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張廷發與鄧小平
前言
1997年2月19日,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張廷發作為鄧小平的老部下,他和全國人民一樣都陷入到了深深地悲痛中。在他腦海中又浮現出戰火紛飛的年代,鄧小平對他的諄諄教誨以及建國之後對他的保護。
出於對老首長的敬仰,張廷發特意將鄧小平的照片和毛主席的畫像掛在客廳的正牆上。每天面對着兩位導師,張廷發內心總情不自禁地湧起一股暖流。
在談起自己以往的工作時,張廷發總會發自肺腑地說道:「我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離不開毛主席和鄧小平同志對我的教導!」
一份戰鬥詳報,讓張廷發來到劉鄧首長身邊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製造盧溝橋事變為起點,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全國性抗戰由此開始。
為能夠抵禦外敵,國共兩黨便再次合作,根據兩黨之間達成的協議,中共中央軍委於8月25日發佈命令,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第一一五師、第一二零師、第一二九師。
原紅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二十九、紅三十軍等部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師長為劉伯承,副師長為徐向前。張廷發當時所在的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第九十二師分別改編為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團。
圖丨張廷發將軍
第三八六旅旅長為陳賡、副旅長陳再道,張廷發任旅司令部參謀。
部隊改編後,第一二九師舉行了誓師大會和閱兵式。9月6日,劉伯承和師政訓處主任張浩準時到達會場。張廷發和全師9000多人在大雨中威武雄壯地聽着劉伯承講話:同志們,在全國抗日形勢、民族存亡、國家危急時刻,需要我們中國共產黨人高舉抗日大旗,跟侵略者作最英勇的鬥爭!
最後,劉伯承帶領全師在大雨中宣誓,與會指戰員個個摩拳擦掌,決心誓死殺敵。在之後的歲月中,張廷發跟隨部隊四處作戰,在實戰中磨練了自己的軍事素養和大局觀。
1940年春,張廷發調任第三八五旅司令部任作戰股股長。8月份,在彭老總等人的指揮下,調動100多個團對日軍所佔領的交通要線及據點發動進攻,這場戰役也被稱為百團大戰。
在此次戰役中,張廷發也參與其中,跟隨第三八五旅作戰。作戰期間,旅部下發各隊伍的通知、命令和總結,大多數都是由張廷發起草的,為此他對於戰場形勢地發展有着清晰地認識。
圖丨張廷發將軍在視察工作
第一二九師領導和司令部看了第三八五旅上報的這些文件後很重視,便指定人對張廷發進行考察。
某次,第一二九師召開參謀工作會議,旅參謀長曾紹山因為有事無法前往,為此旅長陳錫聯便讓張廷發出席這次會議。在當時參加會議的工作人員中,張廷發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因為他年齡最小。
會議期間,師部參謀魏壘向張廷發詢問道:「你們旅部的戰鬥詳報是誰寫的?」張廷發聽後回答:「是我寫的。」對方也沒說什麼,便離開了。這樣的詢問,張廷發也沒有放在心上,以為是上級巡查工作。
不過令張廷發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一次的詢問,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張廷發參加完會議回到旅部後不久,便接到來自師部的命令:調張廷發同志來師部任作戰科長!
圖丨劉伯承和鄧小平合影
能夠在劉鄧首長身邊工作,這是不少人都希望的事情,不過張廷發有些疑惑的是,自己是怎樣引起劉鄧首長注意的?張廷發按照命令,來到師部後,通過魏壘之口才得知:自己的那份作戰詳報,受到了劉鄧首長的高度稱讚,認為他適合來師司令部工作,為此便有了這份調令。
張廷發上任後,來到了自己辦公的地點。師司令部設在赤岸村一座古廟內,這裡既是師司令部的作戰室,也是張廷發和作戰科的辦公室,牆上掛滿作戰地圖。劉伯承和師政治委員鄧小平、參謀長李達每天都來作戰室批閱文件。
張廷發上任第一天,便見到了鄧小平,正當他不知道如何開口時,鄧小平便對他說道:「你就是新調來的張廷發同志吧,你來作戰科工作,我們今後接觸的機會就多了。」
張廷發聽後點了點頭,說道:「首長,以後請多多指教。」此後,在司令部作戰科長的任上,張廷發有很多機會接近鄧小平,多次參加他主持的大會小會,回想起這段往事,張廷發曾說道:
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後,我感覺他平易近人,滿腹經綸,講起話來簡明扼要,一句是一句。
圖丨鄧小平
同樣,鄧小平在和張廷發相處過程中,發現張廷發不僅足智多謀,而且還能沖善打。
1942年夏,日本侵略者出動大批兵力對太行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與此蔣介石也指揮部隊趁機和八路軍部隊產生摩擦。在這樣的情況下,鄧小平接到八路軍總部的命令,前去太岳地區領導作戰,而劉伯承等人留在太行根據地組織軍民進行反「掃蕩」。
鄧小平在離家時,特意對張廷發叮囑道:「眼前局勢複雜,務必要提高警惕,保護好劉師長的安全。」鄧小平的這番叮囑,讓張廷發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為此他表示道:「我們一定會保護好劉師長的安全,請您放心!」
在鄧小平離開後,張廷發便全天坐鎮作戰室,分析日軍的動向。1942年6月,張廷發收到一份關於日軍動向的報告,在經過他縝密的分析後,覺得這批日軍的動向極有可能是朝一二九師師部所在處趕來,為此張廷發便立即將這個發現上報參謀長李達。
圖丨李達
經李達和劉伯承商量後,確認張廷發的判斷是正確的,師部位置已經暴露,應該立即組織轉移。考慮到師部和邊區政府人員眾多,為此便分成兩批進行轉移,而張廷發也承擔起保衛師首長和首腦機關的安全。
在轉移過程中,遭遇到日軍隊伍,張廷發率部進行阻擊。由於敵軍對當地地形部署下,外加上在八路軍區域作戰,為此便不敢貿然追擊,反而死死地咬在隊伍後方。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廷發意識到,如果這樣下去,敵人極有可能召集其他部隊對我方進行包圍。
張廷發便向劉伯承提議:大部隊先行,警衛部隊留下來阻擊敵人,將敵人帶至相反方向!劉伯承同意了他的想法,並叮囑道:「你們這一去危險重重,切勿戀戰,我在前方等你們安全歸來。」
就這樣,張廷發率部跟敵人玩起了捉迷藏,擊殺了不少敵人。張廷發預計主力部隊抵達安全位置後,便開始率部進行盤旋轉戰,歷經重重困難,終於將敵人甩掉,跟大部隊匯合。劉伯承在得知張廷發歸來後,便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你們安全歸來,好樣的!我這幾天一直在擔心你們的情況啊。」
圖丨張廷發舊照
張廷發聽後說道:「鄧政委在走之前,特意叮囑我要保護好首長的安全,我這也是職責所在。」
鄧小平後來在聽說這件事後,說道:「張廷發同志不僅是一位好參謀,而且還是一位能帶兵打仗的戰將啊!」
鄧小平對張廷發的批評和關懷
張廷發在劉伯承和鄧小平兩位首長身邊學習到了很多,為此鄧小平便有意將他外放,去實戰中磨練,將學習到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
1943年,25歲的張廷發被任命為太行軍區參謀處長,不久後又被任命為太行七分區司令員,開始走上了一條戰將之路。在實際的指揮過程中,張廷發靈活運用從劉鄧首長身上學來的戰術,並且舉一反三,率部打出了不少勝仗。
張廷發的表現,也是被劉鄧首長看在眼中:「張廷發同志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等有機會再給他壓壓擔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並於9月2日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中國人民歷經多年的艱苦抗戰終於結束了。不過正當全國百姓沒有高興幾天後,蔣介石便毅然決然地發動了內戰,開始大舉進攻解放區。
圖丨劉鄧大軍
在解放作戰開始後,劉鄧首長便將張廷發調到六縱擔任參謀長,協助王近山同志指揮作戰。
1946年9月底,劉鄧大軍接連發起攻勢,取得了不少的戰果。不過連續多日的作戰,讓部隊上下都非常疲倦,為此劉伯承和鄧小平商量後便決定部隊進行休整,等恢復戰鬥力後在進行作戰。
當時六縱是跟隨司令部一起行動的,張廷發身為參謀長,需要負責的工作很多,一方面他需要保證劉鄧首長的安全,另一方面他要保證部隊的供給問題的解決,為此每天都非常忙碌。
部隊在休整轉移過程中,由於下雨的緣故,導致道路很難走,運輸物資的卡車深陷泥潭無法前進。沒有辦法,張廷發只好從百姓家中借來幾輛車幫忙運輸。在抵達目的地後,鄧小平考慮到民眾負擔頗重,為此便召開會議,要求減輕人民負擔,減少徵用群眾的車。
然而幾天過後,鄧小平看到還是有很多百姓的車,為此便將張廷發叫來嚴肅問道:「說了的命令,為什麼不執行?」
圖丨鄧小平
其實,當時鄧小平召開會議的時候,張廷發因為工作的緣故並沒有參加,事後也沒人通知他,為此在聽到鄧小平的這番話,他內心有點不服氣。年輕氣盛的張廷發,在吃飯的時候越想越氣,為此便將桌子給掀翻了。
他的這種所作所為,被鄧小平所知道了。為此便將張廷發叫來,說道:「怎麼,你張廷發批評不得?批評一下就耍態度?你自己回去好好反思下。」
在之後的幾天時間裏,鄧小平也一直沒有找張廷發,就是要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張廷發在冷靜下來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便主動找鄧小平承認了錯誤。鄧小平見他認錯態度不錯為此便說道:
我們幹事情,要有群眾觀點,不能單一。這個地方,國民黨來,我們也來,人民負擔很重,不堪其苦。我們要盡量保護人民利益,減輕人民的經濟和勞役負擔。人民的擁護,是我們打勝仗的重要條件。破壞紀律,脫離群眾,是自掘墳墓!
圖丨鄧小平
鄧小平的這番話,對張廷發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之後的歲月中,張廷發牢牢記住了鄧小平的這番話,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成為了張廷發將軍的人生信條。
鄧小平復出後,任張廷發為空軍政委
1975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宣布: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在1月中旬召開的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第一副總理。
鄧小平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開始代替病重的周總理主持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日常工作,並大刀闊斧地進行整頓。
1975年7月,鄧小平和葉劍英一同主持了軍委擴大會議,商討軍隊整頓事宜。在這次會議開完後,鄧小平便任命張廷發為空軍政委、黨委第一書記。
圖丨左二為張廷發
張廷發在收到這則任命後,自然是無條件服從組織上的安排,不過他內心也有一絲疑慮:這項工作該如何開展?應該注意什麼?
正當張廷發準備找鄧小平詢問意見時,他卻接到鄧小平要和他談話的通知。在見到鄧小平後,張廷發便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不過鄧小平並沒有立即回答,反而是反問道:「你準備上任之後如何開展工作?」
張廷發聽後並不是沒有準備,而是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說了出來:「我們準備從整頓入手,對空軍的工作進行全面整頓,改變面貌,開創新局面。」
鄧小平聽後點了點頭,說道:「你的這個想法很好,就按你所得辦,部隊要整頓,還是全面整頓好。不過你需要注意要保住黨對空軍的領導權……」
圖丨張廷發與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洽談工作
張廷發聽後鄭重地點了點頭,隨後鄧小平說:「你待會去見下葉劍英同志,看看他有什麼意見。」
來到葉劍英元帥的辦公室後,葉劍英便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張廷發同志,空軍的工作就交給你了。不過中央軍委對你有兩點要求,第一是,保持住黨對空軍的領導權;第二,就是要部隊進行整頓,這兩點始終要把握好。」
張廷發聽後,回答道:「葉帥,我保證完成任務!」
張廷發在上任後,完全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開展工作,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不久後,張廷發將整頓空軍的情況報告,呈送鄧小平審查。鄧小平很快批示「很好」,中央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寫了300多字的批語:我完全擁護鄧副主席的看法!
隨後,根據鄧小平的提議,軍委召集駐京各單位領導人會議,指定張廷發同志在會上發言,空軍的做法,受到了與會者的好評。
圖丨張廷發老將軍
在之後的歲月中,張廷發始終堅持黨中央的領導,積極貫徹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為空軍的大力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1983年,在安排空軍黨委常委中幾位老領導退出空軍黨委領導班子的同時,張廷發也在考慮自己退出空軍領導班子的問題。
張廷發認為自己是老共產黨員,應該有主動申請退出空軍領導崗位的覺悟。在考慮清楚後,張廷發向黨中央作了正式的報告:
為了解決空軍領導班子的老化問題,我響應軍委座談會的號召,從現任工作崗位上退下來,讓位給比我更年輕的同志,請予以批示。
圖丨張廷發與飛行員談話
不久後,黨中央批示了張廷發的申請。退出軍隊領導崗位的張廷發,在鄧小平任主任的中顧委擔任委員。儘管在退休之後,張廷發依舊關心着軍隊的發展,為空軍的建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2010年3月25日,張廷發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