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他是人民大救星……」
一曲《東方紅》一舉唱紅了中國大地的農民歌手李有源。在1947年胡宗南進犯時,他曾全心全意地投身到保衛陝甘寧邊區的鬥爭中,還親手送自己身強力壯的大兒子李增堂給部隊抬擔架,又讓會做一手好針線的大兒媳婦做軍鞋。當時二兒子李增光還小,他就讓他拔草餵羊,他教導兒子說,把羊喂得肥肥的,好慰勞人民解放軍。
李有源的故事在陝西佳縣可謂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農民歌手李有源
《東方紅》的誕生
《東方紅》的創作不是偶然。
李有源,1903出生在民歌之鄉佳縣城北五里的張家莊。家貧無田,三輩佃農,13歲就成了放羊娃,飽受舊社會的剝削和壓迫之苦,只讀過一個冬書。一個冬天裏,他讀完了《百家姓》、《三字經》和《千字文》等,學會了不少字。由於家境貧寒,只好輟學。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他主動給學校做些雜務活,比如燒水、掃院、篩爐灰等,他的好學感動了老師,於是老師允許他旁聽。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有源不得不擔當起繁重的勞動,再也不可能去旁聽。從此,田間、炕頭、到處都成了他學習的課堂。他還善於編寫民歌和秧歌,還會拉板胡,會彈三弦等。別人的唱詞、說本甚至是被廢棄的書,都成了他學習的課本,幾年後,李有源成了周邊各村少有的文化人,後來被政府錄用,在鄉鎮擔任文書工作。
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抗日戰爭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在廣大農村實行減租減息,開展大生產運動,這讓李有源非常激動,他陸續編寫了一些宣傳革命的民歌和秧歌在村裡和縣城演出。
毛澤東
有一年正月,張家莊和鄰村屈家莊聯合起來鬧秧歌,屈家莊的傘頭(陝北地區大秧歌舞中領舞領唱的演員)屈士才在一首秧歌里把毛主席比作一盞燈,李有源覺得這個比喻非常新鮮,可後來仔細一琢磨,一盞燈只能照亮一家一戶,可毛主席的光輝能照亮千家萬戶。他覺得這個比喻不準確,但一時又想不出比這更好的比喻來。
1940年,佳縣民主政權建立之後,翻身農民得解放,李有源滿懷激情地編寫了許多秧歌、民歌、快板和小劇等宣傳革命:
「千年鐵樹開了花,窮人翻身當了家,毛主席領導咱鬧革命,從此窮苦人坐天下……」
但是,無論哪一種形式,他總覺得不能把自己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探厚感情充分地表達出來。他朝思暮想,想要創作一首歌來頌揚共產黨和毛主席。
李有源畫像
1942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李有源擔著糞桶到佳縣城去挑糞,此時,一輪紅日正從東方冉冉升起,霞光萬丈,身上的寒氣消失,渾身頓覺溫暖了起來。他心中一動,「把毛主席比作太陽,最好不過了。」
到了城裡,他又看到了一幅「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救星」的標語,於是他馬上開始構思一首新歌。經反覆推敲,終於編出了以《騎白馬》為曲調的《東方紅》。
其實,東方紅的前身《騎白馬》也不是第一首原曲,《東方紅》的原曲是晉西北民歌《芝麻油》:「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見想死個人,呼兒咳吆,哎呀我的三哥哥」。後來在1938年,我國著名音樂家安波等人按這個小調,填上了新詞。名曰《騎白馬》:「騎白馬,挎洋槍,三哥哥吃了八路軍的糧,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兒咳吆,打日本我顧不上……」。
直到1942年,這首歌又被農民李有源重新寫詞,從此,一首對中國人而言,熟悉程度堪比國歌的《東方紅》誕生了。
毛主席畫像
被送上太空的《東方紅》,唱出了一個新時代
1944年春節,張家莊的秧歌隊進城演出,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為傘頭,他第一個唱出了《東方紅》這首歌,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好評。從此,《東方紅》不脛而走,在佳縣附近的城鄉廣泛流傳開來。
1944年春,佳縣組織70多名群眾移居延安開荒種地,李增正任移民隊副隊長,為了宣傳移民的好處,李有源又創作了《移民歌》,並把《東方紅》作為移民歌的第一段。李增正和移民隊的同伴們一路走來一路唱,一直唱到延安。《移民歌》讓延安的軍民耳目一新,精神為之振奮。又經延安文藝工作者加工整理,形成後來完整的《東方紅》。
同年,《東方紅》在解放日報上發表。
《東方紅》一旦唱出,便像插上了翅膀,飛越黃河,跨過長江,漂洋過海,響徹全世界。
1951年,李有源以農民作者的身份,參加了綏德專區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次年又出席了陝西省文藝創作代表大會,並榮獲獎旗、獎章等,李有源也被人們尊稱為「人民歌手。」
1955年,人民歌手李有源因病去世,享年52歲。
總政交響音樂會《東方紅》
1962年,中國文藝報第三期刊登了一篇楊興的文章,文章說:
「從祖國的松花江畔到喜馬拉雅山,從海南島到內蒙古草原,無論在農村、部隊、工廠,還是在團體機關,無論是草原牧場,還是森林礦山,到處都可以聽到《東方紅》的歌聲……,《東方紅》不僅在我國國內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漂洋過海響遍了全世界,社會主義國家和其他國家的人民群眾,以不同的語言歌唱《東方紅》,《東方紅》在全世界人民群眾中受到了普遍歡迎。」
陝北民歌、俄羅斯民歌和南非黑人民歌被譽為世界三大民歌。可見,陝北民歌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地位也是相當重要的。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一個民族的任何一首歌,從來沒有像《東方紅》一樣被送上宇宙太空,唱響五湖四海,唱出了一個新時代。《東方紅》是一部用老鐮頭刻在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
而佳縣人民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的熱愛,完全可以從《東方紅》這首頌歌中領略。國民黨軍隊在佳縣遭受到的是斷糧斷水之苦,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在佳縣,佳縣人民傾其所有支援他們。
《東方紅》歌曲被人造衛星送上太空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建立了深厚的軍民情誼,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一桿桿紅旗空中飄,跟上共產黨把革命鬧」等廣為傳唱的民歌,充分展現了民心所向,「大家團結鬧翻身」成了引領時代的共識,邊區到處興起了母親送兒妻送郎、兄弟爭相報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
人民,永遠是革命的厚土。事實證明,無論什麼時候,共產黨只要根植於這塊厚土,就會有千萬年不倒的江山和更加輝煌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