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2022年07月02日15:45:05 歷史 1734

「毛主席,陳賡要釋放一名死囚!我沒轍了,只能來找你!」

董必武火急火燎地衝進辦公室打攪了一天的沉靜,看着急得熱火朝天的董必武,毛主席耐心地聽完了前因後果,一臉陰沉的發話:去叫周總理!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陳賡要放的死囚是誰?為何毛主席和周總理聯合議事?

陳賡初擔大任

1952年,正是新中國方興未艾之時,國家要發展,人民要進步,所以國家的人員也要調動!

只有在合適的崗位上釘上合適的螺絲釘,機構才能正常運轉。

所以1952年,陳賡剛從朝鮮戰場戰勝而歸,就被毛主席賦予重任:軍事工程學院的院長!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按道理這個職務給到陳賡也算是眾望所歸的事情,畢竟他在朝鮮戰場就是一員大將。作為領導過第二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他的成績都是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撕殺出來的。

讓他去擔任院長,他肯定能將戰場上的實際困境穿插在教學中。

可毛主席沒想到,陳賡竟然事到臨頭、臨陣逃脫了!

「我沒經驗,隔行如隔山,這個任務太艱巨了……」

既然陳賡這麼沒信心,毛主席為何選中他?按照毛主席的話來說,陳賡其實是個全才,他是黃埔軍校的元老,也是紅軍步兵學校和紅軍幹部團的骨幹,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這樣的一個人,自然是接住軍事工程學院這一重任的最佳人選,不僅毛主席覺得他行,周總理、朱德、彭德懷都力挺陳賡,於是他就接下了這個重擔。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陳賡接下了這個重擔之後,才發現自己簡直就是接了一個燙手山芋!辦學校哪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要讓學校走上正軌,學校選址、老師人選、教授課程,每一個環節都是重中之重。

陳賡要辦學,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教師方針,畢竟一座學校的教育重點就是:傳播知識,為了讓學生享受到最優良的教學資源,陳賡可算是想破了腦袋。

建校初期,他就明確了軍事工程學院的方向,要組建一支師資力量優良的教學隊伍。既然要提升教師素質,當然要找各個領域的領頭羊!

1949年上海解放之後,陳毅做了一件非常有先見性的事情。

他召集了上海所有的專家和高科技人才,跟這些人保證會讓他們衣食無憂,還會成立專門的研究室讓他們不至於失業,可以專註在自己的領域。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陳毅得知陳賡要創辦學校之後,決定把自己留住的這些人才,全部都送到陳賡那裡,為建設繁榮富強的祖國而努力。

陳賡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得知陳毅要給自己送這一批人才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了,還非常迅速地組成了一個請調小組,把上海的人才召集在一起,琢磨着將一些專項人才也都召集到自己手下。

可是當時畢竟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俱興之時,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陳賡想要讓人才到自己手下幹活,都要用點招!

張述祖是個實在人,在彈道行業也是首屈一指的人才,他給陳賡列了一個專家列表,把名單交給陳賡的時候直言:「把他們湊齊,可是難上加難。」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但陳賡從來就不是一個怕苦怕難的人,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總想為學生爭取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可張述祖給他出的難題可不小,這份名單上的人如今在各行各業都是小有名氣的人。有的是軍隊的官兒、有的是地方骨幹,要把他們全部借調到學校,還要讓政務院副總理點頭。

陳賡認為,學校初建雖然需要師資力量撐腰。但更重要的是日後的存續,即便不能把各地的骨幹全部叫來,至少也要召集一部分來給哈軍工撐臉面。

說干就干,陳賡拿到名單立刻去拜訪了陳毅、賀龍,徵得他們和中央軍委的同意後,將最終名單拿給了周總理,希望他能趕緊批准,這樣學校也能早日辦學。

雖然陳賡把名單遞了上去,可周總理畢竟日理萬機,所以這個名單的處理、批複進度緩慢,等不及的陳賡乾脆不請自來,去中南海西花廳找周總理了。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周總理看到陳賡還很意外,得知他只是為了調幾個教授到學校,反問他:「不能等一下嗎?」

陳賡平時就是個沒大沒小的脾氣,遇到點事兒就經常把周總理堵在衛生間里。雖然有點氣,但周總理還是把這個老朋友遞上來的名單看完了。

「你怎麼一口氣要走這麼多教授,名單可以削減嗎?」

「這是最低要求了,你不批我不走!」陳賡一如既往的霸道,絲毫不把周總理當成什麼大官!

周總理也明白他這個人的脾性,也知道哈軍工的建設的重要性,所以還是默默地給陳賡遞上來的名單,簽上了同意二字。

即便是周總理簽字了,但借調專家並非小事,要辦成功還要另一員大將——劉伯承點頭才行。

周總理其實也很操心哈軍工建設,為此他還專門去劉伯承那給陳賡挖了兩員重量級大將。

陳賡一聽周總理給自己額外搞來兩個教授,離了西花廳就直奔劉伯承住處。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劉伯承雖然明白陳賡此行的目的,但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吊足了陳賡的胃口後,又佯裝埋怨說:「陳賡,你的手可真長。」

雖然是埋怨,可下一秒劉伯承就似乎釋然了。看着陳賡一本正經地要跟自己解釋,劉伯承坦言,他也會全力支持陳賡辦學!

就這樣,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都被陳賡從各地調到了學校,哈軍工的教授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難道就沒有難倒陳賡的時候嗎?

死囚難死英雄漢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陳賡即便是有通天的本事,可唯一有一件事他解決不了,在彈道領域最頂尖的彈道專家,有一位有點兒「難批」!

張述祖跟陳賡彙報這個人選的時候,也是思前想後想了很多天,可是彈道領域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這天,張述祖又找到陳賡給他彙報彈道專家的進展,他說自己找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這個人不僅去法國留過學、還是彈道領域的頂尖人才!

可說到要把這位專家請到學校的時候,張述祖為難了,說就算是周總理都沒辦法把他批下來!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陳賡的胃口被調的高高的:「我不相信,究竟是什麼人?被你說的這麼神乎其神的!」

後來陳賡才知道,這個彈道學專家叫沈毅,他年輕的時候就在法國留學,一直就研究彈道,回到國內之後,也在抗日戰爭中奉獻了絕佳戰績,擔任國民黨第三戰區的少將專員。

周恩來和沈毅是非常有淵源的「戰鬥兄弟」,起初兩人是對手,可是耐不住周總理不厭其煩地跟沈毅宣傳共產黨,漸漸地被我黨的偉大所折服,看盡了東北大地上發生的事情之後,沈毅毅然決然地拋棄了國民黨,起義從東北跑到了延安為共產黨效力。

他到了延安,成為了香餑餑,是陝甘寧邊區著名的人才,製造槍炮的一把手,建國之後,有着豐富經驗的沈毅自然也成為軍工領域赫赫有名的大家。

可他進入名利場之後,卻漸漸迷失了自己,成為國家民航局財務處處長之後,他開始了瘋狂斂財之路,而且並不低調,什麼奢侈品貴就買什麼。

毛主席得知之後,為了肅清黨紀、校正黨風決定嚴懲這些貪污犯。沈毅、劉青山、張子善都成為落網之魚。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第一次大規模反腐鬥爭,沈毅「首當其衝」成為第一條大魚進了監獄,因為涉案金額巨大、罪行十分惡劣!沈毅得到了應有的處罰——死刑。

曾經的天之驕子淪為階下囚,只是因為貪念作祟。他是一個死囚,雖然可以為國家所用,可是這樣的人放出來會有什麼樣的惡劣影響,誰也不敢說……

陳賡和張述祖都沉默了。

找毛主席解決問題

陳賡思來想去也拿不定主意,這樣的人才雖然可以重用,但這樣的前科卻也足夠讓人「驚心動魄」。

和張述祖都拿不定主意,陳賡決定去找毛主席,在他心裏,毛主席什麼疑難雜症都能解決,這點小事也許根本不在話下!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所以他打算先跟薄一波探個口風,誰知薄一波非常堅決:「他是貪污的死刑犯!」

但陳賡不想放棄這樣的人才,他堅持:「是人才就可用!」

陳賡再三堅持,薄一波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去找董必武,他能「主宰」死刑犯去留。

時任政務院副總理兼中央政法委主任的董必武,剛得到風聲就接到了陳賡的電話。

陳賡開門見山,直接向董必武開口要人:「董老,我想要民航總局的貪污犯沈毅,讓他去哈軍工給我幫忙吧!」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董必武雖然明白陳賡求賢若渴的心態,可他還是大為震驚,在陳賡說完來龍去脈之後,他決定先去找沈鈞儒商量一下,把沈毅的死刑改成死緩

沈鈞儒是當時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長,中央政法委主任兼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陳賡找到的這對搭檔看起來天衣無縫!他們能解決陳賡的燃眉之急嗎?

董必武也很聰明,他不止找了沈鈞儒,還去求了毛主席和周總理。

這才有了開頭一幕,董必武急匆匆求見毛主席,毛主席聽完來龍去脈之後,叫來周總理一起商議解決辦法。

陳賡所言話糙理不糙,雖然沈毅有罪,可如今國家確實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選,即便是毛主席和周總理,也覺得這個「死囚」確實是可造之才。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另一邊,沈鈞儒也火力全開,將沈毅這個死囚的刑期暫時變成了死緩。

哈軍工的彈道教師,終於有着落了!陳賡見到帶着手銬、腳鏈的沈毅,跟他語重心長地說:「以後你們要跟着我們哈軍工了。」

雖然陳賡脾氣急,可是他見到沈毅卻絲毫都沒有着急,他和風細雨地跟沈毅說,希望他能夠去到哈軍工翻譯科技情報資料,一邊工作、一邊改造。

沈毅經過牢獄之災之後,已經有了大徹大悟的決心,又聽到陳賡對他這樣好言相勸,拿到立功機會的他這時候終於決定改過自新。

他聲淚俱下地跟陳賡保證:「我一定戴罪立功,謝謝你們給我這條生路!」

陳賡也被他的誠意感動,只是隨和地跟他說,要他來日將功補過。還親自把沈毅送到了政治保衛部!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沈毅雖然是死緩,可對他的監視卻一日都不能鬆懈,在哈軍工工作的時候,沈毅儘可能多的賣命,為國家翻譯第一手的科技資料,給中國的彈道事業添磚加瓦。

陳賡也是一個性情中人,雖然他看不起沈毅貪污的行為,卻也逐漸被這個好好接受改造,腳踏實地為國家辦事,有悔改跡象的實幹科學家所打動。

因此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毛主席建議特赦一批罪犯的時候,陳賡將沈毅的名字遞了上去。

首批和沈毅一起釋放的罪犯,除了沈毅、還有王耀武、杜聿明等人。

53年陳賡提議放死囚,董必武直奔中南海,毛主席聽後:去叫周總理 - 天天要聞

陳賡本人也因為力保沈毅,博得了好的名聲,哈軍工也因此聲名大振,老教授們、學子們都交口稱讚真心呵護人才的陳賡院長!

陳賡當院長的路和長征一樣,雖然艱難卻沒有想過放棄,後來他又去到西花廳,找到周總理要求他在學術名單上簽字。

直言:「最後一次!」

但陳賡這句最後一次,似乎沒有盡頭……而周總理雖然吐槽陳賡把所有教授都調到了哈軍工,卻似乎很滿意哈軍工做出的成績!

陳賡的不懈耕耘,才有今日的哈軍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學院在1935年9月1日正式成立之後,陳賡將軍也在哈軍工成立八年後,與世長辭。

陳賡雖然離開了,可哈軍工永遠都流傳着關於他的傳說和他用心血鑄造的學術長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 天天要聞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勢危急,劉少白同志奉黨之命,返回興縣,協助八路軍一二〇師,參加了創建晉西北根據地的偉大鬥爭。劉少白出生在興縣黑峪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貢生。從小追求新學,畢業於山西大學法律預科。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日。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大陸自然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並邀請了與黃埔軍校關係密切的兩岸各界人士參與。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台灣地區卻出現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島內也搞了不少「黃埔百年」的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台灣防務...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