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8年8月29日 國際微笑行動
在1998年8月29日舉辦的「國際微笑行動」中,50多位來自美國、哥倫比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和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醫務人員與志願者匯聚北京整形醫院,為中國唇、齶裂病童免費治療。
2
1988年8月29日 蘇聯宇宙飛船與空間站對接成功
宇航員在空間站里1988年8月29日,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上歡呼聲震耳欲聾。高達49米的宇宙飛船「聯盟TM-6」把三名宇航員送上了太空兩天後,「聯盟」號飛船與「和平」號空間站在烏拉爾山上空對接成功,人們在莫斯科附近的加里寧格勒宇航中心,通過大屏幕電視觀看到這一壯觀場面。三名宇航員與「和平」站的兩名居民熱烈擁抱相互祝賀。
3
1984年8月29日 大陸板塊漂移理論獲證實
1984年8月29日,美國科學家證實地球上的大陸是圍着地球緩慢而不間斷地運動着。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從七十年代初用激光射器,把強大光束由地球的某點射到5600公里高空的一顆特殊衛星的反光鏡上,該光束再反射回地球的發射點,根據光束在兩點之間所用的時間,算出兩者之間的距離。
這類數據與相關研究(取自岩石的資料)證實,歐洲和北美洲隨着大西洋的擴大而相互漂離得越來越遠,夏威夷和南美洲越來越靠近,西加利福尼亞最終將成為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美國航天觀測數據與板塊地殼構造學說是相吻合的,即大陸是漂流在地幔表面熔化了的岩石上面的、30多公里厚的板塊。
板塊地殼構造學說認為,目前的大陸約在三億年以前形成,而漂移運動則始於一億八千萬年前。觀測數據說明,大西洋每年擴大1厘米,夏威夷和南美洲每年接近5厘米,澳大利亞和北美洲每年分離1厘米,處在兩個不同的大陸板塊上的北加利福尼亞和南加利福尼亞在相互擠壓,每年每個板塊都要磨掉6厘米。此外,在加利福尼亞發生的大多數地震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4
1958年8月29日 邁克爾·傑克遜出生
1958年8月29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個吊車司機和女歌手夫妻的家庭里,未來的巨星呱呱墜地。在9個孩子中(6男3女),邁克爾在男孩里排行第5。由於其父約瑟夫常愛在周末晚上臨時搞起一個小樂隊消遣,邁克爾5歲時便開始登台演出,成為「傑克遜五兄弟」合唱團的一員,然而10年之後,這支合唱團竟然風靡全美乃至整個西方。
5
1929年8月29日 美國飛艇創造環球航行新紀錄
1929年8月29日,格雷夫-齊柏林號飛艇結束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環球航行,今天返回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齊柏林號歷時 21天7小時26分的飛行創造了環球航行的新紀錄。這艘飛艇載着 16名乘客和37名機組人員於8月8日清晨離開萊克赫斯特。它在1 9500英里的航程中只停留3站,第一站是其在德國腓特烈港的總站,由此經過西伯利亞飛往日本,在東京着陸,然後再向西飛越太平洋到達洛杉磯,最後在上午8時47分,在萊克赫斯特着陸。
6
1842年8月29日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
1842年,英國侵略軍先後攻佔吳淞、上海、鎮江後,於8月初將軍艦開到南京江面,並把炮口對準南京城。腐敗的清政府公開違背廣大人民堅決抗敵的願望,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道光皇帝派耆英為欽差大臣和伊裡布同去浙江前線,就關於結束鴉片戰爭問題向英國侵略者試探投降的條件,當時英軍兵臨南京城下,耆英趕忙來到南京,沒有經過一次正式談判,就全部承認了侵略者提出的「議和條件」。1842年8月29日,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裡布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所以《江寧條約》也稱《南京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