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毛主席
毛主席為什麼那麼不待見「賈桂」?「賈桂」是何許人也?
賈桂是京劇《法門寺》中一個太監的名字,《法門寺》改編自明代初年的一段故事,故事是真實,賈桂這個角色是虛構的。
與大多數傳統戲劇類似,京劇《法門寺》敘述的無非是「才子佳人、帝王將相、恩恩怨怨」的故事。
毛主席非常喜歡《法門寺》這齣戲,在延安的日子裏,毛主席就四次饒有興趣地觀看過演出。
重慶談判期間,在緊張激烈的談判間隙,為緩和矛盾,「東道主」安排了幾場京劇演出,應邀觀看演出的賓客有毛主席、國民黨要員和在渝著名民主人士。
領銜演出的是有名的戲班子「厲家班」,據說,之所以請「厲家班」,主要因為蔣介石的個人偏愛,在眾多京劇名家中,蔣介石尤其喜歡「厲家班」武生演員厲慧良的表演。
當時,蔣介石點了兩齣戲《穆桂英挂帥》和《十三妹》,毛主席點的正是《法門寺》。
另有一種說法,國民黨人點的是《負荊請罪》,民主人士點的是《將相和》,而毛主席卻出人意料地點了《大鬧天宮》。
這個說法雖然無據可查,或者純屬虛構,卻生動揭示了三種力量當時的不同立場和不同選擇。
毛主席喜歡看《法門寺》,除了看重這本戲的文藝價值,欣賞「厲家班」藝人精湛的表演技巧,毛主席特別感興趣的是劇中的小太監賈桂。
《法門寺》劇照一
《法門寺》里有這麼一個情節:大太監劉瑾讓小太監賈桂坐下的時候,賈桂很自然地回了一句:「甭坐了,奴才我站慣了」。
據說,演出開始之後,坐在後排的幾個國民黨要員還在那裡高談闊論,他們開口閉口都是「美援」、「國際援助」。
顯然,他們這是有意在毛主席面前顯擺、嘚瑟,以顯得他們有美國的支持,因而何等強大、何其富有。
這個時候,毛主席沒有說話,更沒有透露出嘲諷或者不屑的意思。
當戲台上演到上述情節的時候,毛主席的臉上顯露出鄙視、厭惡的表情,他指着戲台上的賈桂嘟噥道:「你看看,主子給他讓坐,他卻說站慣了,一副奴才相」。
毛主席的話雖然音量不大,卻聲聲入耳,坐在後排的國民黨要員聽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後人猜想,毛主席這句話就是說給那幾個國民黨要員聽的,意在嘲諷國民黨政府為了爭取「美援」,在美國主子面前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的醜態。
毛主席的話是否有這種寓意,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聽了毛主席這句話,後排的那幾個國民黨要員徹底閉上了嘴。
我想,那幾個國民黨要員應該是「進入角色、對號入座」了,一個身心殘缺的大太監,一個唯唯諾諾的小太監,一副奴才相,這樣的諷刺也太辛辣了吧!
1949年夏,毛主席從香山來到北平長安大戲院,這裡將上演傳統京劇《法門寺》。
應毛主席的邀請,即將出席「一屆政協」的部分代表到場觀看了演出。
演出結束之後,毛主席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齣劇場,毛主席一邊走,一邊對身邊的民主人士說:「《法門寺》里兩個太監很典型,一個是劉瑾,一個是賈桂」。
「劉瑾以前沒有辦過一件好事,唯獨在法門寺糾正了一件錯案,這也算是他為人民辦的一件好事」,毛主席點評道。
「這個賈桂很卑微,在他的主子面前,賈桂沒有尊嚴,沒有骨氣,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十足的奴才相。」
有人附和道:「太監原本就不是什麼正常人,賈桂正是這個群體的代表人物。」
毛主席話鋒一轉道:「我們身邊也有不少賈桂啊,既可憐,又可悲」。
「我們要提倡實事求是、人格獨立,一個人是要有一點自尊心、有一點骨氣的,賈桂這種奴才思想要不得。」
毛主席還說,「對下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對上唯唯諾諾、奴顏婢膝,就連大太監劉瑾都看不起他」。
久而久之,「賈桂」就成了「奴才」的代名詞,說起賈桂,人們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奴性十足、沒有骨氣的那類人。
《法門寺》劇照二
毛主席格外欣賞一位「不食嗟來之食」的文人-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上世紀四十年代,戰亂中的中國百業蕭條,物價飛漲。連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這樣的人都買不起糧食,一家老少只能以稀粥糊口。
這個時候,美國給中國運來了大量糧食,國民黨當局給教授們發了「麵粉配給證」,教授們可以憑證購買美國援助的麵粉。
可是,因為貨幣貶值,加上糧食供應時常中斷,導致糧價暴漲,朱自清一個月的工資只夠買三袋多麵粉。
更何況,即使能夠買到麵粉,美國人也是有條件的:既然接受美國的救濟,中國人就該對美國感恩戴德,俯首帖耳。
用大白話來說,你想吃美國的麵粉,那就要乖乖聽話,總之,麵粉不是白給的。
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毛主席用辛辣的語言這樣寫道:
「美國人在北平、天津、上海灑了些『救濟粉』,看看誰願意彎腰拾起來,這叫作『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毛主席嘲諷道:「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毛主席嘲諷的話就應驗了。
1948年5月,美國政府妄圖復活日本軍國主義,消息一出,就遭到中國社會各界的強烈譴責。
就此,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和駐上海總領事卡寶德發表了威脅性和侮辱性演說。
在演說中,司徒雷登和卡寶德拒不回應中國各界的質詢,反而以「美援麵粉」為由頭,指責「中國人不識好歹,恩將仇報」,甚至威脅要中斷「美援」。
面對美國人的侮辱和威脅,清華大學110位學者聯合發表了《百十師長嚴正聲明》,呼籲國人拒領「美援麵粉」,以抗議美國的扶日政策。
「聲明」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為了中國人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
「聲明」正式發表前,清華大學吳晗教授去了朱自清家,希望朱自清在聲明書上簽名。
當時,一跨進朱自清的家門,吳晗教授就猶豫了,因為飢餓和嚴重的病情,朱自清已經卧床不起,無錢醫治。
更何況,朱自清一家老少共有9個人,朱家的日子已經過得特別艱難。
吳晗教授想,如果朱自清在「聲明書」上籤了字,朱家的日子將會更加艱難。
所以,吳晗教授對朱自清教授這樣說:「是否在『聲明書』上簽字,我的建議是量力而行,不要勉強」。
朱自清教授說:「吳先生應該清楚我的為人和態度,春秋時期,氣節之士即便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古人尚能如此,我輩也能做到,否則,將妄為人師。」
「我早就想好了,寧可餓死,我也不接受美國人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說完這句話,朱自清硬撐着病體坐了起來,毫不遲疑地在「聲明書」上籤上了「朱自清」三個字。
第二天一大早,朱自清教授就讓他的夫人退還了「麵粉配給證」。
看到家裡還有幾張當月的麵粉票,朱自清對夫人說:「快拿去退了,家裡還有小半袋麵粉,你一併把它帶走,要退就退個乾淨徹底」。
一個多月之後,朱自清教授病情惡化,藥石罔效,不幸不治逝世,終年僅50歲。
彌留之際,朱自清教授吃力地、斷斷續續地囑咐家人:「有一件事情務必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的『聲明書』上籤了字的,今後,無論有多麼困難,你們都不要接受美援麵粉」。
有人說,朱自清教授這是「書生意氣」,「民以食為天」,朱自清教授大可不必「以死抗爭」。
解放戰爭時期的毛主席
毛主席卻不是這麼看的,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毛主席這樣寫道: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人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他們站起來了」。
「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還能看到一段豪氣干雲且耳熟能詳的名言:
「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麼。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
當中國面臨最嚴峻的國際環境時,毛主席又多次提到《法門寺》里的太監賈桂。
毛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中寫道:
「有些人做奴隸做久了,感覺事事不如人,在外國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門寺》里的賈桂一樣,人家讓他坐,他說站慣了。」
毛主席斥責其「奴性十足,不可救藥」,進而號召全國人民「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來,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視美帝國主義』的精神發展起來!」
建國初期,蘇聯「老大哥」給予我國非常大的幫助,中國人民對蘇聯「老大哥」心存感激、尊重有加。
但是,在中蘇人員頻繁交往、近距離接觸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當時,「二機部」向毛主席提交了一份「關於同蘇聯專家關係的報告」,看完這篇報告,毛主席親筆批示道:
「『四海之內皆兄弟』,你們要尊重蘇聯同志,刻苦虛心地向他們學習。但是,你們也要破除迷信,打倒賈桂!」
毛主席特別標註道:「要知道,賈桂(即奴才)是誰也看不起的。」
進入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後期,毛主席又在講話和報告中多次提到「賈桂」的名字。
當時,我國面臨著建國以來最嚴峻的國際環境。一方面,中蘇關係日趨緊張,且有公開分裂的趨勢;另一方面,我國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武力威脅和經濟封鎖,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毛主席接見蘇聯領導人
在一個接一個困難和風險面前,國內有一部分人變得茫然無措,一些人甚至開始喪失信心、動搖信念。
為了帶領社會主義新中國走上「獨立自主」發展道路,毛主席撰寫了《論十大關係》一文。
針對諸如「如果失去蘇聯的援助,中國的建設不可能成功」等悲觀、錯誤的言論,毛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
「一些人當奴隸當慣了,總是有點奴隸氣,好像《法門寺》里的賈桂一樣,叫他坐,他說站慣了」。
「『賈桂』感覺事事不如人,在主子面前伸不直腰,我們一些同志跟『賈桂』很像,在外國人面前直不起腰」。
在毛主席的筆下,「賈桂」就是一個反面教員,他軟弱、迷信權威,他沒有獨立人格,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奴才。
在一次大會上,毛主席又一次提到「賈桂」的名字,他慷慨激昂地說道:「要割掉奴隸尾巴,要破除迷信,要徹底打倒賈桂作風,賈桂是誰也看不起的!」
而今,太監這個畸形的群體早已消亡殆盡,那麼,我們身邊還有賈桂這樣的人物嗎?
很不幸,世上早沒了太監,可是「賈桂似的人物到處可見」,這是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季羨林先生的看法。
季羨林先生說,「無須細察,你仍然可能跟『跪習慣了不會站立』的法門寺『賈桂』時常碰面」。
季羨林先生何出此言?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吸納外資,引進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和經驗,但是,打開窗戶,「蚊子和蒼蠅」也一起進來了。
一時間,一些人對外來文化的好奇迅速演變成「崇拜」,更有一些「精英人士」對西方產生了一種「迷信」,虔誠地拜倒在西方發達國家面前。
他們追求美式價值觀,有激進極端者甚至認為:中國下一步應該全盤「西方化」。
這是一種精神的自殘,背後是「賈桂」式的自卑。在這樣的思潮影響下,「賈桂」們的腰桿是挺不起來的,因而永遠也走不出一條筆直的路。
殊不知,中國有中國的國情,中國的事情只能靠中國人自己來辦,盲目崇拜和迷信的結果只能是屈辱的、徒勞的。
毛主席
結語
最後,我要說一說「奴才」與「奴隸」的主要區別。
首先,「奴隸」是被強迫的,而「奴才」則是自願的;
其次,「奴隸」是一個社會階層,而「奴才」是一種社會意識、國民意識,是一種扭曲的人際關係;
「奴隸」與「奴才」最關鍵的區別是:「奴隸」尚有獲得自由的人生目標,而「奴才」卻把一切都依附於他的主子,根本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
也就是說,「奴隸」固然不幸,卻並不那麼可怕,因為他還知道掙扎,至少還有掙脫桎梏、獲得自由的希望;
一個人倘若讚歎奴隸生活,並陶醉於其中、樂不思蜀的話,這個人就是萬劫不復的「賈桂」式的奴才了。
這就是毛主席鄙視「賈桂」、不待見「賈桂」的根本原因。
毛主席
在毛主席看來,「賈桂」不過是一具徒有其表的行屍走肉而已,他沒有骨氣,沒有氣節,沒有尊嚴,沒有理想,其靈氣生動的靈魂早已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