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曙、洪傑、雷振岐
(作者簡介:
【1】王曙,原名王時良、王作賓,陝西富平人。1927年3月加入共青團,1931年7月轉黨。1930年10月參加楊虎城部,歷任報務員、通信器材科科長。1937年1月回延安後,任中央軍委三局科長、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原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2】洪傑,原名雎洪傑,陝西臨潼人,1931年參加楊虎城部,1933年7月加入共青團,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回延安後,任中央軍委通信學校教員,一二〇師電台隊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解放軍第六通信學校政委,四機部技術情報研究所黨委書記,四機部政治部辦公室主任。
【3】雷振岐陝西渭南市上雷村人,曾經是周####的最後一位警衛員以及習##的第一任警衛員,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雷振岐的兒子雷富強。)
(編輯注:
(一)、程卓民是在解放戰爭後期作為中共中央軍委三局通訊處成員以西北野戰軍(西北局)軍事聯絡員身份戰鬥在解放大西北的戰場上,曾經與西安隱蔽戰線人物王志廉是戰友、同鄉、同學(即1925年渭南縣立中學【現渭陽中學】同校同學,當時方仲如就是該校的老師)、同事(楊虎城綏靖公署)。
方仲如
王志廉當年(大約1947年10月到1948年11月初之間)在西安最繁華的鐘樓附近南大街西木頭市巷子西頭建立了一個以「春和德」油漆店為名義掩護下的中共地下紅色電台,報務員是由曾經是「西安八辦」報務員劉振復,當時化名劉增福看似姓名不同,但實從姓名讀音看是一致的,只是字不同而已,劉振復與劉增福,其中又有什麼內情,現還需考證研究?還需要更多的愛好隱蔽戰線歷史研究的同仁進一步破解這隱蔽戰線的一點小秘密,但從「春和德」油漆店現有資料情況和王志廉已經確定無疑是中共中央社會部直屬地下隱蔽戰線工作者的身份角度判斷,此西安鐘樓下電台應該與王志廉戰友程卓民有某種通訊報務關聯。
雖然此電台在1948年11月被國民黨西安電監科科長張成信破獲,但這個由王志廉建立的「西安版」的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報務員與「上海版」的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報務員的結局不同在於,共產黨地下隱蔽戰線工作者成功策反國民黨西安電監科科長張成信釋放了報務員,並在當年西北局社會部有關人員配合下策反張成信在1949年12月成都起義勝利回歸人民!
另外,程卓民1930年以後在楊虎城綏靖公署無線電台任隊長,當年王志廉就曾經是楊虎城將軍的專車司機和楊虎城綏靖公署司機班班長!)
正文如下:
程卓民同志1909年5月16日出生在陝西省渭南縣程家莊一個農民家庭。1925年在渭陽中學學習的【程】卓民受到馬列主義及進步思想的啟蒙教育和影響,提高了革命覺悟,積極要求參加革命組織。不久,他即投身於農民運動和學生的愛國運動,參加組織宣傳農民協會和反對帝國主義、擁護北伐軍的遊行示威,以及打倒土豪劣紳、貪官污吏等革命活動。
轟轟烈烈的群眾反帝反軍閥鬥爭日益深入發展,這使反動派極端恐懼和仇恨,他們對共產黨領導的「渭華起義」進行了大肆圍攻,對革命武裝力量進行了殘酷鎮壓。渭陽中學被反動派強迫封閉,【程】卓民同志被迫輟學,離開家鄉到西安謀生。適逢馮玉祥國民聯軍總部開封無線電學校在西安招生,他報考並被錄取。1929年秋畢業後,他同李玉庭同志(中共黨員)等4人被分配到西安固定電台任實習報務員。
1931年1月,在白色恐怖的歲月里,【程】卓民同志經焦維熾、李玉庭同志介紹,毅然決然地加入了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中國共產黨。黨組織交給他的任務是:利用他在社會上的公開合法身份和地位,從事黨的秘密工作。此後,他在黨組織領導下,在電台進行秘密活動,為黨、為革命做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工作,同年夏天,中共陝西省委為了黨的秘密工作的需要,決定在十七路軍在西安招考無線電人員之際,經【程】卓民同志幫助,派遣王曙同志考進無線電訓練班學習。【王曙】1932年春畢業後,他們開始在一起戰鬥和生活。
1932年初,中共陝西省委秘書長兼省委秘密工作委員會主任焦維熾和機要交通、黨報黨刊發行工作駐地被敵人發現後,【程】卓民接受黨的指示,利用他的軍官地位,機智地掩護了黨的機關和身處危境的焦維熾,迅速地轉移到圪塔寺他的同鄉家裡隱蔽起來。當時省委經費十分困難,機關人員總借貸度日,他從自己每月的薪餉中主動拿出30塊銀元,交給黨組織作為活動經費。另外,他還資助過一些黨員在生活和疾病中的困難,以解燃眉之急。
無線電五分隊在西安新城的駐地,實際上也是地下黨一些同志活動的場所,公開地利用電台進行秘密活動。程卓民、高克林、王曙等同志,經常以他們的軍官身份在此聚會。後來被敵特察覺。當時,交通處的頭頭,以調動人事為借口,給該隊派來一名叫李樹德的「藍衣社」分子充當特務長。【程】卓民對此人非常警惕,同其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並利用李樹德的蔬漏,巧妙地取得了「藍衣社」的證件,用鐵的證據,同李開展了面對面的鬥爭。另一方面他專呈上報,要求對李除名,又報告高級參議張韜安轉聖楊虎城主任得到楊的贊同。這充分表現了【程】卓民同志的機智勇敢,也表現了他對敵鬥爭的堅強決心。
1936年春,【程】卓民同志奉派隨楊虎城行營到韓城。當時十七路軍與紅軍在前線處於休戰、和談狀態,【程】卓民利用有利時機,秘密地將抄收的「紅中社」新聞翻譯出來,採取多種渠道,在中下級進步軍官中宣傳我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以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和政策,擴大黨的抗日救國的政治影響,直到「西安事變」以後繼續抄收。隨後,馮欽哉叛變,五分隊電台被監視,後被接管。抗日戰爭爆發後,【程】卓民先任四十二師和一六九師通訊連長,後任九十八軍和九十七軍通訊連長。先後同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武士敏將軍以及李興中、張韜安在一起,轉戰平漢鐵路沿線的冀中平原,太行山、太岳山、中條山和上黨盆地等區域。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後,他同雷振岐一起奉派到陝西省環境電話管理處執行軍事接管任務。同年8月,又同雷隨軍到達蘭州,在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電訊組工作,並被派到國民黨交通部第八區電訊管理局進行軍事接管工作。1950年轉業後,歷任郵電部蘭州電信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省郵電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縣話處副處長、基建處長、顧問、省電信器材廠廠長等職。他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地為恢復和建設甘肅省的郵電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離休後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還積極撰寫有關黨史資料,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後於1986年6月13日,在蘭州逝世。
【程】卓民同志是我黨一位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是忠誠無私的共產黨員,是為革命奮鬥一生的老通信戰士。他的革命精神永遠鼓舞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