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冬天,一輛列車帶着中國的風雪緩緩駛入莫斯科,冰天雪地中,車身上的五角星圖案被襯托得愈發鮮艷。
人民領袖毛主席在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簇擁下走下列車,赫魯曉夫立馬帶人走上前去,向中國訪蘇代表團全員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人群中,赫魯曉夫注意到了毛澤東身後的「小個子」男人,好奇詢問起他的身份,面對蘇聯領導人的「調侃」,鄧小平的回答很機智,一句話就讓現場的氣氛瞬間緩和了下來。
在莫斯科的這段時間,鄧小平用個人智慧和魅力成功折服赫魯曉夫,一向有些自傲的赫魯曉夫也不禁感慨道:「你們的小個子難倒了我們的大個子!」
當赫魯曉夫「調侃」鄧小平時,他到底是如何用一句話機智化解的?在莫斯科的這段時間,鄧小平又做了什麼,能讓赫魯曉夫輸得心服口服?
說起鄧小平和赫魯曉夫之間的恩恩怨怨,還得從1956年的蘇共二十大說起……
圖|鄧小平乘坐列車
一、不能這樣對待革命領袖斯大林
鄧小平一生中前後八次到蘇聯,其中七次都是在跟赫魯曉夫打交道,在中蘇論戰中,鄧小平作為主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中蘇關係就進入了一種微妙的「冷卻」狀態,來到60年代後,直接演變為空前規模的大論戰,中蘇兩黨逐漸產生分歧。
為了加強各個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團結,鄧小平經常往返於各國之間,尤其是在與蘇聯的外交事業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時間回到1956年2月,彼時蘇共召開二十大,特意向中共拋來橄欖枝。
中共中央組織了以朱德為團長,鄧小平、譚震林、王稼祥、劉曉為團員的代表團奔赴蘇聯。
在蘇共二十大上,剛剛上台不久的赫魯曉夫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竟然作了一份批判斯大林的報告,這份報告一經面世,瞬間在國際上引起混亂。
赫魯曉夫成了西方國家的「棋子」,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波「反共」高潮,引起了不小的混亂。
鄧小平很氣憤,他認為不論斯大林的功過對錯,始終都是一位值得紀念的革命先驅,怎能被赫魯曉夫如此「批判」?
「斯大林是國際人物,這樣對他簡直胡來!誰都不能這樣對待一個革命領袖!」
鄧小平一回國就迫不及待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在文章中,鄧小平懇切地說道:「斯大林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但也是一個犯了錯誤而不自覺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們應該從他正確的地方和錯誤的地方作出適當的分析,吸取有益的教訓!」
赫魯曉夫幾句話激起千層浪,同年6月28日,波蘭波茲南發生大規模工人遊行示威事件,事態一度擴展到全國。
波蘭事件引起了中共的高度重視,毛澤東當即派遣鄧小平、劉少奇、胡喬木一行人乘坐專機前往莫斯科,與蘇聯、波蘭兩方代表進行會談,在極度複雜的雙邊會談中,鄧小平第一次展露出了過人的外交才能!
波蘭事件剛剛解決,匈牙利又鬧出了大亂子,從10月下旬開始,匈牙利布達佩斯等地就出現了不同規模的工人罷工和示威遊行,局勢越來越混亂,蘇聯決定從匈牙利撤軍。
可這個節骨眼上撤軍,無異於火上澆油,當時鄧小平正好在莫斯科主持工作,中央當即致電鄧小平,要求他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不贊成蘇聯從匈牙利撤軍的決定。
一掛斷電話,鄧小平就喊來了劉少奇,兩人共同約見了蘇共中央代表團,向他們堅定轉達了中共中央的意見。
一開始蘇聯方面的態度十分固執,鄧小平據理力爭,雙方吵了好半天,蘇方才同意暫時不從匈牙利撤軍。
蘇軍留在匈牙利後,先後幫助匈牙利黨和人民平息了騷亂,平定了局勢,穩定了世界格局,維護了整個共產主義陣營的團結。
鄧小平在中蘇外事中頻頻露臉,很快就引起了赫魯曉夫的注意,在他的印象里,鄧小平不過是毛澤東身後諸位副總理中的一位,身材矮小,寡言少語,神情總是十分嚴肅。
在此之前,赫魯曉夫甚至連鄧小平的名字都沒記住,一直到1956年,鄧小平才第一次闖入他的視野,赫魯曉夫恍然大悟,仔細一打聽,原來早在1954年自己就見過鄧小平。
圖|赫魯曉夫
1954年9月底,赫魯曉夫一行對中國展開正式訪問,抵達北京的那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赫魯曉夫的心情很好,中蘇雙方代表團的情緒都十分高漲。
彼時的鄧小平正好是中蘇友協的名譽理事,但是在許多重大活動中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因此赫魯曉夫對鄧小平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
唯一的記憶點,就是鄧小平那極具個人特色,又短又硬的頭髮,當時這樣的髮型在蘇聯很少見,赫魯曉夫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種髮型在中國被稱為「小平頭」。
光是通過這個髮型,就可以推斷出鄧小平是一位性格剛強、處事果斷、不斷進取、求真務實的領導人,蘇聯老牌理論家蘇斯洛夫和波斯別洛夫在看到鄧小平的第一眼就判斷此人不簡單,告誡赫魯曉夫多多留意鄧小平。
可惜,赫魯曉夫見鄧小平身材矮小、樣貌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便一直在外事工作中忽略鄧小平的存在。
1956年的「反共反蘇」浪潮中,小個子的鄧小平力挽狂瀾,周旋於中蘇外事活動,運籌帷幄、鞠躬盡瘁,為共產主義陣營做出了巨大貢獻!
圖|鄧小平
二、你們的小個子難倒了我們的大個子
1957年,蘇聯發射了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第一次將目光蔓延至深邃的宇宙,可隨之而來的卻是美蘇冷戰,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開始交鋒,一顆人造衛星,不僅開啟了科技新紀元,還改變了世界格局!
為了慶祝人造衛星成功上天和十月革命勝利四十周年,赫魯曉夫邀請毛澤東訪問蘇聯,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下,毛澤東很清楚,這就是赫魯曉夫的一場「鴻門宴」。
受波蘭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影響,毛澤東對赫魯曉夫的盛情邀請並沒有多大興趣,後來蘇聯方面表示「南斯拉夫的鐵托主席也會出席莫斯科會議」,毛澤東才在周恩來的勸說下決定訪問蘇聯。
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南斯拉夫,和我們有高度相似的命運,人民經歷過戰火的洗禮,成為了共產主義陣營的一員,他們的領袖鐵托主席和我們的毛澤東主席一樣,都是剛正不阿、一心為國的人,兩人都對赫魯曉夫的「大國沙文主義」感到不滿。
這次鐵托主席與我們同時訪問蘇聯,也算是有個伴了,想必談話也會順利不少,毛澤東沒有磨蹭,當即組成了一支代表團遠赴蘇聯。
1957年11月,伴隨莫斯科的風雪,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乘坐列車緩緩抵達車站,赫魯曉夫帶着蘇聯代表團早已恭候多時。
「毛澤東同志,一路上辛苦了!」赫魯曉夫客氣地說道。
毛澤東笑着點點頭,回答:「為了這次見面,一切都是值得的。」
隨後,毛澤東不動神色掃過赫魯曉夫身後的代表團,發現沒有鐵托主席的身影,正準備張口問,赫魯曉夫卻搶着說道:「鐵托同志有些腰疼,因此不得不缺席會議。」
毛澤東依舊保持笑臉,卻用一種意味深長的語氣說道:「我看吶,他是政治性腰疼。」
此話一出,本來熱絡的氣氛瞬間冷卻下來,赫魯曉夫臉上的笑容也有些掛不住了。在這微妙的氛圍中,一行人乘車緩緩朝莫斯科城駛去。
圖|毛澤東(中)訪問蘇聯
在行駛的汽車上,雙方代表就聊起了國際形勢、社會主義道路、黨政建設等問題,二十個社會主義國家代表齊聚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宮共商大事。
當時中蘇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和平過渡」問題,中蘇雙方代表團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毛澤東親自下場與赫魯曉夫談判,卻始終得不出一個統一的結果。
赫魯曉夫堅定認為某些國家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過渡進入社會主義,緩慢有序走上議會道路,經歷過戰爭洗禮的毛澤東卻認為,面對任何反動事物或思想,都不能心慈手軟,否則後患無窮。
面對頑固的赫魯曉夫,毛澤東也有些疲憊了,為了找到新的突破點,毛澤東決定換一個人去和赫魯曉夫談判,他深夜寫下一張紙條,派人轉交給赫魯曉夫。
紙條上寫着:「赫魯曉夫同志,關於和平過渡問題,由鄧小平同志和你談,你看好嗎?」
「鄧小平」三個字闖入了赫魯曉夫的視線,此時的赫魯曉夫才終於明白,那個留着粗硬短髮,身材矮小,經常站在毛澤東身後低調的副總理,原來深得毛澤東器重。
圖|毛澤東和鄧小平合影
在赫魯曉夫的印象中,鄧小平是唯一一個經常得到毛澤東讚美的同志。
在慶祝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宴會上,毛澤東鄭重對赫魯曉夫說道:「我準備辭職不幹啦!」
聽到這句話,赫魯曉夫並沒有表現出很吃驚,只是冷靜地問道:「那有合適的接替人了嗎?」
毛澤東堅定點點頭,說道:「我們黨內有幾位同志,他們都不比我差,完全可以接替我!」
毛澤東先後提起了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三人,其中鄧小平的入選讓赫魯曉夫最為吃驚。
毛澤東故作神秘抬起右手,指着遠處人群中的鄧小平,笑着說道:「看見那邊的小個子嗎?他很聰明,前程遠大!」
赫魯曉夫順着毛澤東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在一群人高馬大的蘇聯同志里,穿着深色中山裝,留着粗硬短髮的鄧小平,看起來十分不起眼,沒想到這個「小個子」居然能得到毛澤東的如此青睞。
面對眾人的「調侃」,鄧小平的想法也十分豁達,他的回答也十分機智:「我是個小個子,既然如此,就不會讓蘇聯方面感到害怕了!」
此刻的赫魯曉夫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小個子」即將在談判中,打倒他這個「大個子」。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中蘇雙方依舊圍繞「和平談判」展開,鄧小平貫徹了毛澤東「堅決打倒反動派」的觀點,與蘇聯各位代表進行了談判。
依據談判形勢,鄧小平提交了一份書面綱領,有理有據指出了蘇聯「和平過渡論」的片面性和危害性。
談判桌上,鄧小平舌戰群儒,堅決否定了蘇聯的「和平過渡論」,最終蘇聯代表蘇斯洛夫敗下陣來,赫魯曉夫也徹底記住了這個蘊含巨大能量的「小個子」。
整場談判結束後,赫魯曉夫特意找到毛澤東,感慨萬分地說道:「你們的小個子難倒了我們的大個子!」
聽到這話,毛澤東笑着對他說道:「可不能小瞧我們的『小個子』,鄧小平同志是難得的人才!」
赫魯曉夫連連點頭,贊同地說道:「是啊!我也感覺到這個人很厲害,不好打交道,他的觀察能力很強!」
赫魯曉夫第一次領教到了鄧小平的厲害,此刻的他沒有想到,自己和鄧小平並沒有緣盡於此。
鄧小平一生8次訪問蘇聯,其中7次都是和赫魯曉夫打交道,每一次都給赫魯曉夫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圖|鄧小平
三、鄧小平在莫斯科舌戰赫魯曉夫
1958年4月,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突然給彭德懷寄來一封信,請求在中國沿海建立供潛艇艦隊使用的長波電台。
即便是「老大哥」,也不能這樣明着侵佔我國領土主權啊,彭德懷當即將信函呈交中央,中央堅決拒絕了蘇聯的請求。
同年7月,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提出組建中蘇聯合艦隊,毛澤東二話沒說,直接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
尤金將毛澤東的話如實彙報給赫魯曉夫,赫魯曉夫知道後生氣極了,匆匆忙忙趕到中國與毛澤東會談,這次會談也成為了中蘇關係徹底鬧翻的開端。
赫魯曉夫回國後,單方面撕毀了中蘇簽訂的《國防新技術協定》,蘇聯為了自身在南亞發展的戰略需要,公開了中蘇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赫魯曉夫親自訪美與艾森豪威爾見面,要搞什麼「蘇美合作」,談什麼「主宰世界」,甚至還在布加勒斯特會議上公然對中共代表採取突然襲擊。
歷史的車輪駛入60年代,蘇聯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並且收回了所有設計圖紙和機械,當時新中國正處於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時期,蘇聯專家在此時離開,給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科學建設均造成重大損失。
中蘇關係日益緊張,社會主義陣營出現了「巨大裂隙」,在越南的勸說下,中蘇決定於1960年9月在莫斯科展開會談。
毛澤東料定,這將是一場硬仗,唯有鄧小平這樣強硬的軍事人才出馬,才能與蘇方一較高下。
圖|彭真
9月15日,中央代表團抵達莫斯科,鄧小平擔任團長,彭真擔任副團長,代表團得到了蘇方高規格的歡迎和接待。
在盛大的歡迎宴會上,中蘇雙方代表先後致詞,看似其樂融融的氛圍,實則暗流洶湧,赫魯曉夫借用阿爾巴尼亞「指桑罵槐」:「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對不起蘇聯共產黨。」
鄧小平當即直率地說道:「他們能夠堅持獨立自主,我們應該尊重他們,而不是不斷施加壓力。」
赫魯曉夫冷哼一聲,激動地說道:「他們拿了我們的糧食和金子,反過來又罵我們……」
「援助本就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遺物,援助的目的不是為了控制和干涉,你援助了人家,人家也援助了你嘛!」鄧小平強硬回懟道。
赫魯曉夫被懟得半天說不出話。
不久前,蘇聯剛剛撤走專家設備的行為直接導致中國250多家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處於停頓、半停頓狀態,這種不負責任、不講道義的行為在國際法中也是不被允許的。
赫魯曉夫立馬轉移話題,轉頭對鄧小平說道:「你們對斯大林問題上態度前後不一!」
「我們的態度是一貫的!」鄧小平乾脆利落回答。
赫魯曉夫的眉頭緊緊皺在一起,漲紅着臉頰說道:「開始你們擁護我們,後來卻反對我們!」
「擁護什麼?反對什麼?」鄧小平立馬回懟道。
「劉少奇同志早就講過了,你問問米高揚,他來北京時我們講沒講過!錯誤要批評,功績也要肯定,我們反對這種一刀切的做法!」
鄧小平的話讓赫魯曉夫有些下不來台,為了掙回一點面子,他氣急敗壞道:「高崗是我們的朋友呀,你們這樣對他,就是對我們的不友好。」
聽到這句話,鄧小平的神情立馬變得嚴肅起來,他緊盯赫魯曉夫的雙眸,堅定說道:「這可是你說的話,是要記錄在案的!」
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什麼胡話的赫魯曉夫徹底失控了,瘋狂叫嚷道:「你們不是喜歡莫托洛夫啊!把他給你們,但高崗是我們的朋友!」
鄧小平徹底被赫魯曉夫的反應氣笑了,搖搖頭說道:「簡直是無稽之談!」
圖|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這個人經常在一些重大場合說話不過腦子,甚至不計後果,這也成了他的一個致命缺點。
蘇共中央主席團知道赫魯曉夫這是「老毛病」又犯了,紛紛站起來打圓場、到處敬酒,硬生生將話題打斷,為了給蘇方留一些面子,鄧小平也沒有死抓着不放,尷尬地和赫魯曉夫碰了碰酒杯,一飲而盡。
10月,26國共產黨工人黨代表參加的起草委員會在莫斯科召開,鄧小平再一次代表中國「出征」。
吃一塹沒有長一智的赫魯曉夫再一次在歡迎宴會上說起了「胡話」,當著眾人的面,他公開了自己對中國代表團的意見:「我認為我們現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看法與中共存在許多分歧,根據中國發表的《列寧主義萬歲》,我認為中國有許多錯誤的觀點。」
鄧小平放下手中的酒杯,不緊不慢走了過來,笑着對眾人說道:「赫魯曉夫同志,各黨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任由你劃線。」
「哼,鄧小平同志,當年蘇美戴維營會談你就唱反調,天天說『以蘇聯為首』。如果為首隻是請客吃飯,那我們不幹了!」
「為首也不可以隨便發號施令,任意規定別人的黨派!」鄧小平當即回懟道。
毛澤東及黨中央本就對赫魯曉夫的「大國沙文主義」感到不滿,如今赫魯曉夫的發言更是讓人寒心。
此次會談後,鄧小平又和蘇聯展開了幾次談判,均以中方代表團凱旋迴國而結束,毛澤東高度肯定了代表團的功績:「代表團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你們沒有同蘇方達成任何有失原則的協議,這就是完全的勝利!」
圖|「 小個子」鄧小平
談起鄧小平,毛澤東更是讚不絕口:「赫魯曉夫曾經說鄧小平『個子小』,沒想到卻是一個重量級的拳師。事實上,赫魯曉夫搬不動他,蘇斯洛夫更不能!」
寥寥數語,便可看出毛澤東對鄧小平的青睞和重視,這個曾經被赫魯曉夫等人調侃的「小個子」,此刻卻成了足以撼動遠東地區的「巨人」!
本文由歷史龍元閣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