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蔣經國身體出現嚴重問題,台灣各界一直很關注蔣經國的「總統」繼承問題。
對蔣氏家族而言,蔣介石是第一代,蔣經國是第二代,第三代是蔣經國的子女。
蔣經國和妻子一共生育三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均已逝世。
在大家都感慨蔣氏家族後繼無人時,又傳出蔣經國和紅顏知己章亞若生育一對孿生兄弟蔣孝嚴和蔣孝慈。
明明蔣氏家族後繼無人,蔣孝嚴想要認祖歸宗卻歷經坎坷,這是為何?
蔣家嫡系
中國是一個幾千年皇權統治的國家,雖然封建王朝早已推翻,但是皇權主義觀念在中國仍舊根深蒂固。
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都是經過中國傳統政治思想教育的,儘管蔣經國比蔣介石稍微開明些,但在他思想深處,也和蔣介石一樣,沒有擺脫皇權主義觀念的束縛。
蔣介石去世3年後,蔣經國成為台灣「總統」,從1978年一直到1988年,整整10年時間。
蔣經國的身體出現問題後,有意把「總統」的位置傳給後代。
蔣經國和蔣方良兩人一共生育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蔣孝文、長女蔣孝章、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幾個孩子的名字都是蔣介石取的。
作為蔣經國的長子,蔣孝文自然受到外界諸多關注,那麼他是如何去世的呢?
長子蔣孝文
蔣孝文1935年12月14日出生在蘇聯的一家機器製造廠,孩子取名為葉利扎羅夫。
蔣孝文的名字是回到台灣後,蔣介石給他取的,由於長着混血兒特有的漂亮臉龐,從小就招人喜愛。
蔣孝文三歲前都是在蘇聯成長的,後來才回到蔣介石身邊,作為蔣家第三代傳人,蔣介石很寵愛他。
他從小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比一般人要強,屬於天賦異稟的孩子,所以蔣介石和蔣經國都對他寄予厚望。
只是蔣孝文除了聰明外,還很頑皮,仗着自己「皇太子」的身份在學校搗亂。
為了兒子將來能夠有一番作為,蔣經國對蔣孝文的教育十分嚴苛,經常動不動便打罵。
有一次,學校的老師不知道蔣孝文的家庭背景,詢問他父母的職業,他得意洋洋地說:「我父親可是贛州的父母官,祖父是當今的委員長,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蔣經國得知這件事後大動肝火,氣得把蔣孝文狠狠訓斥一頓,又動手打了他。
每每此時,他都會和蔣介石告狀,蔣介石最心疼他,總是一味慣着他,以至於養成他驕縱任性的性格。
天生頑劣的性格,再加上蔣介石的溺愛,即便蔣經國棍棒教育,還是沒能阻止蔣孝文成為紈絝子弟。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蔣孝文跟隨祖父和父親逃亡台灣,在台北中學讀書。
在校期間,蔣孝文異常調皮,經常夜不歸宿,約上幾個同樣「官三代」的狐朋狗友通宵達旦。
蔣經國聽聞後,十分惱火,加緊對他的約束,不讓蔣孝文出門鬼混。
可是等蔣經國睡熟後,他就偷偷爬起來,讓衛士幫他把吉普車推到門外,發動汽車揚長而去,拉上朋友通宵。
由於是蔣介石的孫子,從小蔣孝文便受到太多的逢迎、恭維、縱容和阿諛奉承,再加上一些媚臣的引誘,最終成為一個不學無術、花天酒地的問題少年。
在台灣,蔣孝文因為經常帶頭鬧事,遭到學校停學的通知,不得已蔣經國把他送到加州伯克商業學校就讀,原本以為換個新的環境,他就能改邪歸正,好好學習。
可誰能想到,他在美國沒多久便因為駕車違章被送到美國法庭,若不是家裡人疏通說情,恐怕會被關進監獄。
這次被關押並沒有讓蔣孝文學乖,反而還讓他起了報復之心。
在華盛頓,他竟然謊報失竊,結果被美國警察識破,再次被抓捕,最終被美國移民局驅逐出境。
回到台灣後,蔣孝文越加有恃無恐,為了搶奪一名舞女,把舞廳砸得亂七八糟,被保安打得鼻青臉腫;
和狐朋狗友聚眾酗酒,不喝到昏天黑地,決不罷休;
醉酒超速駕駛撞死一名士官長,最後送了二十萬台幣才平息此事。
雖然和革命先烈徐錫麟的孫女結婚,但性格並沒有收斂,依舊每天和酒精作伴。
原本蔣孝文就患有輕微的糖尿病,一直依靠吃藥控制血糖,醫生讓他不要飲酒,可他卻不遵醫囑。
1971年醉酒後病情複發,血糖下降得厲害,家人以為他是醉酒的正常表現,便沒有在意。
等到第二天才發現蔣孝文的情況不對勁,但為時已晚,他的大腦受到嚴重損傷,記憶衰退,情緒無法控制。
雖然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是與人交流時不是磕磕絆絆,就是前言不搭後語。
儘管蔣經國遍訪名醫,可都沒什麼效果。
1988年後,蔣孝文患上喉癌,在飽經疾病的折磨後,於1989年4月去世。
次子蔣孝武
蔣孝武從小長得漂亮可愛,宋美齡特別寵愛他,自從兄長蔣孝文因為身體每況愈下被判處「政治死刑」後,蔣經國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為了防止大兒子的悲劇再度發生,很早蔣經國便在府邸設置一間健身房,專門請來兩個身材魁梧的教練,鍛煉蔣孝武的身體素質。
雖然身體素質很強,但頭腦卻不發達。
有一次,蔣孝武拿着幾百萬到美國投資開公司,結果因為經營不善,把幾百萬賠得一乾二淨,蔣經國大為氣憤,責令蔣孝武面壁思過。
沒有蔣介石的溺愛,蔣孝武的行為也沒有那麼跋扈。
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一面發展,大家也對這位二公子十分看好,覺得他一定能接棒「總統」之位。
然而1984年10月,蔣孝武因為涉嫌受他人指示幕後策劃殺害美籍華人江南一案,鬧得名聲掃地。
為了平息這場風波,蔣經國只能把他派到新加坡工作。
1991年前後,蔣孝武被派回到台灣擔任「中華電視公司」主席,還未上任,便因為急性心臟衰竭一睡不起。
三子蔣孝勇
蔣家三公子蔣孝勇生於1948年,雖然排行第三,卻比蔣孝文小13歲,去台灣時他只有一歲。
兩個孩子都不成器,還早早去世,作為家中最後一個男孩,蔣經國選擇讓蔣孝勇上軍校。
有天一個教官把他叫去,經過他一番開導,回去後蔣孝勇更加堅定成為一名軍人,他告訴蔣經國要到空軍幼年學校學習。
在幼校,他的正步踢得最好,卻因為枕頭太小睡不好覺,最終換到陸軍幼年學校讀書。
然而他的軍校生涯也很快斷送,一年級的時候,腳跟在步兵攻擊訓練中不小心扭傷,開了兩次刀,撐到三年級被迫轉學。
軍人的希望落空後,蔣經國又有意培養他往財經方向發展,也正因此,在蔣氏家族沒落之際,他依然能靠蔣家的招牌,在台灣工商界大施拳腳。
蔣孝勇在經商方面確有天賦,據說他在台灣島內的資產就達到三百億,成為兄弟里最富有的一個。
但是嘗到甜頭的他,開始倚仗權勢貪污受賄、走私、用不正當的方式搞承包,一時間引起眾怒。
台灣方面要求徹查他在台灣非法收入,蔣孝勇也只能舉家遠走加拿大,最後移居美國生活。
蔣經國的三個孩子都因為自身原因,無法擔起繼承人的重擔。
隨着蔣經國去世,大家都感嘆蔣氏家族後繼無人,權柄下移。其實不然,蔣經國還有私生子。
婚外情
蔣經國和章亞若的婚外情要追溯到1939年,當時他被安排到贛州,接任行政督察專員。
擔任專員時,蔣經國一直提倡百姓吃苦、冒險,發動「建設新贛南」運動,號召大家踴躍參與。
章亞若把蔣經國看作自己崇拜的偶像,不僅積極響應號召,還帶頭行動。
章家是南昌的書香門第,因為逃難才來到贛州,章亞若雖然是女子,卻多才多藝、性格豪爽、辦事利落,這樣一名女子,自然受到很多男人喜歡。
其中就有已經和蔣方良結婚,並且生育兩個孩子的蔣經國。
從此以後,雙方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彼此的眼中和腦海里,不知不覺間,情愫在兩人心中萌芽。
蔣經國在贛州開辦訓練班,章亞若聽說後也趕去參加,通過別人的幫助,章亞若成為他的「貼身」秘書。
除了幫助蔣經國處理贛州的事,她還以女性獨有的溫柔和體貼,在生活上照顧蔣經國。
雖然這段戀情並未公開,但是蔣經國並不避諱他和章亞若的關係,兩人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一直到1941年秋,章亞若被安排到桂林待產,次年2月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孩。
蔣經國聽聞後大喜過望,帶着大包小包營養品到桂林看望章亞若,還向蔣介石說了此事。
蔣介石為兩個孩子取名孝嚴、孝慈,但是不跟蔣家姓氏,而是隨母姓,這也是為什麼蔣孝嚴認祖歸宗難的原因之一。
章亞若生產後半年,身體突感不適,病情逐漸惡化,沒過多久便離開人世。
女兒的離奇死亡,讓母親周錦華痛心之餘又心驚膽戰,為了保護兩個孩子,她找到蔣經國。
蔣經國並沒有帶走兩個孩子,而是安排周錦華遷居到偏僻的萬安縣生活。
雖然都是蔣經國的孩子,但是從姓氏上便能看出親疏遠近,蔣孝文、蔣孝武他們是蔣經國明媒正娶的夫人蔣方良所生,因此從小身上就籠罩着蔣氏家族的光環,受到各界人士的追捧和尊敬,就連觸犯法律都能輕鬆脫罪。但是章孝嚴和章孝慈卻連父愛和母愛都享受不到。
從小兄弟倆住在一個小小的兩層樓里,靠舅舅做生意賺的一點微薄收入過活。
上學的時候,別人的孩子都是父母接他們上下學,唯有章孝嚴、章孝慈兄弟是外婆來接送。
和其他幾個同母異父的兄弟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有些人是坐火箭出生的,他們所能達到的高度是許多坐在單車上出生的人一輩子都難以趕上的。
兄弟倆也曾詢問過外婆父親母親在哪裡,當時外婆騙他們說:「你們的爸爸在大陸做縣長,來不及逃離,你們的媽媽陪你們的爸爸留在大陸,因此回不來。」
由於當時很多逃難的家庭都是四分五裂、妻離子散,因此兄弟倆也沒有懷疑。
南昌解放前,蔣經國安排周錦華帶着兩個孩子到台灣新竹定居,這段生活成為他們最艱難的經歷。
由於舅舅和蔣經國指派照顧他們生活的人員經常發生爭吵,自那以後,他們便失去了經濟來源。
再加上舅舅生意受挫,從1956年開始,兄弟倆只能過着拮据的生活。
家裡上上下下,唯一的電器就是幾盞懸掛在房間中沒有燈罩的電燈,每當去別人家看到風扇時,他們就像個好奇寶寶。
一到夏季,房間都會悶熱異常,外婆帶着兄弟倆睡在小房間,為了消暑,他們每天都要到賣魚的商販那裡要幾塊冰磚抱回家。
用刀將冰塊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洗臉盆,一遍又一遍濕潤竹床。
在台灣,找不到第二種用這一方式祛暑的人家。
或許正是這種清貧,才養成了兄弟倆吃苦耐勞的精神品格。
搬到台灣居住的時候,兄弟倆只有7歲,外婆和舅舅給他們登記的名字也是章孝嚴、章孝慈。
為了隱瞞兄弟倆是雙胞胎的事實,登記戶口的時候,還把章孝嚴的出生日期提前。
一直到高中的時候,兄弟倆才得知自己的身世。
當時周錦華身體不好,為了讓兩個孩子能回到蔣家,她去世前把孩子叫到床前:「其實你們的父親是蔣經國,這是你們的母親。」外婆拿出一張照片,指着上面一位女性。
對章孝嚴來說,「蔣經國」三個字並不陌生,因為他們學校就有青年反共救國團,蔣經國是團主任。
兄弟倆難以置信,連續問了三遍,周錦華的回答都是一樣的。
隨着年紀越來越大,兄弟倆都萌生了想要和父親見面、認祖歸宗的願望。
但是這樣的願望何其艱難。
蔣介石在明知道兩個孫子是親骨肉的情況下,還堅持讓孩子跟隨母姓,足以看出他不想承認孩子身份的想法。
上大學後,兄弟倆和王升的聯繫變得頻繁,他們多次委託王升表達想要和蔣經國見一面的願望,可是無一實現。
大學三年級時,章孝嚴和章孝慈曾經討論過該如何認祖歸宗的問題,因為這也是他們母親的希望。
但是外婆去世後,章家生活陷入困境,他們根本沒有證據證明自己是蔣家的孩子。
就算有證據,他們又如何進到門禁森嚴的蔣家官邸呢?
最終兄弟倆決定走一步看一步。
其實在台灣,明眼人一看便知道章孝嚴和章孝慈是蔣經國的孩子,因為在他們小學的時候,就有人稱呼他們是「委員長家的孩子」,由此可見兩人在樣貌上還是像蔣經國的。
到了20世紀70年代,台灣媒體報道了章孝嚴、章孝慈和蔣家的故事,從此兄弟倆是蔣經國兒子的事,成為台灣人盡皆知的秘密。
之所以說是秘密,是因為蔣家一直不肯承認這一事實,或許是擔心私生子會給他們抹黑,或許是不想影響政途。
其實能證明是否有血緣關係,有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做親子鑒定!
不過需要拿到蔣經國的DNA,這無異於讓蔣家承認私生子的事實,顯然不可能。
雖然他們不承認,但是蔣孝武還是會經常和章孝嚴他們聯繫、見面,因為章孝嚴是外交部次長,相當於蔣孝武的長官。
一個不被人承認的私生子,卻成為從小含着金鑰匙長大的親兒子的長官,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1988年1月13日下午3時,蔣經國因為大量吐血,引發心臟衰竭去世。
他去世後,蔣孝武和蔣孝勇再一次找到章孝嚴和章孝慈,詢問他們有沒有什麼需要做的事。
兄弟倆最想要做的便是見蔣經國一面,蔣孝武答應了這一要求。
蔣經國去世第四天晚上11時,他們終於如願以償見到親生父親,那一刻兄弟倆淚如雨下。
親情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儘管兄弟倆第一次見父親,但是骨子裡的血緣關係還是讓他們難以控制感情。
完美的結局
2005年3月2日,蔣孝勇終於完成身份證上的信息更改,正式改名為「蔣孝嚴」。
信息更改完後,他第三次來到溪口,想要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上午9時40分,祭祖儀式開始,在司儀的引導下,蔣孝嚴焚香、點燭、敬酒、行禮。
他在心裏默默禱告:諸位先祖,今天我終於可以以蔣孝嚴的身份來向你們報道了。
讓歷史歸真,讓事實還原,是他們兄弟倆幾十年的希望,如今終於可以認祖歸宗,實現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