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2022年07月13日16:11:29 歷史 1033

她是晚清名臣嚴筱舫的孫女。

她是「長壽女神」嚴幼韻的姐姐。

她相貌平平,卻天生旺夫。

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 天天要聞

嚴彩韻

不僅自己事業成功,將子女教育成才,還幫助丈夫成為生化史上的巨人。

她旺夫的秘訣是什麼?

01

嚴彩韻的祖父嚴筱舫是李鴻章的幕僚,是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總經理,是上海總商會的創辦人及第一任會長,有十七家錢莊。

如此一位傳奇人物,在他的光環映襯下,作為第二代的嚴家子女都表現平平,甚至我們都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

但是到了第三代,尤其是嚴家的女子,她們走出大宅門,走向社會,名揚國內外。如嚴筱舫的孫女嚴彩韻、嚴幼韻,還有曾孫女嚴仁美。外孫女吳靖、吳佩珠、吳佩琪,都衝破了家庭的牢籠,走向了社會。

嚴彩韻相比其她幾位,長相是最普通的一位。但是她卻是一個事業成功,婚姻最幸福的人。

嚴彩韻長得圓,眼睛小。但讀書卻能過目不忘,做事認真踏實,因此父母都很喜歡她。11歲那年,父親將她和妹妹送進了天津的中西女中。嚴彩韻的性格並不如妹妹嚴幼韻張揚,她穿着樸素,不注重打扮,沒有小姐脾氣,根本就看不出她是有錢人家的大小姐。

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 天天要聞

她的妹妹嚴幼韻每天旗袍不重樣,開着車牌號是」84「的小汽車,被稱為」84小姐」。而她卻是整日一身素服。

也許有些人將時間用在了修飾外表上,有些人將時間用在裝修內在。

嚴彩韻就是後者,也許是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和動力,她讀書用功。她是班級上年齡最小的,卻是成績最好的。每次考試成績都穩居全班第一。原本六年的中學課程,她連跳兩級,用四年完成。

因為她跳級完成學業這個事情,學校老師就她的畢業問題還專門做了討論。有老師認為嚴彩韻雖然完成了學業,但不到畢業的年齡。有老師認為,她成績後,基礎紮實,已修完中學全部內容,再熬時間也無意義。最後討論的結果是:不有理由不准許她畢業。

也許生長在洋務派家庭,從小受到現代科學的熏陶,嚴彩韻對現在科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她中學畢業後,本想上清華北大,但是當時清華和北大並不招收女生,她只好報考南京金陵女子大學。

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 天天要聞

嚴彩韻的妹妹嚴幼韻

作為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的第三屆女學員,嚴彩韻入學第一年就一戰成名,考了全年級第一名,並獲得了學校發的獎學金。

別人發了獎學金,不是給自己置辦書籍,就是請朋友吃飯。嚴彩韻卻將所有的獎學金捐給了金陵女子大學旗下的一所小學。

在嚴彩韻的影響下,她的妹妹嚴蓮韻也滿懷憧憬地考入了金陵女子大學。可是進入大學後,嚴蓮韻各種抱怨:學校條件與家裡比起來差太遠了,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燈,沒有抽水馬桶,校園不大,操場也很破爛。

當嚴蓮韻去質問姐姐嚴彩韻的時候,嚴彩韻卻說:環境這些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這所學校學術氛圍好,老師好,能學到東西。

內心豐盛的人,不受環境影響,吃穿打扮都簡單,更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

02

那個時候的女學生上學晚,大學畢業更晚,即便是現在,大學畢業也都22歲了,可嚴彩韻大學畢業時,年僅19歲。

嚴彩韻大學畢業後,父母都已經很滿足了,家裡也不缺錢,隨便給她安排個體面工作,況且女孩子這樣的學歷,在那個時候已經算出類拔萃了。

可嚴彩韻仍不肯滿足,她執意要留學。父母再三勸說,她卻說:「人丑就要多讀書。」

嚴彩韻的父母比較開明,女兒執意要深造,他們也只能支持。就這樣,嚴彩韻到了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化學碩士學位

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 天天要聞

她用了兩年時間,就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碩士學位。還沒畢業時,北京協和醫學院就向她拋來了橄欖枝,邀請她畢業後回協和工作。辦完畢業手續後,她還特意告知父親不要給她寄路費,她用積攢下來的獎學金當路費。

回國後的嚴彩韻被安排到北京協和醫學院擔任生化系的助教。這個職位的工作量不大,比較清閑,這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嗎?工作又清閑又體面。

可嚴彩韻卻對工作非常認真,除了平時的助教工作外,她利用所學專業,開始深入研究。我們以為在物質富裕,人們因為不注意飲食豐富,營養搭配不均,導致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今天,才出現了營養學。而嚴彩韻那個時候就已經關注到了改變國民營養增強國民體質。所以她成為了我國第一位從事營養學研究的女學者。

因為她認真嚴謹的工作狀態,讓系主任吳憲教授發現,並邀請她做他的助手。此時的吳憲正要做一個蛋白質變性問題的課題研究。

在嚴彩韻的協助下,吳憲博提出的蛋白質變性的理論,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兩人默契的配合中,也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1924年年底,嚴彩韻和吳憲博在北京結婚。婚後的兩人有了孩子,但是並沒有耽誤做研究,嚴彩韻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協助丈夫完成了研究工作。她自己還在一些權威刊物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她先後生下了五個孩子,幾乎是一手工作一手娃。在帶娃期間,利用碎片化時間,她自修了法語和德語。法語和德語的學習,為她日後的研究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 天天要聞

嚴彩韻和吳憲

她和丈夫強強聯合,一起做實驗,在期刊上發表了一百六十多篇學術論文。丈夫做了三本著作,都是由她做修訂和補充。

後來,大家都說她天生旺夫,自從結婚後,吳憲的事業青雲直上,成為了中國生物化學史上的重要人物。

孰不知,她旺夫的背後是,在任何時候,克服一切困難,都不停止學習的腳步,與丈夫共同成長。

03

儘管事業上很忙,但是她對孩子的教育也絲毫沒有放鬆。

她有五個兒女,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她每天將五個孩子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很充實。她給孩子上午安排了文化知識和鋼琴,下午一般都是安排體育鍛煉,比如,打球、游泳。

在做事和治學上,她要求孩子一定要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嚴謹認真。只要認真學習,成績她從不苛求。儘管是在戰爭年代,她也從不讓孩子間斷學習,就像她當年克服萬難治學一樣。

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 天天要聞

嚴彩韻和孩子

1944年,北京協和醫學院被日本人佔領,吳憲和所有協和的教授一樣,他們憤然離職。吳憲為了繼續科研,她冒着生命危險到達重慶,在重慶組建了一個營養研究所。

戰亂對整個中國的影響遠遠超乎他的想像,民生凋敝,轟炸不斷,人們連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證不了。當時為了戰後經濟恢復與重建考慮,他被派到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主要研究戰後的經濟恢復與重建,為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的經濟建議做考察。

吳憲在美國待了整整五年時間,嚴彩韻一個人帶着孩子,承擔了所有的家庭事務和孩子的教育責任。

可她並沒有因此喋喋不休地抱怨,而是理智地面對生活中的難題。

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孩子不僅身心健康,還有廣泛的興趣,學習動力很強,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學習成績也相當優異。

後來她的五個兒女中有三個博士,兩個碩士,大兒子吳瑞是博士,是國際知名的分子生物學家;小兒子吳應是博士,在人類蛋白質的研究方面有很大貢獻。她的大女兒吳婉,是理學碩士,畢業後一直在中學從教。她的小女兒吳婉明是醫學博士,後來成為放射科專家。尤其是她的大兒子,成就最大,還為改革開放以後國內科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嚴彩韻雖然出生在富貴之家,但她生活很節儉,她一直秉持的理念是:將錢用在刀刃上。

她的兒女小時候要什麼奢侈玩具,她從來不買。孩子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很樸素。如果是學習,她確實很捨得投資錢。

嚴彩韻的學姐吳貽芳成為了金陵大學的女校長,金陵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也需要辦一所屬於學校的醫院。

嚴彩韻得知後,不僅仗義援助,還拉着姐妹,將父親留下來的遺產中拿出一部分,捐給學校辦醫院。嚴彩韻還動員丈夫和連襟都捐了款,為學校醫院添置了設備。

雖然嚴彩韻後來定居美國,事業如魚得水。但她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促進中國生物化學事業發展做貢獻。丈夫去世後,她將所有的遺產沒有留給子孫後代,而是捐建了「吳憲生物化學教授基金」,主要是資助為中國生物化學作出貢獻的教授。

作為嚴彩韻的朋友也很羨慕她的生活,覺得她很旺夫,能把事業和家庭經營得很成功,家庭和睦,子女也很優秀。

嚴幼韻的大姐嚴彩韻:長相丑胖,事業有成,子女成才,天生旺夫 - 天天要聞

嚴彩韻全家福

其實至於嚴彩韻「旺夫的秘訣」有三條:

第一,不要將自己埋在雞毛堆里,不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結,把時間用在興趣愛好上;

第二,夫妻之間自我成就,互相成就,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和睦的家庭,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里也能汲取營養,舒展成長;

第三,給孩子留才,不給孩子留財;

如今,嚴彩韻已離世多年,而她帶着孩子們捐建的基金和機構,在一代代滋養着後代子孫。

真正智慧的女人,能像詩人一樣體會生活,像哲人一樣有思想,像凡人一樣活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區陸續通過開展上黨課、重溫入黨誓詞、與黨旗合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錘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