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運動失敗後,我黨在上海成立了一個政治保衛機構,這個機構就是「中央特科」。「中央特科」由周總理直接領導,陳賡、陳雲等人都參與過「特科」的工作。當然,「特科」也出了一個有名的叛徒,這個叛徒就是顧順章。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也曾是「特科」的一員,她的名字叫周惠年,是一個15歲開始參加革命的傳奇人物,被陳雲譽為「我黨保衛工作的第一位女同志」。那麼,周惠年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
周惠年出生於1911年,河南信陽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周惠年出生後不久,她的父親去世,這就導致周惠年的生活逐漸陷入困頓,即便這樣,周惠年的母親依然節衣縮食供她讀書,只是後來因為貧困,實在出不起讀書費用,周惠年才輟學回家。
1926年,在周惠年15歲的時候,北伐軍打到了她的家鄉河南信陽。當時還處於兩黨第一次合作期間,北伐軍有很多都是我黨的黨員,他們到信陽後開始在當地辦夜校,招收學生讀書識字,周惠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入學校的。進入學校之後,周惠年接觸到馬列主義,並加入了共青團,開始在我黨的指引下參加革命工作。
在這之後,周惠年投身北伐宣傳工作,1927年,大革命運動失敗,兩黨第一次合作破裂,信陽當地的組織也遭到敵人破壞,周惠年被迫離開家鄉,輾轉前往武漢。在武漢,周惠年成功找到了組織,找到組織後,她被組織要求返回家鄉,繼續在家鄉宣傳革命。然而,因為受「左傾」主義路線影響,回到家鄉後不久,周惠年就被反動派逮捕,幸虧在當地開明紳士的保釋下才出獄。
1929年,周惠年被調到中央特科,開始從事地下交通工作,成為我黨第一個女交通員,此後她多次往返上海與河南之間,圓滿完成組織交代的工作,為革命做出了突出貢獻。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進入「特科」後,周惠年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周惠年的第一任丈夫名叫譚忠余,曾擔任特科第三科的副科長,顧順章叛變後,譚忠余並沒有追隨顧順章,此後譚忠余被組織送到蘇聯學習,在返回國內途中,譚忠余從蒙古經三邊前往延安途中被當地民團殺害,壯烈犧牲。
周惠年的第二任丈夫名叫李得釗,曾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長,1934年,李得釗在上海被捕,此後被關入南京軍人監獄,1936年在獄中去世。周惠年的第三任丈夫名叫黃文傑,曾擔任臨時中央局的書記,是我黨的高級幹部,可惜的是,1939年,在躲避日軍飛機過程中,黃文傑在防空洞受涼患病,因病去世,年僅37歲。
三任丈夫皆因革命犧牲,周惠年沒有再婚,此後她前往革命聖地延安,進入延安馬列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央社會部工作。當時康生擔任中央社會部的負責人,周惠年則擔任了康生的秘書,協助康生處理社會部的相關事宜。那段時期,周惠年曾兩次得到周總理的表揚,表揚她在白色恐怖時期為革命作出的突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周惠年進入了中央編譯局工作,陸續擔任了幹部科長、秘書科長、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於1997年因病去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