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2022年07月15日01:11:48 歷史 1906

1938年3月2日清晨,當時的山西正處於春天,早晨的霧很濃。率部駐紮在呂梁山區的林彪和往常一樣,牽着心愛的千里雪走出村外,準備信馬由韁,馳騁原野,享受一下難得的休閑時光。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民國山西地圖

林彪的的千里雪是一匹渾身雪白的東洋馬,而且,這匹東洋馬還是在戰場上繳獲自日寇的。所以,對於這匹渾身雪白神俊非常的白馬,林彪十分喜愛,經常騎着它到處走。

這一天霧很大,天又很冷,所以,林彪還穿上了同樣繳獲自日寇的黃呢軍大衣。由於霧大能見度低,林彪又貪圖飛奔的快樂,所以,剛騎上馬沒多久,林彪一人一馬很快消失在濃霧中,一直跟隨的警衛員都沒跟上。

警衛員看到首長消失不見,十分緊張,趕緊縱馬追趕。然而就在此時,警衛員突然聽到一聲沉悶的槍聲,根據經驗他知道,這個槍聲是莫式步騎槍發出的,而這樣的步騎槍,只有閻錫山的部隊才裝備。

而且聽聲音,槍響的方向正是閻錫山晉綏軍第十九軍駐地。由於這個方向也是林彪單人騎馬所去的方向,警衛員十分緊張,立刻不顧一切地沖了過去。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晉綏軍

趕到槍響的地點後,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林彪和他的千里雪都撲倒在地上,一地鮮血,千里雪當場斃命,林彪雖然還有氣,但是胸口卻仍在流血,已然身受重傷昏迷不醒了。

林彪是八路軍主力師115師的師長,而且剛剛率部取得震驚全國的平型關大捷,一舉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是全國聞名的抗日名將和常勝將軍。

而且,此時正值國共合作期間,作為共產黨的名將,居然被國民黨的軍隊擊傷,這件事迅速引起軒然大波。發現林彪身受重傷之後,警衛員立刻把林彪抬回了師部。

聞聽此事,大吃一驚的閻錫山也急忙派軍醫搶救林彪,經過醫生診斷,林彪的傷勢十分嚴重:胸部中了一槍,子彈從前胸進入,洞穿右肺葉後從背部打出。

因為傷勢太重,林彪始終昏迷不醒。聽到林彪在敵後深受重傷之後,毛主席也極為焦急,他立刻讓軍中名醫傅連璋大夫日間程趕到山西,為林彪治傷。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由於林彪傷勢嚴重,當時在延安的毛主席甚至聽到了「林彪傷勢太重,恐將去世」的假消息,這讓毛主席悲痛欲絕,還親自指示延安各界為林彪開追悼會。幸運的是,在傅連璋的精心治療之下,林彪的傷勢得到控制,初步脫離了生命危險。

而在醫治林彪的同時,也調查清楚了林彪為何會身受重傷。原來,當時林彪騎馬接近了閻錫山晉綏軍的駐地。

當時霧很大,閻錫山軍隊的哨兵模模糊糊看到霧中有人穿着日軍軍服,騎着東洋大馬向他們的防區衝過來,所以十分緊張。

帶隊的班長認為這是日軍偷襲,立刻下令開槍,為了擊中目標,他還讓一個槍法很準的老兵打馬上的軍官。這也正是林彪中了一槍傷勢卻十分嚴重的原因:那名老兵槍打得實在太准了。

林彪恢復清醒之後,由於正處於國共合作的蜜月期,所以,為了向共產黨示好,閻錫山甚至下令要處決那個班長和開槍的老兵。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閻錫山

不過,雖然中槍十分冤枉,林彪知道這並不是他們的錯,所以稍稍恢復,他就堅決不同意閻錫山的處決方案,這也使得開槍的班長和士兵幸免於難。

然而在這之後,林彪的傷勢卻不見好轉,而且進一步檢查發現,子彈不但擊穿了右肺葉,還擦傷了脊柱,損傷了中樞神經。更糟糕的是,林彪的傷情又開始惡化。

嚴重的傷情使得林彪根本無法在前線指揮作戰,因此,毛主席指派專人將林彪護送給延安休養。然而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延安畢竟只是位於西北的一個小城,條件十分艱苦,醫療條件更十分有限。

所以,在延安休養期間,林彪的傷勢並沒有好轉,林彪一度疼得只能靠醫生注射嗎啡。最終無奈之下,經中央研究決定,把林彪送到條件更為優越的蘇聯治病。

而且,中共中央為此還專門致電蘇共中央,要求「不惜一切代價,務必使林彪早日康復」。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林彪

1938年,林彪乘飛機到達蘇聯首都莫斯科,開始在蘇聯救治。在蘇聯醫生的救治之下,林彪的傷勢得到了控制,但是並沒有痊癒,從此之後,林彪留下了一堆後遺症:失眠虛汗、怕光、怕水、怕風、身體虛弱。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正是因為那顆子彈傷到了脊柱的中樞神經。不過無論如何,在蘇聯三年救治之後,林彪的傷勢終於得到控制。

當然,在蘇聯的三年期間,林彪也不僅僅是在養病,當時正值蘇德戰爭期間,作為中國名將林彪,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蘇德戰爭,而且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華,還受到了斯大林的讚賞。

1941年10月,林彪終於離開蘇聯,原計劃經外蒙古返回延安,卻沒想到,由於在烏蘭巴托遭遇意外,林彪不得不獨自降落到新疆。

幸運的是,此時正值國共合作期間。因此,雖然沒有直飛陝甘寧,但林彪的安全還是能保證的。

而且,由於林彪畢業於黃埔軍校,本身就是蔣介石的學生,又是赫赫戰功、蜚聲內外的抗日名將,再加上此時國民黨剛剛製造了皖南事變,國共合作瀕臨破裂,為了挽回國共關係,這名戰功赫赫的中共名將意外的受到了蔣介石的禮遇。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當時,蔣介石還專門電令迪化、蘭州、西安:林彪所到之處,黨政軍一律不得為難,並應極力加以影響。

因此,林彪從新疆返回延安途中,一直受到國民黨的禮遇。而且在西安,還曾與國民黨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胡宗南會面。

1942年2月13日,由於堂哥、擔任八路軍129師首任政委的林育英生命垂危,林彪急匆匆地趕了回來。就在林彪趕回延安時,毛主席甚至破例親自下山迎接他,對此,師哲曾有過十分詳盡的回憶:

這天一早,我從窯洞出來,和毛主席不期而遇 。 他正向山下走,邊走邊說:「林彪回來了,我去接他」。 我聽後心頭一震,心想朱總司令從前線回來 ,恩來、弼時從蘇聯回來,主席都沒有這樣。

而且,親自下山迎接到林彪之後,毛主席還握着林彪的手回到窯洞,吩咐伙房為林彪搞飯吃。而後,又專門叮囑讓林彪住在楊家嶺,方便靠近他。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林彪返回延安5天之後,2月17日,中共中央更是為林彪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不過,就在林彪趕回延安後沒多久,3月6日,129師首任政委林育英因病去世。

林育英與林彪的關係極為密切,他不但是堂兄,還是帶領他參加革命的領路人。所以,林育英的去世令林彪悲痛萬分。

林彪是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以來湧現出的最具軍事才華的名將。而且,與堪稱大器晚成的另一個名將粟裕不同,林彪是名副其實的少年得志。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林彪就成為紅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林彪擔任紅軍主力軍團長時,甚至只有24歲,其年紀之輕,戰功之顯赫,早已讓他成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戰將。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林彪

這一點,即便作為對手和敵人的國民黨也是認可的,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也讓全軍上下對林彪十分服氣。

所以,1935年12月19日,長征到達陝北的毛主席、張聞天等人曾聯電彭德懷,表示:中央各同志均認為林彪同志是我們黨內最好的最優秀的高級幹部之一,是有着中國及國際榮譽的。

當然,林彪也完全經得起這樣的待遇。全面抗戰爆發之後,擔任八路軍115師師長的林彪,更是率先打出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一舉殲滅日寇1000多人,並打破了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因此,林彪還是響徹海外的抗日名將。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戰功赫赫、軍事才華橫溢的我軍名將,在其從蘇聯歸來之後,毛主席卻並沒有將他重新派在戰場。

回到延安之後,林彪先生擔任抗大校長,而後又先後擔任過中央黨校副校長。在這之後,林彪還干起了統戰工作,多次離開延安,周旋於國民黨大後方,甚至多次在重慶面見蔣介石,參加統戰談判。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林彪

作為一身經百戰戰功赫赫的我軍名將,將他留在大後方參加負責統戰工作,在許多人看來,這似乎有些「浪費人才」。為什麼毛主席不把從蘇聯回來的林彪派往前線,發揮他的特長,繼續統領八路軍與日寇作戰呢?

是因為前線不需要林彪了嗎?似乎並不是,1942年6月,在敵後抗戰最艱難階段,尤其是左權副總參謀長犧牲之後,彭德懷曾在6月接連三次給毛主席發電報,建議「最好由林彪出任八路軍參謀長」。

然而,對於彭德懷的建議,毛主席的回復是:林病仍重。

也就是說,毛主席以林彪身體有病不宜在前線作戰為由,拒絕了彭德懷的建議。所以,自1938年意外受傷離開前線之後,在長達8年之久的時間裏,林彪始終沒有再赴前線領兵作戰。

毛主席的回復彭德懷的理由,其實正是林彪八年沒有再上前線的最大原因,林彪此時的身體雖然有所好轉,但卻仍不樂觀,他的身體並無法負擔前線指揮作戰。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敵後戰場

戰爭是人類最殘酷的競爭,每一場戰鬥的勝利都關乎無數人的生死存亡。因此,作為統帥,無論是壓力還是耗費精神,都是極其巨大的。

這也意味着,作為一支軍隊的統帥,他必須擁有旺盛的精力和強大的體魄。而在這方面,本身體質就算不上多好的林彪在重傷之後,根本無法承擔起長時間高強度的指揮員角色。

事實上,雖然在蘇聯治病三年之久,林彪的身體依然不容樂觀。當時的林彪一直有怕風、怕水、怕光、怕冷、高度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而且因為長時間病痛的折磨,也讓他心情變得暴躁。

所以,即便解放戰爭爆發之後,在後方養病8年的林彪再次趕赴前線統帥東北解放軍之後,林彪的身體也是不容樂觀的。

當時林彪由於用腦過度,不得不一直帶着健腦器。中央也曾兩次請蘇聯派醫生為林彪治病。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抗日根據地

所以,從蘇聯歸國之後,林彪的身體仍算不上多好,無法負擔高強度的指揮作戰。毛主席為了林彪的身體健康,選擇將他留在後方,一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夠更安心地養病。

而這樣的選擇顯然是正確的,正是因為8年的修養,林彪的身體有了不小的好轉,也為他日後統兵出關,並將東北野戰軍發展成為百萬大軍,奠定了十分堅實的基礎。

其次,當時敵後戰場雖然十分艱難,但恰恰由於進入相持階段,無論是八路軍還是新四軍,反倒沒有了林彪發揮優勢的條件。

林彪在土地革命期間最擅長的無疑是運動戰,也是靠着運動戰,林彪率領紅軍取得了無數輝煌的勝利。包括抗戰初期的平型關大捷,其實也是運動戰。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

然而,隨着全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日寇將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的偽軍用於進攻敵後抗日根據地之後,八路軍和新四軍等敵後抗日武裝不得不分散進入游擊戰

這樣一來,林彪擅長的運動戰就變成無用武之地,即便林彪此時返回抗日前線,也根本無法發揮他的優勢,反而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風險。

再次,當時的敵後戰場各主要地區都有成熟的領導人。例如,太行山有聶榮臻,晉察冀有劉伯承和鄧小平,江蘇有陳毅和粟裕,而林彪擔任師長的115師,此時已進軍山東,並在政委羅榮桓的率領下發展得十分順利。

因此,此時的林彪即便再赴抗日前線,一時間也沒有合適的位置。

而且,林彪從蘇聯歸國後,位於敵後的許多八路軍和新四軍將領都開始離開前線返回延安。尤其是中共七大即將召開之際,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人都先後返回延安,所以,在七大即將召開之際,前往前線,反而多此一舉。

林彪因傷離開前線後,為何8年再沒上戰場?這是毛主席的長遠布局 - 天天要聞

最後,林彪留在後方,這與毛主席的超長眼光有很大關係。軍科院研究員於化民曾提出這樣的觀點,林彪之所以沒有開赴前線:

「這是毛澤東的用意所在。毛澤東在延安儲備了大批高級幹部,其中也包括林彪,令其一面參加整風學習,統一思想;一方面休息,養精蓄銳。一旦天下有變,即可分派出擔當重任。毛澤東眼睛盯着的是明天。

所以,正是因為林彪受傷之後健康堪憂,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之後,以游擊戰為主的敵後戰場又不是林彪最擅長運動戰施展舞台,再加上中共七大召開,毛主席長遠的戰略布局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林彪在1938年受傷之後,始終沒有再次進入抗日前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