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讓尚在探索中的中國共產黨吃了悶虧。
此後,周恩來、毛澤東、陳獨秀等人意識到了建立一個收集情報組織的重要性。因此,中央特科應運而生。
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
中央特科所在地在上海,由周恩來總理直接挂帥。成立初期中央特科就設置了四個科室,總務科、情報科、行動科和交通科。分別負責安排會議、收集情報、營救被捕的同志以及無線電台聯繫。
自成立以來,中央特科就培養了一大批「紅色特工」,安插在國民黨的各個部門中,負責情報的收集工作。
這些人的身份往往是絕對保密的,名字都用代號來代替,在傳遞情報時彼此之間甚至互不認識,只憑藉暗號完全信任彼此、溝通消息。
但正是因為彼此之間信息不透明,導致許多「紅色特工」到死都不知道真實身份,也沒有辦法對這些人進行追蹤和表彰。
新中國成立以後,有無數的「紅色特工」不知下落,他們為黨的革命事業貢獻了力量甚至生命。
但在建國後卻悄然隱退於市井之間,有些甚至到死都無法確認他們的真實身份,只能在無名英雄廣場留下一塊無字碑。
而本文要講述的姚子健同志,就是這無數「紅色特工」中的一個。
晚年姚子健
一、講座中的意外收穫
2001年,一位叫姚一群的年輕人單位里組織聽講座,這次的講座規模非常大,因為請到了年過八旬的「紅色特工」沈安娜,在講座中將由她向職工們講述中央特科的情報員們隱蔽戰線的鬥爭史。
沈安娜可是當時出了名的「紅色特工」,被稱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年輕時的沈安娜
為何這麼說?
當時姚安娜是安插在蔣介石高層的女速記員,在蔣介石高層潛伏了多年,為共產黨提供了不少的情報,蔣介石上午發表的講話,共產黨下午就已經獲知了,而沈安娜在這其中的作用非常的關鍵。
姚一群這天跟隨着同事們進入了會場,隨後沈安娜便從後台走了上去,已經86歲的沈安娜雖然已經兩鬢斑白,但是卻神采奕奕。
晚年沈安娜接受記者採訪
對於自己曾經那段長達20年的特工經歷,沈安娜的眼裡充滿了堅定。
沈安娜熱情地朝台下的職工們打着招呼,然後坐了下來,將自己背後的故事緩緩道來。
台下的職工們聽得非常入迷,而姚一群也聽得非常認真。但是,當姚一群聽到一個名字時,他的心裏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紅色特工」沈安娜
當時沈安娜開始講述自己的姐姐沈伊娜和她的丈夫舒曰信的特工故事,對於這兩個名字,姚一群好像在哪裡聽過,但是又具體想不起來。
隨着沈安娜的講述越來越深入,姚一群對於這兩個人越來越熟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姚一群非常着急,當沈安娜提到兩人的工作地點是南京和上海後,姚一群一拍腦袋,這不是父親有提到過的兩個人嘛?
隨後,姚一群按奈不住自己激動地心情:「難道父親是中央特科的特工?」
姚子健
但是姚一群不確定是不是自己聽錯了,於是在講座結束後,趕緊回到家中一查究竟。
姚一群匆忙推開家門,父親姚子健正坐在搖椅上曬太陽,姚一群衝上前去說道:「爸,你猜今天給我們講講座的人是誰?」
姚子健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看著兒子說:「我怎麼知道,你別賣關子了趕緊說!」
姚子健
姚一群說:「沈安娜,中央特科的紅色特工。」但是姚子健並不認識沈安娜,他說:「沈安娜怎麼了?」
姚一群見父親沒有任何驚訝地反映,又繼續說道:「他的妹妹沈伊娜和妹夫舒曰信也是紅色特工,我記得你跟我說過這兩個名字。」
姚子健聽了之後,先是一怔,然後眼睛逐漸濕潤起來。
姚子健沒想到時隔60年,還能夠再次聽到有人講這兩個名字,而沈伊娜和舒曰信正是和姚子健接頭的兩個人,姚子健沒想到沈伊娜還有一個妹妹。
這時,姚一群問道:「爸,如果他們真的是當時你在黨工作時的聯絡人,那麼你不是也屬於中央特科嗎?」
姚子健一聽,身體忍不住顫抖起來,但是又不敢確定,對兒子說:「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只是入了黨然後黨組織讓我幹什麼我便幹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屬於哪個部門,可不可以讓我見一見沈安娜同志?」
姚子健
姚一群聽了父親的話,立刻趕回單位找到了正要坐專車回去的沈安娜。沈安娜見這個年輕人橫衝直撞地攔下專車,有些警惕。
但是姚一群說明了來意之後,沈安娜立刻對姚一群說:「帶我去見見你父親。」
二、揭秘真相的談話
沈安娜來到姚子健的住處,兩位老人相見後,姚子健激動地握住了沈安娜的手說:「老同志,你好啊,你好啊...」
沈安娜也很激動,她說:「老同志你好,聽您的兒子說,您認識我的姐姐沈伊娜我特地來看看您!」
沈安娜和姚子健見面
隨後,沈安娜和姚子健便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談,姚子健憑藉著自己零星的記憶,回憶起了自己年輕時的那段難忘的經歷。
1933年,在國民政府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學習的姚子健認識了舒曰信,隨後姚子健便跟隨着舒曰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黨員,姚子健感到非常的光榮。
年輕時的姚子健
為了能夠從印刷測繪專業畢業後迅速加入黨組織工作,姚子健學習非常刻苦,他整天泡在學校,鑽研測繪、製圖和印刷技術,而在當時,由於軍用地圖的稀缺性,測繪專業一度成為非常熱門的專業。
姚子健畢業後,在舒曰信的牽線下,見到了當時負責上海地下工作的骨幹魯自誠。
魯自誠並沒有告訴姚子健自己是從事地下工作的負責人,更沒有告訴他關於共產黨秘密成立中央特科的事情。
在了解了姚子健的情況後,魯自誠說:「現在國民黨正需要你這個專業的人才,我們需要你打入國民黨內部,幫助共產黨獲得一些有用的情報。」
魯自誠
年輕氣盛的姚子健一聽要安排自己到國民黨工作,有些不樂意了,他想要上戰場幫助司令員們繪製地圖,指揮作戰。
但是魯自誠語重心長地對姚子健說:「你的這項工作和拼殺戰場一樣重要,只有你獲取了有利於黨的情報,我們才能有機會一招致勝。」
於是姚子健便到南京國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應聘,最終入選成為了一名測繪員。
但是姚子健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這個工作涉密性不強,都是一些普通的測繪圖,對於黨組織的利用價值不大。而這個時候,他有些泄氣了,原以為可以大展拳腳,沒想到自己沒有一點用處。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姚子健決定在時機成熟時,要求調換崗位。
在測量總局幹了半年之後,姚子健開始向局裡報告自己得了眼疾,不適合測繪類的工作了,詢問有沒有文職可以替代。
單位對於姚子健這類的人才非常的重視和信任,隨後給姚子健安排了一個保管軍用機密地圖的工作。
儘管這份工作不能讓姚子健在自己熟悉的測繪專業大展拳腳,但卻讓他更加接近國民黨的最新動向。
因為這項工作不僅是保管,還要負責將前線需要的地圖找出來送往目的地,這就意味着姚子健能夠通過國民黨需要哪張地圖來窺見他們的最新動向。
得到這份工作後,姚子健非常激動,他終於可以和「上邊的人」接頭,傳遞一些有利信息了。
姚子健每次都會把國民黨需要的地圖手繪一份保存起來,等到每周休息的時候達到接頭地點。
他的手裡總是提着一個手提箱,裏面換着各種重要的地圖情報,而和姚子健接頭的人是舒曰信的妻子沈伊娜,也就是沈安娜的姐姐。
但是後來,自己換了接頭人,是一位叫「李先生」的人,姚子健也不知道,沈伊娜最終去了哪裡。
沈安娜和丈夫華明之
1938年,已經從事情報工作四年的姚子健收到上級的命令,要求立刻前往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報到。
姚子健即可就辭去了國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的工作,坐火車前往香港。
此後,姚子健脫離了情報員的身份,進入到軍政大學學習。並在建國後進入工業部雷達局工作,直到退休。
如今姚子健已經86歲高齡,但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當初是中央特科的人。
三、「遺失的」紅色特工
沈安娜聽完姚子健的講述,更加確信姚子健就是當年的「紅色特工」之一。
但是為了能夠有證據證明,沈安娜回到北京之後,立刻向中央部委彙報了這件事情,並且要求細查姚子健的身份。
最終在中央的調查下,確認了姚子健當年確實是為中央特科工作,是中央特科的「紅色特工」。
而姚子健的這條情報線隸屬於「王世英—王學文—舒曰信、沈伊娜」。
姚安娜
沈安娜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姚一群,並且由姚一群轉告給姚子健。
60多年的謎底終於揭開,姚子健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會是中央特科情報科的人,而他的頂頭上司正是人人尊敬的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總理
姚子健小的時候就立志要救國報國。他出生於1915年江蘇的一戶普通人家,在當時的年代,姚子健的家裡開着茶館,已經算是條件非常好了。
也正因如此,姚子健才能夠上學,接受知識的熏陶。
當時的新文化運動興起,中國處于思想觀念新舊交替的交接點,姚子健也在這時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他經常和同學們走在街頭請願,呼籲政府有所作為。
他帶着赤子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地請願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
當時的姚子健,還對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青睞有加,一直希望能夠加入國民黨。
孫中山
但是後來隨着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將國民黨變成了一個野心勃勃的政黨。
自此以後,姚子健對於國民黨失望至極。
在後來的實踐中,姚子健意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於是毅然決然地加入了共產黨。
可以說,舒曰信是姚子健能夠成為共產黨人的重要人物,也正因如此,晚年的姚子健經常和兒子姚一群提到這個名字。
也是因為舒曰信的關係,姚子健才能知道自己的接頭人真實姓名是沈伊娜,舒曰信的妻子。
舒曰信
知道自己真實身份的姚子健受到了中央的關注,主要各級領導都來到江蘇姚子健的老家,拜訪這位「紅色特工」。
但是姚子健總是說加入共產黨,為黨組織工作是他的榮幸。
2010年,沈安娜去世後,姚子健成為了中央特科的最後一位老戰士,已經96歲的姚子健身體雖然頭髮已經泛黃,牙齒已經全部掉落,但是身體還依舊硬朗。
結語:
2018年1月,103歲的姚子健病逝。《人民日報》這樣寫道:
「作為中央特科最後一位老戰士,姚子健老人的離去,標誌着一個時代的落幕,但他留下的精神,將永遠被人們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