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2022年07月13日17:29:22 歷史 1530

20世紀50年代,毛主席帶頭在《火化倡議書》上簽名,要求中央領導同志在死後都實行火化,保留骨灰不留遺體,也不建墳墓。《倡議書》上寫着:

「凡是贊成火葬辦法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請在後面簽字。凡是簽了名的,就表示自己死後一定要實行火葬,後死者必須保證先死者實現火葬的志願。」

當時,包括中央領導同志在內的各界知名人士紛紛響應毛主席號召,周總理、朱德元帥等都在倡議書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唯獨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許世友將軍。儘管毛主席對此有些異議,但還是同意了他的請求。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1979年,許世友留給兒子一封信,信中交代了自己的身後事:

「郵去現金伍拾元整,用這筆錢給我買一口棺材。我死後不火化,要埋到家鄉去,埋到父母身邊,活着精忠報國,死了要孝敬父母。我今年74歲了,身體很好,活到八九十歲,也只有十多年了,你們可以先作準備。」

從20世紀50年代起,到1979年,近30年間,許世友將軍要求土葬的意願始終如一,一生從不搞特殊的他,唯獨在身後事上向中央提出了不情之請,當後人得知事件背後的隱情時,不禁心疼落淚。

1906年,許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許家窪的一個貧苦農村家庭,因生活困頓從小便給武術師傅當起了雜役,8歲時進入嵩山少林寺學武,一學就是8年,期間,他學會了飛檐走壁,十八般武藝,回家後,因看不慣地主的剝削行為,不小心失手打死了惡少,被迫離開家,到了吳佩孚的部隊當兵,從此,真正步入軍隊,開啟了自己戎馬一生的革命之旅。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1927年,在革命進入最低潮時,許世友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黃麻起義,1932年,在與國民黨軍開展的反「圍剿」作戰中,許世友更是勇猛,先後7次加入敢死隊,突破敵軍的封鎖線,後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轉戰川陝邊區,部隊開拔前,許世友冒着生命危險,小心躲開敵人的封鎖線,深夜回到了家中,跟自己的老母親告別,一見面,他便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告別老母親後,許世友為國盡忠,在戰場上表現英勇,先後參加了多場重要戰役。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許世友主動請纓上陣殺敵,多次挫敗日偽軍的「掃蕩」行動,扭轉了膠東抗日的被動立場,鞏固並發展了膠東抗日根據地,毛主席曾對他在膠東時創造的戰績大加讚賞:「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1947年,許世友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參加解放戰爭,與國民黨軍展開激烈交鋒,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一場濟南戰役真正讓許世友名聲大噪。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1948年9月,許世友奉命擔任濟南戰役攻城部隊的總指揮,按照毛主席的最初設想,攻克濟南城最少也要20天時間,但許世友在對濟南的城防工事和國民黨軍的兵力部署有了了解後,他下達了集中主要兵力直插敵人心臟的「牛刀子戰術」,指揮東、西集團同時向心發起攻勢,為了不給敵人留下喘息恢復兵力的時機,許世友鼓勵士兵發揮不怕犧牲、不怕吃苦、連續作戰的戰鬥精神,一刻不停逼近敵人,結果,在許世友的指揮作戰下,只用了8天時間便打贏了濟南戰役,比原計劃的提前了至少12天,至此一戰,人民解放軍揭開了轉向向中心城市發起攻堅戰的序幕,正式步入戰略決戰的新階段。1949年起,許世友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全國戰局基本穩定。

距離上次離家已經有17年了,如今,和平觸手可及,自己也有了相對穩定的居所,於是,許世友立即安排人去老家接自己的老母親。當已經滿頭白髮的母親到了許世友在濟南的住處時,這位山東軍區的司令員再次跪在了母親面前,對自己這些年來沒能陪在母親身邊表示愧疚。他希望,母親能同意一起待在濟南,好讓自己盡孝,但是,他的母親卻只待了幾天,看見日思夜想的兒子身體健康後,便放了心,說什麼也要回老家去。其實,許世友明白,母親是擔心自己耽誤兒子的工作,再加上一直在農村生活,不習慣濟南城裡的清閑日子。就這樣,母子兩人再次分離。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繼續投入到建設國家的繁忙工作中,幾乎不曾有時間回家探望年邁的母親,1957年,因工作需要,許世友前往大別山視察,這裡離家很近,因此,許世友向組織請了個假,便踏上了回家探望母親的路。

回家後,許世友發現家裡的大門緊閉,裏面沒有動靜,根據以往對母親生活習慣的了解,許世友沿着印象中的土路到農田裡尋找母親的身影。果然,隔着老遠,許世友就看到了背着一大捆木柴、步履蹣跚慢慢走來的身體已經佝僂的母親,他立馬跑上前去摘下木柴,隨後又跪在地上給母親磕了個頭,多年不見的母子兩人抱頭痛哭,互相傾訴着思念之情。

儘管這時的許世友已經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且是名震天下的猛將軍,但在母親的懷中,他依然是個孩子。

短暫的見面後,許世友便匆匆啟程,再次開始了繁忙的工作。自己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許世友便讓兒子許光代替自己照顧老母親。於是,許光回到了老家,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任務。半年後,奶奶去世,許光也算替父親盡孝,完成了父親的囑咐。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許世友回家奔喪,看着埋着母親的墳墓,他跪在墳前,擦了擦眼淚,承諾道:自己生前沒能盡孝,死後,一定會為母親守墳。

從許世友將軍與自己老母親的深切情感中,我們便能窺探到他堅持要求土葬的原因。

1985年,元旦剛過,預感自己身體支撐不了多久的許世友,交代秘書給黨中央寫了一份報告,內容提到自己時日不多,對組織別無他求,只希望組織能批准在自己死後實行棺葬。

由於從小離家參加革命,幾乎從沒有在母親身邊盡過孝,希望自己死後能葬在母親身邊以盡孝道。

這一年,80歲的許世友將軍生了場大病,但他依舊在身體好轉後積極工作,為國家建設現代化部隊做貢獻,9月底,他的病情突然惡化,時而昏迷,時而清醒。一次,他清醒後,發現自己身邊站着親人和老戰友,這時,他真正確定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接下來的時間裏,許世友一直在等待着中央的批複,只要清醒時,他總會反覆問身邊的人,中央是否有回復,自己要求土葬的報告批了沒有。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1985年10月22日,許世友將軍在南京因病逝世,但如何處理他的身後事成了一件難事,究竟是土葬還是火化,南京軍區遲遲難下定論。

許世友將軍一生從未利用過自己的職權搞特殊,彌留之際,他唯一放不下的便是中央還未批准的土葬申請,南京軍區深知許世友將軍的遺憾,並深深感動於他們母子二人的深厚感情,於是,南京軍區就喪事安排再次向中央發去了請示,提出將許世友將軍的遺體運回故鄉土葬。

報告上交中央後,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十分重視,但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力提倡土葬,也幾乎沒有土葬的先例,因此,在傳閱完許世友將軍的報告後,中央也遲遲沒下定論,最後,報告被送到了鄧小平的桌上。

鄧小平和許世友是親密的戰友,他明白許世友的遺憾,並對此感同身受,於是,經過慎重考慮,鄧小平終於拍板,在報告上批示「照此辦理,下不為例。」這八個字也為處理許世友將軍的身後事定下了基調。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10月26日,時任中顧委副主任王震到達南京軍區,鄭重地傳達了鄧小平同志的意見,說道:

「許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馬生涯中,戰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鄧小平同志簽的特殊通行證,這是特殊的特殊。」

長期以來,中央領導幹部在逝世後,均實行火葬且一切從簡,當時,整個社會已經開始逐漸接受火化,作為共產黨幹部,自然是要以身作則實行火葬,而此時,批准許世友將軍土葬,應該要考慮到社會影響,於是,鄧小平同志還提出了「六不準」要求:

「不準開追悼會、不準登報宣傳、不準家屬子女外傳、不準立碑、不準傳播喪事……」

於是,許世友將軍的靈柩深夜秘密抵達故里,沒有任何人迎接,一切都在暗夜中悄然進行。一位傳奇將領就這樣離開了他熱愛一生並為之奮鬥終生的新中國。

85年許世友病逝,拒絕葬入八寶山,鄧小平:照此辦理,下不為例 - 天天要聞

不能因為土葬就懷疑許世友將軍的作風,當國人在得知土葬背後的真相時,不禁紛紛流下淚水,生前一心為國,不能為母親盡孝,只有死後才能為母親守墳,正是許世友將軍骨子裡的深情,引起了國人的共鳴,他的豐功偉績被鐫刻在了新中國的史書中,而他本人將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區陸續通過開展上黨課、重溫入黨誓詞、與黨旗合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錘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