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智謀通鑒—蘇秦

2022年09月26日06:22:06 歷史 1415

蘇秦的智慧


蘇秦,東周洛陽人。他曾往東到齊國去拜師求學,跟隨鬼谷先生習藝。

歷代智謀通鑒—蘇秦 - 天天要聞

戰國時期縱橫家 蘇秦—戰國時期縱橫家

在外遊歷多年,窮困潦倒,只好回到家裡。他的哥哥、弟弟、嫂嫂、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裡譏笑他,說:「周人的風俗,是經營產業、致力工商以獲取十分之二的利潤為正業。現在,你放棄最根本的職業,而去干賣弄口舌的事情,窮困,不也是活該的嗎?」蘇秦聽了這些話,感到非常慚愧,心中暗自悲傷,於是閉門不出,把他的書全部搬出來通讀了一遍,說:「一個讀書人已經做到了埋頭讀書,卻不能靠這些學問去取得榮華富貴,那麼,書雖然讀得多,又有什麼用處呢?」於是,找到一本周書《陰符》,伏案苦讀。經過一年之後,從書中揣摩出了許多訣竅,說:「憑這些本事,可以遊說當代的國君了。」因此,他便去求見、遊說周顯王。但是周顯王左右的人向來就十分了解蘇秦,都看不起他,周顯王也不相信他。

蘇秦只好往西到秦國遊說。秦惠王剛剛誅殺了商鞅,憎惡搬弄口舌的人,因此不願任用他。他只好向東趕到趙國趙肅侯任命他的弟弟趙成為宰相,並封趙成為「奉陽君」。奉陽君不喜歡蘇秦。

蘇秦只好離開趙國,到燕國遊說,過了一年多才得到燕文侯的接見。他勸燕文侯說:「燕國東面有朝鮮、遼東,北面有林胡、樓煩,西面有雲中、九原,南面有滹(沱河易水。土地方圓有二千多里,軍隊有數十萬,戰車有六百輛,戰馬有六千匹,儲存的糧食可支用好幾年。同時,南面有碼石、雁門的豐饒物產,北面有盛產棗和栗子的有利條件,百姓即使不耕種田地,棗和栗子也足夠他們食用了。這真可以稱得上是天然的府庫啊?國家安樂無事,沒有出現軍隊遭到覆滅,將領被殺害的情況,在這些方面沒有誰能比得上燕國的。大王您知道這種情況的原因嗎?燕國之所以沒有遭到敵寇的侵犯和戰亂的禍患,是因為趙國在南邊起到了屏障的作用。秦國要是進攻燕國,必須越過雲中、九原,經過代地、上谷,行程達幾千里,即使得到燕城,秦國也會想到根本不可能守得住。這樣,秦國不能為害燕國是很清楚的了。現在假如趙國要攻打燕國,只要發佈號令,用不了十天,幾十萬軍隊就會進駐東垣。然後趙軍再渡過滹()沱河,涉過易水,不到四五天,就會到達燕國的都城。所以說,秦國進攻燕國,是在千里之外作戰;趙國進攻燕國,僅在百里之內打仗。不憂慮百里之內的禍患而重視千里之外的敵寇,沒有比這更失誤的計策了。因此希望大王能與趙國合縱親善,天下各國聯合為一,那麼燕國就必定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燕文侯說:「你說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我的國家弱小,西面靠近強大的趙國,南面挨着齊國。齊國和趙國,都是強國啊!」

於是,燕文侯資助車馬、黃金、布匹給蘇秦,打發他到趙國去。這時奉陽君已經死了,蘇秦便趁機遊說趙肅侯說:「天下的卿相人臣,以及平民百姓,都推崇您是一位能行仁義的賢君,很久以來就願意在您面前聽從您的教導,為您效忠。即使這樣,但由於奉陽君妒嫉您的賢能,使您不能親自管理國事,所以賓客游士沒有誰敢到您面前來盡忠效力的。現在奉陽君已經死了,您從今以後可以與士民親近了,臣下因此才敢將些愚味的計策奉獻給您。 我私下為大王謀劃,沒有什麼能比使百姓安定,國家無事更重要了。況且不需要加重百姓的負擔。安定百姓的根本,在於選擇邦交。選擇邦交得當百姓就安定。選擇邦交不得當百姓就無法安定。當令之時,太行山以東地區建立起來的國家。沒有哪一個比趙國更強大的。趙國土地方四兩千多里。軍隊幾十萬。故車上千輛,戰馬上萬匹,糧食可以支持好幾年。西面有常山。南面有黃河、漳水,東面有清河,北面有燕國。燕國本來就是弱小的國家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秦國在天底下最忌憚的國家莫過於趙,但是秦國不敢發動軍隊攻打趙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擔心韓國、魏國在背後算計它!如此看來,韓國、魏國就是趙國南面的屏障了。秦國如果要攻打韓國、魏國,沒有名山大川的阻攔,可以漸漸地吞食它,直到佔有他們的國都為止。韓國、魏回抵片不了秦國的進攻,就必然會向秦國臣服。秦國沒有了韓國、魏國的阻隔,那麼禍患就一定會降臨到趙國的頭上了。這就是臣下我為大王您所感到憂慮的地方啊!我私下裡拿天下的地圖來衡量當前的形勢:各諸侯國的土地合起來是秦國的五倍,估計各諸侯國的軍以合起來是秦國的十倍,如果六國聯成一體,合力向西邊打秦國,秦國就必定被攻破。現在各國都向西面侍奉秦國,被秦國所臣服。攻破別人和被別人攻破,使別人臣服和向別人臣服。難道兩者可以相提並論嗎?那些提出連橫的人。都想割讓諸侯的土地送給秦國。如果秦國成功了,他們就可以高築合榭,裝飾壯麗的宮室,賞聽竽瑟演奏的動聽的音樂。既可擁有豪華樓間以及漂亮的車子,又可擁有體態動人的美女。各諸侯國遭到秦國的侵擾,而那些主張連橫的人卻不與各國分擔憂患。所以,主張連橫的人日夜都務求用秦國的權威來恐嚇諸侯各國,以求割取諸侯的土地。我私下為大王籌劃,不如韓國、魏國、齊國、楚國、燕園,趙國合縱聯盟。來對抗秦國。使天下各國的將相在洹水上集會,互相交換人質,殺白馬而結盟,訂立盟約:假如秦國攻打楚國,齊國、魏國就各自派出精銳軍隊幫助楚國作戰,韓國的軍隊斷絕秦國的糧道,趙國的軍隊渡過黃河、漳水,向秦國施加壓力,燕國的軍隊固守常山的北面;假如秦國進攻韓國、魏國,那麼楚國軍隊就斷絕秦國的後路,齊國派出精銳的部隊前往助戰,趙國的軍隊渡過黃河、漳水向秦國施加壓力,燕國的軍隊固守雲中;假如秦國進攻齊國,那麼楚國的軍隊就斷絕秦國的後路,韓國的軍隊固守成皋,魏國的軍隊堵塞秦國的通道,趙國的軍隊渡過黃河、漳水、博關,向秦國施加壓力,燕國派出精銳部隊協助齊國作戰;假如秦國進攻燕國,那麼趙國的軍隊固守常山,楚國的軍隊進駐武關,齊國的軍隊渡過渤海向秦國施加壓力,韓國和魏國都派出精銳部隊前往助戰;假如秦國攻打趙國,那麼韓國的軍隊進駐宜陽,楚國的軍隊進駐武關,魏國的軍隊進駐河外,齊國的軍隊渡過清河,燕五國的軍隊就共同討伐它。六國合縱聯盟一起抗拒秦國,那秦國的軍隊,就必定不敢從函谷關出兵來侵犯山東各國了。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霸王之業就可以成功了。」趙王說:「寡人年紀輕,在位的時間很短,沒有聽到過治理國家的長遠計策。現在尊敬的客人既然有意要保存天下,使各諸侯國得以安定,那麼,寡人的整個國家都恭敬地聽從您的安排。」於是就賜給蘇秦車子百輛,黃金千鎰,白璧一百雙,錦繡一千匹,讓他用來邀約其他諸侯國結盟。

這時,周天子將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祭肉賞賜給秦惠王。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國,擒獲了魏國將領龍賈,奪取了魏國的雕陰,而且試圖向東進兵。蘇秦恐怕秦國的軍隊會攻到趙國,於是便用計激怒了張儀,使張儀投奔到秦國去。

於是,蘇秦便遊說韓宣惠王說:「韓國北面有險固的鞏地、洛地和成皋,西面有宜陽、商阪的要塞,東面有宛地、穰地和洧(wěi)水,南面有陘山。土地方圓九百多里,軍隊幾十萬,天下的強弓勁弩都從韓國出產。溪子、少府、時力、距來這些良弓,都可以射到六百步之外。韓國的士兵躍起而射,能不間斷地發射百箭,遠處的敵人,可以射中他的胸膛,近處的敵人,便可以射透他的心窩。韓國士兵的劍戟都產自冥山、棠溪、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等地,都可以在陸地上斬斷牛馬,在水上截殺鵠雁,抵抗敵人,立刻可斬。堅固的鎧甲、鐵制的護臂、革制的射抉、系盾的綬帶,這些東西韓國沒有一樣不齊備。憑着韓國士兵的勇敢,披上堅固的鎧甲,腳踏強勁的弓弩,佩帶鋒利的寶劍,一個人足以抵擋一百人,這是不在話下的。以韓國的強大和大王的賢能,卻要向西侍奉秦國,拱手臣服,使國家蒙受恥辱而被天下人譏笑,沒有什麼比這更嚴重的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些問題。大王要是侍奉秦國。秦國必然要求得到宜陽、成皋。今年如果奉上了這兩塊土地,明年秦國又會再要求制讓其他的土地。若給他,那麼繼續下去就沒有土地可給了。如果不給,那麼原先割土地所起的作用就前功盡棄了,並且以後將會遭受到更大的禍患。況且大王的土地有限,面秦國的貪求本是沒有止境的,用有限的土地去迎合無盡的貪求,這就是所謂花錢去買仇怨而結下災禍,不需作戰,而土地就已被侵佔了。我聽俗語說:「寧可作雞口,不可作牛後。現在大王要是向西臣服侍奉秦園,跟作牛後又有什麼兩樣呢?」韓王聽了這些話,憤怒得臉都變了顏色,揮起手臂圓睜着眼睛,按着寶劍,仰起頭來,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寡人雖然沒有出息,但一定不能去侍奉秦國!」

蘇秦又去遊說魏襄王說: 「歸屬於大王的土地,南面有鴻溝、陳、妝南、許、郾、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東面有淮河、穎水、煮棗、無胥,西面有長城為邊界,北面有河外、卷、衍、酸棗,土地方圓千里,地方雖然小。但是田舍相間,房舍很多、連割草放牧牛馬的地方都沒有有。百姓、車馬眾多,日夜往來不斷,轟轟隆隆,就好像有三軍士兵那樣的聲勢。我私下裡估度大王的國家並不在楚國之下。現在竟然有意麵向西面侍奉秦國,被稱為東方的藩國,替秦國營造行宮,接受秦國的服飾制度,春秋兩季向秦國供奉祭禮,我暗自替大王感到慚愧啊!我聽說大王的軍隊中有武卒二十萬,青巾裹頭的士卒二十萬,奮勇進擊的精視部隊二十萬,雜勤兵十萬,戰車六百輛,戰馬五千匹。大王假如真能聽從我的意見,六國合縱結盟,齊心協力。那麼必定不會有強秦入侵的禍患。所以敝國的趙王派我來獻上不高明的計策,奉上明確的盟約。」魏王說:「言人不賢,從未聽到過明智的教誨。現在您奉趙王的使命來指點我。我願意率領全國恭敬地加盟。」

接着,蘇秦又到東邊遊說齊宜王。說:「齊國的南面有泰山,東面有琅琊山,西面有清河,北面有渤海,這可以說是四面都有要塞的國家。齊國土地方圓兩千多里,軍隊幾十萬,糧食堆積如山。三軍精良,又有五國軍隊的合作。進軍的時候好像離弦利箭一樣銳不可當。 作戰的時候好像雷霆轟鳴一樣威猛,撤退的時候好像風雨掃過一樣迅捷。即使發生戰事,也不必去到泰山,渡過清河、渤海徵集軍隊。臨菑城中有七萬戶人家,我暗自估算了一下。每戶不少於三個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人,不用到邊遠的縣去徵發。面僅臨菑的兵卒,已是夠二十一萬了。臨菑非常富庶殷實,這裡的居民沒有不喜歡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賽狗、下棋,踢球等娛樂的。臨菑的道路上,車輛多得互相碰撞,人多得肩膀互相摩擦,如果把衣服連接起來,可以形成帷幔,舉起衣袖,可以形成帳幕,揮一揮汗就如同下雨。家家都是非常殷實富足,人人志氣高揚。憑着大王的賢能和齊國的富強,天下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與您相對抗。如今你卻向西面去侍奉秦國,我私下裡為大王感到恥辱啊!況且韓國、魏國之所以非常害怕秦國,是因為他們與秦國接壤。兩國如果出兵交鋒,用不了十天,就到決定勝敗存亡的關頭。韓國、魏國如果戰勝了秦國,那麼自身的兵力也會損失一半,四面的邊境也難以守住。如果戰鬥失敗了,那麼國家隨着便瀕臨危亡的境地。這就是韓國、魏國之所以十分小心謹慎地不敢與秦國作戰,並且輕易向秦國臣服的原因。如果現在秦國進攻齊國,那就不一樣了。它要背靠着韓國、魏國的國土,經過衛國陽晉的道路,亢父的險隘,車輛不能並驅,雙騎不能並行。只要有一百個人扼守住險地,即使有一千個人也不敢通過。秦國雖然想要驅兵深人,但那就會像狼一樣四面惶顧,擔心韓國、魏國在背後算計它。由此可見,秦國難以危害齊國是很明顯的了。不能深遠地預料秦國對齊國的無可奈何,反而想要向西面的秦國俯首稱臣,這是群臣策略上的錯誤。如今齊國沒有臣事秦國的卑名,而具有強國的實力,因此,我希望大王稍微留心謀劃一下。」齊王說:「寡人太不聰明,在偏僻的遠方守着這個東面海邊上的國家,未嘗聽到過前人遺下的教誨。今天您奉趙王的使命來教導我,我願以國家的名義遵從盟約。」

蘇秦於是又去西南遊說楚威王,說:「楚國是天下的強國;大王是天下賢能的君王。楚國的西面有黔中、巫郡,東面有夏州、海陽,西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國土方圓五千多里,軍隊一百萬,戰車一千輛,戰馬萬匹,存糧可以支持十年。這是成就霸業的資本啊!憑着楚國的強大以及大王的賢能,天下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和您匹敵。但現在您卻想向西侍奉秦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諸侯沒有一個不向西面到章台去朝拜秦王了。秦國的心腹大忌莫過於楚國,楚國強大則秦國弱小,秦國強大則楚國弱小,雙方是勢不兩立的。所以我為大王着想,與其他各園合縱結盟來孤立秦國。大王如果不走這條路的話,秦國就必然會派出兩支部隊,一支從武關殺出,一支直下黔中,如果這樣,那楚國的鄢、郢(yǐng)腹地就要動搖了。因此希望大王及早認真考慮這件事。大王如果真能夠採納我的愚笨之計,那麼韓國、魏國、齊國、燕國、趙國、衛國的美妙音樂和漂亮女人就必定會充滿您的後宮,燕,代兩地所產的駱駝和良馬就必定會塞滿楚國的馬棚。所以合縱的計劃成功,楚國就能成就王業,連橫的計策成功,秦國就會稱帝而治。合縱之策得以實現,諸侯各國就會割地來侍奉楚國;連橫之策得以實現,那麼楚國就要割地來侍奉秦國。這兩種計策,相差很遠。兩者之中大王您選擇哪一種呢?" 楚王說:「寡人的國家,西面和秦國國境相連,秦國有奪取巴蜀,兼并漢中的野心。秦國,是像虎狼一樣兇惡的國家,是不可以去親近它的。而韓國和魏國又被秦國要製造禍患所威脅,不可以與他們作深入的謀劃。如果要與他們深入謀劃,恐怕反叛之人會將計策告訴秦國,因此計策還未實施,而國家已經危險了。寡人自己估量,用楚國來對抗秦國,不見得能夠取勝。在國內與群臣們商議,又不可靠。寡人睡不安穩,食不知味,心神好像懸掛的旌旗一樣搖擺不定,無所依附。現在您想要天下合為一體,籠絡各諸候,使危亡的國家能夠生存下去。寡人願意帶着整個國家跟隨您。」

於是,六國合縱結盟,將兵力聚集在一起。蘇秦成了盟約長,同時兼任六國的宰相。

蘇秦回到北方的趙國向趙王復命,途中經過洛陽,隨行的車騎載滿了物品,各諸侯國派來送行的使者很多,簡直跟帝王出行差不多。周顯王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害怕,就派人打掃道路,並且到郊外去慰勞他。蘇秦的兄弟、妻子、嫂嫂都斜着眼睛,不敢抬頭正眼看他,彎腰俯首,恭敬地待候他進食。蘇秦笑着對他的嫂嫂說:「你為什麼先前對我那麼傲慢,現在對我那麼恭敏呢?」嫂嫂俯伏着,將臉貼到地上,向他請罪說:「是因為小叔您現在地位尊貴,錢財多啊!」蘇秦喟然長嘆說:「同樣是一個人,當他富貴的時候,親戚都敬畏他,當他貧賤的時候,親戚就輕視他,親戚尚且如此,何況是其他人呢!假如當初我在洛陽擁有良田兩頃,我又怎麼能佩戴這六國的相印呢?」於是就散發千金,用來賞賜宗族和朋友。當初,蘇秦出發到燕國去曾向別人借了一百錢作路費,等到他富貴時,就拿出一百金去償還。同時,他還一一報答了過去對自己曾有過恩德的人。在他的隨從中有一人並沒有得到報答,就上前自己提了出來,蘇秦對他說:「我並不是忘記了你,當初你與我一起到燕國,在易水邊,曾三番五次想離開我。當時,我很困窮,因此曾常常地怨恨你,所以讓你等到最後。你現在也可以得到賞賜了。」

歷代智謀通鑒—蘇秦 - 天天要聞

蘇秦歸鄉

蘇秦約定六國合縱結盟後,回到了趙國。趙肅侯封他為武安君。於是。他就把六國合縱的盟約送給秦國,秦國的軍隊不敢窺視函谷關以東的國家達十五年之久。

秦國派遣犀首欺詐齊國、魏國,與齊、魏國共同討伐趙國,想要破壞合縱的盟約。齊國、魏國攻打趙國,趙王責怪蘇秦,蘇秦心中害怕,便請求出使燕國。

秦惠王把他的女兒嫁給燕太子為妻。這一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這就是燕易王。燕易王剛剛繼位,齊宜王便趁着燕國舉辦喪事,向燕國發動進攻,奪取了十座城池。燕易王對蘇秦說:「普日先生您到燕國來。先王資助先生去見趙王,終於使六國訂立合縱盟約。現在齊國首先攻打,繼而又侵犯燕國,燕國因為先生的緣故而被天下恥笑,先生您現在能為燕國收復被侵奪的土地嗎?」蘇秦聽了,十分慚愧,說:「請讓我為大王把失去的土地取回來。」 蘇秦見到齊王,拜了兩拜,先低下頭表示慶賀,又拍起頭表示弔喪。齊王說:「為什麼慶賀和弔喪相隨得這麼快呢?」蘇秦說:「我聽說飢餓的人之所以寧願忍飢也不吃烏喙這種毒草,是因為用它充饑和餓死同樣有害。如今燕國雖然弱小,燕王卻是秦王的小女婿。大王雖然得到燕國十座城地的利益,卻因此要長期和強大的秦國結仇。現在假如讓弱小的燕國擔任前鋒,強大的秦國充當其後盾,招來天下精銳的軍隊攻擊您,您現在的做法,就好比吃烏喙草充饑一樣啊!」齊王聽了嚇得臉色都變了,說:「既然這樣,那麼又該怎麼辦呢?」蘇秦說:「我聽說古來善於控制事態發展的人,都能變禍患為福祉,利用失敗的機會取得成功。大王如果真能聽從我的計策,就應該馬上把十座城池歸還給燕國。燕國沒有來由地收回十座城池,必然非常高興。秦王知道是因為自己的關係而使齊國歸還燕國的十座城地,也一定會很高興。這就是所謂拋棄仇恨而得到磐石般牢固的友誼。假如燕國、秦國都來親近齊國,那麼大王對天下施令,有誰敢不聽從呢?這就是說,大王您只需以虛假的言辭應付秦王,而用十座城池的代價來換取天下,這是霸主的事業啊!」齊王聽了,說:「很好。」於是,便將十座城他歸還給燕回。

有人詆毀蘇秦說:「蘇秦是個左右搖擺,出賣國家,反覆無常的小人,遲早他會作亂的。」蘇秦害怕獲罪,趕緊回到燕國。但燕王卻不再讓他擔任原來的職位。蘇秦求見燕王,說:「我本是東周鄙陋的平民,沒有半點功勞,但大王親自在宗廟上接見我,在宮廷中對我以禮相待。現在我替大王說退了齊軍,取回了十座城池,照理應該對我更加親近。如今我回來後大王卻不恢復我的官職,肯定是有人在大王面前以不誠實的罪名中傷我。其實,我的『不誠實,正是大王的福氣啊!我聽說:忠信的名聲,都是為自己而建立的;進取的行為,都是為別人而做的。況且,我勸說齊王,也不曾欺騙他。我把老母親拋棄在東周,固然是背離了自我完善的境界而想有所進取。如今有像曾參那樣的孝子,像伯夷那樣的廉士,像尾生那樣的信士,讓這三個人來侍奉大王,怎麼樣?」燕王說:「足夠了。」蘇秦說:「像曾參那樣的孝,按理來說不能離開他的父母而在外住宿一晚,大王又怎麼能使他步行千里來弱小的燕國,侍奉處在危難中的君王呢?像伯夷那樣清廉,屬守節義,不做孤竹君的繼承人,不肯做武王的臣子,不接受封侯而餓死在首陽山下。他這樣廉潔,大王又怎麼能使他步行千里,到齊國去取回土地呢?像尾生那樣堅守信用,和女子在橋下約會,女子沒來,洪水湧來也不離開,結果抱着橋柱讓水淹死。堅守信用到了這個地步,大王又怎麼能讓他步行千里,去退齊國的強兵呢?可以說我正是因為忠信而得罪上司的。」燕王說:「你就是不忠信,哪裡有因為忠信而獲罪的?」蘇秦說:「那可不一定。我聽說有個在遠方當官的人,他的妻子和別人私通。丈夫將要回來,和她私通的姘夫很憂慮。妻子說:『不要擔憂,我已準備好藥酒等着他了。』過了三天,她的丈夫果然回來了,妻子讓侍妾端着藥酒遞上去。侍妾想說出酒中有毒藥,但恐怕他會將女主人趕出去;想不說吧,又擔心毒死了男主人。於是假裝摔倒而潑掉了酒。男主人非常生氣,把她打了五十鞭子。因此,侍妾一跌倒而潑掉了藥酒,從上來說保全了男主人,從下來說保全了女主人,然而卻免不了受到鞭打,怎麼能說忠信就沒有罪呢?我的罪過,不幸正和這個小妾相類似!」燕王說:「先生還是恢復原來的官職吧。」從此,燕王更加厚待他。

燕易王的母來,是燕文候的夫人,與蘇秦私通。燕王知道後,對待他更加優厚。蘇秦害怕被殺,就對燕王說:「我在燕國,不能使燕國的地位變得重要。而我要是在齊國,就必定可使燕國的地位得到加強。」燕王說:「隨便先生怎麼去做都行。」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國而逃奔到齊國去。齊宜王任命他為客卿。齊宜王去世,齊涽王即位。齊國有許多大夫與蘇秦爭寵,他們派人刺殺蘇秦,蘇秦還未斷氣,刺客便逃走了。蘇秦臨死的時候對齊王說:「我馬上就要死了,我死後請將我的身體車裂,在集市上發出告示說:「蘇秦為了燕國而到齊國來謀亂。」這樣一來,殺害我的兇手就必定可以捉到了。」於是,齊王照着蘇秦的話去做,那個刺殺蘇秦的兇手果然自動露面。齊王就將他處死了。燕王聽到後說:「齊國這樣為蘇先生報仇,太過分了!」

歷代智謀通鑒—蘇秦 - 天天要聞

蘇秦刺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 天天要聞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在波譎雲詭的三國歷史中,逍遙津之戰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戲,張遼率少量兵力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威名瞬間傳遍江東。然而,孫權在這場戰役中的失利,絕不能簡單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 天天要聞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作者:王亭貫在遵化地北頭鎮的群山環抱中,義王莊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冀東平原與燕山余脈的交界處。這座始建於明朝的村莊,因王氏家族「正直講義氣」的家風得名,歷經六百年風雨,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 天天要聞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4月2日,「廉潔四川」發佈案例《以案為鏡丨騙取公款投資「翻盤」 終陷「敗局」》,詳情如下:【案卷】楊永,男,漢族,1982年6月生,四川簡陽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簡陽市原雷家鄉人民政府,簡陽市財政局國庫支付中心、農業農村科工作。2022年1月,楊永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簡陽市紀委...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 天天要聞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芳草萋萋春風暖,鳥語聲聲花正妍。追憶往昔悼英魂,培育新人薪火傳。」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賡續紅色血脈,3月31日上午,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回車鎮第一初中以「追尋先烈足跡 勇擔時代使命」為主題,組織師生代表前往西峽縣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上午8時,師生們懷着崇敬的心情,整齊列隊來到烈士陵園。他們展開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