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最具影響力的宮廷政變

2022年07月04日11:14:25 歷史 1757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宮廷政變層出不窮,要麼來自文臣武將,要麼來自皇族內部,成為困擾統治階級的突出問題和影響國家、民族發展的重要因素。

現在,就讓我們從這些不計其數的宮廷政變中,選出對後來的歷史進程影響較大的十次。

1、沙丘之變

又稱「沙丘之謀」,發生在秦始皇去世之際。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二人貪戀權位,同流合污,篡改秦始皇遺詔賜死復蘇,立胡亥為太子。之後胡亥順利登上帝位,也就是後來的秦二世,李斯仍供職丞相,趙高為郎中令。胡亥登基後,血腥的政治清洗接踵而至,恐怖的氣息籠罩着整個大秦帝國,咸陽城外反秦浪潮也此起彼伏着。

2、周勃救漢

發生於西漢時期劉邦去世後,呂氏家族專權。呂祿以趙王的身份擔任漢朝的上將軍,呂產以呂王的身份擔任漢朝的相國,把持漢朝大權,想危害劉氏。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一舉謀滅呂氏諸王,擁立劉邦子代王劉恆為漢文帝。漢文帝也就是後來開啟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盛景。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最具影響力的宮廷政變 - 天天要聞

3、巫蠱之禍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在位後期發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漢武帝時期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用巫蠱咒武帝,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他趁機大肆栽贓誣陷,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與太子劉據不和,便與案道候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惶恐,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導致大量政治上層人物被殺,國本動搖,西漢由盛轉衰。

4、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歷史上著名的宮廷政變,發生在唐高祖武德就你那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首都長安城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李淵稱帝後,立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而李世民戰功赫赫,威信十足,李建成心有忌憚便聯合四弟李元吉共同排擠之。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最終在玄武門發生兵變,李世民親手殺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3年的「貞觀之治」。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最具影響力的宮廷政變 - 天天要聞

5、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2月20日),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陽紫薇城發動兵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復辟唐朝的事件。次日,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為監國。第三天,禪讓。第四天,李顯正式複位。二月初四(3月3日),復國號為唐,武周朝廷終結,因為有改朝換代的因素,所以稱之為革命。

6、唐隆政變

唐隆政變,是唐隆元年6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當時相王李旦四三字臨緇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於帝都長安城共同發起的一場宮廷政變。李隆基以禁軍殺了韋後、安樂公主,並徹底剿滅了韋氏集團告終。這場政變的後果是,即位不足一個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復闢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權勢更加強大。

7、甘露之變

司馬昭弒君也稱為甘露之變,是三國時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發生於魏都洛陽的政治事件,最後以司馬昭廢黜並殺害曹髦以及保住大權而結束,司馬昭弒君標誌着自曹芳以來曹氏集團恢復皇權的努力徹底失敗,使司馬氏集團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得到鞏固,但也給司馬氏集團留下了政治陰影,並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魏晉禪代的歷史進程。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最具影響力的宮廷政變 - 天天要聞

8、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又稱宮女弒君,發生於明朝嘉靖年間,由於此事發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稱之為壬寅宮變。由宮女楊金英發起,串聯楊玉香、邢翠蓮等十多位宮女,趁嘉靖帝熟睡之際,企圖殺死嘉靖帝,但由於計劃倉促,行動拙劣最終以失敗告終。壬寅宮變是嘉靖帝專橫暴躁,橫施淫威所造成的,對嘉靖朝政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壬寅宮變則是嘉靖朝政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嘉靖帝迷信方士,崇尚道教,不但將道教作為精神支柱,而且還作為治國的依據。為求長生,苦練不老神丹,大量徵召13/14歲的宮女,採補她們的處女經血,煉製丹藥、為保持宮女們的潔凈,她們經期內不得進食,只能吃桑葉、喝點露水。嘉靖帝多疑暴戾喜怒無常,鞭打宮女是家常便飯。宮女們終於忍無可忍,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發動了「壬寅宮變」。

9、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又被人稱為「南宮復辟」,發生在明朝代宗朱祁鈺景泰時期。因朱祁鈺病重,有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投機分子於景泰八年擁戴被朱祁鈺囚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複位的政變。朱祁鎮復辟後,將重臣于謙處死,重賞石亨等人,並有意無意間任令迎復諸臣冒功濫賞,大肆報復,加劇了明朝的統治危機。(朱祁鎮曾在水木堡之變時,被瓦剌胡人俘虜,其弟朱祁鈺被眾臣推舉為皇帝,為明代宗。)

10、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是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病死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場宮廷政變,此次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辛酉政變後,同治皇帝內有慈禧、慈安兩皇太后垂簾聽政,外有議政王奕訢主政,從而開始了「同治新政」。實際上,慈禧太后掌握政府的最高權力,歷時四十七年之久。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最具影響力的宮廷政變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