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2022年07月03日03:06:02 歷史 1449

如今,在彭德懷故居陳列室里,擺放着一張1958年彭總的「回鄉照」。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1958年彭德懷的「回鄉照」

這是當年明光公社黨委書記楊芳亨歷經20年秘密保存下來的。直到改革開放後才得以重現天日。


晚年,面對這張倖存的《回鄉照》,楊芳亨感觸良多。


楊芳亨為何會冒着生命危險珍藏這張照片?背後的原因讓人動容!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回憶。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1958年,楊芳亨只有28歲,他回憶道:「對彭老總,我當時的確是了解很少。他老人家在近半個世紀的革命鬥爭中,南征北戰,立下的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偉大貢獻,我是知之不多。我為什麼對彭老總有那麼深的感情,為什麼在驚濤駭浪中保存他老人家的照片,就是五八年彭老總回鄉。他老人家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到了,是我一輩子不可忘懷的!」


說到這裡,他的眼圈紅了,喃喃地自言自語:「彭老總是個好人,是個大好人!」


接着,他回憶起了彭老總1958年回鄉時的情形。


當時楊芳亨可是個大忙人,1958年12月16日的上午7點,他在公社煉鐵廠,8點又到了南天水庫的工地上。


這時,只見公社的通訊員跑得氣喘吁吁,大聲地喊道:「楊書記!楊書記!省委周書記打電話找你!」


省委第一書記直接打電話找一個公社書記,那是不多見的,這其中必定有着特殊的關係。


原來,楊芳亨當時管轄的地域相當於現在的六七個鄉之大,周小舟的故鄉黃荊坪,就在他的管轄之下。


一聽周書記找他,楊芳亨二話沒說,立馬趕回公社。


周小舟在電話里告訴楊芳亨,說上午10點左右有位中央首長要來。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周小舟

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楊芳亨來不及作什麼準備,只是簡單地將褲腳上的泥土拍了拍,便等候在黃荊坪的街頭上。


10點剛過,通向黃荊坪的公路上塵土飛揚,迎面駛來一輛灰藍色的轎車,後面緊跟着一輛吉普車,兩輛車全都在黃荊坪街頭停了下來。


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第一個下了車。隨後,一個高大、魁梧的陌生人出現在楊芳亨的眼前。


周小舟連忙把楊芳亨拉到陌生人的面前介紹說,這就是彭老總。


真是彭老總!是指揮百團大戰的彭老總!是保衛延安的彭老總!是抗美援朝的彭老總!楊芳享連忙揉了揉眼睛,像是在做夢。


還沒反應過來,彭老總的一雙巨手就熱情地握住楊芳亨的手,一股曖流流向楊芳亨的全身。耳邊清晰地響着周小舟的聲音:「這是公社黨委書記楊芳亨。」


28歲的楊芳寧,從沒見過這麼大的官,心差點從胸口蹦了出米。


他膽怯地把手抽了回來,站在一旁,小心翼翼。


彭老總一行下車後,徑直走向周小舟的家,楊芳亨緊緊地跟在周小舟的身後。


沿途,彭老總看見路上走着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他俯下身摸了摸小孩的衣服,親切地問他吃飽了沒有,冷不冷。


話雖然不多,但浸透了一種關愛之情。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楊芳亨目睹此情,心頭一熱,對彭老總的敬意油然而生,膽怯之心也減去了大半,身子不由自主地挨近了彭老總。


快到周小舟家時,彭老總問楊芳亨,附近一個湘鄉大地主土改時被鎮壓了嗎?


楊芳亨說,鎮壓了。


彭老總又問,小舟家也是地主,你們鬥了沒有?


楊芳亨說,小舟同志參加了革命,是革命的。


彭老總笑着說:「是革命的,你分清了!」


楊芳亨見彭老總如此平易近人,原來的戒備心徹底消失了。


在周小舟家吃了中午飯後,彭老總要求參觀煉鐵廠。


煉鐵廠距離周小舟家有一里路左右。路上,彭老總問:「學生是否都集中在學校?」


楊芳亨回答道:「還沒有全部集中。」


彭老總說:「細伢子(小孩子)放在家裡還照顧得好一些,都集中,哪有那麼多的保姆。」


這時,楊芳亨顯得一身輕鬆,跟彭老總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生身父親在一起一樣,無拘無束。


不知不覺來到了煉鐵廠。


剛進廠,不知是誰買了一掛千響鞭炮「噼里啪啦」放起來。


彭老總頓時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回頭向楊芳亨瞪了一眼,說:「我還沒死,你放什麼爆竹。」


當時,楊芳亨也傻了眼。


彭老總對這種事如此深惡痛絕,使楊芳亨從心底對彭老總更加敬佩和信服。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彭德懷

下午4點多鐘,彭老總離開黃荊坪返回故居(烏石彭家圍子)。


第二天上午9時,楊芳亨接到電話,說彭老總要和煉鐵廠的工人一起吃中飯。


10點多鐘,彭老總果真來了。


在厂部辦公室里,公社副書記彭宗仁彙報了工作。


當談到煉鐵的情況時,彭老總一方面肯定了他們的成績,另一方面又指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砍光了樹木,拆毀了住房,打碎了鍋灶,損失太大了」。


他痛心地說:「這種違反經濟法則和科學規律的蠢作法,是得不償失!」


接着,彭宗仁彙報了農業生產的情況,當聽到紅薯畝產8萬斤,明年將達到24萬斤時,彭老總問彭宗仁:「你們一畝地的面積是多少?」


彭宗仁說:「老規矩,60方丈。」

彭老總說:

「60方丈,你們的紅薯是一塊60方文的整紅薯嗎?不然,怎麼會有8萬斤呢?你是不是作田人出身?你不想一想,24萬斤,你會要用鐵水溶在這60方丈的地里,否則,哪來的24萬斤?」


彭老總語重心長地告訴幹部們:「實事求是是黨的優良作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啊。我這個人,拿共產黨員的十條標準來衡量,做得很不夠,但是有一條,我還是堅持了,就是敢講真話,實事求是。」


吃飯時,在厂部的前坪一共擺了30多桌,每桌都放了一份豬肉,比平日的伙食要豐盛得多。


彭老總剛吃了一口飯,便端着碗離席去其他桌上,一個一個地問,這樣的伙食一個月能吃上幾餐。


臨走時,彭老總和大夥一起合影留念,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回鄉照》。


回憶到這裡,楊芳亨心情很激動,他說:「我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我保存這張照片,沒有別的意圖,只有一個信念,歷史總會給彭老總作出公正的評價……我是為子孫後代留下這張照片的。」


按着,他又回憶了保存照片的經過:

十年期間,他將照片取了回來,用油布、塑料薄膜包了一層又一層,放在豬樓的茅屋檐下……那年翻修房屋,他偷偷地將照片拿了下來;房屋蓋好後,又悄悄地放上去。就這樣,冬去春來十幾載!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彭德懷之墓

最後,他回憶道:「想不到我從20多歲等到現在,頭髮都等白了,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