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手下神奇工匠,鑄劍鑄刀造木牛流馬,姜維親自為他寫傳記

2022年09月29日04:53:46 歷史 1665

我們知道,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不僅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而且還是一個大發明家。

他的著名發明有:木牛流馬、孔明燈、十連弩等,這些發明都非常實用,在解決軍糧運輸、信息傳遞、提高裝備戰力水平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些發明,都是和諸葛亮重視科技研發應用息息相關的。

諸葛亮手下神奇工匠,鑄劍鑄刀造木牛流馬,姜維親自為他寫傳記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主帥,自然會有這樣的工匠。並且,離開這些技術優秀的工匠,即使再好的發明構思和設計,也不會造出相應的實物。

在諸葛亮的手下,就有這樣一位能工巧匠。甚至可以說,在諸葛亮的倡議下,木牛流馬的構思,可能就是這位工匠的想出來的。這位工匠就是蒲元。

《三國志·後主傳》中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這其中就提到了諸葛亮的軍糧山地運輸工具木牛流馬。

在趙無聲《快史拾遺》中有:「蒲元造木牛流馬,今人皆謂武侯所創。」按這裡所說,蒲元是按諸葛亮的創意製造的。

在杜佑《通典》中說:「亮集督軍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馬。據此,則蒲元諸人實創之,非亮自創也」。按這裡所說,木牛流馬的發明人,很可能不是諸葛亮一個人,而是眾人合作的結晶,並且,很可能提出創意的是諸葛亮,而實際設計製造人,則是蒲元。

諸葛亮手下神奇工匠,鑄劍鑄刀造木牛流馬,姜維親自為他寫傳記 - 天天要聞

在清代張澍編的《諸葛武侯文集故事製作篇》中更說的明確,「孔明欲北伐,患糧運難致。元牒與孔明曰:『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攝雙環。入行六尺,馬行四步。人載一歲之糧也。』」由此來看,蒲元則是「木牛流馬「的實際上的主要發明者之一。

蒲元是諸葛亮軍中難得的一位巧匠。他不僅製造出了木牛流馬,還奉蜀主劉備之命,採用金牛山之鐵,「造刀五萬口,皆連環及刃,列七十二煉,柄中通之,兼有二字」。——看來這是軍中的通用武器裝備。

為劉備「鑄八鐵劍,各長三尺六寸」。除此之外,還在諸葛亮出兵斜谷時,奉命打造了三千口刀,他打造的刀極其鋒利,他的技術水平甚至達到神乎其神的水平。為此,後來的大將軍姜維還為他專門寫了傳記《蒲元傳》。

傳記中說:「君性多奇思,得之天然,鼻類之事出若神,不嘗見鍛功,忽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熔金造器,特異常法。刀成,自言漢水鈍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之。

諸葛亮手下神奇工匠,鑄劍鑄刀造木牛流馬,姜維親自為他寫傳記 - 天天要聞

有一人前至,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猶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云:『雜八升,何故言不雜襍?』取水者方叩首伏,雲實於涪津渡負倒覆水,懼怖,遂以涪水八升益之。

於是咸共驚服,稱為神妙。刀成,以竹筒密內鐵珠滿其中,舉刀斷之,應手虛落,若剃生芻,故稱絕當世,因曰神刀。今之屈耳環者,是其遺範也。」

什麼意思呢?姜維說,這蒲元生性有許多奇思妙想,並且都是天然得來的,常常是觸類旁通,有如神助。平日里也未曾見過他打造過什麼器物,卻忽然在斜谷為諸葛亮鑄造了三千把軍刀。

並且他打造兵器的方法很不一般。他把刀打好之後,說漢中地區的漢江的水軟而鈍弱,不耐淬火;而蜀江(岷江)的水爽快清烈,聚有金屬的元精,天然生成。於是,就派人到成都去取岷江之水來鑄刀。

一個人把水取回來了,交給了蒲元。蒲元拿取回的水淬刀,一試,就說這水裏面摻了涪江的水,不能用。可取水的人堅持說沒有摻其他的水。

蒲元拿起刀在水裡划了一下,說:「這水裡摻了八升涪江水,你怎麼不敢說沒有摻?」

取水的人一見,慌忙叩頭認罪,說,是在將水運到涪江渡口時,水器倒了,倒出了一些水,因為害怕受罰,所以就就地加了八升的涪江水摻了進去。

其他人聽後,無不驚嘆佩服,說這蒲元也太神奇了。

諸葛亮手下神奇工匠,鑄劍鑄刀造木牛流馬,姜維親自為他寫傳記 - 天天要聞

後來,蒲元把刀鑄成了。用竹筒裝滿鐵珠封好,舉刀一砍,應手斷開,就像是在砍草一樣。因此,蒲元鑄的刀在當時被稱作一絕,號為神刀。

現在的屈耳環,還保留着他的樣式。——當然,我們現在連屈耳環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這蒲元也可堪稱是蜀漢王朝的「大國工匠」了,怪不得姜維大將軍親自為他寫傳記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黃種人,西方的野蠻遊戲下的洗腦稱呼? - 天天要聞

黃種人,西方的野蠻遊戲下的洗腦稱呼?

白種人乾的事多半很齷齪,黃總人乾的事總以道理為先。當我說這話,你可能不會質疑,為何我說黃種人,你也會想到自己。所以,為什麼會有黃種人這種說法,為什麼中國人還不生氣?為什麼很多中國人看起來比很多白人更白,但白人們卻依然稱呼我們為黃種人?
國家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被查,毫無底線,決不輕饒! - 天天要聞

國家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被查,毫無底線,決不輕饒!

紀委同志對貪污行為的每一次精準打擊,都如同一聲振聾發聵的警鐘,讓心存僥倖者膽戰心驚。這是向全領域昭告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任何妄圖通過貪污中飽私囊的行徑,都躲不過正義的制裁。在全力營造的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里,貪污分子毫無立足之地,必將被正義的
【春秋076】齊桓公老年痴呆寵信奸佞,自己慘死國家隨之大崩盤 - 天天要聞

【春秋076】齊桓公老年痴呆寵信奸佞,自己慘死國家隨之大崩盤

齊國嚴重內亂,在一年前就有徵兆,而且這個徵兆咱們後世的人根本看不懂。魯僖公16年春,即前644年天降隕石,有五顆隕星落在宋國。又有六隻水鳥,飛過宋國都城遇到大風,在空中倒行,宋人認為是異象。王室的內史聘問宋國,宋襄公問內史,我們國家的異象是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人生得遇蘇東坡》【中】 意公子 著有網友說,在他人生最低谷時,是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治癒了他。還有人說,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將他從極度悲傷的情緒中拉了出來。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擁有這種恬淡的處世態度。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慶余年》的大結局是否真的稱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慶余年》,還讀了一部以唐玄宗與安史之亂為背景的網文,越讀越覺得,《慶余年》的大結局,堪稱最佳!在《慶余年》的世界裏,太后、皇后、公主、慶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將軍、陳萍萍這些慶國高層人物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 天天要聞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看歷史老照片,品百年滄桑巨變。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一個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組拍攝於1966年的老照片。從這些老照片上,我們能看到當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966年,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19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導語:在華夏大地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時空,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他就是毛澤東。直至今日,國內外各界人士對他讚譽有加,在韶山沖,每天都有遊客排着長隊,只為瞻仰他的風采。這份跨越歲月的愛戴,源自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和始終如一的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