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的「三窟」》作者:王瑞峰

2022年07月07日23:42:42 歷史 1164

《陳毅的「三窟」》作者:王瑞峰 - 天天要聞


猛看這標題,覺得有些另類,畢竟有那麼多可寫的東西啊,有沿途上百公里色彩斑斕的山川田野,古樸而秀麗的圩鎮村落。油山的故事則更多了,上樂塔的秘密交通站,朱乙妹勇救紅軍的豪勇,紅色交通員李桂花智救陳毅的果敢,解放後陳毅一家真情相報的美談,項英與油山「三老表」的故事,曾紀財愈挫愈勇,堅定信念,獻身革命的壯舉,油山幹部學院看到的有170萬年曆史的伯樂樹……

  當然還有陳毅寫的洋洋洒洒324字的贛南遊擊詞,堪稱油山紅色景區的魂,每個景點都有刻畫贛南遊擊詞的碑石,你不覺得它完全符合聞一多關於詩詞的「三美」原則嗎?講了游擊的環境、游擊的條件、游擊紀律、游擊戰術、游擊的任務與理想、游擊的依託與靠山,敵軍圍剿的手段。堪稱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的歷史畫卷。有詩經的根底、詩歌的韻味、詞的形態、快板的風味,妥妥的「陳毅體」。

  其實,我講的陳毅「三窟」都在油山游擊密道里,如果你浮光掠影地看一遍,那不就是灰不溜秋、銹跡斑斑的陳舊文物嗎?只不過是帖着紅色的標籤而已。如果你只看到它是陳毅從事革命活動的遺迹、載體,而沒有透視這些平凡文物的眼力,那來不來油山又有多大區別呢。但當我翻山越嶺走完這5公里曲曲彎彎的游擊密道,使我驚嘆的,不是那一段近乎垂直的83級木板階梯路,而是密道旁的兩個石窟和一個木板房。第一個洞窟離山口才幾十米,是放哨用的。第二個洞窟接近山頂那個如簾似帶的長長的瀑布側角,這個既可藏身又可開會,瀑布飛流撞擊的轟鳴聲可以掩蓋洞內的聲響,而半山腰的那個木板旁是在油山存留很久的造紙作坊大棚的側旁,也是陳毅的藏身處。

其實紅軍將士藏身之處還有路邊用樹皮或雜草作頂棚的棚屋,甚至油山林木間、灌草叢中。從中可以看出陳毅的智慧,不管是藏在靠近山頂的洞里,還是棚屋、林子里,白軍來了,既有山口附近洞里偵察的哨兵的報告,也有造紙作坊老表的通風報信,白軍還能抓到他么?等敵人膽戰心驚攀登上那麼險峻的山路,人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臨走前,一梭子過去還能撂倒幾個呢。所以儘管經歷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即使敵人採取了移民並村、聯保連坐、層層連線封鎖,萬人密集抄山、燒山也奈何不了陳毅,因為他有人民群眾的保護傘。他們或三、五人為一組,深度隱蔽、紮根於群眾之中;或以職業為掩護,巧做群眾工作。

《陳毅的「三窟」》作者:王瑞峰 - 天天要聞

  在分散隱蔽的同時,紅軍戰士採用「神出鬼沒、出敵不意」「麻雀戰法,老鷹抓雞」的戰術,向敵人比較空虛的中心據點或後方主動襲擊,打擊了當地的反動民團,鎮壓了一些土豪劣紳,繳獲大批槍支彈藥。早在1935年3月,項英、陳毅率部南下福建受阻,在曾紀財的幫助下輾轉來到油山與李樂天、楊尚奎等會合,轉至北山,於4月中旬在大余縣的長嶺村召開了軍政幹部會,會議制定了「依靠群眾、堅持鬥爭,積蓄力量,創造條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針,確定以南嶺山脈為依託,以油山、北山為主要根據地,堅持長期游擊戰爭

這為項英、陳毅營造油山游擊密道及密道「三窟」創造了條件,有「窟」才有家啊,有家才安穩啊,所謂陳毅「三窟」就是紅軍「三窟」。陳毅和藹謙謙、溫慈款款、襟懷坦白,他接納並重用了被錯劃右派並被各蘇區嫌棄的好同志曾紀財,曾紀財赤膽忠心、領導有方,放手發動群眾支持陳毅的隊伍,使陳毅在油山落地生根、堅不可摧。

  據說有一次,陳毅和警衛員白天出山,以避開國民黨軍白天進山清繳,但晚上回山的半路上聽到國民黨軍將在山裡露宿的消息,陳毅靈機一動,決定到對面山腳下土豪家借宿一晚。這可嚇壞了警衛員,因為敵人到處張貼告示懸賞捉拿陳毅,土豪對他都恨得要命。「躲都躲不贏,您怎麼還能往虎口裡送呢?」陳毅說:「同志哥,現在住哪裡也沒有土豪家安全。莫怕,跟我來,沒問題。」陳毅一行人敲開土豪家大門後,警衛員就封鎖大門。陳毅向土豪解釋紅軍游擊隊的政策,指明厲害關係,然後就和土豪簽訂了雙方互不侵犯、互相關照的君子協定。土豪必須保證陳毅等幾個人的安全,否則就會有麻煩,土豪當然只得答應,乖乖聽話配合陳毅一行人的要求,還做了一桌飯菜招待他們。第二天中午他們離開時,土豪又請他們喝茶。你看陳毅這招「化敵為友」的功夫是不是又多了一窟呢?

  「任憑敵頑攻與剿,邊界紅旗終不倒」。陳毅在三年游擊戰中,依託大山、依靠群眾、打擊了敵人、保存了革命火種,才有抗日戰爭的延陵大捷,解放戰爭黃橋燒餅的驚喜,孟良崮、渡江戰役等大戰的輝煌,也才有他後來做上海市長、副總理、外交部長的大顯身手、叱吒風雲、豪氣干雲。

  總之,「七一」前的信豐油山紅色之旅,使我看到了在贛南三年游擊戰爭中陳毅元帥足智多謀、百變機巧的另一面。

抄襲必究,版權所有,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作者簡介:作者:王瑞峰,崇義公路分局工作人員!

《陳毅的「三窟」》作者:王瑞峰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當地時間7月6日傍晚,第二批從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疏散撤離的當地居民已乘坐輪渡抵達鹿兒島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離的人員為惡石島的31名居民和小寶島的15名居民,合計46人。當地目前採取自願疏散撤離的原則。截至6日,惡石島尚有23名居民,小寶島尚有41名居民。如今後仍有居民希望離開,當地政府將考慮進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阿塞拜疆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