
遇見這種人,歐文章的土匪秉性立刻展現了出來,令手下的人將這些人的家翻了個底朝天,凡是值錢的東西統統拿走,凡是銀圓,管他是從飛機上撿的還是百姓家裡本來就有的,也是一樣,統統上繳。
一時間,整個維新鄉被歐文章等人搞得雞飛狗跳、混亂不堪,陳渠珍給歐文章下的命令是「搜查」,可歐文章執行的卻是「抄家」。這幫人無論男女老幼、無論參沒參與到「淘金」,總之見錢就拿、見人就打,遇到膽敢頂撞他們的老百姓,這些人就乾脆將他們五花大綁送進監獄。
最後,經過一夜的「抄家」,歐文章從老百姓的家裡抄出了不少大洋,足足有數萬塊。維新鄉的百姓們本以為這件事會因為數萬大洋的上交而宣告結束,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後不久他們還要經歷一場更大的劫難。
1949年5月末,鳳凰縣「防剿委員會」主任陳渠珍突然接到了湖南省主席程潛的電話,程潛告訴他,這架墜落在維新鄉的飛機是美國飛虎隊的運輸機,上面運載的不是彈藥,也不是物資,而是整整五十箱、總計10萬塊的銀圓!此外,程潛還告訴他說,飛機墜毀已經驚動了蔣介石,委員長親自命令毛人鳳全權調查此事,所以他務必要將銀圓全部追繳,否則就會大難臨頭!
此時的陳渠珍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整整十萬元大洋,可如今自己僅僅只追繳回來其中的十之六七,剩下的窟窿到底該怎麼補上呢?陳渠珍為了此事,思前想後,最後,只能將這副重擔壓在維新鄉的老百姓身上。因為在陳渠珍眼裡,這些刁民一定沒有將銀圓全部上繳。
第二天一早,鳳凰縣的維新鄉就出台了一則新政,要求每家每戶,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上繳80塊大洋!否則,就要有牢獄之災!
都說苛政猛於虎,可鳳凰縣的這條新政簡直比老虎還要可怕!要知道,維新鄉本就是一個偏僻的小鄉村,這裡的百姓世世代代基本上都是以務農為生,經濟條件本就不好,辛辛苦苦一年換來的收成,能賣出去幾塊大洋就算謝天謝地,這一下子要他們上繳80塊大洋,難道是以為,他們個個都會那石成金的法術不成?
鳳凰縣的新政一出,不少維新鄉的鄉民就連夜逃離了村子,他們雖然知道離開這裡之後自己就要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可即便如此,也比上繳80個銀圓要好得多。
彷彿一夜之間,曾經那個住着上百戶人家的維新村幾乎變成了沒人居住的「鬼村」,村裡的青壯年基本上都逃走了,留下來的也基本都是年邁的老人,維新村往昔熱鬧的光景從此一去不回。
最後,在陳渠珍那幾乎殘暴的政策之下,鳳凰縣愣是湊齊了八萬多銀圓,雖然離十萬這個數字還有一定的差距,起碼也能陳渠珍向上級領導交個差。
說來也是奇怪,為什麼財大氣粗的國民政府會如此迫切地追繳這區區十萬大洋呢?這架運輸大洋的美國飛機又是因何墜毀的呢?
三、飛機墜毀之謎
1949年,解放軍反攻的態勢愈發得猛烈,國民黨軍隊一敗再敗,其對大陸地區的統治已經變得搖搖欲墜。為了繼續對解放軍進行抵抗,國民黨高層盯上了湘西一帶的土匪,企圖用金錢收買他們的忠心,讓他們加入國民黨軍隊序列。
所以,蔣介石特意從中央財政署,東拼西湊出來了10萬元大洋,用來收買這些土匪們的人心。為了讓這十萬元大洋能夠快速且安全地抵達湘西,蔣介石專門從美國飛虎隊中借來了一架運輸機負責此次銀圓的運輸任務。怎料到,這次本應萬無一失的運輸計劃,卻因為人性的貪婪而出了差池。
當天,這架運輸機從廣州白雲機場飛往湖南懷化市芷江機場,飛機上除了兩名美軍駕駛員以及五十箱銀圓之外,還載有3名武裝押運士兵、1名政府工作人員以及他的2名家屬。
當飛機掠過鳳凰縣的上空時,飛機上的武裝押運人員突然掏出了手槍,擊斃了負責監督的政府官員以及他的家屬,並且威脅飛行員立刻將飛機迫降在鳳凰縣一帶,企圖將十萬元大洋私吞。
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由於手槍的威力太大,在近距離射擊後,彈丸在擊穿政府官員的頭部之後並沒有停止運動,反而再次擊穿了飛機的機身,剛好擊中了正在高速旋轉的螺旋槳,被子彈打中的飛機發動機立刻冒起了濃煙,緊接着便失去了動力,直接造成了飛機的失控並最終墜落在了維新鄉的山澗之中。
此事發生之後,國民政府的中央財政署短時間內無法再湊出10萬元大洋來填補這個窟窿,所以,蔣介石下令讓毛人鳳全權負責此次事件的調查工作,並責令湖南當地領導務必追繳全部錢款。
在事故調查的過程中,保密局的調查人員對飛機殘骸以及周圍環境進行檢查時發現,在燒焦的屍體中,有一具屍體在死前曾被人近距離開槍擊中了頭部,此後,毛人鳳等人結合現場搜集的證據,反覆推敲,才得出了上文提到的事故原因,也算為這起事件做了蓋棺定論。
而值得玩味的是,追繳了八萬多元的陳渠珍,在此後並沒有將錢全部交給國民政府,湖南省主席曾多次催促他交錢,可總是被他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因為當時的陳渠珍十分清楚,此時的國民黨已經是強弩之末,蔣介石的倒台已經是必然結果,如此一來,自己為何不把這幾萬塊大洋揣進自己的腰包?
就在墜機事件發生後不久,陳渠珍率領手下在湖南宣布起義。
1952年陳渠珍因病去世,可直到他死,陳渠珍也沒向外人透露過那八萬塊錢最終的去向,這筆不義之財到底去了哪裡?到底揣進了誰的腰包?恐怕這世上,已經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