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2022年07月14日12:35:20 歷史 1159

關於這個問題我雖然不是很專業,去年在家呆了大半年的時間複習考研,我卻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事實。

我家是一個小縣城,住在村子裏,無可避免地能夠想到,貧窮、落後,但其實不是那樣的。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村子裏基本上沒有土房子,小二層的人也比較多。從長輩那裡聽說,我們那個小縣城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沒有受到日本人的侵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一些財產;從一定的時間段來看,村裡人都比較有錢。在很長的時間裏,大家守着一方黃土,並不熱衷外出打工。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像很多年前的時候,第一批下海的人賺得盆滿鍋滿的時候,帶動下海成為熱潮的時候。

我們那裡的人還閉目塞聽呢?更談不上抓住機遇了……

這樣的生活遲早會被外界推着走吧?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我記得大學一年十一國慶的時候,大概就是17年的時候,正趕上了蘋果紙袋的季節。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去幫我姑姑家去幹活。就那個時候啊,我姑姑滿面笑容,甚至還帶着點庄稼人的驕傲,對我說,哪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呢?就莊稼地里長出來的脆生生的蘋果就是我們花不完的錢啊。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不得不說,她其實還是盲目的自信,不敢相信這個地方早已經留不住人了。

但現在的光景其實是,像我這個年紀的人,絕大多數除了不想拿起鋤頭,更為重要的原因其實就是,零八年的時候落果可以賣到九毛、一塊一斤,一下午在地里,拾落果都最少可以賣兩百多塊錢,現在直到蘋果快成熟的時候,才只能兩三毛錢一斤。一下午在地裏面,好像沒有數螞蟻,但是好像累死了,也沒一點收益。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年長的人慢慢罵罵咧咧地接受,年輕人沒上學得早早走上了南下進廠,家裡有點錢的打算讓給孩子學一門手藝……上學的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要考出去。但是毫不意外的是,人能走的都走了。

就連誇這裡很好的姑姑,雖然沒有離開,但是也動了想要離開跟女兒一起生活的願望。

丟下那個曾經讓她們痴迷的黃土地。

那剩下的呢?

村子裏全部都是老年人加上留守兒童。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我記得當時給老年人體檢的時候啊,基本上全村的人都會來我家裡。家裡基本上都是那種年老的老兩口,相互攙扶。年紀稍小點的都出去了。有的男性老人還在後面罵罵咧咧的講他老婆子:「你去拿個板凳,讓我好好的與他說道說道。」殊不知一個在村子這頭,一個在村子那頭,很久都沒有見過面了。

其實不論你信不信,家裡有孩子在的時候,只要是做父母的,都會燒一鍋熱騰騰的飯菜。兒女不在家了僅僅只能叫做是生存,或者是活着。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我見過養雞的人家,等不到兒女回來,怕雞蛋放壞送給我父親的。

我見過辣椒收成不好的,拿着一大包十幾斤的干辣椒,求我父親買下來的,只要求賣五塊錢。

我見過一鍋白米粥,兩個老年人可以吃一天的。

我見過一生好強的鄰居奶奶,為自證清白,卻被人活活氣死的。

我見過八十歲的鄰居爺爺,還要坐上二十分鐘的公交車,取出自己的養老金,給自己交住院費用的。

我還見過平常走不動路的老奶奶,因為老伴便秘,走一步歇兩步只為來我家買一瓶開塞露

……

而這些人,我最熟悉的隔壁家奶奶,每次見我都會把我叫到他家去給我吃飯的奶奶,就在我上周日還見過她,待到下周回來她已經入土為安了。

那個大嗓門喊我父親去取葯的奶奶,在一次回家之後突然對我父親說要去上禮……

我不願敘述那麼多了,太沉重。

受不了……

……

考研那大半年,我見過十幾位老人不在了,而兒女還在外打工。知曉後便又急匆匆地趕回家。

但是對應的那一年,村裡僅僅只生出兩個小孩。

但是他們的兒女亦有兒女,自己連自己都過不好,哪有功夫去管別人呢?

孤老無人可依仗,兒孫亦有其難事。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這天下沒有誰是容易的,在物質豐腴時代長大的我們這一代人見過父母的不易,大抵很多人是不打算做父母了吧。

至於出生率,我姑且可以猜測不會升高了吧。

計劃生育之前,出生率很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戰爭過後,動蕩的生活,不安的日子,讓他們想為這世界留下他們曾經來過的痕迹。生孩子的時候,想的是多子多孫多福氣,但是養老的時候,我見到的只是在推皮球。甚至見過,年邁的父親走後,自己的親哥哥也並沒有再踏入家門過。

見過父輩的人生,自己怕也亦會過成那樣。

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高齡老人將翻番,透露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 天天要聞

便不再想選擇那樣的人生了 。

而那個未受抗日戰爭侵擾的小村子,將會被這個大時代推着向前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 天天要聞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國民黨一系列反罷免大型造勢活動中的首場宣講,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議長戴錫欽上台助講表示,這次民進黨所發起的大罷免,是台灣自由法治推動三四十年來面對的最大人禍,還批所謂的大惡罷「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是零」,他們就是惡的代表!戴錫欽指出,7月5日沒有發生大地震,也希望剛形成的台...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裏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