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2022年07月05日03:40:24 歷史 1577

1979年冬的一天上午,北京一戶普通的院子里來了一位身穿軍綠色大衣的中年女子,這裡是李敏一家的住處,此時,距離她搬離中南海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見到來人,李敏格外興奮,兩人正聊天時,一向很有禮貌的孔東梅跑了過來,笑着朝母親李敏小聲問道:「這位阿姨是……」

還沒等孔東梅問完,李敏就打斷了她,認真地說道:「不是阿姨,她和你同輩,要叫她姐姐。」李敏顯得非常驚訝,因為眼前的這個女子看起來和母親差不多大的年紀。

「怎麼會是姐姐呢?」李敏越想越感到奇怪。

這時,女子輕輕地俯下身子,拉住了孔東梅的手,笑着說道:「哈哈,小東梅,叫我海容姐姐!」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原來,來人正是毛主席的表侄孫女王海容,作為毛主席的親人,她同樣有着傳奇的人生。

「我幹嘛怕你啊?」

王海容的爺爺王季范是毛主席的姨表兄,毛主席的母親文七妹的姐姐文六妹正是王季范的母親,有着這層關係,兩家的交往一直非常密切,毛主席小的時候就經常和王季范一起玩耍,稱他為九哥。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陝北會師,長征順利結束,不久,毛主席來到了延安,長征勝利的消息也很快傳遍了祖國大地,廣大有識之士無不為之歡欣鼓舞。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身在湖南老家的王季范得知表弟毛主席已經成為了我黨的領導人,心中更是高興,帶着望子成龍的心愿,幾天後,他就把家中獨子王德恆送往了延安,跟毛主席一起參加革命。

聽說表侄要來,毛主席對自己這個九哥更加讚賞,來到延安後,毛主席還親自與王德恆見了面,囑咐他為國家、為抗日出一份力。

王德恆也不負眾望,本來就有着學習功底的他,進入抗大後,思想更是進步飛快,不久,就成為了一名堅定的革命者,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見他思想已經成熟,便主動擔任了他的入黨介紹人,王德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大學成後,王德恆接受組織的委派,回到了老家湖南做地下工作,然而,不幸地是,就在1941年,王德恆執行任務的時候被國民黨特務發現,身中數彈,英勇犧牲。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得知消息的毛主席含淚向九哥報去了不幸,但王季范卻表現得很是堅強,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兒子是為了國家犧牲的,他為兒子感到自豪,而這時,王德恆的女兒,也就是王海容才剛剛三歲。

就這樣,王海容從小在爺爺的撫養下長大成人,海容這個名字也是爺爺給取的,來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王季范對孫女寄予了無限的期望。

1950年秋,毛主席想到了九哥,便邀請他到北京做客,王海容也跟着爺爺一起去了,這時的她對毛主席還沒有太深的印象,畢竟兩人從未見過。一路上,王海容不停地向爺爺詢問着毛主席。

「爺爺,我到了該怎麼稱呼他呢?」

「叫主席公公(湖南話稱祖父為公公)。」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他脾氣大不大啊?和畫像上長得一樣嗎?」王海容按捺不住內心地好奇,不停地問着,王季范顯得很高興,畢竟他也和潤芝表弟多年沒見了。

很快,王季范帶着王海容在衛士的帶領下,來到了中南海毛主席生活的地方,剛到門口,就發現毛主席已經站在院子里迎接,王季范更加高興。

他本以為孫女初次見到毛主席會有些緊張,卻沒想到王海容卻表現得非常淡定,大人們在一旁聊天,她就自己邊吃東西邊四處閑看,絲毫沒有把自己當外人。

毛主席注意到了王海容的表現,在即將分別的時候,他叫住了王海容,笑着問她:「你這個人挺怪的, 第一次見我也不害怕?」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我幹嘛怕你啊?難不成你還能吃了我!」

「你給我寫了一封信,我忙,沒有來得及給你回。」

「那可不,我還給你要了一個籃球呢,你也沒給我!」

三言兩語間,毛主席已是笑容滿面,想起九哥的深明大義,想起表侄的為國捐軀,再看到表侄孫女這般天真無邪,他愈發地喜歡起這個小姑娘了。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不久,應毛主席的挽留,王海容就跟着爺爺王季范一起在北京生活了,期間,王海容經常跑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還和李敏、李訥一起玩耍,看到孩子們其樂融融,毛主席心裏也很欣慰。

從學生到工人再到學生

轉眼間,到了王海容中學畢業的日子,毛主席雖然忙,但還是會抽出時間來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對王海容也是一樣,畢業前夕,他把王海容叫到了身邊。

「海容,你快畢業了吧?」

「嗯,主席公公,今年畢業。」

「畢業後有什麼打算呢?」

「我……我想着考個大學,但是我學業平平,不一定能考上,眼下國家是建設時期!培養一個大學生國家要花不少錢呢!如果考不上,我就去當工人、農民……」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聽到王海容堅定地回答,毛主席滿臉欣慰,他沒想到這孩子年紀輕輕就有了這麼高的認識,幾天後的一次宴會上,毛主席笑着對九哥說:「九哥,你生了個好兒子,又有了個好孫女,海容這般年紀就能憂國憂民,可了不得哩!」

聽到毛主席的誇獎,王海容也害羞地低下了頭,這番話也成了最大的激勵,推動着王海容不斷向前,時刻想着為國家做貢獻。

一開始,王海容想着考上大學將來做一個化學工程師,為此,她拼了命地學習,然而,由於基礎薄弱,最終,在高考時以些許差距遺憾落榜,她沒能考上大學。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其實,在當時的情況下,王海容完全可以給毛主席說一聲,上個大學也不是難事,但她沒有,因為她一直記得爺爺和主席公公對自己的囑託:不要搞特殊,要自力更生。

於是,為了實現夢想,王海容抖擻精神,再來一次,她和幾位落榜的同學一同組成了一個學習小組,開始在家自學,她覺得這次肯定能考上。

只是,在學到一半的時候,她被工人同志高漲的工作熱情給打動了,所以,她果斷了放棄了學業,瞞着家裡人偷偷報名進入了北京的一家化工廠工作,成了一名工人。

王海容想當工人固然有那個時代趨勢的影響,但她本人也並非是心血來潮才做了決定的,之所以去化工廠,還是與她當化學工程師的夢想密不可分,她想着既然考不上大學,不如先到廠里鍛煉上幾年,學出個真本領。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王海容在化工廠當了三年的學徒,每個月工資18元,雖然累一點,但基本的飲食得到了保障,她工作的時候,恰逢三年自然災害,能解決吃飯問題,她就覺得很滿足了,而且還能和工人同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當然,王海容在工作的時候同樣沒有忘記學習,三年下來,她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心得體會寫成了一篇文章,並且發表在《中國青年雜誌》上,收穫了一致好評。

而在完成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毛主席為她提供了幫助。

原來,王海容寫完初稿的時候,生怕自己哪裡寫得不好,會引起笑話,便主動給時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的葉子龍寫了一封信,並把文章一同寄了過去,希望他能把文章交給毛主席,讓毛主席批閱,還說如果毛主席沒有時間,就請葉子龍幫忙看看。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信交上去後,一直等了兩個多月都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王海容覺得是主席公公太忙了,她就打算自己再看看,過幾天發出去。

不過,就在1960年10月17日,距離她送信過去了兩個半月,毛主席的批示送到了她的手上:「找王海容今天下午3時15分來這裡一談。」

剛看完信,王海容就騎着單車朝中南海飛奔而去,衛士們對她都很熟了,很快,她就來到了菊香書屋,主席公公正在屋裡等着她,這天,兩人聊了一下午。

原來,毛主席的確是太忙了,當時面臨著複雜的國際和國內局勢,他經常要工作到深夜,有時忙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直到這時才抽出空批閱表侄孫女的文章。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耐心地和她講了文章的優點和缺點,還就缺點的部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並且親自做了修改,最後,他還認真的為文章命名為《我的經驗》,這四個大字也是他寫在上面的。

為了防止自己的簽名讓表侄孫女的生活受到影響,毛主席還親自寫起了普通的行書,絲毫沒有毛體的痕迹,不僅如此,他還細心地給她起了一個筆名,叫王波,波便是海浪,看似隨意為之,實則毛主席也做了認真的思考。

得知主席公公專門抽出這麼多時間幫自己看文章,王海容感動地幾乎要哭了出來。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後來,在毛主席的建議下,王海容又重新讀起了書,並且最終考進了北京師範學院,之後,又到了外國語學院進修,畢業後,進入了外交部,成為了一名外交人才。

「叫我海容姐姐!」

王海容憑藉著紮實的外語功底和不斷學習的態度,在外交部提升得很快,一度擔任了副部長的職務,而且還經常陪在毛主席的身邊當翻譯,尼克松訪華的時候,她就全程待在毛主席的一旁。

可以說,王海容在外交部任職期間,為我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她本人卻從不居功自傲,相反,在毛主席的影響下,王海容為人十分謙虛低調,所以,後來的報道中,我們很少看到她的名字。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1979年,距離毛主席逝世已經過去了三年,聽聞李敏仍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王海容便親自到了她家裡探望,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兩人的友誼從小建立,一直持續到生命的盡頭。

這次的到訪讓孔東梅第一次見到了這位不平凡的姐姐,她聽到姐姐從容地講述自己的過往,心中很是敬佩,此後多年,兩人一直保持着聯繫,親如一家。

2004年,王海容因為身體的原因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退休後的她歸於平靜,在中南海和弟弟一家人過起了平凡的生活,是的,她把全部的青春都獻給了我國的外交事業,終身未嫁。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此外,退休後的王海容也幾乎從不參加應酬,也不接受採訪,因為她覺得自己以前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沒有什麼值得宣揚的,當然,妹妹孔東梅的邀請除外,這年的一天,她受邀來到了孔東梅家中。

此去經年,再來時,王海榮已是滿頭銀絲,但自信還是撫平了歲月的痕迹,遠遠看去,王海容還是顯得那般富有活力。

「說說您的故事吧, 海容姐姐, 我想寫寫您的故事。」簡單聊了一會兒,孔東梅輕輕地問道,這次她喊起姐姐來已經非常熟練,多年來,她天天這麼稱呼她。

對於別人問這個問題,王海容向來是表示拒絕或者乾脆不回答的,但對於妹妹,王海容顯得十分溫和,她淡淡地說道:「你寫你的,我不寫。但我可以提供一些背景材料。」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隨後,在王海容的講解下,孔東梅對70年代我國的外交事業有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因為那些外交場面,王海容大多都親自參與過。

除了外交上的事迹,王海容還給妹妹講起了毛主席對她在學習上的啟發。

有一次,正在北京師範學院外語系就讀的王海容找到了毛主席,有些不解地吐槽道:「我們班有一個同學愛看古典作品,我們都在學外語,他卻看《紅樓夢》。」

毛主席沒有表態,而是慈祥地問道:「你讀過《紅樓夢》嗎?喜歡《紅樓夢》中的哪一個人物?」

「讀過,哪一個我都不喜歡!」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溫和地開導道:「《紅樓夢》還是可以讀的,它不只是一個故事,還是一本歷史小說,讀了《紅樓夢》,你才知道什麼叫封建社會……」

王海容似懂非懂,她不清楚《紅樓夢》和學外語有什麼聯繫,直到多年後,她從事了外交工作,才切實體會到主席公公對教育的深切期望,那就是無論學什麼,去到哪裡,都不能忘了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聽姐姐講到這裡,孔東梅也很動容,雖然她沒有和外公見過面,但從母親那裡,從外公留下的文稿中,孔東梅已深刻體會到了外公的偉大。

在毛主席的教育和影響下,包括王海容、孔東梅在內的所有家人都繼續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社會做着貢獻,即使退休了,心裏也還一直挂念着國家,這就是偉人的力量。

毛主席逝世後王海容看望李敏,孔冬梅喊她阿姨,李敏:要叫她姐姐 - 天天要聞

2017年9月9日,王海容在京病逝,享年79歲,值得一提的是,9月9日這天也是毛主席逝世紀念日。

謹以此文向王海容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