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2022年07月02日15:02:08 歷史 1843

1943年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在黃花塘整風運動中被饒漱石擠走,按中央的意思陳毅同志到延安參加七大,待結束後仍回華東工作;陳毅一走便是二年,直到1945年日軍投降後才返回華東;陳毅的去向牽動不少人的心,尤其是曾經與之朝夕相處的粟裕,得知他再回華東後難掩激動之情。

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 天天要聞

粟裕與陳毅合影

1945年,為適應未來戰爭形勢,中共中央調整華東區組織關係,組建華東局、華中分局,同時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內戰,中央命令各戰區收縮兵力,建立一支適合野戰的武裝部隊,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及軍區相繼成立;陳毅任山東野戰軍司令員、新四軍軍長;由於粟裕在抗日反攻中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中央決定予以重用,任命其擔任新建的華中野戰軍司令兼政委;調整後華野在軍事上隸屬新四軍軍部,同時也歸中央軍委直接掌控,新的組織關係給粟裕軍事指揮帶來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陳毅在過去的兩年里與毛主席相處甚深,除了參與準備七大工作外還參閱了全國各根據地彙報至中央的黨政軍文書,見識和閱歷與抗日戰爭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粟裕同志長期奮戰在日頑統治區,戰鬥頻繁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尤其是獨立創建蘇浙皖根據地,華野三個縱隊率先完成從分散到集中、從遊記到運動戰的轉變,為大兵團作戰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此次相聚,二人的地位與格局已今非昔比,面對即將發動的內戰,他們有着不同的戰略考慮。

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 天天要聞

粟裕在解放戰爭時期

首先,部隊建設問題,日軍投降後東北出現軍事真空,中共中央從各大戰略區調集精銳部隊運往關外,黃克誠第三師、葉飛的第一縱隊相繼被調走,不久新四軍軍部又準備調王必成縱隊及新四軍各師各一部入魯;葉飛、陶勇、王必成三個縱隊是粟裕用得最順手的部隊,即可單獨又可協同作戰,是蘇中地區的主力,如果按軍部方法抽調將嚴重損傷華野作戰能力,粟裕認為,在即將到來的內戰中,蘇中戰場很可能首當其衝,若無幾個能打硬仗的縱隊,很難阻止反動派猖狂入侵。

粟裕先後致電華中分局及新四軍軍部,希望王必成縱留華中,另外在部隊補充和抽調上要儘可能保持原有建制,最大程度地發揮部隊戰鬥力。粟裕的電報沒有得到新四軍軍部和華中分局主要領導的同意,在蘇中抗日的這些年裡,粟裕一旦認準的事很少改變,為此不惜冒着本位主義的風險直接向中央軍委發電,並且在電報中強調:「此點曾向軍部和分局建議,未蒙採納」,在外人看來這有告御狀的嫌疑,但粟裕的電報得到劉少奇的認可(重慶談判期間,劉少奇代職),他回電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各師建制儘可能不分割... ...,王必成縱留華野」,這樣華野至少保留了王必成、陶勇兩個主力作戰縱隊。

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 天天要聞

高郵戰略地位重要

其次,力主高郵邵伯戰役,高郵、邵伯南臨揚州、北靠兩淮,戰略意義重大,國民黨稱「運河是道門,高郵是把鎖」,只要拿下高郵就可「開鎖進門,沿運河北上,直搗兩淮」,從而達到分割華中解放區的目的;粟裕同樣看到高郵的重要性,並提出在蘇中地區南北兩端發動兩次戰役,一是高郵邵伯戰役,一是淮海路東段戰役。

組織這兩場戰役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護兩淮,最重要的是開闢一個廣闊的戰場,在全面內戰初為野戰軍背靠根據地作戰創造優勢條件,發揮我軍運動戰、游擊戰的特長;1945年12月,粟裕聯合華中分局主要領導人向中央軍委並新四軍軍部致電,上報高郵邵伯戰役的計劃,兩天後得到中央認可;就在粟裕調兵遣將向預設戰場轉移時,中央給陳毅的一封電報改變原來的部署。原來國民黨正調集兵力沿津浦路北上,中央軍委要求陳毅率領山東野戰軍轉外線作戰,阻敵北上,並同時提出,前電粟裕所提高郵邵伯戰役是否還有繼續的必要,是否需要粟裕率部到津浦路南線配合山野行動。

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 天天要聞

高郵邵伯戰役

陳毅對中央軍委的命令完全服從的,同時也一直想將華野作戰部隊納入整個淮海地區作戰體系,因此當即下令:「粟(裕)、譚(震林)率六、八、九縱迅集津浦路南段,進行大戰略破擊,力求一舉即能控制百里至二百里鐵路,並相機殲滅北上頑一至二個師」、「六、八兩個縱隊不宜用在高郵邵伯方面而應專註於應付津浦路」;正在前線備戰的粟裕接到命令頗感為難,軍長與他的戰略出擊方向完全相反,三個縱隊西去,整個蘇中只剩剛組建不久的華七縱及地方部隊,無論如何是拿不下高郵和邵伯的;另外,蔣介石對打通運輸幹線的決心是非常大的,主力西進很可能會刺激南京方面,吸引徐蚌線敵人南下,使津浦路南線的破擊戰演變成大規模的決戰,這在解放戰爭初期是很不明智的。

眼看敵二十五軍有北上接防高郵的跡象,戰役一觸即發,粟裕當即擬寫了一份長達千字的電報,力主先進行高郵邵伯戰役;電報中粟裕詳細分析了華東局勢,以目前國民黨在華北的兵力部署看,重點當是打通隴海路東段分割華中與山東兩大解放區,然後借蘇北平原發揮其機動優勢,或進攻山東或南下兩淮;南線二十五軍對高郵邵伯勢在必得,若其得逞蘇中將面臨被分割的危險,屆時蘇中根據地豐富的資源供應將迅速喪失、鹽阜地區大後方淪為戰場,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其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粟裕在電報中的分析完全符合了此後戰爭的發展規律,具有極強的戰略指導意義;另外從兵力部署上,粟裕提出,若高郵邵伯有失,運河線非我所有,那時華中地區兵力將被束縛在運河上,大大減少可用之機動力量,這點在兩淮保衛戰中也得到驗證。

陳毅雖同意粟裕南線作戰意見,但仍扣留了六縱於津浦路南,即使這樣粟裕在三缺一的情況下仍順利解放高郵、邵伯,完成了積極創建戰場的戰略部署。

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 天天要聞

粟裕大將

粟裕與陳毅第三個不同的意見討論,是內戰爆發後我軍在作戰方向的選擇上,以及因此而引發的華野兵力配備上等戰備問題的大討論。陳毅主張山野、華野兩大兵團協同作戰役配合,開創淮南津浦路段的大局面,並認為「淮南若無保障,即使蘇中有所突破也得不償失」。

粟裕卻認為,內戰初期由於敵我力量的懸殊,我軍作戰應依託根據地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有利條件,不能貿然出外線與敵決戰,因此希望山東方面應待蘇中先取得一到二個戰役的勝利後再西去津浦路;隨着國民黨先後攻佔津浦路東、西兩個解放區後,此後毛主席為軍委起草致電華東的電報,明令阻止國民黨沿津浦路北上、確保九百萬人口的南線安全;此令堅定了陳毅調蘇中部隊西進的決心,但同時為照顧華野官兵想在蘇中作戰的意向,提出可在華中組建兩個野戰軍,兼顧淮南、蘇中兩個作戰方向。

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 天天要聞

粟裕

粟裕與華中局及華野指揮官商量,認為華野無法完成陳毅兩個方向作戰的命令,目前只能集中兵力用於主要作戰方向,而陳毅認為目前無法確定敵進攻之主要方向,不可提前預設戰場。1946年6月下旬,中央軍委也加入了這場討論,毛主席起草了《太行、山東兩區的戰略計劃》和《對南線的作戰補充》,對山東、華中的作戰方向作出了戰略性部署,兩份作戰計劃與陳毅提出津浦路作戰基本一致,第一階段,中央軍委將戰場設定於以徐州為中心的中原地區,阻止國民黨打通津浦路,於野戰中消滅敵有生力量;第二階段,出外線作戰,將戰火引向國統區,華野主力西進淮南,配合山東野戰軍於淮北作戰。

討論至此,中央、分局領導統一了作戰思想,按說作為前線指揮員按計執行即可,然而粟裕卻堅持認為蘇中地區將是敵人進攻的主要方向,他詳細分析了內線作戰的好處,及蘇中根據地的重要性,並指出外線作戰存在民夫、糧食、作戰區域不利於野戰的種種現狀,最後提出若蘇中打得好,一樣能牽制南線敵軍,並希望至少先打一仗再走,對根據地百姓和官兵均有所交代。中央接到電報後似有所動,立即致電華中、山東先暫停調兵,等與陳毅討論後再決定。

1945年陳毅重返華東,堅持華野入淮作戰,粟裕冒本位風險直陳中央 - 天天要聞

粟裕

最終隨着國民黨步步進逼,中共中央同意了粟裕的戰略部署,先在蘇中打一仗看看,偵查一下;這樣從分局到中央的戰略部署最後在粟裕的堅持下作了重大調整。事實證明出外線作戰確如粟裕所料並不順利,7月份泗縣戰役,山野退守兩淮,華北地區石綏線、平漢線保衛戰均以不利收場,反觀蘇中地區,粟裕率領的華野以七戰七捷大勝交出一份滿意答卷,此後中央一再調整出外線作戰時間,在內線打成為內戰初期的防禦方針,從蘇中打到蘇北再到山東,到1947年中旬戰略反攻開始外線作戰的挑揀才逐步成熟。

總之,1946年中旬的戰略大討論,確立了華東地區作戰路線,為華中野戰戰軍開闢了一個廣闊的戰場,使華野在內戰初期成功阻止國民黨這的野蠻入侵,展示了粟裕同志超前的軍事眼光和敢於為歷史為人民負責的大無畏精神;另一方面,從中央到戰區指揮員,作為領導能客觀聽取前線指揮員不同意見,作為下級敢於正視問題,提出不同意見,通過激烈而客觀的討論最終達成一致,這是我軍不斷取勝的法寶,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革命經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 天天要聞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6月13號,聯合國大會以「消除以單邊治外強制性經濟措施作為政治和經濟脅迫手段」為議題,就美國等部分國家的制裁問題舉行會議。在當前西方國家動輒以經濟封鎖、打壓制裁為手段恃強凌弱的背景下,聯大舉行相關會議十分應景,體現了聯合國作為最具權威性的多邊政府間組織,應發揮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 天天要聞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走進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的騰格里鎖邊固沙示範性項目現場,工人們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機車頭一樣的「扎草車」鋪設沙障,兩片代替車輪的圓形壓草刀滾過,麥草就被整齊地扎進沙地里,一個個草方格雛形漸顯。  「這片示範區有8000畝,今年我們上了30台機器固沙,一台機器一天就能扎50畝草方格,比過去純人工效率提高了50%...
日本戰爭擴張之路 - 天天要聞

日本戰爭擴張之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日本曾走上一條戰爭擴張領土的道路,這背後有着複雜而多面的原因。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相對匱乏,生存空間有限。這種地理環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產生對外擴張以獲取更多資源和土地的慾望。對資源的渴望,成為推動日本走向戰爭擴張